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你们是米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崇祯大帝国第一百章 你们是米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第一卷风雨飘零 委实不怪这些勋贵们懵逼。 大明一朝,成国公和英国公乃勋贵之首,富贵无比。又和其他靖难功臣世家,互相联姻,尽掌五军都督府。 到了崇祯三年,第七代英国公张维贤卒,其子张之极成为第八代英国公。 可惜其人年弱多病,又兼能力平平,只是挂职都督府,并未真正入朝做事。 成国公朱纯臣遂成为勋贵世家的带头大哥,为集团利益代言。 可现在,带头大哥突然被皇上打入刑部大牢议罪,这可如何是好? 有心想为大哥求求情,可皇上如此盛怒下,他们还是选择了避其锋芒,当起了缩头乌龟。 还是乖乖回去告诉家里的老不死,让他们来想办法为好。 “尔等荣华富贵,皆是你们先祖一刀一枪疆场浴血厮杀拼搏而来,不是你们肆意挥霍的资本。 朕决定,自今日起,取消爵位世袭罔替制。 公、侯、伯之位,若家族再无新的战功,隔代递减,三代而止。” 崇祯皇帝威严的双眸扫视在此的勋贵将领,怒气冲冲的颁布旨意。 这是军改中重要的内容,今天趁机说出来了。 爵位世袭罔替制度,其中世袭是要的,如此才有动力。人家流血拼命挣的军功,蒙及子孙无可厚非。 可罔替要不得,如此只会衍生出一群混吃等死的败家子弟,并且断绝其他武将的上进之路,这不公平! 要老命了! 崇祯皇帝这道旨意,把在场所有勋贵震得头昏脑涨,半天没回过神来。 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整个家族享受祖先留下来的特权已经习惯了。骤然听说此事,有点接受不了事实。 可是,接受不了又如何?他们有能力叫板皇上吗? 襄城伯李国祯和诚意伯刘孔昭凄惨的对视一眼,他们是伯爵,按皇上的说法,若没有军功,他们的儿子今后什么也没有了。 太祖初立,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 之后又阅前朝之制,革除子、男爵位,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所以说想要社稷军功,哪有那么容易? 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崇祯皇帝的脸色稍稍和缓,对着一众勋贵继续说道:“尔等皆是将门世家,子孙比市井寒门子弟已经有足够优势。 若还是不能从中脱颖而出,只能说其才干有限,天资不足,为国效力徒增笑柄,反而不如安分些,在家吃闲饭。 至少,不用流血捐躯,得个安稳。” 崇祯皇帝这话不好听,可事情确实如此。 这些勋贵子弟都是家景富实之人,若有心,能没有顾虑地学习军事知识,练习战场技术,研究训练军队。 而一般寒门子弟,因为军事学习的成本高昂,普通家庭很难承担。 不说别的,单单一匹马就不知让多少寒门子弟扼腕长叹,徒呼奈何? 更可况还有武器、训练场地、食物等长期的消耗,这全都是大问题。 所以说,穷文富武不是随便说说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勋贵子弟有这些优势,关键是没有敢战的决心。 现在,崇祯皇帝用这招,相信应该能刺激到他们。 尤其是随着他们家族逐渐没落,而其他新的勋贵涌出,更加如此。 “新乐侯,你暂时代理京营总督一职,务必要同心协力辅佐曹都督重组京营,否则,朕定不轻饶!” 朱纯臣凉凉了,崇祯皇帝把京营副总督新乐侯刘文炳提到位置上。 不是他能力有多好,而是将就着用。 毕竟,在新的勋贵没有产生之前,朝堂的文武需要平衡。 不然,文武失衡差距加大,武将想翻身就更难了。 而这,无疑不符合崇祯皇帝心中的战略布局。 “谨遵圣谕!臣一定全力配合曹都督。” 说这话的同时,刘文炳的心里是崩溃的,毫无升职的喜悦。 京营总督辅佐右军都督府,这话估计也只有皇上说得出来。 面子什么的就不说了,关键是皇上把他放在火里烤啊! 上有朝臣要应付,下有勋贵子弟要平衡,中间还要和二愣子一般的曹都督打交道,刘文炳可以预见今后悲惨的生活。 可他娘的还不能撂担子,皇上现在可没以前好讲话了。 不然,也不至于把成国公抓进大牢了。 前车之鉴啊! “朕心甚慰!” 直到此刻,崇祯皇帝终于露出一丝吝啬的笑容,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孙子,就是要拿鞭子抽着他们做事,贱,真贱! 估计等朱纯臣“畏罪自杀”后,他们会更乖一些。 没办法,杀人不过头点地,成国公虽然不堪重用,是个墙头草,但他身为靖难之后,勋贵之首,肯定不能胡乱枉杀。 那么,让锦衣卫来请他“畏罪自杀”,然后吐出部分赃款,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也可以完成替本尊报仇的心愿。 解决完这件事,崇祯皇帝让七十二个京营营将列队站好,然后开始训话。 “你们是米虫,朕对你们很失望。” 一上来,崇祯皇帝就开门见山说出中心主题。 “你们相互看看,你们的脸现在比文官还光滑,比娘们还娇嫩,这是浴血厮杀醉卧杀场的武将吗?” 崇祯皇帝手指他们,厉声高喝。 在场勋贵子弟低垂着头,一动不动,默默忍受皇上的怒火。 “接下来是重组京营,操练新军,这里面的摸爬滚打个中辛苦你们想必也知道,再无过往悠闲日子。 朕有话讲在前面,你们回去想清楚,受不了这份苦这份罪的,立马向曹都督请辞,朕概不追究。 但如果选择留下了,又妄图混日子的,曹都督的军法无情,便是朕也管不得,更不会过问。” 崇祯皇帝发挥直男性格,话讲得很通透很彻底。 “末将不怕苦不怕累,愿留在京营为皇上效力。” 襄城伯李国祯之子李海明脑袋灵活,抢在众人之前表决心。 “想清楚了再说,成军之后,朕可是要让你们到关宁前线和鞑虏较量的。 到时候,是生是死,可难说了。” 见又有几人跃跃欲试当场表决心,崇祯皇帝斜着眼扫视他们,目无表情的说道。 小样的,想投机取巧,获取朕的欢心,没门! PS:感谢书友Seven_I6、忧伤的二狗子打赏,厚爱了!感谢诸位老铁的投票打赏支持,本书三江了,向你们三鞠躬,还希望继续支持!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崇祯大帝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大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