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画眉(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窥情:官心计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画眉(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我满意的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眉笔说道,世界顶级化妆师也就这意思了。 而肖婷婷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两条浓粗的眉毛斜插鬓角,确实有不怒自威的气势。 肖婷婷说我是故意的吧,而我无可奈何的说,哥们儿也就这手艺,你凑合着用吧。 结局当然是我受到了一顿暴锤的洗礼,而肖婷婷自己对着镜子轻轻描着眉。 我的境遇忽然想起一句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肖婷婷放下眉笔,扭过头,很认真的看着我说,你觉得这眉毛画的怎么样? 我急忙很狗腿的表示,这眉毛画的,地下少有天上更是罕见。肖婷婷啐了我一口,但我能看出他很受用我这句话。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的咸豆子,忽然肖婷婷说的一句话让我愣了一下,他说通过这件事情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问什么道理,他说不管是什么,活着最重要。 这句话说的我一愣,随后肖婷婷说,他已经想通了,关于那个基金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再有任何的强求,他也明白了,自己父亲为什么想让这个基金一直保存下去,这也算是他姐姐生命的一种延续吧。 听到这句话,我轻轻叹了口气,伸出手摸了摸肖婷婷的头顶,长大了,真的长大了。 可没想到我这一声喟叹,却遭来了一顿拳脚,真没地儿说理去,我仰首望苍天无语凝噎……。 侯朝光书记让郑伟暂时负责市委事务处理,也是出于他的考虑,因为郑伟是外来的,刚调过来不久,估计跟南华纠葛不深,所以出于这样的考虑,才让郑伟负责南华市市委的事情。 后来我才知道,郑伟的父亲,一直在跟郑伟说,南华各种势力交错,而且里边的水很深,一定不要陷入其中,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 再有就是做事情一定要把握住出于公心原则,不管遇到什么只要出于公心,就算错了别人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后来我知道这个事情不尽感叹了一句,到底是人老成精看的事情清楚,郑伟也正因为他父亲的事情,很快在职位上就有了变动。 说实话,此刻的南华确实是人心惶惶,市委班子有一大半儿都缺席,剩下的还有朝不保夕,底下的干部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毕竟这些干部跟市委市政府班子里的领导关系密不可分。 如果这些领导倒霉了,他们这些树底下乘凉的猢狲,还能有好结果吗? 有句话说的好,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因为这个事情,我特意跟侯朝光书记沟通了一下。 直接把南华市现状跟侯朝光书记进行了一个细致的交流,而且我对侯朝光书记说起了明朝初年朱洪武反腐的事情,本来我想用朱洪武反腐来引入话题,提引侯朝光书记这一次南华整顿工作涉及范围不宜太大! 于是我说,朱元璋是一位极其充满争议的帝王。他的一件尤其充满争议的大功业,便是那场终其整个执政生涯的反贪风暴。 对这件事,朱元璋的认真程度,却堪称前无古人,甚至创下了各种中国历史之最:最严苛的量刑标准,贪污六十两白银就是死刑。最残暴到酷烈的多种刑罚,从凌迟处死到扒皮塞草,再到砍手砍脚劳动改造,可谓耸人听闻。还有最早的“群众反贪运动”,平头百姓只要头顶一本国家法典《大诰》,就能大张旗鼓,把贪腐官员送到京城治罪。更有最长的持续时间和最彻底严格的查办: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发现一个就追查到底,冒头一个就抓一大批,闹出大案多起,数万官员落马,酷烈的反贪整肃,持续近三十年。 竟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白天官员审理案件处理民生问题,而晚上到监狱里服刑。 由于诛戳过甚,两浙、江西、两广和福建的行政官吏,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十九年(1386年)竟没有一个做到任期满的,往往未及终考便道到贬黜或杀头。用朱元璋自己的话说:“自开国以来,两浙、江西、两广和福建设所有司官,未尝任满一人。” 我问侯朝光书记,这样的反腐究竟是对还是错?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 侯朝光书记说,现在在中国史学界有这么一个论调,那就是朱元璋的铁腕治贪,成为一些人嘲弄揶揄的题材。