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尸位素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崇祯大帝国第九章 尸位素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第一卷风雨飘零 初一十五的日子,叫朔望日,是大明朝廷每月两次的大朝会。 内阁六部官员、京官四品以上、各科道言官以及京城勋贵有重要司职者,除年老有疾外,否则必须参加当日的早朝。 天色犹朣朦,午门的朝鼓已然敲响。 此时寅时刚过,文武大臣身穿朝服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走过金水桥来到广场整队。 首辅温体仁、次辅王应熊、再辅吴宗达等几个内阁大学士,领着六部官员按品级高低依序列队。 纠察御史则缓步行走于队伍间,检查官员的仪容。 朝仪制度极为严厉,众臣不得喧哗,耳语,吐痰等,否则将以失礼之罪从严处理。 半刻钟过后,皇极殿宫门开启,早朝的钟声响起,朝臣排好队伍在内阁大学士的带领下,进入宫殿。 殿中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左置铜壶滴漏,右置自鸣钟,很是气派。 大殿上方,初次临朝的崇祯皇帝早已身穿明黄龙袍高高端坐在龙椅上,王承恩身穿蟒袍,手握拂尘,恭恭敬敬的侍立一旁。 只是,原本非常庄严的场面,却被时不时打着哈欠的崇祯皇帝给破坏了。 没办法,后世修仙习惯了,每天不到夜里一两点睡不着,现在亦是如此。 这突然间四点多钟就要起床,还真他娘的不适应。 今天如果不是为了搞事,他才不会自找苦吃。 看来今后恐怕要学万历皇帝,要等搞事了才上朝。 下方,众位大臣机械一般地各就各位,行君臣大礼三跪九叩,跪地齐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顿时,原本恹恹欲睡的崇祯皇帝立马来了精神,眼中迸发出贪婪的神色。 酸爽,真他娘的酸爽! 七千万两白银呐! 此时下跪的诸位勋贵大臣在崇祯皇帝眼里,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晃得他都睁不开眼。 不对,肯定不止七千万! 坐在高高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居高临下望着一个个穿着绯红色官袍的朝臣,陷入了某种狂热的臆想中。 李自成只是一个土鳖,刘宗敏更是大字不识的一个蠢货,只想着要真金白银和金银细软等现金。 而对商铺、田地、粮食、古玩字画等不屑一顾,殊不知这些不动产的价值犹在现金之上。 当然,这或许跟他们呆在北京不长的时间有关系。 毕竟,他们攻下北京城不到一个月就跑路了。 那这么说来,若自己深耕细作掘地三尺,用慢工出细活的态度认真搜刮,呸,应该说反腐,那岂不是有N个七千万? 如果真有N个七千万两,朕赈济西北多灾的几省,只要内部不乱,建奴就是再怎么折腾也无济于事。 说句难听的话,如果山海关不丢,建奴入主中原就他娘的一个笑话。 绕道劫掠一番还行,如果是妄图占据城池那是找死,当年孙承宗几个月就能收复被建奴所占的失地就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大明不重视建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思想错误,但实情确实如此。 如果有N个七千万,朕改组京营,大力发展海军,先灭了鞑虏,再开疆拓土,一统寰宇,成就千古一帝伟业! 苦逼成千古一帝,想想都…… 画面太美,不敢细想。 “皇爷,皇爷……” 王承恩见皇爷笑得很是猥琐,目光直勾勾的看着下面依旧跪拜着的朝臣,不由小声提醒。 虽说他现在已知皇爷心意,可事情总要慢慢来,也得寻个由头不是? 这样一直让人跪着,不说下面几个老朝臣受不了,这无缘无故的罚跪全体大臣,传扬出去有损皇爷名声。 “诸位爱卿请平身!” 经过提醒的崇祯皇帝这才回过神,停止发散的思维,重新回到现实。 前景是比较远大,可得一步一步往前走。 诸位大臣再次齐呼:谢万岁!一个个齐刷刷的站起身来。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朝臣起身站定,王承恩上前两步,佛尘一甩,尖声叫道。 “启禀皇上,微臣有本启奏。 福建巡抚张肯堂急报,福建海防游击郑芝龙于崇祯八年四月初八日,在广东兵击刘香于田尾、远洋,刘香势蹙,自焚溺死。 其残留党羽千余人到浙江象山卫所投降,闽粤两省海盗尽平,再无扰民之徒。 只是其胞弟郑芝虎不幸阵亡。”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张凤翼急忙率先出列启奏。 这些年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当得不容易啊,总有剿不完的匪,却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战绩,真是为难人! 现如今,好不容易有个喜讯,自然要讨天子欢心。 “着旨,授海防游击郑芝龙为福建海师都督,郑芝虎为国而亡,内阁拟定一套抚恤方案,奖励有功之臣。 另速诏郑芝龙父子偕郑芝虎之子进京述职!” 崇祯皇帝的嘴角微扬,盯着留着三缕美髯的张凤翼,眼中闪过一丝戏谑。 大明取士有两点比较重要,一要一手好字;二要长得好,尤其是朝堂大臣,那代表朝廷的脸面。 自己的这位兵部尚书自然也是如此。 可真要形容能力,却只能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诠释。 历史上,崇祯九年,也就是明年,建奴阿济格寇边。 兵部尚书张凤翼眼看局面没法收拾,就打了个报告,说建奴入侵,是我的责任,我想戴罪立功,到前方去,希望批准。 对于张尚书如此英勇的举动,前任当即同意,满怀希望批准他去前线。 但张尚书到前线后,却没有去拼命,每天只干一件事——吃药。 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毒药,吃了不会马上死,必须坚持吃,每天吃,饭前饭后吃,锲而不舍地吃,才能吃死。 为什么? 如果想死解腰带就行了,实在不行操把菜刀,费那么大劲干甚? 原来,这位张尚书是位老狐狸。 因为如果自杀,按当时的状况,算是畏罪,死了连抚恤金都没有。 但要上阵杀敌,似乎又没那个胆,索性慢性自杀,就当自然死亡了,还算是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该享受的待遇,一点不少。 结果,这兄弟不但死得慢,算得也准。建奴九月初退兵,他九月初就死,连一天都没耽误。 这样的兵部尚书,崇祯皇帝觉得用尸位素餐来形容更加合适。 崇祯皇帝思考片刻,沉声说道:“拟旨……”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崇祯大帝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大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