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我就论断了!别问我为什么!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第二百八十章:我就论断了!别问我为什么!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博望坡之后,我兵力折损一万余,如今只剩下两万精兵守城,但这些都是我等多年操练的精锐军士,绝对不会随意被击溃,将军可回去之后,告知皇兄,请求援军攻樊城侧路,如此曹仁必然是腹背受敌,左右为难。” 刘备十分诚恳,现在他也明白,自己唯有如此放低姿态,委曲求全,方可有机会让刘表出兵相助。 而且,话语之中已经足够委婉,尽可能的说明自己兵败之事的缘由,并非是兵马羸弱不堪,而是被徐庶泄露了大量军机给徐臻。 所以计策才被洞悉,徐臻绝对没有料敌先机的本领,也不是小道消息所传那种,可以推算阴阳命数,他并没有这么神。 当年许都用计,一样可以骗到他去陈留郡,所以徐臻也只是在制定计策的时候,考虑颇为周到。 而麾下军师足够,刚好可以为他说全隐患,方可尽量做到无懈可击。 想到这,刘备眼神之中已经有希冀恳求之色了,现下,自己全军与新野的命运,便是在这蔡中的手中。 他怎么说,决定了刘表会如何决议。 因此,这个正堂商议,细说战事的过程,刘备甚至没有让张飞进来,怕他忽然说得心头火气,若是骂起来当然惹了麻烦。 这位蔡中将军和他并没有交情,现在又仿佛是小鬼挡路一般,挡在身前颇为麻烦,靠他来传话,也是寄希望于他能转告几句。 千万不能得罪,而且这人还是蔡瑁的族弟,或许日后还有用得上的地方,能与蔡瑁将关系修复,不至于现在这般,明里暗里的针锋相对。 “好,大致状况,末将已经明白了,”蔡中点头,露出和善的笑容,当即抱拳道:“皇叔当真是辛苦了,如此攻伐之下,还能稳定人心,守住新野,当真是吾辈楷模,令人敬佩。” 我要你夸我?! 刘备愣在原地,心里揪心不已。 这个蔡中,为何不说一句心里话,这些话说来愣是一点都不让人放心,总感觉他的话都是浮夸假话,不够实在。 蔡中笑容依旧不减,点头说道:“等我斥候回来,我们立刻就回去复命,而后请皇叔耐心等待,粮草与援军定当尽力争取。” “能有多少?!” 刘备诚恳的问道,这是他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若是人数少了无法震慑曹仁,他依旧不会退军,而偷袭樊城后方,夹击之势也很危险。 若是不给人马的话,可以多给些粮草。 让新野能够坚守得久一些。 说白了,若是粮草与军备都能给足够,刘备有信心立刻在城中招募几千新兵,乃至上万乡勇入伍。 现在最大的缺憾就是没钱没粮,不知如何招募。 南方军士兵马和当下的北方是不同的,北方或许已经到了要逐步裁军的地步了。 因为百姓的生活更为富足,参军为的更多是扬名立万,军功擢升,日后好光宗耀祖,在乱世成名。 而南方因为荆州依旧未曾脱离农耕,虽说有粮草囤积,百姓温饱已无需担忧,但若是要招募兵马,依旧还是要以吃饱饭,能挣钱为主。 这是内政还没有做到如此富足。 “嗯……”蔡中思索片刻,“不好说。” “这个可能要等皇叔静待佳音了。” “哈哈,不过不用着急,战局之事,还是要谋定后动,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呐!” “哦,说得不错,那就多谢将军了。” 刘备深鞠一躬,站起身来带蔡中又回到了城门楼下,等待一个时辰左右,他的斥候全部回来,一番告别之后送他们回去。 从始至终,刘备都没有任何安心之感,在他看来,蔡中来此不过应当是受命而来,他虽客气和善,但是内心到底如何思量,却是密不透风,让刘备有些许察觉。 