有些人把明朝末年帝国官吏的疯狂*,统统推到朱元璋的身上,并以此为根据,得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结论:“朱元璋铁腕反腐越反越腐,注定失败。” 如果这些人的结论如果是对的,明王朝就很难长治久安。朱元璋打下的大明江山,维持了多少年呢?明王朝历经12世,先后产生16位皇帝,国祚276年,也有一些资料说是277年或280年。这一历史事实证明,朱元璋的强势反贪,是成功的,是卓有成效的。 反观元朝因为*严重,最终只存在了97年,这绝对是截然不同的反差。 朱元璋在明朝初年的强势反腐,有效捍卫了明王朝的“政治安全”。如果朱元璋在执政期间狠不下心来,不能铁腕治理那些“上欺中央、下虐百姓、狗苟蝇营、蛀蚀国脉”的贪官恶官,明王朝的国脉不可能维持太多年。 的确,朱元璋执政期间,明朝官员照样存在*现象,明朝中晚期,官员*现象愈演愈烈,这都是事实,但这绝对无法证明朱元璋的反贪腐行动徒劳无功。 21世纪的人讨论历史,往往喜欢居高临下,用现代的管理文明,去衡量14世纪的政治治理手段。 问题是在朱元璋那个时代,欧洲文明还没有大规模传入中国,制度化管理的思路也没有在中国生根发芽。有些人指责朱元璋没有引入“法治”、“制度”等现代手段,实在是罔顾历史现实,十分可笑。 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朱元璋只能祭出“铁腕治贪”的手段,用相对比较残酷的方式,对付那些欺上罔下的害民贼官。 客观而论,朱元璋在治贪反腐方面,已经穷尽了当时可以获得的思想资源,他出台了一系列被现代法学家看不上眼的规章制度,他发动基层草根群众检举揭发甚至扭送、体罚官员,他象蜘蛛一样织起了一张严密的监督之网。 他以一个农民皇帝的身份引入孔孟之道作为思想教育的道德资源,这些办法尽管不能彻底根除*,却有效地将官员的贪腐行为从台面逼到地下,从公然*逼到大大收敛,从公然挑战社会,到夹起尾巴做官。 朱元璋的强势反腐,成功地将*控制在不威胁大明王朝“政治安全”的可控程度以内。 明朝中晚期,由于一些帝王的懈怠,导致官员*现象再度星火燎原,这难道是已经去世一百多年的朱元璋的责任吗?的确,明朝末年的官员贪腐程度,要远远超过朱元璋执政时期,这难道就能证明朱元璋反腐越反越腐吗?这板子打在老朱身上,恐怕老朱气的能从能从棺材里跳出来! 贪污*现象,无论在封建统治环境,还是民主政治环境下,都很难彻底根除,因为人性的弱点相对难以克服。但是,朱元璋式的强势反贪,却能大幅度遏制贪腐现象,强化中央的权威,驯服胆大包天的中基层官吏,加强中央调控的能力,确保王朝政令的全国统一,减少贪腐行为对政权威信和根基的侵蚀。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朝中晚期,冒出了一系列的懈怠慵懒的昏君,奇怪的是,在这些昏君迷迷糊糊地治理下,大明王朝又持续了一百多年,究其原因与朱元璋执政期间打下的各方面基础不无关系……。 侯超光书记跟我滔滔不绝讲着,而且引经据典,说出的事例让人信服,所处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说实话与他这一席谈话,还真有几分朝闻道夕可死的境界! 侯朝光书记还跟我说,历朝历代衰亡史,其实就是*史,历代*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二是权力*,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形成的社会风气*。 华夏历史上的反贪腐措施与制度建设同样源远流长,其成败更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 侯朝光书记还说,前几年在国纪委建议下,华夏社科院历史所启动了“华夏历史上的*与反*”课题研究,目的就是想摆脱在华夏**的历史更迭中,一次次上演权力被腐蚀的“周期律”。*一直像一个巨大的黑色幽灵,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客观呈现了历朝历代*与反*跌宕起伏的历史,以供今人学习并且时刻保持着警醒! 华夏古代的*与反*,与今天的*与反*一脉相承。*与反*,历史上决定了华夏的命运,在今天,也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华夏未来的前途与命运,所以反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不能因为吃馒头怕噎死,而改去吃米饭……。 几年之后,我的书柜里多了一套八十万字的反腐史料丛书,这是侯书记送给我,每当看到这套书,他那天说的话如弦在耳……!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窥情:官心计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窥情:官心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窥情:官心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窥情:官心计》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