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锲而不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征战星辰第四十八章 锲而不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只要有零配件,修复“火蚁”号不是难事。 所幸的是,在“牡丹”号上真有跟“火蚁”号匹配的零配件。 首先修复的是通信系统。 因为损坏得最严重的是天线,所以在更换天线,准确说是附加天线的舰体蒙皮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对系统进行调试,根据新天线做出调整。关键是,天线的物理参数发生变化会对工作频率产生影响。 在此期间,还修复了分布式计算系统。 此后,在AI的协助下,其他电子设备也恢复正常。 相对而言,修复难度最大的是推进器,准确的说是聚变发动机的喷管。 虽然沿用了“喷管”的称呼,但是与传统的火箭发动机相比,聚变发动机的喷管更像燃烧室,也可以称其为约束反应区,即氦3等燃料就在该区域内进行受控聚变的反应,并且通过向后方喷射产生推力。 可见,聚变发动机的喷管是一艘战舰上最为脆弱的部位。 原因非常简单,喷管必须设置在战舰后端,而且必须暴露在外面,因此得不到任何的遮挡与保护。 即便喷管都很牢固,比如能够承受数千万摄氏度的高温,对高能中子不敏感等,可是对常规物理伤害,比如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又比如电磁炮的钨合金穿甲弹,喷管基本上没有防护能力。 自从聚变发动机问世后,喷管容易遭到攻击的问题就没有得到过解决。 如果是大中型战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装几台聚变发动机,确保在部分发动机遭到损坏后,依然能航行。 至于只能安装一台发动机的小型战舰,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所幸的是,“牡丹”号上有一具一万六千吨级聚变发动机的喷管,准确说是从其他战舰上拆下来的二手货。虽然存在一些小瑕疵,主要是即将达到使用寿命,无法保证能持续稳定工作,但是总比“火蚁”号上损坏了的喷管好得多,只需要在使用的时候,不要以最大推力状态运行。 用帮忙进行维修的工程师的话说,把推力限制在80%,也就是一万二千八百吨以内,问题就不是很大,至少能让“火蚁”号依靠这具喷管顺利返回第九舰队,跟“兰芳”号主力舰汇合。 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采用这具即将报废的喷管。 显然,为“火蚁”号更换喷管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就算“牡丹”号上有配套的维修设备,也有足够的人员,这都算得上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了。 在维修的时候,“牡丹”号只能靠惯性匀速航行。 花了大半天才把喷管装上去。 接下来还要做几次测试。 虽然所有测试都由“牡丹”号与“火蚁”号的AI控制进行,不需要人为干预,但是在测试期间,两艘战舰得频繁的加减速,准确说是间歇性加速。所谓的减速,其实就是反方向加速。 为此,“牡丹”号的官兵是怨声载道。 没啥好奇怪的。 秦旭他们是“兰芳”号上的官兵,“兰芳”号属于第99分舰队,跟“牡丹”号的第93分舰队没什么关系。 此外,秦旭他们是见习军官。 虽然见习军官也是军官,而且在实习结束之后就将成为正式军官,但是在实习期内,见习军官肯定是低人一等。 在很多舰队官兵的眼里,见习军官就是什么都不懂的二愣子。 秦旭他们才到“兰芳”号的时候,连唐芯等陆战队员都没有把他们当回事。 正是如此,“牡丹”号上的很多官兵觉得,舰队司令部是派“牡丹”号来给这些见习军官擦屁股。 秦旭不想预见什么人都要费口水解释一番,也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在修复了“火蚁”号的反应堆与生态系统之后,秦旭等四人就回到了“火蚁”号上,全身心参与维修工作。 至于唐芯他们,秦旭管不了,也没有精力去管。 与“牡丹”号汇合的第二天,除了换上的喷管还没完成调试之外,“火蚁”号上的其他损伤都已修复。 因为主要问题都已解决,所以秦旭去睡了一觉。 可惜的是,没能睡到自然醒。 被叫醒后,秦旭又等了一阵,才睁开眼睛。 没法装睡,因为林尔斯站在旁边。 “你没有去休息吗?”秦旭坐了起来。如果林尔斯不是直接过来找他,而是用内部通信系统喊话,他肯定会装着没听见。 维修战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且在等待营救的两天里,也没有休息。 “知道我发现什么了吗?” 林尔斯把手持终端递过来的时候,秦旭抬头看了他一眼,才伸手接住。 说实在的,如果让秦旭选择,他愿意躺下继续睡觉,而不是去关心林尔斯在这几个小时里的发现。 打开终端,秦旭又朝林尔斯看了一眼。 为啥? 信息储存在终端里,也就是终端自带储存芯片里面,而不是通过网络从战舰或者其他的地方获取。 什么重要信息需要搞得如此神秘? “我已经查证过了,这些信息都非常可靠,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至于那座秘密军用造船厂,需要高级涉密权。” 秦旭眉头紧锁,已经认真了起来。 林尔斯查证的,就是那具载员舱,准确说是通过改装增添上去的生态系统。 在与“牡丹”号汇合前,秦旭他们就想到这个办法,也就是通过调查生态系统,以及改造载员舱的造船厂,能够获得更多的线索,毕竟那种用在巨型载员舱上的生态系统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并非所有造船厂都能够对载员舱进行大规模改造。只是在当时,因为没办法利用信息网络,也只是设想。 此后,秦旭把精力放在了维修工作上,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显然,在维修“火蚁”号的时候,林尔斯把设想变成了行动。 必须承认,在秦旭他们当中,林尔斯是做事最认真,也是最有干劲的那个。 林尔斯不但进行了调查,找到了一些很有价值,至少在他看来有很高价值,值得继续追查下去的线索。 要不然他也不会过来找秦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征战星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征战星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征战星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征战星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