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您这样让我怎么学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第七十七章:您这样让我怎么学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当天夜里。 曹纯带兵突然奇袭汝南城,城外百姓躲藏在道路两侧,见旗帜则出来相迎,甚至还有熟路者为军中将领带路。 在不到两个时辰内,行军至城下,包围城郭,而后劝降。 曹纯命人将之前葛陂黄巾数名头领的首级悬挂于战马之上,来回游走,让城上的守军得以看得清晰。 如此多次劝降之后,城门大开,葛陂贼兵不再负隅顽抗,将城池归还。 曹纯得以率军进城,立即占据了城门之上各个要道,建立防备,清点城内宅院,收取城中贼兵财物。 所得无比丰沛,而且本就没有多少百姓在城内,不存在劫掠,虎豹骑扫清财物聚集之后再做分配。 已成传统。 曹昂亲自下令,所有人不得私藏财帛,不得侵占房屋田产,不得欺辱百姓,守住各地的要道之后,很快将治安稳定下来。 逐渐,天光大亮。 典韦已回到此前营地,刚好徐臻一觉醒来,果然迎来了好消息。 “太守,汝南城已下。” 徐臻微微一笑,正打水洗脸。 典韦见状,顿时目瞪口呆的盯着许褚看,两人眼神一交汇,都很错愕。 你看我干什么? 许褚眉头逐渐皱起,自问可没得罪过这位前宿卫统帅。 典韦则是心里不爽,地方豪杰是有威望,可已然投诚为宿卫了,居然还让太守自己去打水? 以往俺可是日夜都记着此事,太守虽然嘴上从不愿意,甚至偶尔会骂俺,但俺知道,他心里可乐呵了。 他不肯是他的事,打水这点小事,为何你自己也不肯,又不是士族那些金玉身子,难道还舍不得力气不成? 两人互相瞪了一会儿,逐渐碰出了点火花。 但此刻典韦还有要务,自然不和他多言,只是对徐臻深鞠一躬,恭敬的道:“太守,现下请您至汝南城,安排军务。” 徐臻此刻洗完了脸,将水倒在营地旁的土地上。 耳边登时就响起了微弱的提示声。 【你按时起床洗漱,自律躬身,自律值+5】 “卧槽。” 徐臻当即心里骂了典韦一句,早就跟你说了不要帮我打水。 这些日子少拿了至少千点,感觉四舍五入损失了一百万。 我心里跟滴血一样你个憨货!!! 平日里还沾沾自喜呢! “走!去汝南城,”徐臻深吸一口气,换上衣物,提刀而走,着令宿卫牵来了战马,跟随在后的典韦心里一下就了然了。 又十分埋怨的瞥了许褚一眼。 “唉。” 这人虽为豪杰,在境内享誉威望,但似乎还没被杀掉气焰,看太守气得,很明显是在怪罪他连些许小事都不肯做。 定要找个机会,好好教训一下,免得欺负太守人好心善,日后恐怕还要翻天了,他恐怕还不知太守在军中声威有多高。 许褚那边也是听到了这句叹气之声,眉头又皱了起来,心头来了不少火气,只是很快压了下去。 罢了,毕竟典韦是早年跟随在太守身边的心腹之人,忍一忍便是。 …… 中午。 众人已行至汝南城内,在外流亡的百姓,也多回到了城中来,原本居住在外城的士族商贾重回家中宅院,许多商贩也再得复业。 在外郊村落、乡亭、大集会的百姓,同样也生机勃勃,开始领城中粮食而食,耕牛放出以春耕。 徐臻在进入之后,曹昂已经将政事排布得井然有序。 “兄长!” 此时,曹昂和曹纯在衙署门外等待,见到徐臻下马走来,当即上前行礼。 “不错,我见城外百姓已安置,子脩已有主公风范了。” 徐臻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真心夸赞。 这段时日,曹昂的风范的确成长极快,曹操早年带他在身边言传身教,自小又有家学,其养母丁夫人恐怕又传其柔和。 是以行事不光有曹操的果决干脆,还有一股仁德在其中,对待谋臣礼仪备至,真为上佳人选。 只是天命,不知我能逆否。 徐臻拍打他肩膀的时候,心中稍稍想得深刻了些。 让曹昂神情莫名错愕,但唯有笑意不减,将疑虑挥去。 “多谢兄长夸赞,本就是学习父亲、与兄长之风。” “政事无虑,境内可先不用招兵买马,将战报告知主公,我们在汝南居住一段时日,养精蓄锐,操练军士,逐步安稳,静待时机。” 徐臻边走边说,此时思路畅通,知晓政事安定之后,百姓与士人之心都需时日来收服。 如今【84】的智力与【82】的内政,能给予他太多的思维,但最多只是良吏,未曾到智多近妖的地步。 “脑海中所能容纳的记忆和学识,依旧也有限,还需要继续提升。” 徐臻暗道。 虽理政思路清晰,但终究还远远没有达到首屈一指,更别说超出“人”的范畴,还要继续提升! “放心吧,伯文。” 曹纯当即点头,“我已派人送去了战报,等会儿我就去安排农耕之事,我们现在汝南安定下来。” 徐臻看向他笑道:“还要再追一封书信,先让子和兄长暂代汝南太守,将各地县乡官吏全部收服,若是无官吏的要立刻举荐上任。” “我?” “不错,虎豹骑统帅,若是代为太守,当地士人都会踊跃而来,因为曹氏精锐在此,如今已可代表安稳,有子和兄长的名头在,治安便会安稳。” “好,那我就当仁不让了。” 曹纯面带微笑,转身离去。 此刻,徐臻与曹昂相对而坐,同时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书信,放在了案牍上。 对曹昂道:“这是董访寄来的书信,昨夜交到我的手中,子脩你看看。” 曹昂拿出书信,扫视几眼后,忽然惊喜的抬头看了一眼徐臻,而后又仔细阅读,最后将书信按在了桌案上,脸上笑容逐渐灿烂,“如此,大事可成也!” “董昭竟能说动杨奉?!” 信中所言,董昭自张杨军中见杨奉,却明言自己受兖州牧之命,吓住了杨奉,到时可引见。 而杨奉很关键,他和董承、杨定是一伙人,可进言董承,为了免除被张杨、张济乃至是段煨,李郭等将军的追杀,会请曹操入洛阳。 迎接天子。 “此计,我心中已经了然,”徐臻微微点头,又取出了新的地图,摊开在桌案上,两人凑近一观,乃是自汝南起,由南而走。 向北而攻,将关隘攻破,便可入洛阳境地。 而洛阳南面的关口,实际上是有大军把守的,称之为陕地关隘,驻扎囤积兵马数万,将军乃是张济。 其军力绝对不容忽视,若是要硬攻,极有可能让虎豹骑损失惨重,徐臻也不一定攻得下来。 人数上并非是优势。 但徐臻还是点了几下这个地方。 “此地,张济必会让出。” 曹昂惊讶的抬头,一眼可见徐臻的面庞上满是坚毅表情,丝毫没有半点动摇,斩钉截铁。 这么自信? “兄长……可有什么情报?” 徐臻表情郑重,直视曹昂的目光,干脆利落的道:“没有。” “这是论断。” 曹昂眨了眨眼,战术后仰…… 父亲,这个我真的学不来。 太可怕了。 又是这句话,论断……意思就是,猜的是吧? 曹昂陷入了沉默之中。 兄长,您这让我怎么学?! “总得,有些根据吧?” 曹昂试探性的问道。 徐臻思索了许久,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极其艰难的抉择,最终道:“玄学,推算出来的,昨夜星宫南移,有将星——” “好了,我信。” 曹昂当即打断徐臻。 若是说玄学,他就更加不知道怎么和徐臻商议了,但是内心也真的敬佩徐臻,居然用这种理由来搪塞的时候,不光可以说得煞有介事,还可以表情镇定,诚恳不已,好像自己都信了。 “那,就以此关隘为主,派出哨骑打探消息?” “不错!”徐臻点了点头,笑道:“如此一来,我们自南向北行军,便可不易被人发觉。” “如此主公可用少量兵马去迎天子,至南关而下,便拐入豫州,到时候那些将军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若是在此处再埋下一支虎豹骑精锐,还可迎头痛击追兵。” 曹昂眼眸忽然晃动,一下子恍然大悟了,原来真正的排布在后头,论断那张济是最难的一环。 若是张济真的离去,此地可令虎豹骑占据,之后要迎天子简直是十拿九稳。 “这样,子脩你写一封书信,告知老太爷。” “阿翁?!” 