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沉疴不治,归返天命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四十七章 沉疴不治,归返天命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臣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庄王李凤……拜见圣人,拜见天后!” 宗室诸王,还有一干朝廷重臣同时俯身跪拜,参见天皇天后! 天皇李治高坐在龙椅之上,和他并肩齐坐的正是天后武曌,武则天。 在台阶之上,雍王李贤,英王李贤和相王李旦同时站立一侧,稍下一点的地方是左相刘仁轨! “诸位王叔,王弟,还有诸位爱卿,平身!”李治温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谢圣人,谢天后!”李绚庄重的站了起来,他现在在众人稍靠后的位置目光垂落,落在台阶之下。 “诸位王叔,王弟,一路辛苦了,朕让人准备了午宴,午时和皇后一起招待诸位王叔,王弟!”李治的声音很轻松,仿佛半点都没有因为如今洛阳和长安传的沸沸扬扬的谣言而有所忧虑。 “谢圣人,谢天后!”在场众人同时躬身,气氛在这一瞬间不由得微微一愣。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儒雅的紫袍人影从诸王之中走了出来,李绚一看,赫然正是霍王李元轨。 在这一瞬间,整个大殿里的气氛瞬间微微一凝,所有的脸色都严肃起来。 李绚看着霍王李元轨眉头微皱,不至于吧,这么早就要发难了! “圣人,天后!”李元轨站在大殿中央,双手拱起,面色肃穆的说道:“太子仁孝,天下敬仰,故进神都之前,韩王兄,还有诸位王弟,王侄,托臣写了一片悼章纪念太子,请圣人和天后预览!” 说着,李元轨从身下掏出一边奏章,递给了旁边的太监首领王福来! 王福来接了过去,然后双手捧起,递给了龙椅上的天皇李治和天后武曌。 武曌直接接过,打开一看,脸色微有诧异,然后才递给了天皇李治。 李治只是轻轻扫了一眼,就听霍王李元轨继续说道:“太子天资仁厚,孝心纯确,戒奢虚辂,地叶苍梧,途经紫聚。重照掩色,晨飙断声,随仙骥远,霜雪愁生,崇下武之基;迁上宾之驾,天人化生,尊挽万古……” 宗室诸王之中,以韩王李元嘉为长,其母出身宇文氏,身份尊贵,然论贤之名,当属霍王李元轨。 当年魏征曾经评价过霍王李元轨,称其“经学文雅”,最后还将女儿嫁给了李元轨为妻。 站在李绚身后的霍王世子李绪便是魏氏所生,家学渊源,辞赋极佳,又擅长书画,音律。 这只是一片悼文,李绚微微松了口气,殿中的气氛也一下子缓和了许多。 就在这时,突听霍王李元轨继续言道:“……臣在三月间曾接到太子来信,言及身体不适,未曾想旬月之间,便已经沉疴不治,归返天命,实乃我宗室之憾,大唐之憾,天下之憾!也请陛下和天后节哀!” 三月不适,四月重病不治,顺其自然。 “请陛下和天后节哀!”在场众人下意识集体躬身,沉声哀呼! 霍王李元这一下的突然转变,在场的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反应过来,只是随着大众一起躬身行礼。 在场之中,只有一个人动作慢了不止一拍,脸上充满了愕然和难以置信。 其他人虽然都有些疑惑,但没有一个人像他表现得这么明显。 在场当中所有敏锐之人都关注到了他的异常,包括李绚,包括李元轨,李元嘉,包括郝处俊,包括刘仁轨。 同样包括站在上方的雍王李贤,英王李显和相王李旦,更别说天后武曌和天皇李治。 李贤,李显和李旦只是有些诧异,而那人也很快就混同与众人之间,丝毫不显一样。 但武曌和李治的脸色霎那间无比阴沉,但转瞬就无比的漠然,一切神情消失的无影无踪。 庄王李风。 霍王李元轨这突然的一下着实晃着了不少人,但真正最意外的,却是庄王李凤。 高祖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是第十一子,十二子彭王李元则和十三子郑王李元懿病故,霍王李元轨是第十四子。 庄王李凤是第十五子,正是因为霍王李元轨站在大殿中央呈奏,中间没了遮挡,这才让庄王李凤的神情清晰的显露出来。 愕然,惊诧和难以置信,就像是遭遇晴天霹雳一样。 显然,庄王李凤就是宗室诸王当中,对太子病逝原因最怀疑的人,也是一直以来上蹿下跳最积极的人。 如今,霍王李元轨的这一番呈奏,直接将太子病逝一说彻底定死了。 勿论朝野如何议论汹汹,皇室,诸王,朝中诸臣,都一致认定太子是重病故世,不会再有任何异议! “众卿平身!”李治伸手虚托,在场众人顺势站了起来:“谢陛下!” 李绚同样站直身体,再没有去看庄王李凤。 其实,现在这时候已经没人再看庄王李凤。 因为都知道,他完了! 霍王李元轨站在大殿中央,拱手,继续说道:“圣人,天后,臣知陛下将太子归葬洛阳,是为了天下黎庶着想,轻徭薄役,缓解世人,然太子一人独守景山,是否有些孤独,还请圣人与天后重做思量,是否将太子陪葬昭陵,以全孝德!” 说完,霍王李元轨深深的跪伏在地,与此同时,在场的所有宗室王爵世子,全都跪伏下来,齐声高呼:“还请圣人,天后重做思量,以全太子孝德!” 李元轨终究还是露出了峥嵘,诸王世子一致的动作说明此前他们都商量过了! 李绚虽然慢了一拍,但还是顺着大流跪伏了下来。 上方的李治和武则天的脸色同时沉了下来,一时间感到非常棘手。 霍王也好,韩王也罢,明显对于近期朝野之间传的沸沸扬扬的太子被鸩一事根本不信。 太子的身体状况瞒得住天下人,但瞒不住他们这些宗亲皇室。 过往几年,每个人进京陛见,都要去朝见太子李弘,太子的身体本就很差,再加上朝政牵累,更是江河日下。 能够熬到今天,已属侥幸,所以没有多少人将那些谣言当回事。 之前李绚在宫门口被霍王李元轨问的那番话,已经算是给诸王一个交代。 只可惜庄王李凤一心想着要发难,但怎么都没想到,竟然这么被坑了! 然而当李元轨问出这番话的时候,李凤的神色顿时为之一振。 其他的都是谣言,但是将太子葬在洛阳一事,勿论如何,宗室都是有权过问的。 李治和武后同感棘手,孝心陪葬昭陵只是一个原因,但让太子孤零零留在景山,就连他们自己内心都有所不忍。 当然,李弘葬在景山,当然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跟着一起陪葬的臣子,僚属,奴隶,不知道有多少。 但这勿论如何都不能和陪葬昭陵相提并论,毕竟那里不仅有太宗皇帝,无数皇室宗亲,重臣大将,地下自有一番世界,不比孤零零的葬在景山要强的多。 李治沉吟的说道:“王叔所言确有一定道理,朕也不忍心将弘儿一人留在景山,只是朝中财政不足……” 就在这个时候,武则天伸手握住了李治的手,她的目光落在了李绚身上:“南昌王,你与弘儿关系向来友善,此事,你如何看?” 李绚猛然抬头,脸上满是愕然!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