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以假乱真,恐吓新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五百九十四章 以假乱真,恐吓新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东方的天空蒙蒙亮,都督府后院东跨院,李绚站在书房门口,将一本封好的奏章交给周乾:「将这本奏章,派人四百里加急,立刻送往东宫。」\n\n「遵令!」周乾立刻肃然拱手,接过奏章,然后快速而去。\n\n天色将亮,城门马上要开了,挑选人手,等城门一开,正好可以立刻出发。\n\n看着周乾走出小院,李绚轻声说道:「余叔,你说此事薛仲璋是否已经知情?」\n\n「知情如何,不知情又如何。」余泽从书房走出,有些疲惫的说道:「即便是薛秘书郎手中有刑部尚书的手令,向长安传信,最终也只有走三百里加急,但王上和窦翁给中枢的禀奏,是五百里加急,给太子的奏章,走的是四百里加急,此事,不管他做何等筹划,先机在我。」\n\n加急传递,可不是不管什么人,随便都能用的。\n\n除谋逆之事以外,窦玄德是江南道筹兵大使,紧急间可用五百里加急。\n\n李绚给太子李贤观风禀奏,那是皇帝允许的,奉有圣意,薛仲璋又能有什么呢。\n\n不过话说回来,李绚倒也真想看看,这位秘书郎,能做到什么地步。\n\n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裴炎。\n\n刑部尚书在朝堂的布局,有没有涉足到军情奏报领域,若是有,那么李绚便拥有了能够置裴炎于死地的重器……\n\n目光不自禁的看了长安一眼,李绚轻声感慨道:「朝堂政争啊!」\n\n李绚如今不过仅仅是涉足东岛之事,这些密密麻麻复杂的权势斗争已多的让他都数不过来。\n\n如今仅仅是一个裴炎就需要他倾尽全力去应对。\n\n好在武承嗣没有介入其中,不然的话,这件事,李绚就该要向外找寻帮手了。\n\n李绚转身对着余泽拱手道:「余叔,回去歇息吧,今日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做完了,我等东岛之责,也算是完成了。」\n\n「喏!」余泽深吸一口气,微微拱手,然后迈步走出了小院。\n\n站在小院门口,余泽回头看去,书房的灯依旧在亮着。\n\n对面新罗轻罪使钦钝角干的院落门口,四名千牛卫依旧在牢牢的守候。\n\n棕色马车在大都督府门前缓缓停下,两侧护卫散开,车夫将马凳放在一侧。\n\n马车内,临海郡王金仁问对着亲信崔中侍点点头,然后独自下车,随后带着几名护卫,肃然的走进了都督府内。\n\n马车被车夫拉到了一侧的院墙下,一只鸟笼被崔中侍从暗格中取了出去。\n\n就在崔中侍准备打开鸟笼,将里面的翡翠鸟放出去之际,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外面响起,崔中侍微微一愣,立刻将翡翠鸟收起,然后从车帘缝隙向外看去。\n\n一整队的千牛卫朝着正在急促的朝着东南街道而去,众人之首,赫然正是李绚。\n\n一群人速度很快,转眼就不见了踪影。\n\n崔中侍微微皱眉,探头出去,低声嘱咐道:「去问问,南昌王究竟做什么去了?」\n\n「喏!」一道人影迅速的远去,片刻之后又重新回来。\n\n「回禀中侍,南昌王前赴东南船厂,查验战船休整情况去了。」\n\n「知道了。」崔中侍应了一句,脸色已经极度的阴沉了下来。\n\n妖僧无嗔完了,李怀念同样也完了,他们对扬州水师做手段的计划,同样也完了。\n\n「东海王已绝。」轻声一叹,崔中侍打开鸟笼,随即,鸟笼已经飞入了院落之中。\n\n「扑棱,扑棱。」翡翠鸟快速的飞过院墙,然后落回到了马车之内。\n\n坐在马车之中的崔中侍不由得微微一愣,今日这消息怎么回的如此之快。\n\n没有犹豫,崔中侍立刻将密信打开,密信上,只有四个字:「慎之,慎之。」\n\n话虽然有些没头没脑,但崔中侍知道,钦钝角干这是要求他谨慎。\n\n刚准备毁掉纸条,崔中侍突然一愣,他立刻将纸条翻了过来,赫然就看到小纸条的背面,用凌乱的字写着:「南昌,道真。」\n\n字迹凌乱的可怕,甚至墨都有些晕了开来,如果不是崔中侍对钦钝角干的字还算熟悉,否则根本认不出来这是他写的。\n\n南昌,自然就是南昌王,道真,禅宗道真,倭国的道真和尚。\n\n南昌王和道真和尚,南昌王在找道真和尚。\n\n崔中侍的眼睛瞬间竖起,随即他想起了,就在前日,南昌王有一下午不见了踪影。\n\n方方面面怎么查都查不到,就连东海王的人都查不到怎么回事。\n\n现在,钦钝角干却将这个消息传来传来。\n\n崔中侍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并不怀疑这份情报的真假,他只是有些不明白,钦钝角干又是怎么获得获得这样的消息的。\n\n崔中侍的目光重新落在了纸条上。\n\n南昌王找道真和尚做什么?\n\n是南昌王找道真和尚,还是说想通过他联系倭国。