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感觉我一直活在徐臻的阴影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第三百零二章:感觉我一直活在徐臻的阴影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刘备陷入了久久不能平复的沉默之中,几次要开口又又泄气,眼眸不断晃动,就盯着刘琦看。 “凤雏,真有凤雏?!” 他本来就聪慧,怎么可能想不到这局势,凤雏名气不小,又得人拜访相请,但是却未曾出山入仕。 这就说明,他既不想去江东,也不愿去相助荆州刘表,还在等待明主,既然是在等,那自己去拜访只要恭敬备至,诚心足意,说不定真的就能请出山来。 而当时,徐庶留下的书信里,也有引荐的部分在,只是刘备心里觉得膈应,感觉又是徐伯文的奸计。 后来根本没有去寻找过一次,甚至逐渐忘却了凤雏这个名号。 那时候想着,只要我不相信,就不可能会再上当。 “现在他在哪?” 刘备急忙问道,因为徐庶引荐的书信他还有保留,若是立刻去拜会,还有机会拿下! 凤雏既然不肯轻易入仕,一定还在等他的明主,哪怕是求,也要将他求到麾下来,拜为军师! 能得荆州大儒接连教导,在近几年更是还将他当做师长,说明此人早已经学有所成。 应当无论军事奇谋,还是内政惠策,都深谙其理,可以治理百姓。 这时候,刘琦忽然皱了皱眉头,摇头道:“这个人,不知在何处。” “但是,还有一人我倒是知道,隐居在南阳山林之中,一处山岗上,名为诸葛均,应当是居住在隆中。” “隆中我去过!” 刘备瞪大了眼睛。 我哪知道有个诸葛均啊,你们从不告诉我这些! “此人,乃是徐臻那位弟子诸葛亮的弟弟。” “啧,还好没去。” 刘备顿时没了劲儿,这更不敢要了,和徐臻沾边的我绝不敢要。 “哦,不不不,皇叔不必担忧,这位诸葛先生也很年轻,而且早年分家,并没有多少联络,他跟随的是其叔父诸葛玄南下,离开曹氏统治的徐州。” “而诸葛亮,是单独离开家中,去寻找徐臻求学之人,这诸葛均还有一个名号,叫做小卧龙,因其年岁还不够,依然在求学,所以就还只是以名号勉励。” “小,小卧龙?!” 刘备心里再次一痛,感觉就像是被人插了一刀。 是我来早了? 卧龙还在求学,数年之后必有所长,那现在,岂不是诸葛均也要归徐臻了?毕竟他的兄长在那! “这,这……” 卧龙是真的啊,凤雏也是真的。 马谡应当也是……只是能力不够。 都是真的,我一个都没要,甚至没有去拜会相请,这马谡送到脸上来,我还怀疑质问了几句,将他送去给了刘琦。 这一刻,刘备感觉气血翻涌,喘息续不上来,闷得有些难受。 两眼无所适从的到处望,怎么都定不下心来,气不顺则面红耳赤,恨自己居然被徐臻如此玩弄! 他甚至什么都没做,就叫走了徐庶而已,徐庶也不是骗子!他真的是身不由己! 毕竟他所言都是真的! 卧龙还未大成,凤雏又在何处? “啊啊!!” 刘备猛然抬手,啪啪啪给了自己三巴掌,腮帮鼓起,紧咬牙帮,每一下都极狠,整张脸都在颤动。 一边打一边也在后退,这模样吓得刘琦赶紧起身来拉住。 “不至于不至于,刘皇叔不至于……” “徐伯文害我太甚!” 刘备眼里没有泪水,可是又感觉满含泪水。 这口气根本咽不下去,打了几巴掌倒是还好些了,人也稍微冷静了许多,反手握住刘琦的手,柔声说道:“公子,你可知道如何寻这凤雏?” “庞统吗?现在不知在何处,家乡在襄阳,恐怕即便是有也被曹操看住了……”刘琦苦笑。 刘备一听这话当场愣住,那卧龙凤雏岂不是全都归他了? 手一颤,差点又想给自己几巴掌。 我的! 这些军师本来就应该是在等我的! 还我军师来!!! 还我军师来啊曹孟德!! “皇叔不必如此心忧,您麾下孙乾、简雍,不都是当世大才!” 刘备嘴角抽搐了一下,面无表情的盯着他看。 你看我高兴吗? 要不我拿他俩和你换江夏换不换嘛!? 他们有才干我当然明白,但不在方略奇谋上,要真正懂得谋划大势,又知晓长远划定路线之人。 