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秦军至狼孟,蒙恬的首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秦时,浪到失联第五百一十四章:秦军至狼孟,蒙恬的首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恒山脚下,经过多日的急行军,张机所率的秦军已然来到了狼孟城边。 “看来赵国还未发现我们的行迹。” 张机松了一口气,历史上秦军灭赵也是分兵“至太原,取狼孟”,而且领军主将便是李信。 但那时的李牧已经死了三个月了,根本无人能看破秦军的计策。 如今李牧却依旧存活于世,张机不敢有丝毫大意。 不过,还未等张机下令安营扎寨,一旁的腾忽然开口。 “将军,腾请命为先锋,攻打狼孟!” 刹那间,李信、羌瘣、苏角三人怒目而视,虽然未曾说出只言片语,但从嘴型上看,显然是问候了腾的历代女性祖先。 哪有这么抢功的,大军还未扎营,你就直接抢先要下先锋一职,端的不为人子! 腾完全不在意三人对自己的暗骂,天大地下,君上最大! 君上之下便是军功最大! 有了军功,权、钱、名以及女人,什么得不到? 他一介草莽出身,投身死士营成为陷阵士,没有半点亲朋好友的帮衬,不靠抢军功,如何能做到死士营统领一职? 百姓? 他们只是如今的平民,他们的先祖也曾发达,所以他们拥有自己的姓氏,而拥有姓氏的平民多了,他们才有了百姓这个称呼。 而自己,就连姓氏也没有,只有“腾”这个名,这还是小时候一位路过村庄的好心士子为感激一饭之恩而为自己取的。 没有其他将军们所倚仗的家世背景和人脉关系,又是从死士营这种仅仅以军功论地位的地方杀出来的腾,对于军功的渴望自然远超其余众将。 “腾,你的死士营这些日子本就担任着先锋营的职责,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何需再请命担任先锋?” 张机摇了摇头,正当腾满心欢喜地打算顺势接下攻打狼孟城的任务的时候,张机却又继续说道:“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时日你的死士营实在太过疲惫,这首战的任务,便交给……” 张机的目光在李信、羌瘣、苏角和蒙恬四人身上流转着,最终落在了蒙恬的身上。 蒙恬虽然也是青壮派的将领,但却非他的嫡系。 青壮派的圈子太大了,其中被张机提拔的那些青壮派将领则是张机的嫡系。 提拔之恩,无论是在哪一国、哪一朝都是厚恩,这样的人对张机的服从性更强,用得也更加顺手。 李信、羌瘣虽然也并非张机嫡系,而是所谓的郎官系,也就是出身嬴政身边的郎官,但也算是张机提拔起来的,而且这些年跟着张机征战,也是极为信服张机。 但蒙恬、王贲这二人便不同了,出身于如今大秦顶级将门,又没有接受过张机的提拔。 王贲虽然入职羽林军,但职位品级未曾变化,所以也没有接受过张机的提拔。 而王贲好歹也是在张机麾下听令过的,也立下过不少战功,但蒙恬则是突然空降到张机麾下的,以公乘的爵位力压同样是公乘却有过不少傲人战绩的苏角,领了牙将的职位。 张机与蒙恬相识,更知道蒙恬未来的傲人战绩,了解蒙恬的能力,但其余众将以及麾下士卒并非如此,也难免有人担心蒙恬是不是来镀金纨绔。 兵棋推演终归是纸上谈兵,赵括在兵棋推演上都能轻易击败其父赵奢,但在战场上能发挥出几分本事就不知道了。 就像模拟宇宙里的你再强咳咳…… 没有哪个士卒希望自己的将军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毕竟这关系到所有人的生死。 老秦人很质朴,无论你是谁的儿子,谁的孙子,在军中都不管用,甚至可能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而在秦军之中,要令同袍和麾下士卒服气,最为直接的方式便是展露出自己的本事,用战绩和军功,让不服气的人闭上嘴巴。 蒙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来震慑住麾下那群对于他的空降而感到不满的士卒。 这是一个拉近蒙恬与众将关系的机会,也是他对蒙恬的示好和关照。 “蒙恬。” “末将在。” 忽然被点名的蒙恬有些懵,但旋即便是有些欣喜,尽管蒙骜和蒙武时常教导他要喜怒不形于色,但年轻的蒙恬脸上依旧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 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围攻一座城邑,而不是执行军令和事先部署好的计划。 名将和良将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独立指挥作战的能力。 若是有这个能力,便有成为名将的机会,否则究其一生,也只能是一名优秀的执行者,如同李牧副将司马尚那般的良将而已。 “予你两日的时间,攻下狼孟城,可有信心?” 张机的话让众人一愣,那可是狼孟城! 上党南来狼孟城,连山地险不利兵。 狼孟城严格来说是一座山城,修建在恒山的山口之间,其险峻程度丝毫不亚于函谷关,而且两侧皆是高耸的悬崖峭壁,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狼孟城的险隘,绝不是夸张。 “大军疾行,不可在此拖沓。” 蒙恬俯身行礼,嘴角微微翘起,自信道:“若是将军准许恬麾下士卒不值夜、敞开宴饮一日,恬一日即可攻破此城!” “可。”张机看向了身旁的文士,“值夜和宴饮之事便由长史安排。” 这名文士是张机的兵长史杨樛。 长史一职,大约相当于秘书长,无论是相府还是军中都有设立,虽然名义上没有实权,但一般军中文书事务大多都是交给长史来处置。 例如触犯军纪的惩罚,对军功的审核,军中斥候探查情报的汇总和归纳等。 杨樛出身华阴杨氏,是杨端和的侄儿,不同于走武将路线的杨端和与杨翁子,杨樛更喜欢处理这些军中琐事。 这是一个头脑很机敏的人,有自己不容触犯的底线,触碰者死,但在底线之上却又十分灵活,善于变通,少了几分秦人的死板,这样的长史是贴合张机心意的。 对于他这样的懒人来说,有这么一位兵长史在,他身上的胆子又轻了不少,可以全心投入战场上的兵戈交锋。 (2038字)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秦时,浪到失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秦时,浪到失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秦时,浪到失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