大致可察,乃是有些不上心。 人走后,孙乾和简雍到近前来,关切的问道:“主公,情况如何?能否派兵支援?又能否有粮草送来?” 刘备苦涩的低下了头。 而他还没开口,站在他身后的陈到就已经摇了摇头,他站在后头一直在看蔡中的表情。 他始终没有问过多少关键问题,只是听完了后就点头记下,而后和刘备说些宽慰的话。 刘备说完状况后,果然孙乾和简雍也都闭口不言。 彼此心中自然明朗,无需再自欺欺人的多问。 “唉,”刘备深深地叹了口气,“如此看来,襄阳只怕是已经靠不上了,想要退敌,还得等待时机变化。” “但现在,最奇怪的是,曹仁只是屯军囤粮,为何不攻呢?” 简雍苦思冥想了很久,依旧不知曹仁的用心。 此时无人能猜到为什么,连刘备也觉得奇怪,哪怕是再谨慎的人,也不该这般踟蹰不前,兵力多数倍,应当围之。 可他倒好,反而相隔三十里,按兵不动。 好似在等待着什么。 现在的问题就是的确不知曹仁到底在等什么。 “等着吧,”刘备舒气道:“为今之计,也只有等待了,不管此次蔡中如何,也得等个结果才是。” …… 襄阳。 一日夜内,蔡中自新野返回。 他在进入襄阳城之前,还先去了军营,将此事告知蔡瑁、蒯越等人,商议一番之后,才来到襄阳觐见刘表。 “主公,大致情况已经了解,果然不出别驾所料,刘备的战局其实并不紧张。” 刘表听完顿时错愕,当即半起身来,奇怪的问道:“何出此言?细细所来?!” “曹仁兵力虽多,但是粮草消耗巨甚,应当是在新野三十里之外,靠近河流之地安营扎寨,等待粮草运送而来,而且其营地布置扎实稳固,足足延绵几十里。” “想要突袭烧毁粮草的话,颇为艰难,所以刘备所言,战事紧急请主公立刻出兵送粮,应当不实。” “玄德,为何要骗我?” 刘表此刻顿时茫然了。 他与刘备认识许久,这么多年多次商议,刚开始他还没去新野的时候,一直是在自己身边,交谈北方大势,且方便让自己请教曹氏诸多将士军师。 那时候听他的谈吐,看他的仪态,都可知晓刘备必然是个极其善于用兵之人,虽未有多高的文采,但是却能实事求是,鞭辟入里的分析战场战局。 对曹氏诸将也都非常了解,不像是会判断错漏之人。 现在居然传出急报,让自己立刻出兵相救,那肯定是陷入了困境之中,可是,曹仁却又不攻。 “主公,若是不信末将之言,可让一同前去的五十名斥候,分别而问,便可知晓大致情况,他们五十人所打探消息各不相同,但所见应当一致。” 蔡中还是笑着说道,配上他憨态可掬的动作,让人很难厌恶他,而且他为人虽圆滑,但这么多年做事却一直是以实在为主,很少敷衍了事。 刘表摆了摆手,叹道:“我若是信不过你,就不会派你去了。” “刘玄德不会是不通战局之人,否则他岂能活到今日?他当年未曾得皇叔之名时,应当与一介草莽无二,或者因宗族人脉,在当地有些名望。” “但不至于此,所以成名不光是皇叔之身份,说明其人才能定然出众,自有魅力风貌,才能吸引这么多文武倾心跟随,那孙乾伱我也是见过的,并非凡士。” 蒯越闻言立即点头,的确,当初在口才上,他便知晓孙乾足以说动不少人,才能确实不错。 “故而,此次刘备说急报,让我立刻出兵相救,唉……说不定还真的是要骗我钱粮,骗我兵马……好让他有所斩获。” “他想的是,能让我与曹仁交战,击溃其进犯之事,而后他不光无需死伤军士,还能继续守住南阳之地。” “其心,也不可说不善,也并非良善……这位皇室宗亲,可没那么简单呐。” “就是啊!” 蔡瑁眼神一瞪,当即拍手道:“主公,我早就说了,他绝非善类!来我荆州一定是有所图谋,如今到这等山穷水尽之时,你看是否露出真面目了!?” “住口!”刘表气不打一处来,又咳嗽了几声,胸口一阵闷痛,“蔡瑁,你瞒我之事还未曾过去,此时,不准你再说一句刘玄德的半句坏话!” “主公,我,我也是为了荆州着想……”蔡瑁悻然低头,慢悠悠的走向一旁。 