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项目没了是什么样的体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一开始,我只想搞钱第五章 项目没了是什么样的体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影视圈的“人才发掘机制”,其实还是很粗放的——主要靠人际圈子。 编剧这块,尤甚。 往往就在三大专业院校的交际圈里相互交换。 这行业并没有猎头抱着“业绩数据”来给项目负责人推荐合适的编剧。 即便是正规点的公司,也仅仅是有个类似“供应商数据库”的合作编剧名单。 举个例子,某影视公司有新项目眼看要启动了,项目负责人会动用自己的人脉圈子寻找编剧… 如果项目负责人本身就是中戏毕业的话,那他所熟悉的编剧,自然是以中戏戏文系毕业的居多。 竞标是不可能竞标的,文艺作品这种东西,很难量化。 负责人只需要招来几个编剧团队,象征性谈谈策划思路,然后留下个报价。 其余的决定权,完全就在该负责人本身了——最终很可能就是比价,只要差价不大,往往跟该负责人同为中戏毕业的编剧团队,会拿到合同。 从这个角度来讲,沈旭东算是入行了,因为他是中戏戏文系的学生! 这两年电视剧市场很繁荣,繁荣的要求就是剧本的出稿效率要快。4 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90年以前,我们的电视剧以自给自足的形式出现在各个电视台之中。这个阶段,各个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都是以自己生产为主,数量少,样式单一,以短剧或单本剧为主。 90年以后,电视剧以“电视节目交换”的形式出现在各个电视台之间,电视剧以互换的形式在各个电视台轮流播出; 然后是94年,中国电视剧买卖市场开始逐步形成。首先是以电视剧随片广告或分离广告的形式出现,为电视剧制作机构提供了利益空间,带动了电视剧制作业,更多的电视台和文化公司开始参与电视剧的生产、发行; 最大的变化是98年以后,电视台开始以资金的形式大量购买电视剧,带来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繁荣景象,频道的多样化以及城市台、省级台、中央台三级电视机构的形成,使得电视台对电视剧的需求量逐步增大; 2000年,电视总干脆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扶植国产剧,使得市场需求迅速增加,国产电视剧的产量大幅度增长,中国电视剧市场进一步发展… 这种前提下,动辄四五十集体量的电视剧早就不是靠一两个编剧就能完成得了的了。 那么,出面接活的一般是有一定作品的成名编剧,但实际上他本人只需要把控整体质量,繁琐的案头文字工作,他也需要找大量的非知名编剧或者写手来替他完成。 《紫蝴蝶》就是这样。 一般来讲,想沈旭东这类在校戏文系学生能接触到的剧本创作基本都是已经写好故事梗概的… 不是让你自由发挥的啊! 甚至是每一个情节点都已经罗列好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情节点塞内容。 主要是人物的对话。 沈旭东本来以为会很难,但…他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感觉很轻松… 好像之前已经写过无数遍了! 拿给宿舍几个人看了之后,都觉得不错… 赵林海拍了拍他的肩膀,夸了一句:“我就说旭东有天赋嘛!” 赵新也道:“对的,下次去校外跟前辈们聚餐,把他也带上…” “聚餐?” “就是蹭饭…” “不太好吧…不花钱?” “嗯,”廖高翔乐了:“先混个脸熟嘛!” 沈旭东有点小尴尬:“那方便吗?”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我跟你说,他们开剧本会不会介意多个人少个人。何况,他们大多数也欢迎不同经历和思维方式的人提供新点子。你只要别抢戏,旁听为主就好。先混个脸熟,能够让人对你产生积极的印象,将来你提出要跟他们一起工作,就容易得多。” “就是,不然你以为学长凭什么让我们写?咱们班三十人呢!” “那行吧…我这还要不要改改?” “…不用改了,放我这,咱们下礼拜一起交稿!” 沈旭东又疑惑了:“咱们不是写完了吗?不提前交吗?” “提前交稿?对咱有好处吗?” “我跟你说,你以后要是在圈里混,最重要的一条:绝对不要提前交稿!” …… “爸…我挺好啊!” “同学们很照顾我,我跟你说,我已经开始写剧本了…” “叫《紫蝴蝶》,当然有钱拿…” 沈旭东在跟家里打电话… 带着些吹嘘性质说了自己做编剧的事。 电话那头老头也挺高兴,教导他多向同学学习之类的… 他父亲叫沈明光,做建材生意以及包工,手底下有个施工队。 也算有点闲钱。 所以,他的生活费才能一个月1200嘛! “我懂…我妈呢?还没放学?” “补课…好吧,我明白了…嗯,先挂了…” 把电话卡拔出来,旁边陪他的赵新问道:“你妈是老师?” “对呀…” “那她补课?” “给学生补课呗,老师的收入太低了,给我赚点生活费…” “你家就你一个?” “对呀,怎么了?” “没事…”赵新转移话题:“走吧,二哥应该在门口等着呢,对了,待会见到学长,你少说话!” 沈旭东皱眉:“为什么?” “…我估计这个项目要黄…总之,你少说话就行!” 他们约好了请学长搓一顿——毕竟学长给了机会… …… 校外的小酒馆,宿舍四人聚齐,点好菜,然后学长阴着脸走进来,廖高翔一看就猜到了什么,跟赵林海对视一眼,然后热情招呼道:“张哥…” “…对不起你们啊,《紫蝴蝶》这个项目没了!” “正常,十个项目九个黄…” “你们的尾款…” 廖高翔爽朗道:“没事,我们才大一,最重要的是积累经验!” 赵林海:“…就是,张哥能想找我们,就是看得上我们,再说了,咱都拿了定金了!” “张哥,吃饭吧!” 沈旭东很想说点什么,但赵新一直盯着他,旭东几次想开口,还是闭嘴了… 他想问清楚情况… 不用他开口,酒过三巡,张学长自己说了:“听说这家公司老板被人追债,资金链断了…” “追债?” “嗯,好像还牵扯到了政治…反正《紫蝴蝶》彻底完了!” 后面又聊起了行业流行的题材啥的,沈旭东没有仔细听,他很沮丧… 虽然《紫蝴蝶》,他只负责一小部分,但…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参与编剧的项目,就…没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开始,我只想搞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