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江湖往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一开始,我只想搞钱第七十四章 江湖往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香港,嘉禾。 皱文怀已经尽显老态了! 事实上,进入千禧年后,嘉禾的效益很差劲,港片日薄西山,好来坞攻城略地,皱文怀早就自我怀疑了! 前几年,一堆公司想收购嘉禾。 最危险的一次是澳大利亚股东想收买嘉禾股份、吞并嘉禾,幸亏李家诚及时大笔投股,挽救了一下; 之后还有林建岳——成功收购寰亚之前就曾经尝试收购嘉禾电影公司,但最后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 种种原因其实就是台湾电子巨头宏碁出面了… 经历了这些之后,嘉禾变成一家主要靠发行和融资赚钱的轻资产公司。 但…电影公司还是应该靠着制作翻身! 沉旭东加盟后,先是《残酷的街头》,然后《大唐荣耀》,更是劝说成龙、洪金宝各自入股嘉禾,他自己也花了2000万,成功拿下10%的股份… 嘉禾的市值…真的挺少的,只有1.27亿港币! 说回皱文怀,他决定放手了… 《飓风营救》卖了4000万美元。 代表什么? 代表沉旭东所谓的动作巨星打造计划的思路是正确的! 而且,甄子旦、吴景前几拍的作品,有一堆好来坞公司过来买版权… 听说《功夫小子闯情关》都卖了200万美元! 真的让皱文怀觉得自己赶不上时代的是《人类清除计划》全球卖了1.07亿美元… 1.07亿美元,要知道去年一年,香港的总票房还没到9亿港币,也就是说,沉旭东一部电影全球票房就超过了香港的票房数据了。 皱文怀赶忙第一时间让人买了碟片,看完后,整个人都懵了… 唉,时代真的变了! 一个电影人最悲哀的事情就是跟不上时代,不明白大众的审美点…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退休呗,还能怎么办? 难道还要站着茅坑不拉屎? 皱文怀又没有做演员的儿子要捧! 算了一下资产——嘉禾的股份价值1.23亿港币,债券之类的价值8000万港币… 遥想当年,嘉禾上市港交所,邹文怀的身家高达6亿港币! 短短十年,身价缩水五亿… …… 沉旭东当天晚上就飞去了香港,陪同的还有高芬芬… 嗯,天美两大高层都来了! 沉旭东小声道:“也没必要过于看重嘉禾,它当然是辉煌的象征,但现在确实走下坡路了!” 高芬芬点头:“我也看了资料,听说皱文怀97年炒楼…赔的好惨…” “确实很惨…那年何冠昌去世,成龙出走,亚洲金融危机,对了,还有《特务迷城》…” 《特务迷城》,嘉禾投资制片,在韩国、土耳其多地拍摄,总投入超过1.7亿港元,后来一度超支到了2亿港元,再加上宣传费的1000万,保守估计也要2.1亿港元,创作当时之最。 票房、口碑都很差劲! 为什么呢? 因为嘉禾玩起了流媒体——电影结局的30分钟在一家叫i—t的视频网站上! 当时香港富商林建岳想收购嘉禾,皱文怀求助台湾电子巨头宏碁。 宏碁入股嘉禾之后,嘉禾进行了架构重组,宏碁一直致力于电子产品、软件硬件的研发,所以对互联网市场十分敏感。 看到衰退的港片环境,宏碁希望将嘉禾的电影市场,从院线转移向互联网,成立了一家叫i—t的视频网站。 而《特务迷城》,也成为了嘉禾电影转向网络平台的“实验之作”。 为了让观众,在网络平台之上观看《特务迷城》。 嘉禾将电影原本的故事剧情一分为二,拆分成了《特务迷城之2003》与《特务迷城》两部作品。 其中《特务迷城之2003》时长30分钟,率先在网络平台播放。 《特务迷城》时长108分钟,在之后于网络、院线同期上映。 想法很好,但那个时候是2001年! 互联网视频市场,体系并不成熟。 《特务迷城》不仅没能为嘉禾开辟互联网市场蓝海,而院线版的故事,也因为缺失了《特务迷城之2003》中的相关内容,让观众们看的一头雾水。 更惨的是成龙一气之下离开嘉禾… 高芬芬感慨一句:“骚操作太多了,电影就是电影,离开戏院就不叫电影了。” 沉旭东摇头:“未来的电影渠道,视频网站是大平台!” “我才不信!” “为什么不信?你想啊,现在谁家没有电脑,网上看电影多省事…” “那盗版…” “国家肯定会下大力气整顿的…” 高芬芬犹豫了一会… 越想越觉得沉旭东说的有道理:“诶,那你说我们要不要发力视频网站?” “到时候再说吧,现在说这些太早了,版权规划至少还有个三五年…” …… 斧山道嘉禾旧片场对面,茶餐厅。 全盛时代的嘉禾,就在斧山道“发家” 六十年代,最有名的片场是钻石山有摄制厂,例如“华达”、“大观”,影人络绎于途。 邹文怀、何冠昌离开“邵氏”之后,向政府申请得一片用地兴建片场,就在斧山道。 斧山道不远处就是清水湾道,嗯,清水湾邵氏影城。 “回归之后,政府要收回这幅地另行发展,我们原本计划迁往将军澳,但却被几家公司联手截击,投标失败。从此,嘉禾就失去“根据地”了!” “邵氏截胡的?” “不止邵氏,当年邵氏联合中国星、寰亚综艺、年代国际、美亚国际、晶艺电影五家公司对抗嘉禾…” “王景的晶艺电影?” “对的…当年嘉禾挺对不起他的…” 怎么个对不起? 皱纹怀没有明说,但也差不多也能猜到,无非是因为钱,当年王景也跟嘉禾合作过。 95年,王景与文隽、刘伟强成立“最佳拍档”电影公司,凭借一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一炮而红。 嘉禾找上门… 沿用王景在永盛时期的合作模式,不仅买下了《古惑仔》的拍摄权,更投资了《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等大制作,王景也成为嘉禾帝国体系下的最后荣光… 按理说合作的很愉快才对… 嘉禾曾经有个激发手下动力的子公司制度,总公司投资,子公司做事,按劳分红,但嘉禾经常拖欠分红,子公司甚至收不到分红。与嘉禾合作的子公司,最后基本上以闹掰收场。 其中闹得最狠的是洪金宝! 洪金宝忍不住控诉‘宝禾是我自己成立的公司,禾是嘉禾,拍了很多电影,很赚钱,最后一算帐我还亏钱,什么钱也赚不到,为什么呢?我这部电影,如果在我手里可以卖出500万,可是他们发行只卖了1块钱,你才只挣1块钱,你懂吗?那时《鬼打鬼》,赚多少钱?墨西哥卖钱,香港卖钱,新加坡卖钱,台湾卖钱,我一毛钱都分不到。拍了那么多年,都分不到钱。’ 洪金宝还是嘉禾自己人呢,都不分钱,你王景算个毛? 皱文怀承认嘉禾确实坑了王景:“挺对不起王景的…不过那个时候嘉禾确实没钱…” “…将军澳的那块地,邵氏真的建了影城?” 皱文怀点头:“确实建了,耗资好几亿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开始,我只想搞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