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国将乱必出妖邪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纵横诸天的武者第五百零七章 国将乱必出妖邪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大隋完了! 这是宋缺再次出现在雷虎跟前时,说的第一句话。 雷虎默然点头,任谁眼见一个原本强盛无比的帝国,在短短十来年内从强盛走向衰败,然后又从衰败走向灭亡,都会忍不住心生感慨。 尤其是参与其中的人和势力,对这种风云激荡的局势变幻,会有更加深刻又清晰的感悟。 有趣的事,借着这样的机会雷虎时常都能进入神秘的顿悟状态,通过王朝的气运变化感悟到天地至理,神魂力量竟然有明显提升。 每次进入这样的神秘状态,好象都感觉与此方天地更加契合一般,实在妙不可言叫他难以自拔。 同时能够窥视一方世界核心隐秘的机会,也叫他沉迷不愿醒来。 可惜,手下一摊子事情,在这等风云变化局势即将崩溃的时候,根本就容不得他有放松的机会。 “李阀迫不及待冒头了,也不知独孤阀和宇文阀是个什么想法?” 收起心中那丝丝不满,雷虎一脸看好戏的表情,悠然道“怕是那两家,会气得吐血吧!” 气得吐血倒不至于,可气急败坏却是可以肯定的。 李阀来了这么一手,很明显捞到了足够的好处,同时也叫人看到了李阀的雄厚实力以及底蕴。 要知道杨广突然北上出关,可突厥却好像早就知道一般,数十万骑兵直接将杨广困在了雁门关。 这里头的门道多得很,只是稍稍深想就叫人不寒而栗。 要知突厥乃是游牧民族,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想要召集数十万兵马,对于突厥来说几乎是倾巢而出,在纵横万里的草原上,非得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动员不可。 若不是早就知道杨广出关时候的信息有所准备,又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就将杨广给围在了雁门关, 李阀的门路之广,潜藏实力之深可想而知。 以隋朝时候的情状,窥视帝踪倒不是什么大事,可能提前数月就能探知杨广心意,这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前文说过,杨广当了皇帝后根本就坐不住,跟个游牧部落联盟的酋长一样四处乱窜,可以说身上的胡风习气相当浓郁。 从关中到雁门郡又有土版高速公路连接,就算速度再慢一月便可抵达,可见杨广还没动身之前,李阀已经得到消息做好了布置。 突厥数十万大军突然袭击杨广北巡帝驾,连破雁门关三十九城,攻势如火如荼一副要将杨广干掉的架势。 要说其中没有猫腻,傻子都不会相信! 大隋边军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而且还有城池防御,突厥数十万大军虽然人多势众,可想要短时间内连破数十城,除非武尊毕玄和魔帅赵德言等绝顶高手亲自出手才有可能。 可毕玄跟赵德言傲气得很,没听说他们最近有这样的举措。 如此,就叫人心中生疑了。 杨广远征高句丽早已结束,抽调的边军也已各自驻地,可不是数百年王朝末期的窝囊摸样,放眼整个东方也是战斗力相当强劲的武装力量了。 然后,就是叫人无语的一幕发生。 旁的隋军还来不及救援,或者说被某些势力拦下了,结果却是小小一个白身李世民率领一些家将,还有中途收编的云定兴部隋军前来救驾。 史书有载大业十一年九月,通往雁北白漫漫的官道上,屯卫将军云定兴勤王救驾,而就在这时,李世民竟然闯入军营,高喊“云将军,我李世民有妙计禀告。” 云定兴不疑有它,也知道李世民是唐国公李渊的儿子,忙叫人放他过来,问“世侄有何妙计,快说!” 李世民自信满满胸有成竹道“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 云定兴一听,一拍巴掌叫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多建旗鼓为疑兵,此计甚妙,马上照办!” 真是天大的笑话,不说李世民当时不过是白丁一个,官至正三品的云定兴凭什么听他的话,唯李世民马首是瞻,甘心听从李世民一个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才能的十六岁少年调遣,只凭嘴炮吗? 不仅如此,李世民是如何靠近云定兴部中军的? 要知道,此时的隋军边军相当精锐,就算李渊亲至,没有朝廷旨意都不能轻易靠近,不然被当探子射杀都算白死,更何况一个白身的李世民? 那个时候突厥雄兵二十来万,猛攻雁门关达一月之久,军威之盛有目共睹,又怎么会轻易地退走。 