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冰清玉洁这评价给你算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第三十七章:冰清玉洁这评价给你算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那俺们怎么办?大哥走吧,这徐州浑水可不好蹚啊!”张飞眨了眨眼,十分不耐的道:“俺今天可去打听了,如今下邳百姓,已经不想打了。” “逃又逃不出去,可都盼着曹军尽快结束呢。” “除了下邳之外,那些城池的人,不光得粮食钱财以补偿,甚至还有田土耕种,兖州的军屯之政,现在徐州人几乎都知晓。” “那是真能安置人心,咱们不如去投奔曹操算了,这事儿也没什么不光彩的,陶谦那等人,犯了害人父母,杀人家眷之事,还劫掠了数万家财,被全境而攻,那是天经地义的,俺是舍不得去为陶谦卖命。” “俺这条命,为大哥二哥死可以,为天下大义死也可以,就是不能为陶谦这等人死。” 说白了,他就不配有援军!! 张飞本想多骂几句,但是看刘备都不怎么说话,于是也住了嘴。 “三弟,你今日话特别的多啊,”关羽冷不丁的笑了一下,倒还是很淡定的轻抚胡须,虚眼看向张飞。 “诶!二哥,俺是觉得,真不值,不过若是大哥有决定,俺义不容辞。” 刘备此时,陷入了沉思,其实心里已经越发的烦躁了。 曹孟德他,怎么会用仁义来打仗!? 以往认知之下,他绝非这等人!既如此,麾下其谋士,又如何能在这等愤怒仇怨之下,劝得曹操不会大动干戈。 想不通。 “宪和,怎么看?” 刘备看向了左侧蒲团上坐着的文士,这文士儒生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友,从少时就已经结识,一直未曾离去。 为人清高,口才颇为了得,是目前刘备身边为数不多的谋臣。 刘备出身并非如袁氏兄弟那般高贵,也不如曹操家底雄厚,他起于黄巾募兵之时,凭借战功起家。 但许多家底人脉,却又是当年自己母亲过世之前积攒,这简雍就是其中之一。 当初刘备实际上很早就已经有了一班兄弟,世间虽无游侠之名,但他们做着游侠之实,因此在乡里也有不少名气。 包括现如今袁绍麾下部将牵招,都是当年刘备身旁跟随的兄弟。 但因刘备母亲过世,所以善了。 大汉以孝治国,刘备必须要回乡守孝,这一守自然不可能顾及兄弟,这些兄弟之中,也只有简雍陪着刘备。 其余人都各奔东西去寻了出路。 所以直到今日,刘备也对简雍颇为器重和信任,若是遇事不决的时候,当也会问询他的意见。 简雍一袭灰袍,头戴冠帽,胡须打理得颇为整洁,面容儒雅,中年文士的模样,身高不算高大,体型却也合理。 听了刘备呼唤,拱手道:“在下看来,曹操此举应当是有谋臣明其利害,所以开始善用仁义。” “兖州境内,因军屯之策,曹操本身得了名望,百万百姓归心于他,定了兖州叛乱大功,人人传颂。” “这等时候,正是得百姓拥戴之时,陶谦如此行径失了公理,且不尊孝义,夫战者,需以师出有名,否则为不义之师。” “曹操携师出之名,攻仇敌于下邳,陶谦则为不义也。” “陶谦若可得胜,便能将当初之事告知天下,以表明自己并未下令追杀曹氏家眷。” “而陶谦如今兵败,只能待援方可得胜,否则不出一月,下邳必破,那他便坐实不义之名。” “我们相助于他,岂非是相助于不义无道之师?主公若是如此,当会将多年仁义抛诸脑后,此为不智也。” “为今之计,当可弃不义而奔仁义之地,如此百姓自当将此传为一段美谈,大义之下方可得助,失道者则寡助,战事若是可结束,才是真的仁义。” 他一番话,让刘备和关张都陷入了动容思索之中。 不错,打不得。 这要是真的帮陶谦打了,那自己的名声可一切都毁了,这些年之努力,付诸东流,人人都将他当做不敬孝义之辈。 如此之仗,又怎么打得赢? “宪和所言极是啊……” 刘备深深的叹了口气。 就像简雍所说,陶谦如果能打赢,那当初的理由自然可以向世人解释,胜利者自然有话语权。 可他打不过。 想要打过还需等待援军。 偏偏就因为此战的理由,他注定不会有援军,如此矛盾之下,陶谦必败无疑,加上他已老迈,如今病入膏肓。 逐渐被战事所拖累。 此战不可能胜了。 “嗯……让我再见公祐一面,再做打算。” 刘备当即起身,拉上简雍准备一同去城内拜见孙乾一面。 毕竟一路走来,刘备对孙乾这位谋臣,也颇为欣赏。 两人多次交互心事,已经有了不少情谊,值得与之一见。 简雍当然乐得一同去,脸上含笑的起身来,和刘备一同出营。 他一路上早就看出了,刘备此行,早在知晓徐州百姓心多数向着曹操时,就已经对此战不甚看好了。 但孙乾,他却是极为欣赏,是以此时愿意进城,完全是因为卖人情与孙乾也。 若是再见一面,便可离去。 刘备营地内,只是一个缩影。 曹操将消息放到了下邳之内,在内城的诸多官吏文武中,虽表面上看似平静,但暗地里已经是暗流涌动。 到了这一刻,大家已然都明白,曹军是势在必得了。 必须要找一条出路。 …… 此时,兖州鄄城。 乱事平复,已过去多日。 今日荀彧得到了军报,当即眉飞色舞走到了鄄城北郊的典农所,看徐臻刚好和几名宿卫闭门而回。 看样子是准时闭门,准备回家了。 “伯文!好消息!” 荀彧当即脸色带笑,健步如飞向他走去。 徐臻先是一愣,而后挺身前行两步,期待的问道:“兄长可是为我寻到了良配??!” 荀彧:“……并没有。” “哦,那有何好消息?” 徐臻很敏捷的恢复了平日淡定的表情。 “程仲德建功,取陈留驻守,拒张邈于城外,得数千乡勇兵马守城,张邈与其弟张超不知去向,似乎南逃了。” “哦,原来是这个好消息。”徐臻笑了笑道:“那恭喜兄长了,兖州之隐患彻底没了。” “主公也差不多可夺徐州也。” “恐怕不用多久,便可凯旋。” “凯旋?”荀彧愣了一下。 徐臻笑道:“便是,吹奏乐曲,相庆而回。” “不错,徐州也传来军报,主公以兖州内乱,后撤兵马,引陶谦出城,大败之!”荀彧微微一笑,“此时的徐州,军心低落,民心不再,方寸大乱,已无力回天。” “我只庆幸兖州不失,不负主公之所托,此事当真要感谢伯文……元让将军写了书信特来感谢,伯文此次之后,应当会扬名兖、徐两地,为名士也。” “伯文之才,为屯田校尉屈才了,我可向主公进言……” “千万别,”徐臻当即摆手,“所谓功绩,无非分内之事,兄长不必助力,主公任什么便是什么,无需争抢。” “若是太高了,还请兄长劝说一番,在下暂且不能担要职!否则太累……不是,职责太重怕有负所托。” 徐臻当即抱拳。 别掺和,真别。 您这地位太高了,别到时候给我要到一富庶之地的二千石,那天天被提防可就太麻烦了,还是闲差好。 荀彧顿时战术后仰,这……这太淡泊名利了。 要不冰清玉洁这称号你来当吧。 太高了劝主公给低一点?这是人话?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