这样的人,必须要有长远目光,深不见底的见识,同样,还要有不错的人脉,简雍没有人脉,且见识不算太深。 孙乾才能全面,但是却也不是什么顶尖大才。 至少,要如同徐庶一般,在用计文武上,能够比肩自己,刘备这些年一直在寻找,但从来没找到。 现在有两个人,都曾经在自己的治下,只要多次拜访,不断交好,一定能够感动这些隐士大才,让他们跟随自己。 可是,试一试的机会,也错过了。 都怪徐臻。 因为他当初的一句话,患得患失到现在,这一路变得越发多疑。 “感觉,自己好像一直活在徐臻的阴影里。” 刘备懊恼的叹了口气。 刘琦在旁拍打了几下刘备的肩膀,“皇叔,开心点。” 滚你的蛋! 刘备恨不得咬死刘琦,现在我要怎么开心得起来?一句爱听的话都没有,卧龙凤雏,一个都见不到。 “马谡那边,恐怕还需一段时日,这孙刘联合之计若是可落成,日后还能见到这些贤才归附。” 刘琦笑了笑,“父亲当初留下这江夏与我,也是为了这一点希望,可以抗衡曹氏。” “当初,若是皇叔直接拿了荆州就好了,也不至于被蔡氏如此将整个荆州都献了出去,若是有荆州襄阳等郡在手,我等也不至于到江夏来偏安一隅。” “别说了,我不会要的。” 刘备心又痛了一下,原来你并不会恨我,那是我想多了……早知如今局势如此,我真该早早配合皇兄,将荆州先行拿下,抵抗曹操。 荆州诸郡逐渐驻军布防,其结果一定比现在要好得多。 “别担心,鲁肃会出手……” 刘备叹了口气,稳住了心神,也暂时不再纠结于卧龙凤雏之事,已经错过的人,日后再看吧。 若是荆州还能夺回些许领地,将局势稍稍扳回来,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值得期待之事,毕竟还能再收拢不少忠于刘氏之人。 不过,此时刘备的表情又变得难看起来,从怀中拿出一封情报,递给了刘琦,面如死灰的叹了口气,“公子,可已经知晓这个消息?” 刘琦拿来看了一眼,当即点头,“已经知道了。” “徐伯文倒行逆施,与士族做对,恐怕会因此逼走很多人。” 刘琦面色凝重,而两方出行的道路,已经逐渐设下了战防的哨卡,一般想要到江夏或者江东,需要深夜偷渡过去。 这也就取决于,这些在荆州自觉无望的人,肯定不会向这两地奔波,只能逃往北方等地。 又或者是扬州,荆州与扬州在过去的数年之内,一直都是通商状态,是以奔逃过去,不算突兀。 当然,那些有气节的人,可能索性就不会再出仕了,立刻去归隐山林,这些人可能都会因为失望透顶,很难再请出山。 “不错!皇叔,他这么做,是为了曹操能够施以恩惠,让这些人彻底归心吗?” “不是,”刘备深吸一口气,面色严肃,道:“没那么简单,至少我所认知的徐伯文,不会仅仅只是为了表面上的好处,牺牲自己,他在为曹操铺后路。” “铺后路?!” 刘琦一愣,没明白刘备话中的意思,不过这也无可厚非,他本身不了解徐臻,而且也还年轻,所站的位置本就没那么高。 而且,角度也不如刘备,看不到这么长远之处。 刘备郑重的道:“他逼走荆州当地名士,再换来北方士族的族人,将他们推举而任各地官吏,足足三百余人。” “这些人,肯定都是死忠于曹操,那么曹操得胜他们也可以水涨船高,各自有政绩在手,若是曹操兵败,荆州守不住孙刘之兵马,该当如何?” 刘琦恍然大悟,“也可徐徐而退,不给我们留下贤才。” 刘备顿时满脸幽怨,如丧考妣,“对了!这便是徐臻的险恶用心,他这么做,无异于是釜底抽薪,哪怕是赢了,我们再打回去也不会有多少贤才留下,要治理一整个沃野千里的大州,需要耗费多少心力去任用人才。” “荆州数年未曾交战,由多少大儒士人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次就被徐伯文全部逼走,奔逃去别处。” “所任全是忠于曹氏麾下之人,其心思,太过慎重,用计不留破绽,无懈可击,连曹操输都会暗中考虑,他到底是……什么人……” 刘备无力的垂下手,说不出的难受,这种人若是我能拥有,该当多好,怪只怪当初遇到他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徐臻早已深得曹操之恩惠,任何人去招揽,都只会被拒绝,恩情难还,他的心思,比起所谓卧龙凤雏,恐怕都要高太多了。 …… “走吧。” 襄阳衙署之外,徐臻马车从此处出发,话别了曹操之后,留下了两个锦囊给他,便启程而出。 曹操亲自送徐臻上了马车,并且将三封上表交给他,让徐臻带回去给天子一观。 下令让虎豹骑护送三十里,随后荆州交由曹操亲自接手。 同时,拿了一封密令,悄悄的塞进了徐臻的衣襟之内。 上了马车,摇晃出城去。 一共四百刀盾骑在护送,典韦与高顺跟随。 其余兵马去舒城接人运粮,从舒城再出发,一齐到汝南回合。 这一段路,慢慢而行差不多要十日,沿途有徐臻曾经攻打寿春时候,为大军建造的粮站,目前一直还在启用,囤积不少粮食在内,可以不断补充为军粮。 马车内。 诸葛亮在内,典韦为车夫在外,其余马良、庞统都是随行之人,徐臻从怀中拿出了曹操的密信,放在了案牍上。 打开一观后,和诸葛亮笑了笑,道:“果然是他的作风,狠辣果决。” 诸葛亮接过来一看,脸色顿时颤动,倒吸一口凉气。 书信上,写着的是一行字:汝南东二十里,截杀刘琮母子。 “真狠,这样了都不肯放过。” 诸葛亮感叹一句之后,马上凑近了徐臻,小声问道:“这种事,师父也要去帮着做?” “这已经超出您的职责范畴了。” 徐臻看了一眼自己的系统界面,面板上闪烁了这个限时任务,等同于这是丞相交代的一项临时的职责,做好了之后一样会有奖励。 没理由拒绝这样的奖励,至于刘琮和蔡夫人,徐臻和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奉行慈不掌兵的原则,当然也不会心软。 “去,身为人臣,当自任其责,若是此时就开始想着明哲保身,终究自己日后都会犹豫,心当坚定如铁,方才可进退有度。” “我做了这些事,日后才能狠下心来。” 徐臻笑了笑,将自己的舒侯刀拿出来稍稍擦拭了一番,在这马车内壁上,还挂着他又锻造过数次的苗刀封喉。 以及那把曹操允许他特意带走的倚天。 这些堪称当世神器的名刀、名剑。 也是徐臻的“功绩”,每一把都记录了他的成长。 “师父,我们自己都还要面对刺杀,学生认为,此次刺杀之中,甚至不光是荆州士族。” 诸葛亮眼眸微微晃动的说道。 “我知道,让他们来,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想要我徐伯文的命。” 这也决定了,此次去北边,徐臻还会不会回来。 身为车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人注视,为人所担忧、恐惧,因为他的决议,代表的并非是自己一人。 宛若山岳浪涛,裹挟天势。 …… 此时,襄阳城内。 蔡瑁、蔡中、蔡和,以及蒯良、蒯越。 在两排而下的座位尾端,位于蒯良左侧还有一名年轻儒生,头戴包巾,身穿米色的袍服,颇为朴素。 此人名叫蒯祺,也是望族蒯氏之中的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诸葛均大姐的夫君。 在昨日,得知了出行的消息,立刻告知了族中蒯氏的几位兄长,并且得到了徐臻要走的路线。 从襄阳到汝南,走的是东北路线,有一半的路程,估计都在水路上,他带的刀盾骑,也是骑兵。 骑兵没有了战马,自然就会战力大减。 到达南阳之后,就会过博望坡,而后走澄水进入豫州汝南。 这一段路,乃是一条很长的偏僻河流,两边皆是山川森林。 此时,蔡瑁和蒯越决定铤而走险,试试看能否让徐臻进了这山,就再也出不来…… 如此,也好省却了日后一番郁闷! 若是徐臻日后还可进公乃至破天荒的改朝封王,又在幽、并手握重兵,他们只怕一辈子都过不安宁! 这口恶气,一定要替荆州上万士人狠狠的发泄出来!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