此刻蒯越拱手,苦笑道:“主公既要仁德主君之名,不可怠慢了宗亲,但这宗亲并非真心相助,乃是狼子野心之辈,既如此也不好一口回绝,任由其自死。” “如此,给他四万石粮草,再加一些军资犒赏,浩荡公示于民,便算是了却情义,至于调遣兵马则是无需如此了,在下敢断定,若是派兵与曹军交战,刘备定然不会舍生攻打。” “但,若是不与曹军交战,反而朝贡许都,那么曹军拿下南阳,必然还有转圜的余地,毕竟如今曹操还高举天子旗,不会真正倒行逆施,主公如此方可真正保荆州百万子民不受战乱之苦。” 刘表此时,心里也有火气,他还没想明白,这刘备数年来与自己如此尊敬、景仰,乃至崇拜到真心对待,到底是图谋荆州大地,还是在假意为之,目的旨在荆州。 但情急之下,他明白蒯越此言乃是缓兵之计,如此可暂定曹军,若是曹仁在攻下新野之后,还要继续冒进,就以荆州重兵防范,再反击便是。 说实在的,南阳郡现在也就只剩下一座新野城池,其余几乎全都是小城,就直接说是整个郡都丢了也不为过。 不差这几日了。 刘表无奈之下,闭着眼点了点头。 心累了。 就这样吧。 “好,在下这就去办。” 蔡瑁当即点头,赶紧想溜,“我也去,主公您好好休息,安心养病,我也去帮忙。” “你别去,”刘表沉声道,“你跟我回去,我有话问你们姐弟。” “我……” 蔡瑁脸色一变,问我? 这下真的跑不掉了,也不知要问个什么。 …… 新野之外三十里,曹营。 星夜之下,曹仁在中军大帐之内,金刀阔马坐得霸气威武,手中捧着的是曹操送来的赞表,还没看完此刻已经是满面笑意。 “哈哈哈!!!” 看完之后,更是大笑不已,左右而视传而观之,同时口中言道:“丞相夸赞,我等行军有度,进退如山移、涛行,军势聚威,胜不须期,日月而矣!” “此话,说明区区新野已是指日可待,诸君自都有功绩,咱们已然可奉命也!” “新野还未下,”徐晃眯着眼问道,他暂且还看不清现在的局势。 “将军到此之后,自过了博望坡,行军快速到此,但是却一连二十八日,未曾有半点进军之意,始终驻扎在外,日夜巡营防备突袭,倒是固若金汤,但……为何新野能取下?” 曹仁嘴角上扬,颇为傲气,“哼……尔等这都看不出来吗?我敢料定,不出一月,新野城必定归我所有,至于南阳自然不在话下。” “刘备定然不会死守城池,他会弃城而走,保存军力。” 徐晃和于禁对视了一眼,还是不理解,但是两人都转头来齐声问道:“这是车骑说的吧?” “什么就车骑说的!”曹仁眼睛顿时一瞪,但是老脸还是没忍住红了一下,“我就不能说吗?动不动就车骑!” “是,他是说了些许,可,可我也是这么想的!无需问为什么,总之刘备与刘表不和,必然会撤军!” “为何会撤?若是不和刘表一样可给予粮食让刘备守城,刘备弃城反而会在平原山野被追杀,我北方战骑虽然来的不是虎豹骑和甲弩骑,但脚程极快,刘备绝对清楚。” “他此前的十余年征战,可都是在北方。” 于禁的这句话,倒是真的把曹仁问到了。 为何会撤? 伯文没说啊…… 依照曹仁想法,和于禁是差不多的,刘备跑了干嘛,弃城而走他更为危险,倚城而守还能图存,或许两万守数月不在话下。 他跑什么呢? “除非刘备在荆州还有去处,方可弃城而逃,是以这个论断,将军还是明言,让我们了解个通透。” 徐晃和于禁手中的消息情报,肯定不如曹仁多的,而且徐臻一直在给他出谋划策,这是真心打算将这功劳完全送给曹仁。 所以好奇不已。 曹仁清了清嗓子,又踟蹰片刻,沉声道:“啧,问这么多干什么?我就下这个论断,不要问,到时候等着看便是!!” 赶紧写信,去问问伯文去,按照时日……伯文也快要亲自来了吧,此前说已经带兵动身,正在南下了…… 说好了秋收之后,亲自南征先回舒城驻扎兵马,那可是他的封地,正好先请至新野之外。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