\n\n崔中侍心中顿时就是一惊,他可没忘,十余年前,在大唐和新罗还是盟友的时候,倭国和百济联军联手攻击大唐和新罗,发生了著名的白川口海战。\n\n那一战,打的百济和倭国数万军卒狼狈逃窜,上万具尸体就那么的被扔在了大海上。\n\n之后,倭国便再也没有入侵东岛的力量,但是到了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倭国天武大王从当皇子时就开始执政,如今虽然登基只有三年,但励精图治,国力在迅速发展,如果让他们得到大唐的援助……\n\n但是如今的局面下,倭国有这个时间整军北战吗?\n\n崔中侍思索着倭国的情况,算计着,一旦大唐和倭国联手,可能会对新罗带来的影响。\n\n突然,崔中侍的脸色一变,神色瞬间冰冷的可怕。\n\n倭国的确没有多少的兵力进攻新罗,可新罗又有多少的兵力防备倭国。\n\n如今大唐和新罗在前线对峙,一旦倭国人趁着新罗腹地空虚之际,从南方进攻,那么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直插金城。\n\n想到那一幕,崔中侍顿时忍不住的浑身汗滴如雨。\n\n倭国其实不算什么,他们就算打到了金城之下,也无法对新罗造成多大影响,但大唐不同。\n\n唐军的那些统帅,一旦察觉到新罗后患,立刻就会抓住这个破绽穷追猛打。\n\n一旦让唐军打到金城之下,这后果……\n\n他们已经攻破一次平壤了。\n\n「多谢司马相送。」温和的声音在车外传来,崔中侍立刻将手上的纸条塞进了袖子里,同时将那只鸟笼,也放回了暗格。\n\n下一刻,车帘打开,临海郡王金仁问从外面坐了进来。\n\n崔中侍赶紧拱手问道:「大王,情况如何?」\n\n「下月初三,大军集结登州,看天气准备出海。」金仁问的脸色异常凝重,他看着崔中侍说道:「本王跟随南昌王同船而行。」\n\n「王上要回新罗了。」崔中侍顿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n\n金仁问被大唐封为新罗国王,目的就是要送回新罗代替文武王。\n\n但实际上自从新罗轻罪使钦钝角干登陆大唐之后,金仁问的脚步就被停下了,最后驻留在了扬州。\n\n现在,他终于要回新罗了,大唐终于要将他立为新罗王了,大唐此次的态度到现在终于彻底明了。\n\n「大唐此番最多让王兄下台,大唐不想看到百济之事\n\n重新,故而他们依旧会让新罗王室统治新罗,大唐只要一个臣服的藩国,然后留少数水师驻扎济州岛,其他大军撤回大唐,然后商旅往来,一如早年。」金仁问总算长松了口气。\n\n虽然他被唐皇任命为新罗国王,但是金仁问其实还是最担心,大唐会将新罗灭国,如今得到了肯定不会的答案,他内心悬着的一个心,终于放了下来。\n\n一旁的崔中侍,心里深处闪过一丝阴霾。\n\n他想起钦钝角干连续两次传信,大唐此番明显是被东海王之事激怒了。\n\n东海王是大唐王室隐太子李建成后裔这件事情,已经极大的触及到了唐皇的敏感神经,这一次即便是不灭亡新罗,也必须要让文武王下台,这就是大唐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n\n为了这一点,他们不仅要将金仁问调回新罗,同时还要和倭国联手。\n\n新罗危险了,他们将面对立国百年以来最大的危机。\n\n「慎之,慎之!」\n\n钦钝角干的四个人清晰的出现在了崔中侍的脑海中,他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上,钦钝角干的建议极有道理,和大唐开战极度危险,一个不慎,就是身死国灭。\n\n崔中侍看了金仁问一眼,唐人说不灭新罗,留金仁问治国。\n\n可是一战之后,新罗能有剩下多少领土,就很难说了。\n\n要知道,现在的新罗,除了自己领土之外,当年的百济故地也全部在新罗的统治之下。\n\n一旦大唐在战争中获胜,那么新罗只能是砧板上的鱼肉,\n\n想要避免那一天的到来,要么在战场上击败大唐,要么避免开战。\n\n崔中侍看了面前的金仁问一眼,金仁问已经闭目在休憩。\n\n崔中侍心中轻叹一声,如果是其他人,他或许早就动手杀了他了,但是金仁问,崔中侍跟了他多年,最知道他的为人,他其实是不想回去新罗的。\n\n不能杀金仁问,那么就只能杀南昌王了。\n\n扬州水师现在已经没法做手脚了,但是杭州水师,还有倭国方面,他们却还是有一些人手可以动的。.\n\n马车缓缓开动,这个时候,金仁问突然开口:「从都督府出来之时,本王看到了钦钝,南昌王已经放松了对他的管控。」\n\n崔中侍眼睛瞬间地震。\n\n长长的扬州大街上,一间间西域商人的店铺被清查。\n\n很快,一间店铺当中的所有人被官兵押了出来,然后在四周百姓的指指点点下,被押送牢狱。\n\n「吐蕃暗线。」长街尽头,李绚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冷笑。\n\n就在这个时候,一阵脚步声在身后响起。\n\n李绚回头,就看到了周乾站在身后,拱手道:「王上,新罗人动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