曹昂又愣住了,跟他有何说的呢? “请老太爷可以着手准备在许县购置宅院了,将当年皇宫旧物,先帝所赐曹氏的物件,都可放入其中,供天子居住。” “兄长的意思是,天子最终会去许县?” “不错,”徐臻神秘一笑,“昨夜夜观星象……” 这话一出,不远处安静坐着的诸葛亮都摇头了。 又开始了。 曹昂的脸色当即就变了,大为苦涩,连忙打断徐臻,“不不不!!绝对不是夜观星象出来的。” “兄长你教一下啊,怎么判断的呢?!” 徐臻哈哈一笑,捏了捏他的肩膀,道:“不必着急,等真是如此结果,我再一点点教与你。” “这……” 曹昂心里跟猫抓似的,难受到脸色憋得涨红,学个屁! 兄长所知道的情报,从不隐瞒我,而且有什么想法都会第一时间分析商议,这一年来的确是宛若师长。 待我绝无半点隐瞒,说倾囊相授也不为过。 为什么我就是猜不到呢!? 他什么都教了啊!! 是我天资鲁钝,实在无法想到吗?! 这一瞬间曹昂人都已经懵乱了,甚至心思还有挫败感,但急切的就是,他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到底是怎么论断出来的! “不要多想,若是真可成,我定然告知你。” 徐臻收起了笑容,揉了揉曹昂的脑袋。 曹昂苦笑着,拱手而下,“兄长之才,真是令人望尘莫及,子脩所学还需太多。” “没关系,”徐臻坐直了身子,柔和的笑道:“子脩还有数年可学,时日还有很长。” 这一两年来,徐臻身边都有品性极好的良友陪伴,若是日后真的分别,其实心中也并不好受。 人之一世,还是要有三五个能时常互懂的挚友,否则太过无趣了。 曹昂执礼而拜,前去军营传令,他身影消失在徐臻视线后,徐臻当即反手给了自己一巴掌。 再也不装逼了! 我特么拿什么教他? 我也分析不出来,为何张济要撤,天子要去许县。 只能以地利人和为主,但说出来理由太过稀松平常,人家能信么! “太守,不至于……”诸葛亮听闻清脆声,忽而惊讶抬头,发现太守是垫了一只手在侧脸上打的。 甚至垫的还是手心。 啧,不愧是您。 …… 三日过去。 汝南军报送到了颍川之中。 曹操当即大为赞赏,并且直接开口夸赞了曹纯与曹昂之功绩。 徐臻独自书写的一封书信中,明言汝南内政事,皆由子脩独自推行,政令井然有序,民心可依。 春耕屯田之事,已推及全境,在秋日若天公作美,汝南定然可得粮食,即便欠收一样可用河鲜充饥,令成途径。 让曹操颇感欣慰。 “让子脩去跟着伯文,当真是对的。” 曹操越想越觉得舒适,当真为明智之举。 再加上,徐臻领军之后,立下战功的名声传扬,如今士人求入仕太多,寒门与白身最为奋勇。 门庭若市也! 曹操岂能不高兴,此一计,不过是让伯文得领兵而已,但却得了豫州士人之心,而伯文又可带兵,以养虎豹骑百战百胜之势。 一举数得。 “汝南如此建功,豫州几乎已经稳固,我看已经可以再分派人手了。”郭嘉当即拱手,“不必再等完全之事,趁春耕时节,命各地推举官吏,安排至豫州便是。” “至于豫州牧,也可定一人来理。” 他话音刚落,门外宿卫刚好踏入门槛来报。 “主公,刘玄德自小沛而来。” 曹操微微一笑,对郭嘉道:“这位玄德老弟,当真是快也。” 郭嘉稍稍欠身,方才的话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若是没记错的话,刘备曾经被人推举为豫州牧过,但从来没有到任,也在当地没有任何势力,只是挂了一个名头。 而那个推举之人,现在已经被赶到扬州寿春去做冢中枯骨了。 推举的缘由自然也无他。 无非是让刘备也卷进来罢了。 用心不光彩,但现在这处境,刘备又来到此,其意似乎颇为耐人寻味。 不过…… 郭嘉偷看了曹操一眼,发现他脸色毫无难处,腰背挺直大有雄风在,向来心里已经早有决断了。 已经在猛更了!比以前快多了吧!!求点票啊啥的数据呀大佬们,犒劳一下生产队的驴!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