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议定诸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燕王第191章 议定诸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太医局?不就在保民坊附近吗,一上御街就能看到,怎么把它给忘了,太医局里那么多人,都是朝廷花钱养着,随便调配些人跟船不是难事。 汤鷽当即笑道“这的确是个办法,太医局倒是能找一些医术高明的人。可我们需要的人多,太医局也调拨不了多少,该招募的应该继续招募,城里招郎中,深山道观找道人,不信凑不齐人手。” 杨丛义想了想,又道“汤兄说的是,三管齐下,郎中问题一定可以解决。如此一来,临安得有人回去,一是解决太医局调人的问题,二是找些德高望重的僧侣,三是明确船队何时出发,四是领取一批军资武器。” 汤鷽笑道“临安这么多事,除了杨兄谁回去都不合适,又要有劳杨兄再跑一趟。” 杨丛义哈哈笑道“无妨,我就是个奔波命,跑来跑去也跑习惯了。事不宜迟,我明天一早就走,泉州之事拜托汤兄多多费心。” 汤鷽道“泉州现在人手充足,杨兄尽可放心回去,招募之事我明天就派人四处看看,尽量多找些道人回来。” 杨丛义道“除了招募,船厂也得再去看看,那艘神舟派人多去操练操练,其他海船也都扬帆出海检验一下,切莫出差错,船队后勤物资采购,我之前已经联系商人专门来做,他应当就在泉州城里,这两天回来的匆忙,还没来得及去看看,不知采购的如何,汤兄有时间回城里一趟,商人叫郭青,应该会找去回易督造处。” 汤鷽道“好,我都记下了。要是临安有出海的消息,杨兄可要第一时间给我个消息,我在泉州也好提前准备,免得时间一过,错过风季。” 杨丛义笑道“这是当然,汤兄不需多虑,一有消息立即传给你。对了,还有一事,广州有十艘海船应该会在这几天送来泉州,昌国宣威军最近会陆续赶来泉州,有四千五百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军士,可承担港口防卫的差事,若有需要,到时候去找江参军和赵将军协调。” 一听宣威军还有这么多人,汤鷽一惊“杨兄,你这是招募了多少人?” 杨丛义笑道“百艘船出海,千八千人也不算多。宣威军专职承担防卫,先到的后备军是水手劳力,不过是提前招募,又进行军事训练,方便管理而已。” 汤鷽道“好,有这么多人可以调配,泉州诸事尽可交给我。” 要说的已经说完,天色也越来越晚,杨丛义便起身告辞“汤兄,那就这么说定了。” 汤鷽起身道“那就祝杨兄一路顺风。” 杨丛义走进院子,忽又回头道“汤兄,你那匹马可否借我用用?” 汤鷽道“杨兄稍等。”说着回屋打了灯笼又出去。 不一会儿,汤鷽就牵着马来到院中,把缰绳交到杨丛义手中。 汤鷽快走几步,把院门打开。 杨丛义牵着马出去,又接过灯笼,随后高声道“汤兄,告辞。” 汤鷽道“杨兄慢走,不送。” 杨丛义转身打着灯笼,牵马而行。 汤兄也是,天都这么晚了,也不出言留宿一晚。想到这里,杨丛义无奈的笑笑,这是怕祸害他妹妹?汤兄多虑了! 夜已深,无处可去,只得去蚶江港凑合一晚,明早直接回临安吧。 看着杨丛义走远,汤鷽将院门关上,上了门栓。 拿了烛火刚回到自己房间,门还没关上,一人就抢进门来。 汤鷽将门关上,把蜡烛放好,才道“六娘,没事吧。” 汤六娘拍拍胸口看了几眼屋外,悄声道“他走远了吧?” 汤鷽坐下道“走了。杨兄有没有把你怎么样?” 汤六娘大大咧咧的坐下,看了一眼汤鷽笑道“我是谁啊,他连门都没进来,能把我怎么样。” 接着又靠过来悄声道“姐,他跟你好像很亲密的样子,你们之间是不是有秘密?”说完抿嘴一脸坏笑。 汤鷽转头呵斥道“别瞎说,我跟杨兄清清白白,什么事都没有,只是武学同窗而已。” 汤六娘不为所动,又八卦的问道“他好像年纪不小了,是不是成亲了?” 汤鷽一脸淡定的回道“管人家那么多做什么,你想成亲嫁人回去嫁了就是。” 汤六娘道“我才不嫁。” 过了一会儿又道“他到底有没有成亲?你不会不知道吧?” 汤鷽道“这么关心他做什么,人家有没有成亲跟你有什么关系。洗洗睡了。”说着起身洗簌去了。 汤六娘一撇嘴,起身上床睡觉。 房间灯火熄灭。 “姐,你这个杨兄到底成亲了没有?” “你烦不烦,睡觉了。” “姐,你就告诉我吧。” “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 “谁让你不说,你告诉我就不挠你痒痒。” “你要说话算话。