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太子少保,二月离京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太子少保,二月离京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臣右卫大将军彭王绚,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绚一丝不苟的行礼,然后沉沉的跪拜在地,额头贴地,眼神哀切。

“平身吧。”帷帐之后,皇帝的声音平静的传来。

“谢陛下。”李绚认真起身,眼中哀伤缓缓收敛。

他的目光上抬,厚重的帷帐彻底遮掩了他的一切视线。

“二十七郎,从你入仕,快有九年了吧。”皇帝满是回忆的声音传来。

“是!”李绚躬身,认真说道:“臣自上元二年,蒙陛下拔擢入仕,已经有八年七个月十九天,从尚药奉御,至今右卫大将军,一路蒙陛下宠赖,如今家事和谐,功业有成,臣无限感念陛下之恩,愿竭身以报。”

“你的忠心,朕从来都是不怀疑的。”皇帝忍不住的笑笑,说道:“这些年,你送回来的奏章,基本都快摞成山了。”

“臣对陛下无私。”李绚再度郑重的拱手。

“嗯!”皇帝轻轻的点头,脸上全是满意。

李绚为人如何,他通过他这些年送回来的奏章,就能完全看的出来。

甚至很多处政手段,都能够用来教育太子。

不是说这种手段有多强,只是这些手段,特别适合让太子来进行学习。

至于其他更多的,那就不是学习能够学的出来的。

需要时间岁月去慢慢累积磨练。

起码在这一点,李绚对得起皇帝这些年的种种信任,这让皇帝忍不住的放心下来。

……

“说说西域诸事吧。”李治侧身,看向李绚,问道:“西域平定,伱可有把握?”

“回禀陛下。”李绚拱手,然后认真的说道:“若只是西突厥,哪怕不用臣明年调兵,彭城郡公也能够将其平定,但西突厥的背后,有西域诸国,更有大食。尤其是大食,更需要多年筹备。”

李治点点头,若不是有大食动兵,那么在去年,刘审礼便已经将西突厥平定了。

李绚微微躬身,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阴沉,但又瞬间消失。

“具体说说吧,不要每次都说五年准备,如何准备,总要有个步骤。”李治非常难得的认真起来。

“是!”李绚再度躬身,略微沉思,然后斟酌的说道:“西突厥之事,唯一的难点便在于西域太过遥远,从沙肃道运送粮草军械过去,耗时长久不说,还有大量沙盗隐伏其中,便是大军行进,他们也要兹扰。”

“大军过沙漠太慢了,反而是走逻些,相对于要稳定一些。”李治心里忍不住的有些烦躁。

敦煌以西的千里沙漠之中,有太多的沙盗存在了。

多年以来,大唐也不止一次的进行清剿,但总是杀了一批,就有又一批冒出来。

派人调查,却发现那些沙盗隐隐和敦煌刺史、陇右世家有关。

当年甚至还牵涉到了李敬业。

种种情况之下,导致明明从逻些的距离比走沙漠要远的多,但偏偏耗损却要小上许多。

“陛下,完全走逻些也是不妥当。”李绚抬头,看向皇帝道:“高原气候,常人难以适应,除非是军械运到昌州,昌州再到蕃州,蕃州再到西域,能够适应的人留下,不能够适应的回去,至于剩下的,用当地士卒代替,依次推进。”

“你当年拿下吐蕃也是这种方略吧。”李治缓缓的点头。

“是。”李绚深吸一口气,认真说道:“吐蕃有沙漠,昌州蕃州虽然平稳,但也有高原瘴,不是什么人都能适应的。”

“嗯!”李治点点头,说道:“可以这么做,你继续。”

“是!”李绚收敛神色,继续说道:“对抗大食,首先需要彻底平定西突厥,可将西突厥贵族迁移长安洛阳,甚至是扬州,空缺当地权;力,然后开办族学,治理地方。

突厥人之所以不停的成为大唐祸患,便是因为他们当中识字的人太少了。”

“办学识字。”李治略微沉吟,随后摇摇头,说道:“这起不了多大作用吧?”

“一人有学,则众人依附,众人有学,则彼此内斗,如今突厥对大唐再无威胁。”李绚一句话,将自己的策略彻底说了出来。

“不错。”皇帝眼睛一亮,微微抬手:“你继续。”

“是!”李绚神色肃然,继续说道:“用两到三年时间,能够让突厥人归附,然后并力西向,一步步的将大食人的触角从西突厥之地彻底的赶出去,然后便是一场决战。”

皇帝低头沉吟,点头思索。

李绚继续道:“至于之后,粮草军械由沙肃道和逻些道两路转运,兵员从西突厥调遣弥补。

只要方略正确,那么大战之下,当可以彻底击败大食,将他们赶出去,这便是四五年之后的事情了。”

“四五年之后。”皇帝抬头,看向李绚,问道:“四五年之后,你就该调回中枢了,依你之见,谁来接替处置最好。”

“臣不知道。”李绚微微躬身,谨慎说道:“四五年之后,时势异也,谁也不知道到时,谁人能用,谁人不能用。”

