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以人心为功绩,伯文教得好!!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第一百三十九章:以人心为功绩,伯文教得好!!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袁术呢?!” “跑了。” 几个人都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特别是典韦。 旁边的医官正在给他包扎伤口,疼得龇牙咧嘴,他向来是冲锋陷阵的时候会忘记疼痛。 但是回到军营恢复伤势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徐臻面前叫几声。 “唉!可惜了,昨夜晚了一步,子和将军发了疯一样冲进去,不也被打回来了!?” “袁术的精锐心腹,还是忠诚,并没有被这些纸张计策所害,孔明应当担起这个罪责。” 典韦冷不丁的说道。 诸葛亮:“???” “典叔,能破城已经我已经尽力了,计策奏效就算成功。” “唉,那是你的想法,袁术不还是跑了吗?!” “若是再搜寻下去,只会徒增兵马耗损,他身边还是有数千人在跟随,估计可以守住某个小城,再躲藏数月之久,”曹昂面色颇为有些凝重,看向徐臻道:“兄长认为会在何处?” 徐臻苦笑道:“你父亲已经问过我三次了。” “我真不知在哪里,九江乃是袁术盘踞之巢穴,自古狡兔三窟,岂能无藏身之地,况且当初虽是围城,可实际上北面与东面,还是留了不少道路给他。” “兵马光是清理寿春城内外的尸首、修补损坏的城墙与民居,复建城外百姓的房屋,都需要十日。” “岂能再追?若是追逐下去,袁术不一定能找到,恐怕入冬之后还要有灾疫,”徐臻思索了片刻。 沉声道:“不如这样,子脩派人继续去追,尽量往靠近冀州、徐州等路上去寻,唯有这些道路才是袁术必经之地。” “若是他分散而逃,则可能找到端倪,若是他宿卫同行,便更加容易发现踪迹,斩杀袁术即可建得头功。” 徐臻神情认真,若是真要论,便只有此等功绩了。 不过,曹昂却叹了口气,忽而笑道:“罢了,这功绩不要也罢。” “为何?”徐臻眼睛一亮。 颇为期待的看着他。 曹昂双手背在身后,深吸一口气,目光颇为沧桑悠远的看向远方,而后痛心疾首的道:“兄长方才也说了,当下寿春内外,百姓难以安居,如何能以功绩为重,忘记百姓安危。” “命大军收拾城门内外尸首,掩埋尸体,发放抚恤,以粮食开仓放粮,方为仁者之道。” 徐臻顿时点头,和诸葛亮对视了一眼,颇为欣赏的看向了曹昂。 这才是历史上描述的那位心思仁厚的曹昂。 所谓功绩,不光是在主公的帐下立功绩,而是为百姓做功绩,若是尽心去做,士族百姓,无不是看在眼里。 “好,子脩运来的粮食,现在岂不是刚好可以派上用场?”徐臻笑了起来,“那就无需再追了,谁斩杀了袁术,无非是得到那侯爵功绩,赏万金荣华而已。” “我们去开仓放粮。” 徐臻挺直腰背,笑着说道。 接下来的数日,不忙庆功,安排将士放粮,安置流民百姓,先取材于附近山林,打造木屋居住。 再修复农田,等明年开春之后可以屯田种地,有所收入。 如此,可以刷出更多的功绩。 如果没记错的话,在真正为民谋利的任务中,获得的额外奖励将会更多,而且得到的民心越多,奖励就越是丰厚。 “不光是刷功绩,真心去做的话,自然可得更多。” “战祸百姓不可避免,若是可有所补偿,真正的功绩应当来自于百姓之中。” 徐臻在领兵作战许久,于庐江之中治理后,对所谓的“功绩”,又有了深刻的理解。 …… 夜里。 曹操与郭嘉、程昱在城外附近散步,神情颇为舒畅。 夺城之后,兵马欢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复建,寿春的城门一旦修复,中军便可以撤离。 