而且突厥骑兵面对大隋的兵马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突厥兵马全都是骑兵,而大隋以步兵为主,骑兵的数量远远不及,所以突厥想要退兵,大隋的那一点骑兵根本不可能去追击,去追击了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在这种情况下,突厥不可能不弄清楚情况,仅仅是因为一点疑兵之计就退兵,那纯粹就是开玩笑。 话说杨广虽然开了科举的先河,给了寒门士子一个晋升之阶。 可从唐朝科举取士的人数之少便可知,此时世家门阀的势力依然占据了最重要的资源,甚至杨广许多时候都要向世家门阀妥协,不然杨玄感叛乱也不会只针对杨玄感一人了。 当时李渊负责在河东和陕西剿匪,麾下的几万军队也都是精锐,其中不少还算是李阀的私兵,战斗力相当可观。 此时东都洛阳,西都大兴都是位于精华之地,也是帝国的中心地区,要说这里的匪患虽然也有,却绝对算不上严重。 不象当初军役和劳役最为厉害的鲁地,那里的百姓被祸害得不行,此时可以说反旗遍地烽烟滚滚。 大隋的核心领地,因着底子雄厚还没有彻底乱套。 杨广手下掌握的数十万大军,也大都分散在这一带,情况还算可以。 只是雁门郡之围,这位好大喜功的隋帝却被狠狠坑了一把。 杨广被围这么久,李世民这个白丁儿子都到了,李渊的军队怎么可能一直都没有动静? 不用说,这里头的猫腻傻子都看得出来,做得太明显了。 按照突厥人以往入寇的状况,在知道了大隋的兵马来援之后,起码也要仔细确认一下,军国大事又岂是儿戏? 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始毕作为统领草原的霸主,就这么轻易的被诈住了,而且还真的退了兵! 这一动作,怎么想来满满都是阴谋的意味,只要脑子不傻子对北地门阀的实力有些了解的,都知晓始毕绝对是故意放水! 而国家之间无私交,一切都以利益说话,能让始毕提前出兵,最后又轻轻放弃俘虏隋皇的诱惑,需要付出的利益绝对不小! 想想最后得利的人,帝驾被围雁门关达一月之久,李渊也就是在这时候平叛有功,实力不知增长几何。 如果背后的黑手真是李阀的话,突厥数十万大军突然退兵的举动,便十分容易理解了。 当时李渊明面上的实力并不算雄厚,或者说这都是潜在的人脉等软实力,并没有完全转化成兵马等硬实力。 要是那个时候隋帝杨广突然死了或者被突厥俘虏,大隋江山立刻便会分崩离析,哪怕李阀暗中势力再强悍,想要收拾烂摊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说不定一个不好便会功亏一篑,最后还把整个李阀搭进去。 但是杨广不死的话,一切意料之外的情况都不会出现,就如同现在,李阀明面上的实力,也就是在杨广帝驾被围雁门关之后,才开始迅速膨胀起来的。 不仅仅如此,为了给李阀造势,其实突厥方面也够拼的,第二年突厥又将大举来犯,结果李渊跟王仁恭联手,区区数千兵马便可将其拒之门外,轻而易举便将突厥大军击退,简直如同儿戏一般简单。 突厥骑兵真那么好对付的话,那么隋帝被围雁门关之时,跟随护驾的十来万精锐隋军,都是废物不成?而且李阀在壮大的过程之中,一直都有突厥明里暗里的相助。 一直到后来,李阀一统了北方,势力膨胀起来,双方的利益有了巨大的冲突,才渐渐的开始反目相对。 不要说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大义,对于门阀势力而言根本就没什么国家的概念,他们只终于自身家族,所有的行动都以家族利益为要。 再说,李阀本就是胡种,他们跟突厥暗地里有联系一点都不奇怪。 这些,都是后续更加详细的情报送到手中,雷虎分析出来的一切,就算跟事实还有差距,估计和事实也差不了多少了。 不用说,李阀肯定受了江东六郡一统的刺激,不然也不会玩得如此嗨如此的没有底线。 “李渊这厮想干什么?” 宇文阀阀主宇文伤,以及独孤阀阀主独孤峰,此时的脸色都相当难看,在极为丝米的族中内部会议上,一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了李渊这个破坏规矩的家伙。 李阀倒是起势了,可有了防备的杨广,却是不会再让他们轻易算计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纵横诸天的武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纵横诸天的武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纵横诸天的武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纵横诸天的武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