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榫卯结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极光之意第九十四章 榫卯结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聂教授,你确定要用一根钉子都没有的方案,是吗?”聂广义问聂天勤。 《闽小记》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 木拱廊桥是世界古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 木拱廊桥往往建造在高山密林和深谷险涧之间,溪涧变通途。 木拱廊桥基本都是有榫卯来连接的。 最初建造万安桥的时候,是没有钉子的。 “大头,既然想把万安桥恢复成最初的样子,那就肯定要用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的,必须使用原木和传统木建筑工具。”聂天勤回应。 “完全不使用现代工具,用编梁技术靠榫卯结构连接,对匠人的要求还挺高的,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聂广义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木拱廊桥的建造,需要由一名资深的木匠师傅负责指挥,这个人原来一直都是邱爷爷。 聂广义虽然有天赋,但毕竟实地操作的经验有些不足。 模型和真正的建造,还是存在差距。 除此之外,还需要多名木匠同时配合,才可以完成。 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一直都是通过师傅对徒弟的口传心授。 有很多都是没有明确的记载,靠的就是老师傅的感觉和经验。 聂广义不喜欢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他做模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数字化建模。 要求彻底回归“原始”,对聂广义来说,还是有些难度。 尤其是和邱爷爷徒弟们的配合问题。 聂天勤在这个问题上异常坚持。 他不反对“全球选材”,也不反对给选好的木料做终极的防火处理,独独营造技艺这一点,必须要原汁原味的。 “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榫卯万年牢】,和钉子相比,榫卯结构有很多的优势。” 聂天勤一直都特别推崇榫卯结构。 【榫,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 榫卯结构是我国木质家具和木构建筑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的部分叫榫头,是榫卯的榫。 凹进去的部分叫榫眼,是榫卯的卯。 有点像螺丝与螺帽的关系,只是更加浑然天成和天衣无缝。 榫卯结构,历史悠久。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里面,就有出现过榫卯结构,距今超过七千年。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应用。 唐宋时期达到巅峰。 到了明清时期,榫卯结构已经开始由繁至简。 榫卯结构不是单一存在的。 各个构件之间,需要有机联结相互避让。 不实用一个钉子,一丝金属,就能完成联结合理、上下左右、粗细斜直的营造。 严丝合缝,间不容发。 这就要求木匠们,在决定建造一件家具或者一座建筑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把整件家具,或者整栋建筑的结构了然于心。 榫卯结构同时具备高精度、高强度和成本低廉三大优势。 严谨、牢固不说,还可以轻松拆卸和安装。 在我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并流传至今。 仅凭木材之间的凹凸契合,就能组合出一件件牢固的家具,一座座牢固的建筑。 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榫卯结构,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更具体一点来说,就是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采用编梁等核心技术构建,以榫卯连接成稳固的拱架桥梁。 随着时代的发展,钉子和现代工具,早就已经替代了传统手工艺。 但榫卯工艺作为我国古建筑和古家具领域的“国粹”,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不管是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还是广式、京作、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榫卯结构,都是这些技艺的灵魂。 相比于钉子一类的现代工具,榫卯结构有四大优势。 第一,是更坚固耐用。榫卯结构可以承受木件之间各个方向的扭动。 第二,是不易锈蚀。博物馆里面收藏的那些流传上千年的稀木古家具,全都是榫卯结构。 第三,是易于拆卸。榫卯结构都是活的。万安桥之前被洪水冲垮,还能重新建起来,就是因为结构都还在。 第四,是对木头友善。往木头上面钉钉子,很容易导致木材劈裂。 “可是,聂教授,能熟练掌握榫卯技艺的木工,早就已经凤毛麟角了。工艺太复杂,结构太严谨,精度要求还那么高。” “确实,一个没有家族传承的木匠学徒想要在榫卯技艺出师,没个十年肯定是不行的。”聂天勤很是认同。 “聂教授,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大头觉得最主要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要求高,赚钱少。哪怕学会了,也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怎么会没有用武之地呢?万安桥这不就需要重修了吗?” “聂教授,这是多少年一遇啊?媳妇都熬成婆了。熬到最后就只剩下在村里的老人家。” “这确实是大多数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大头,我们得要想办法让年轻人愿意参与到这些人类文明的传承里面来。” “这有点难,真有那个本事的年轻人,早就去外面当木工大师傅了,谁还留在村里?” “大头,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对啊,要求年轻人不出去赚钱,就守着传统技艺,是不现实的。” “那你这么大一个建筑师为什么从意大利回来呢?就是为了陪爸爸?”聂天勤叹了一口气:“爸爸都说了,你可以有自己的发展。” “这儿就是我的发展啊。” “大头,爸爸想要听实话。” “这么和你说吧,聂教授。人类的需求,一直都是层层递进的。当年轻人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你很难有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 “大头的意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只能靠我们老年人。” “这什么理解啊!”聂广义反驳道:“我的意思是,像我这种年少多金又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才最适合被抓来用爱发电。”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极光之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极光之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极光之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极光之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