留下数万兵马驻守寿春便好。 “合肥,则是交给伯文去驻守。” “此次我会向天子奏请,将淮南一部交给伯文与子脩。” “不过,两人兵马在此便是,人却要随我回许昌。” “今次大战,可惜的是大公子未能来参战,便无可功绩能取,不过……”程昱思索之下,又接着道:“公子运粮在后,之前又取庐江、合肥,守舒城而败刘勋,也是扬名江南一带。” 郭嘉笑了笑,道:“不光如此,大公子联合了孙策与周瑜两位江东名士,因此才共同拿下了合肥。” “实际上,为伯文出了不少功绩,也给了袁术许多重压,否则,我们在正面入侵也无法做到如此轻松写意。” 曹操哈哈一笑,仿佛并不觉得如何得意,脸色依旧十分泰然,但眼角却掩饰不住得意,摇头叹道:“子脩,不过是辅佐而已,如此年岁能领军,不出乱子已经不错了,并不指望他可立功。” “譬如,攻城略地,便不是子脩所擅长,攻入寿春城内,他就没有功绩,而且伯文也只是让子脩去运粮而已。” 曹操这话,意有所指。 让程昱和郭嘉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两人偷偷对视了一眼,都在猜测曹操的心意。 似乎,对这一次安排并不满意。 不过想来也是,伯文此次安排的确欠妥,领功绩的时候,如何能让大公子在后押运粮草。 而且据说还是陈留先行运送过来囤粮,再加上这次秋收在庐江郡内所收成的钱粮。 一共有数万石,接近十万石。 这么多粮食,缓慢运送过来,路途之中当然要耽误许久,若是在旁人看来,就好像是徐伯文故意安排的一样。 “主公,若是公子后至,他麾下的虎豹骑依旧还是精力充沛,体力绵长,或许还可再追逐,搜寻袁术之所在,伯文或许能猜测到其隐藏之地,也许不日就可让子脩建功。” 郭嘉面无表情,平静的说道。 “哈哈哈!”曹操大笑三声,道:“无所谓。” “奉孝,你看如今这整个城内外的兵马,何人不是在积极守备,搜寻袁术,劳苦功高者甚多,都是为了昨夜许下的封赏,子脩若是得了此封赏,反倒是让外人说我曹操不够大度,说我麾下兵马,以此来奉承我儿。” “不得也好,或许伯文也是出于此等考量吧。” 曹操嘿嘿一笑,背着手看向了地面,这笑容好像是也在心中劝诫自己一般,他一直奉行将曹操当做自家人,所以不能有过多怀疑。 郭嘉和程昱尽皆点头。 程昱更是笑道:“主公所言极是。” “在下认为,无论如何,如今兵马踊跃,群情激奋,此功绩谁人都想要,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若是自草莽白身之人也可得此功绩封赏,才显得主公宽宏大量,礼贤下士。” “是以,还不如让他们去追逐便是,反正寿春之内也无甚大事,颇为安宁。” “嗯,不错,”曹操不置可否,只是略微赞许了一句,也正因如此,让两人都觉得还是不太安心,有些话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但郭嘉心中明白,徐伯文不像是这种人,这点小事都想不明白吗?若是如此让主公在外自谦多了,心中肯定会有所不满。 日后就算是不会责怪,也肯定会让大公子逐渐离开徐臻身边。 一旦没有了大公子,徐臻现在很多事可都不好做了,毕竟那可是一张护身符啊。 而且这护身符,说句实在话,也是他自己从南阳宛城的鏖战之中救回来的。 怎么会在这种节骨眼上,犯错呢? 关键在于,徐臻自己也不去争这功劳。 “若是没记错的话,徐臻的宿卫营,根本没有去追。” 郭嘉坦然而言,“是以在下认为,他与大公子,应当是还另有计划。” “嘿嘿,”曹操仰面而笑,“不必猜测了。” “他们能做什么,无非就是大度无争,以显示气度罢了,我岂能不知伯文的小心思?” 曹操斜着眼睛看向郭嘉,语气笃定的道:“子脩在庐江舒城大战之中,已经立下了功绩,头功让给麾下的将军们,便也是一种制衡。” “我早知其心思,我儿大度。” 说到这,他颇为畅快的松了口气。 看到这一幕,两人明白这一节是想明白了。 