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挤掉战斗力水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崇祯大帝国第八十四章 挤掉战斗力水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第一卷风雨飘零 倪侍郎的话,崇祯皇帝听得懂,又要出血了! 不过,这钱必须花。 而且,得多花,再收买一波人心。 想想看,连身边的宫女太监都要受益,更何况是浴血厮杀在最前线的边关将士? 这可是军心啊! 只不过,这钱要花得巧妙,要落在实处,要让边关将士明明白白感受到,这是天子对他们的恩惠。 而不是像原来一样,把钱给户部,然后派几个太监蜻蜓点水巡查一番,便完事了。 这样的结果,便是从上到下,层层克扣,最后落在将士的手里,十成不到五成,白费功夫。 “倪爱卿所言极是。” 在倪建生惴惴不安的心情中,崇祯皇帝点点头,先赞扬一句,然后开口说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些道理朕都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九边虚报冒领早就成了惯例。既然如此,过去的问题一概不提,朝廷也不予追究。 兵部命令下去,朝廷历年的欠饷,朕这次可以一次性全部解决。 只是,仅次一次,下不为例! 若是再有将军虚报冒领军饷,无论多少,一经发现,满门抄斩!” 崇祯皇帝上半截话还令御书房内的三位老臣如沐春风,可下半截话却令他们犹如寒冬腊月。 这似乎是暴君的节奏啊! 若是有将领冒领三五人粮饷,一年也不过百余两纹银,便满门抄斩? 这比太祖祖训中贪腐六十两纹银便立斩,好像来得更加暴虐,更加无情。 兵部尚书孙承宗皱起眉头,有心规劝,可瞧崇祯皇帝满脸的决绝,话到嘴边又咽落肚里。 他明白,皇上这是准备乱世用重典,彻底解决吃空饷的痼疾。 此前的军饷是按照人头计发,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后来,世道乱了,出现军户逃亡,吃空饷越演越烈。 而户部也从来没有老老实实按照兵部上报的数字发过军饷,都是打了折扣的。 实际上,兵部也是打了折扣的,对于边军的那点猫腻,兵部户部其实都是知道的。 只不过是不愿意追究,不愿意得罪人罢了。 这样一来,就造成恶性循环。 兵部户部越给越少,边关将领则越报越多。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朝廷没钱也没有认真清理实员人数。 现在,天子内库似乎很是充足,倒也是解决这个痼疾的机会。 “另外,朕准备让户部、兵部、御马监成立犒军小组,分赴九边犒军。 九边的将士辛苦了这么多年,也的确该过一次好年了。 故而朕决定,从内库中拨付四百万两纹银,按人头十两的标准,发放到每个将士手里。” 在三位老臣的担忧中,崇祯皇帝又针对普通将士做了一项决策。 三人一听,不约而同地一起离座跪地,口称皇上英明,这句话,他们确确实实是发自内心的。 原本的忧虑,也全都抛之脑后。 他们都是行走朝堂多年的老臣,自然明白崇祯皇帝的用意。 想想看,按人头的方式一人发放十两纹银犒军,不仅可以再次清查实员人数,更可以赢得军心。 有了军心,用暴烈手段对付冒领军饷的将领,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句话,乱不起来。 而且,处置这些将领,反而会再次得到将士们的拥护。 你以为,吃不到空饷的将士们,不会对吃空饷的将领有怨恨? 这不扯淡吗? 只不过敢怒不敢言而已! 只是,皇上真是有魄力! 一次用四百万银两犒军,好像只有在成祖年间北伐蒙古时出现过,之后便成了绝唱。 现如今,在最危难的时候,皇上如此做法,真是社稷之福。 至于说内库的钱从何而来,他们多少是知道的,皇上能把它全部用到将士身上,可喜可贺! “三位爱卿请起。” 崇祯皇帝自得的笑了笑,很满意三位老臣的恭维。 虽然,他不知道他们是否真心。 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的朝廷局势好转起来,他们心中自然有杆秤。 “传旨九边,各镇边军分为战兵营、守备营和辎重营。 由各镇挂印总兵官全权负责三营一切事务,自领一营站兵营。 其中,总兵率领战兵营,由各镇精悍将士组成,每营三千人,定饷每月五两纹银。 各镇副总兵率领守备营,由各镇精壮之士组成,每营三千人,定饷每月四两纹银。 游击率领辎重营,由各镇淘汰将士组成,人员不限,定饷每月三两纹银。 以上三营,均实兵实饷,不得虚报!” 为了挤掉战斗力的水分,崇祯皇帝把九边将士进行了改革重组,并大幅度提高军饷。 “皇上英明!如此一来,精兵可期矣。” 崇祯皇帝说完,孙承宗眼前一亮,抚须拍手大赞。 将士分级,定饷不同,各镇总兵为了手里的实力,更为了保命,自然会把军中最精锐的将士调入麾下。 毕竟,九边可是前线,而现在战乱不止,怎么选兵他们心里有数。 而皇上大幅度提高军饷,竟然连淘汰的老弱也跟现在募兵的军饷一样,每月三两纹银。 那么,落选的将士也没什么怨气不是? 毕竟,他们的到手的饷银没有少,只能说他们年纪老了,或者说学艺不精罢了。 所以,兵部尚书孙承宗很高兴,皇上的手段确实高明。 可户部尚书毕自严却慌得一波逼。 他抚着胸口,颤悠悠的问道:“皇上,如此大幅度提高九边军饷,朝廷财政如何长久维持? 是不是皇上有什么政策,可以改变朝廷财政?” 皇上用内库犒军他是赞同的,毕竟,这是一次性的行为。 而且,花的不是国库的钱。 可提高九边军饷,那可是长期的行为。而且,上去了,下来可就难了。 最重要的是,军饷肯定是要由国库承担,可国库…… PS:感谢书友0玉宇0、刘-刈打赏,承情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崇祯大帝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大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