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狄仁杰VS东海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五百五十二章 狄仁杰VS东海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从左金吾卫将军秦善道的官廨走出,李绚又去拜访了另外一位左金吾卫中郎将麻嗣宗。\n\n一番客气的交谈后,李绚总算是将秦俊和他手下的一干人,调到了自己麾下。\n\n换上一身红衣银甲,李绚骑在高头大马上,带两队的金吾卫,迅速离开了左金吾卫官署。\n\n两队金吾卫,一队校尉是麻嗣宗手下的秦俊,另一队校尉则是曾经丘神麾下的崔鼎。\n\n秦俊是李绚的发小,崔鼎能升职校尉,全靠当初在洛阳云韶院那一战。\n\n陇右崔鼎,马侧挂两把金瓜锤,腰间别着唐刀,一身细鳞甲,横气十足的短须关东大汉。\n\n一行人停在朱雀大街上,后面的秦俊上前,低声问道:「中郎将,我们现在去哪里?」\n\n左骁卫中郎将阿史那泥熟匐居住在长安东城安兴坊,右卫中郎将阿史那伽那居住在长安西城金城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n\n「是啊,去哪里,突利和颉利的子孙可不住在一起啊。」李绚沉吟着抬头,轻声问道:「大理寺的人如今在哪里?」\n\n「在西城金城坊,右卫中郎将阿史那伽那的宅院中。」秦俊立刻禀奏。\n\n「西城?」李绚微微挑眉,问道:「我们若去西城,右金吾卫那边怎么说?」\n\n长安城中,东城归左金吾管,西城归右金吾卫管。\n\n「这是查察大案,右金吾卫若有阻拦,一概拿下。」崔鼎在秦俊迟疑间,上前狠狠补了一句。\n\n李绚轻轻一笑,看的出来,左右金吾卫之间的冲突,比左右千牛卫要大得多。\n\n「走吧,去金城坊。」李绚没有犹豫,立刻拨转马头朝金城坊而去。\n\n阿史那泥熟匐和阿史那伽那不知道已经出城多久了,两天两夜便足够他们起马奔回草原了,李绚现在没那么多时间可以耽搁,他必须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力量。\n\n「哒哒哒」的马蹄声在街道上快速响起,四周的百姓立刻下意识的让开街心。\n\n似乎想起了什么,李绚突然放缓马速,转头看向秦俊问道:「安兴坊那里是谁在负责?」\n\n「是长史姚懿。」秦俊看向李绚,说道:「昨日在婚宴上见过了,听说姚长史和王爷在洛阳有过接触。」\n\n「嗯,是云韶院堪破逆贼是认识的。」李绚侧身看了崔鼎一眼,崔鼎立刻得意的挺起胸膛。\n\n李绚笑笑,随即说道:「若是本王记得不错的话,姚长史的儿子也在金吾卫任职吧。」\n\n「不在了。」崔鼎凑到跟前,说道:「姚崇那小子当了孝敬皇帝的挽郎,已经有了入仕资格,他现在正在家全力备考明年的春闱,昨日喜宴他都没去。」\n\n李绚点点头,神色随即肃然起来,说道:「传令姚长史,让他即刻去春明门,在那里查察,不要管安兴坊阿史那泥熟匐府邸,让万年县和雍州府的人围死了,任何人不许出入。」\n\n「喏!」秦俊和崔鼎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一丝诧异。\n\n很快就有手下前去永兴坊传令,李绚则是思索着,过布政坊,醴泉坊,直抵金城坊。\n\n无数的捕快差役,已经将整个金城坊牢牢的围死。\n\n长安县衙役,雍州府的官差,右金吾卫,还有大理寺的人,已经进入了金城坊开始搜检。\n\n整个金城坊内住的,大都是来自回纥,突厥和草原诸部的后裔。\n\n不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同化成了普通的大唐子民。\n\n行事作风,饮食和唐人没有任何区别,或者说,他们就是唐人。\n\n从坊门下而过,门内北侧第一间宅院,便是阿史那伽那的宅邸。\n\n当年颉利被俘后\n\n,就被太宗皇帝安置在这里居住,皇帝封他为归义郡王,这里便是归义郡王府。\n\n虽然颉利已死,归义郡王的封号也被朝廷收回,但这间府邸上依旧挂着归义郡王的牌匾。\n\n人们来往称呼,也称呼这里为归义郡王府,只是朝廷不认而已。\n\n毕竟这么做没什么坏处,还能用来安抚人心。\n\n李绚翻身下马,站在归义郡王府门口,这个时候,四个人已经从府邸当中迎了出来。\n\n雍州刺史府长史杨德干,右金吾卫长史贺信,长安县令贾敦,大理寺丞何以求。\n\n「下官见过南昌郡王,郡王千秋。」四个人同时对李绚拱手上揖行礼。\n\n李绚点点头,看向四人,肃然说道:「宫中有令,任本王检校左金吾卫中郎将,负责追捕逃亡的阿史那泥熟匐和阿史那伽那诸人,本王已经传令附近诸州严密封锁道路,一有发现即刻传令,如今想来彼辈已经遁入山野,但想要找到其去向,还得从这里寻找证据。」\n\n「王爷所言极是。」四人再度拱手,脸色凛然。\n\n南昌王当初在洛阳时,就以检校千牛卫中郎将的身份堪破了天阴教的阴谋,如今又以检校金吾卫中郎将的身份来负责追捕逃亡的突厥王族,帝后信重,可见一斑。\n\n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帝后对他们能力的不信任。