实话告诉你,他早就成亲了。” “哦。” “你拉我被子做什么?” “睡觉。” 汤鷽转身抱住汤六娘,两人安静的睡去。 十月中旬的夜晚,天气微寒。 第二天一早,杨丛义找江恺交代一番后,打马离开泉州,一路直奔临安,不敢有丝毫停留。 此时冬季风已经开始,即使现在决定出海,至少也得在港口准备半个月,加上临安到泉州半个多月的路程,正式出海也在十一月中旬以后。若再拖上一个月,期间再耽搁几日,一旦到了腊月,今年就没法出海。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回易物资快交割完毕,海船也绝大部分造好,各种人手也招募了大半,要是今年不能出海,等到来年春天,冬季风过去,再出海就难了,这期间每天都是成本开支,回易督造处已经没有多少现钱,再拖下去,仅日常开销一项就承受不起。 杨丛义快马赶去临安,汤鷽也没有闲着。 当天他回了一趟泉州城,找人打听泉州的道家仙山洞府。仙山洞府一般也是名胜古迹,风景秀丽,多有文人名士寻访,而官员本身就是文人,对名山自然熟悉。 很容易就打探得知,泉州城里就有一座名山,叫清源山,山上有道人居住,城南靠近安南县有一座紫帽山,山上也有道人居住,西边永春县有仙洞山,历史悠久,唐朝时就有宫观。 得知这些消息后,汤鷽赶回蚶江港,找到江恺便将寻访招募道人之事交给他去办理。 杨丛义离开时跟他有交代,汤副使若有事需要帮忙,请他尽力协助,如今真有事找来,江恺也不好推辞,只得接下寻访招募道人的差事。 但道人不同于一般人,虽然没有接触过,但想也知道他们都是出尘之人,不是用金钱可以请下山的。江恺在港口还有三千五百多人要管理,根本不可能离开,手下的后备军绝大多数大字不识一个,话都说不出清楚,只派他们去显然不行,需得想想办法。 宣威军建军目的,回易船队南下所为何事,杨丛义跟江恺聊过多次,南洋西洋国家林立,风土人情各不相同,从秦汉到唐末,东方与西方多有交流。 细细想过之后,江恺便闭门以回易督造处的名义写了几封书信,然后从后备军里挑了一些做事认真、口齿伶俐的人,让他们将信分别送往紫帽山、清源山和仙洞山。至于道人们见信后会不会下山一同出海,他并没有太大把握,只能看缘分,听天命。 同样在这天,宣威军先头部队两千五百人抵达泉州,五艘海船、四艘战船、两艘车船。一艘车船先进了泉州湾,在秀涂港靠岸,由于秀涂港无人能做主,车船转而去对面石湖港。 石湖港存放的是丝绸,价值极大,但怕火烧怕水浸,是需要重点守卫和保护的港口,由江恺亲自带人驻守,层层设防。 宣威军的车船一在石湖港靠岸,消息就传到江恺耳中。算算日子,他们也应该到了。 江恺出港,见到车船一号停靠岸边,但无人下船。 宣威军未离开昌国时,就已经接到枢密院的严令,如今车船靠岸将士不下船,应当是在执行军令。 江恺见船头站着一名指挥,仔细一看便认出来人,当即高声道“罗指挥,此行可还顺利?” 罗聪抱拳回道“回参军,顺风而下,颇为顺利。” 江恺又道“一起来了多少人?都在何处?” 罗聪回道“整整五营,十一艘船,除这艘车船外,其他战船海船都还在外海等待命令。请问参军,我们在何处靠岸,如何安置?” 江恺道“好,你们来的正好。所有船只停靠外海海滩,与十五艘海船停靠一处,靠岸之后可在海滩扎营休整,明日开始自有安排差遣。去吧。” 罗聪抱拳道“明白。”当即一挥手,接着向船上的军士命令道“起锚,返回外海。” 车船上的铁锚迅速被从水中拉起,悬挂于船头。接着铁轮转动,随着海水哗哗之声,车船快速向海中退去,不多时就已经离岸掉头向外海而去。 宣威军,终于也来了,泉州港防护力量进一步加强,物资安全终于可以得到绝对保障。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燕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燕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燕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燕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