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心坚如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崇祯大帝国第五十八章 心坚如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第一卷风雨飘零 “卿请奏!” 面对毕自严这种三朝元老,又是忠于国事的资深老臣,即使被他打断了雅兴,崇祯皇帝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皇上,江淮两岸大水,夏季雨患已闹得河流两岸百姓苦不堪言。 现在灾民们四出迁徙,蜂涌至南直隶,瘟疫蔓延。 河流两岸的泥沙淤积每况愈重,安庆城一片狼籍,百姓无一为家。” 毕自严眉须皆已白如冰雪,乌纱帽上的幞头,随着他的动作,摇晃不定。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 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 七月汛期到来的时候,皖河提段突然决口,洪水滔天,水势到处漫延,并且直接威胁到安庆城。 “张爱卿……” 崇祯皇帝冰洌的双眼微挑,语气亲和柔顺,似乎心情极好,可心里却是气苦。 草他大爷的,这就是十万火急之事? 朝廷赈灾自有章程,奏折送到内阁,温体仁自然会上报于朕,至于这样哗众取宠吗? 还什么不宣就长跪不起。 这些朝臣啊,都是拿着大义的名义,来做文章。 难道觉得朕很清闲吗? 工部尚书张凤翔听罢忙不迭的躬身跪于地,毕恭毕敬地应道:“臣在。” “哼! 前日早朝,张大人不是说灾情得以控制,让朕不必忧心吗? 现在却冒着这瓢泼似的大雨带着奏折赶来见朕,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冰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隐藏的烈焰,崇祯皇帝愤怒的扔掉手中黄澄澄的折子。 心里的怒气不好对毕自严这位三朝老臣撒,可对张凤翔这个日后投降建奴的无骨之人,崇祯皇帝却是趁机发飙,表示不满。 殿内一片死寂,几个老臣垂首坐着,听得却是毛骨悚然。 看着在他们面前微垂着头,身形消瘦的工部尚书张凤翔,屏息不敢言语。 唯有雕花窗棂外那密密的雨点不停地敲打着滴水檐,一声声,一缕缕,绵绵不绝。 听在人耳里,只是陡添了一缕莫名的烦乱。 “回皇上,工部银两短缺,户部迟迟不拨剩余银两,臣等也是无计可施。如今只有启禀皇上,望圣裁。” 张凤翔眼角极快地扫过崇祯皇帝,复又安静地垂下。 “毕爱卿!为何不拨银两?” 崇祯皇帝的声音响彻寂静殿宇,无悲无喜。 毕自严方要跪地回答,却被崇祯皇帝挥手阻止,旁边正跪在地上的张凤翔,心中很是酸涩。 皇上这是区别对待啊! 毕自严老眼暗察君王神色,斟酌词句,沉声说道:“皇上,老臣已拨出十五万两库银救灾。 如今国库空虚,秋粮未至,尚未有余粮支配边关军饷,其它的十万两国库真没办法。 北方建奴虎视眈眈,不得不防。 老臣请皇上拨付内帑以资国用,奈何屡次上书内阁,却都不了了之。 老臣等只好面君,请皇上定夺。” 乌纱帽上的幞头滑过沉闷的空气中,留下一条黑色的痕迹,衬得他雪白的鬓发,更加苍然。 崇祯皇帝听完毕自严的话,终于明白他们过来的目的。 原来是想分赃! 近段时间厂卫查抄几位大臣,又在京城收商铺治安费,他们瞧在眼里,眼红了! 崇祯皇帝总算明白前几任为什么都被忽悠成功,因为他们找的时间和机会都拿捏得非常巧妙。 总有你不得不答应的理由。 他们的目的都是高尚的,无私的,都是为朝廷着想。 真实呢? 有多少人这样想这样干,那恐怕只有天知道喽。 “毕爱卿,国朝用度入不敷出,如今内库现银已基本告罄,唯有大量的字画古董存库,朕也很是头疼。 你们户部能不能想办法,把它们变现,用于国事。 朕可是听说,朝中大臣可是很喜欢这些。” 崇祯皇帝一脸无奈,殷切的对毕自严说道。 想要钱转到国库,那是不可能的。 他相信毕自严忠于国事,可其他人呢? 如果还像本尊一样信任朝臣道德,这老祖宗遗下的江山社稷可就要改名换姓了。 而自己,恐怕也是吊死歪脖子树的下场。 所以,哪怕看到毕自严为国鞠躬尽瘁的惨样,他也只有心坚如铁。 钱财,只有自己来分配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毕自严绣着孔雀团纹的朱色官袍包裹住的老迈身躯一震,心中迟疑半晌,方才琅琅开口道: “皇上,急切间哪能筹得十万纹银? 如若不即时处理水患问题,唯恐会引起民愤、暴乱。 连日暴雨,毫无消停之势,惟今之计只有毁堤泄洪,方能令江水回落。 筑堤难,毁堤更难! 一旦毁堤,就意味着江淮两岸近三百里平原将被尽数淹没,万千百姓将遭遇灭顶之灾,稼穑毁弃,家园不再。 本来皖河秋汛,决堤不下四十处,淹没三州十五县良田万顷,数万灾民流离失所,乃至疫病渐生,急调粮食、药材赈灾。 那哀鸿遍野的惨景,老臣想想都不寒而栗。” “这救灾官银是由谁押送的?” 君王的声音,清越得如山野间古寺的钟声,优雅而沉稳。 薄薄的嘴唇弯出一道优雅的弧度,那样让人窒息的笑容,有着别样的惊心。 “回皇上,是江南巡按御史李易安。” 崇祯皇帝点点头,仿佛在考虑什么。 巡按御史官职不大,七品官阶,可职权很大。 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李易安,没听过,也不知道如何? 可是崇祯皇帝知道,历来赈灾,都是官员升官发财的不二法宝。 如碰到天灾,官员的反应特别迅速,前半夜洪水冲了多少房,淹了多少地,损失多少银两……后半夜数据就出来了。 可至于人祸,瘟疫蔓延,伤亡人数……处理方法就完全换了个样,能瞒则瞒,实在瞒不住了,则吱唔其词,久久拿不出确切数据。 遭遇灾难了,只要管事官员到现场处理善后,一般便不算失职。 且灾情越重,得到的救济也往往越多。 一般就着灾情严重程度来判,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成了某些官员“逢凶化吉”的一道潜规则。 崇祯皇帝缓缓阖上双眼,睫毛微微颤抖,心下已是明白了八九分。 半晌,目中精光一闪,浮起复杂难解的笑意,“好了,众爱卿,朕乏了,都回府吧,朕自有主张。” 众臣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臣等告退!” 张凤翔踌躇半晌才缓缓起身站直身体,暗朱色宫袍下的双腿已经因为长久地跪拜而麻木了。 他谨慎抬起头的瞬间,看见皇上漆黑的眼睛无波无浪,死寂一般沉静地看着自己。 感觉好似被猛禽盯上的猎物,心中不由地一颤。 PS:感谢道友爱你爱在心坎儿、心空无18、無心無定、九天十方荡魔无敌圣大元帅打赏,铭感盛情!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崇祯大帝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大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