\n\n一边往里走,李绚一边看向大理寺丞何以求,不解的问道:「何兄,昨夜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最后让人给跑了呢?」\n\n「不知道。」何以求无奈的苦笑,看向簇拥在李绚四周的众人,无奈的拱手说道:「昨夜之事,我等只是负责封锁各个街口,城门,最后负责抓人的是千牛卫,谁也不知道哪里就出岔子了。」\n\n「昨夜,千牛卫在开化门以北的,堵住了翻墙而逃的阿史那伽那一行人,但在其自尽之后,才发现,那群人竟然都是替身。」雍州府长史杨德干有些无奈的叹声,说道:「东城通化门外,也是此种情况,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在何时被换成替身的?」\n\n突厥人意图反叛的消息,他们提前就已经得到了,但是他们没法提前动手抓人。\n\n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能够指控的证据,随便抓人的话,很容易会激起城中数万突厥人的不满。\n\n尤其这些突厥人大多是突厥贵族,多年在本朝也多有任职,一旦动乱,后果不堪设想。\n\n所以只能等他们动手试图逃离的时候,再一举抓人,然后拿人问罪就容易了,但是怎么没有想到,人最后虽然抓住了,但都是替身,而且还全被自杀了。\n\n明崇俨昨夜的行动,被人狠狠的玩了一把,李绚现在终于明白,明崇俨为什么让他来负责此事了:他不是东海王的对手,自然要找能够对付东海王的人来。\n\n李绚思索着,脚步突然停顿,他看向众人,皱眉说道:「也就是说,他们昨夜从王府和相府离开之后,在你们没有注意到地方,他们换了人。」\n\n昨夜,阿史那云和阿史那朵,去彭王府参加李绚的婚事,而阿史那泥熟匐和阿史那伽那则是去了左相府邸,他们并不在一处,但最后却同时逃了。\n\n「我们一直紧盯着,唯独只有他们中间回到过这里,才有可能换了人。」何以求一句话说的非常肯定。\n\n如果是在长安城外,大理寺的力量可能不足,但是在这长安城内,他们要是盯死了一个人,那人就绝对逃不脱。\n\n李绚微微的摇摇头,轻声说道:「你们必然有什么地方疏忽了,然后才被他们抓住机会做了手脚,出问题的肯定不是在这里……怎么,你们不信?」\n\n李绚言语之下,众人的脸上下意识的升起一丝狐疑。\n\n李绚轻轻一笑,然后看向另\n\n外一侧角落里,穿着黑色官袍,面色冷峻,不时的摸着自己嘴唇上两撇小胡子思索的狄仁杰,喊了一声:「怀英兄,可查出什么没有?」\n\n刚刚讯问过一名仆役的狄仁杰微微一愣,下意识的看向了李绚。\n\n他这才回过神来,赶紧上前,拱手道:「下官大理寺丞狄仁杰,见过王爷。」\n\n李绚直接摆手,问道:「不用多礼,怀英兄,可曾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吗?」\n\n「没有。」稍微停顿,狄仁杰紧跟着说道:「也不算没有,只听说一个月前,曾有北地部落的突厥头人,前来拜访阿史那伽那,但说了几句就走了,如今时间过去太久,价值不大。」\n\n李绚点点头,转口问道:「那么关于昨夜右卫中郎将回府之后的情况,有准确的信息吗?」\n\n「没有。」狄仁杰一句话给的很干脆,他直接说道:「府里的下人虽然说的很多,但可以肯定完全没用。和右卫中郎将一行出逃的那些人,这一个月来都和右卫中郎将同吃同住,出外都是两两而行,其他人根本不知什么消息。属下查过伽那的院子,有用的东西全部提前销毁了。」\n\n「也就是说,他们谋划这件事情很久了。」李绚点点头,然后说道:「阿史那泥熟匐和阿史那伽那同时出逃,说明他们之前肯定有过交流,即便不在这座府里,也肯定在其他地方,怀英兄,麻烦你从这方面着手,查一查,究竟有什么人在他们的背后帮着勾连,帮着他们出逃。」\n\n能让颉利和突利的孙子在同一时间,相互配合默契的,可不是一般人。\n\n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东海王。\n\n狄仁杰对上东海王,这可救有意思了\n\n「找到了那人,自然就能弄清楚他们究竟是怎么逃的。」\n\n稍微停顿,李绚看向在场的众人,冷声说道:「告诉这座院子里人,一直以来,肯定有人有意无意的曾经听过什么,但之前并没有在意,现在,谁只要能说出有用的线索,那么他们这里的所有人,就都不用送去修建皇陵呢,否则……」\n\n修建皇陵。\n\n这几个字一出,远近听到这句话的突厥人脸色立刻就是大变。\n\n相对突厥人来讲,他们不怕发配到军前效力,他们是天生的战士,自然最不害怕杀戮。\n\n但把他们发配去修建皇陵,那么他们将很有可能会悄无声息的死在那里面,永远回不来。\n\n甚至无法进入长生天,这对突厥人来讲,比杀了他们还要让他们更难受。\n\n李绚转头看向众人,沉声说道:「不要拘泥于眼下看到的东西,到四周的邻居人家问问,问问他们有没有不经意间看到听到的事情,全部搜集汇总,送到狄怀英那里。」\n\n「下官?」狄仁杰有些发愣,他不过是从六品上的大理寺丞而已,在场的人谁不比他官高。\n\n然而还没有等狄仁杰反应过来,在场的众人,已经毫不犹豫的拱手应道:「下官遵令。」\n\n「城内的一切,由狄怀英负责。」李绚说着,大踏步的往外走,同时甩下一句:「至于城外,本王亲自于追人。」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