当即拱手而下,“大公子能有如此胸襟,日后定然能承袭主公之才智,也为当世扶汉之英雄也。” “哈哈哈,不算什么,为英雄之名,不光是要懂得大度,还要能得人心所望,子脩还有得学!” 曹操谦虚而言。 此时,他们在交谈之中不断前行,已经走到了南部的营地之外。 远远可见此营忙碌,兵马运送粮草在外,拉了一马车的粮食出成去,营外空地上,庖厨更是在宰猪而分肉,将肉块全都斩成方正小块,送到马车上。 此时,马队上为首的人正是曹昂。 “这是在做什么?” 曹操见状好奇的多看了几眼。 郭嘉和程昱也都猜测不到,只是喃喃自语般:“应当是在放粮。” “只是,连肉块都要分食,竟如此慷慨,莫不是分给军中的将是所食?” 曹操干笑了两声,“没想到,伯文军中竟然如此富庶,连豕肉都可以宰之运送,定然是今夜庆功所用。” “孔明一计破寿春,典韦独自上南门,杀了不知多少贼将,方可让南面数千兵马全部归降,如此功绩定在前列,哪怕是论功行赏,此二人必当榜上有名。” “如此功绩,如何不庆?” 曹操左右看了一眼,心里止不住欣喜。 想到自己也的确很久没见过曹昂了,当下朗声喊道:“昂儿!” “父亲?!” 曹昂顿时回过头来,拉住缰绳向曹操所在方位将马头拽过,而后拍马纵奔而来,到身前勒住缰绳。 战马前蹄扬起,颇为不满的呼噜了几声,吐出白雾。 曹昂笑着拍了拍它的脖子,轻声宽慰了几声,才翻身下马,到曹操面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父亲,半年未见,父亲身体可好!?” “哈哈,有心了。” 曹操扶起曹昂,两旁谋士尽皆含笑执礼,参拜公子。 是以,曹操顺势指了指前方忙碌景象,问道:“子脩这是在准备庆功啊?伱从庐江运来的粮食,就是这些吗?” “不错!”曹昂面色激昂,并没有郁色,目光依旧清朗明媚,坦然道:“不过却并非是要庆功。” “我与兄长商议之后决定,我们不庆功了,寿春之地,百姓疾苦,自袁术僭越汉室起,便为暴君所统,苦不堪言,只怕是许多百姓很久都没有吃过肉糜了。” “儿自带了万斤豕肉至,让庖丁所解,运到东南侧流民营地,让其饱腹,命附近逃亡百姓都来吃食。” “哦?!” 曹操眼眸都因此亮起,乃至脸上满是惊喜之色,“怎么,你不率虎豹骑去取袁术收集来获功绩?!” “无需此功绩,”曹昂拱手而笑,气度坦荡,“此功绩乃是破城之人,劳苦功高的将士所取,子脩心中更念及寿春百姓。” “父亲,这些百姓遭袁术僭越,横征暴敛之苦,却还未曾尝过天子惠政之明,半年疾苦不得饱腹,家中多有饿殍,如今既然我曹氏已攻下寿春,剿灭叛贼,当以此惠及全城百姓,让他们得以欢庆。” “此不也为功绩吗?” “兄长昨夜教导,句句还在心中,既为曹氏公子,当为父亲计,不光取山河,同样要以人心为绩。” “说得好,说得好!!” 曹操当即面色震动,一时竟忍不住抱住了曹昂双肩,双眸内满是喜爱之色。 “好一句,以人心为绩!徐伯文教得好!” 曹操大赞怒言! 仿佛是将心中苦闷一口抒出。 “不愧是我曹操的嫡长子!全军,当效仿也!寿春百姓人心离散,却都去追袁术那丧家之犬,看来,我们都忘记了真正的功绩,就在寿春左右。” 郭嘉此时,心中大定。 徐伯文,不愧是你。 他当即拱手而下,诚心而言道:“大公子仁义,令在下敬佩不已,九江百姓必将对大公子感恩戴德。” “公子仁厚孝义,有古之圣贤风范,当真是我等日后效法之典范,”程昱同样拱手。 丝毫不吝啬口中赞誉之言。 曹操的嘴角这时才算是真正止不住上扬,这份名声传出去,曹氏多有面子。 老子英雄儿好汉,天下诸侯之中,有几人之子能像昂儿一般,得人心归附,万众敬仰! 徐伯文当真好计策,前取战功于军营,后以军粮收人心,他恐怕是早将这一切都算好了。 就等着子脩来收取人心! 如此之功绩,恐怕非是得九江民心那么简单,更是收取此地士人之心!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