四五年的时间太长了。

谁生谁死,谁被皇帝嫌弃罢免,谁又突然高升,这都是很难说的事情。

“总有个范围吧。”皇帝有些不耐烦。

李绚微微躬身,然后说道:“四五年后,若是战败大食,剩下的,无非就是波斯复国,然后调用波斯和附近其他西域诸国的抵抗对抗大食。

如此,可用的,必须是擅长合纵连横之人,所以依臣看,此人要么是宰相,要么就是亲王遥领的大都督府长史。”

“宰相?”皇帝有些听明白了李绚的意思。

“没错,必须是宰相实任,哪怕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否则其人为了调回中枢,说不好会直接掀起大战,搅得西域不宁,最后拍拍屁股自己走人。”李绚微微摇头,很多事情都是能有预见到。

“嗯!”皇帝收敛神色,说道:“你的策略很多,这样吧,明年二月,你便离京赶回蕃州,准备几月之后,立刻进发西域,朕要你今年彻底的安稳安西。”

“喏!”李绚认真拱手,目光不由得闪了闪,随即,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那么刘相呢?”

“彭城郡公依旧留在西域。”皇帝平静的给出来答案,皇帝没有丝毫要将他调回来的意思。

“是!”李绚微微松了了口气。

皇帝摇摇头,说道:“你到了西域之后,刘相为安西道行军大总管,你是西域道行军大总管,你们各做各的。”

李绚满脸惊讶,难以置信的看向皇帝,刘审礼可是宰相啊。

“听令便是。”李治淡漠的摆摆手。

“喏!”李绚认真拱手,如果这样一来,他的兵力就能够从逻些道而出,而不用受到安西四镇的挟制。

“西域的事情,朕便交给你了,剩下的便是太子。”李治轻叹一声,说道:“三郎为人太过仁慈,朕担心他即位之后,朝臣人心不稳,哪怕是有皇后在,也难保万一。”

李绚满脸惊讶的抬头。

皇帝自顾自的说道:“所以,一旦有事,朕会留遗诏,封你为太子少保,以太子少保职,稳定太子安危……”

皇帝说的是太子,遗诏的太子,说的,不是李显的太子,而是皇太孙的太子。

“陛下!”李绚“噗通”一声,直接跪了下来,看向皇帝,难以置信的说道:“陛下,臣……臣……陛下必定万寿无疆,万年永恒。”

“呵呵!”皇帝忍不住的笑了,摆摆手道:“天下哪有不死之人。”

“臣……臣愿留在京中,用尽一切能力帮助陛下延寿。”李绚神情慌乱了起来,满脸的不知所措。

皇帝有些欣慰的点点头,李绚这么多年以来,最值得称道的,便是他的这份忠心。

“朕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皇帝轻轻抬头,平静的说道:“若是今夜这一关,朕能过得去,那么未来朕起码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说不定朕还能够回到长安,在父皇和祖父的注视下,登临天道。”

“陛下。”李绚沉沉的叩首,声音之中已经能够听到一丝哽咽。

“不要做这种小儿女态。”李治摆摆手,说道:“朕的生死,朕心中有数,朕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三郎,他的手段比朕预想的,还要更加生疏,朝中即便是有皇后,裴相,和苏卿在,但依旧难以稳定天下,若是有乱,当在四五年之后,倒是便该你出面戡乱了。”

李绚有些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在他的眼中,李显的敌人从来不是武后和裴炎,而是天下世家。

天下世家的力量平时虽然看不见,但实际上却隐藏在整个天下的各个角落。

甚至他们支持谁,谁就能登基称帝。

当然,是皇室子弟。

而且得内部一致,这是很难的事情。

李绚不得不承认,皇帝的看法,的确足够的深刻,但可惜,也太深刻了。

他沉沉的俯首道:“陛下,太子虽然年轻,但四五年之后,足够他成长了,古训有云……三年不改其志,臣相信,只要延续陛下之路,太子必然能够有所成就,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说,让他在四五年之后,出面戡乱,他就真的信了。

谁知道四五年后,该堪的乱子是不是他。

皇帝平静的摇摇头,说道:“朕跟你说实话,裴炎从来就不是朕心目中的辅政之臣,但可惜,左相老迈,薛相身体不安,彭城郡公和他有姻亲,王相是他的亲舅,诸般之下,很是艰难,如此之下,三郎能够稳定四五年便是极限。”

“还有天后在。”李绚再度叩首,沉声道:“臣相信,有天后在,绝对不会出事。”

皇帝轻叹一声,摇头道:“正是因为有皇后在,朕才相信一切能够支撑四五年,所以四五年之后,便只能靠你。”

“臣愿奉天后之令。”李绚再度沉沉叩首。

“呵呵!”皇帝笑了,难得的点点头,说道:“一切随你,不过今日,你的太子少保衔,朕先给了。”

李治朝着侧面摆摆手,一只紫檀木盒被王福来拿了过来,然后放在了李绚身前的地上。

李治神色平静的说道:“这份东西里面,有朕给你的遗诏,四五年之后,你回京的时候,再打开,到时候,一切依照遗诏行事。”

“喏!”李绚再度叩首,但他的眼角余光落在盒子上,顿时便明白,这样的遗诏,李治给的不是一个人,除了他还有苏良嗣,皇帝希望日后,他们能够协助李显稳定江山。

只是莫名的,李绚的脑海中出现了倒霉蛋窦婴的身影。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