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山海一派开宝地(二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御煞第340章 山海一派开宝地(二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一息,两息,三息……\n\n在楚维阳尚还不算是漫长的修法过程之中,似是这样长久僵持的养炼,不论是内炼还是外炼,细细数来,似是已经有过很多次。\n\n但罕有的,罕有的这种长久的僵持与养炼,能够教楚维阳的心境通泰。\n\n上一回有这样的心境时,是楚维阳在海岛孤峰,就是面前这座海岛孤峰之中,跻身入筑基境界的时候!\n\n再第二次,便是此刻,便是楚维阳从无到有,从凋敝到繁盛,一点点的重建着自己的道场,一点点的用肉眼可见的方式,夯实着自己的底蕴!\n\n前世今生的诸般情愫在这一刻将楚维阳的心神贯穿,只是看着那灵浮岛一点点庞大起来,看着眼前的海岛孤峰一点点化作真正琅霄山一般的庞然大物,看着手中玉印里分明龙脉一点点散去,反而宝光愈发凝练的吞纳着运数之力。\n\n一法变,则诸法皆应!\n\n在这长久的僵持与养炼之中,是楚维阳在持续着自显照出符阵功果之后,长久的“蜕变与升华”的过程。\n\n并非是接连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与升华,而是自符阵功果显照,自内外通感之后,这唯一一次的蜕变与升华,因为着楚维阳那浑厚的底蕴与繁浩的道法,在不断的长久维系着,并且因为楚维阳始终保持的进益,甚至在延展着蜕变本身的时间。\n\n数十息,数百息,数千息……\n\n真正长久僵持的养炼,最后冗长到足以时辰计数的时间之中,每一息,对于楚维阳而言都是堪称繁浩沛然的海量元气化作天河朝着琅霄山中灌涌而去。\n\n但直至这样长久的时间过去,这般天河的倾倒都不曾有所停滞,仿佛这道天河要长久地悬停在这里,肆意奔涌,而永不停歇。\n\n但楚维阳明白,这道天河终是有竭尽的时候的,盖因为一十五道龙脉总是有数的。\n\n而在这养炼的过程里,楚维阳也切实的感受到了自己与玉树龙王这等金丹境界的大修士之间于细节处的参差和差距。\n\n昔日里将琅霄峰借假炼真凝聚成玉印,不过是倏忽间一息而已,甚至在这过程之中,都很难算是老龙王真正的出手,而是隔着血焰大日,用垂落的神念便已经完成了这一过程。\n\n而昔日的凝炼是这样的轻而易举,可是当楚维阳拿着玉印去将之“释放”的时候,老龙王一息的随意施为,却需得楚维阳用数个时辰去全力追赶。\n\n但楚维阳明白,这样的养炼过程终于也即将要走到终末时了。\n\n那冥冥之中回响在楚维阳心神之间的真龙吟啸之声,已经在楚维阳的耳边接连回响过一十四次了。\n\n而且,在这种回响声音里面,那曾经嶙峋的海岛孤峰,愈渐得膨胀开来!\n\n从孤峰变成了真正巍峨的山岳!\n\n而且伴随着一十四道龙脉切实交织于山岳之中的无匹重量,幽寰与戊己篆纹的托举,几乎已经变得微乎其乎。\n\n庞大的阴影将灵浮岛的中央天元处笼罩。\n\n仔细看去时,那山岳的底部,似是已经要与岛屿本身有所接触。\n\n只是尚还未变成完全体的琅霄山,此时间便几乎占据了原本那个消瘦的灵浮岛七成左右的面积。若非这一次楚维阳的有意重建道场,否则来日的时候,许是这一岛诸修便是尽都要搬到山上去住了。\n\n而也正此时,就当楚维阳在冗长的维系着灌涌与倾倒的时候,当有些走神的遐想念头一闪而逝,忽地,下一瞬,楚维阳的全数心念被玉印上的变化所惊动。\n\n终于,楚维阳终于看到了那玉印之中显照出来的浩浩天河,开始以肉眼可见的幅度,十分明晰的变得孱弱起来。\n\n而几乎与此同时,是满蕴着沛然灵气的琅霄山,终于也在天河的灌涌与冲刷之中,好似是即将抵至阴阳圆融的极限,因而忽地有柔和的灵光冲霄而起。\n\n上贯天宇,下穿岛屿。\n\n霎时间,以那灵光为牵系,硕大无朋的光柱将整座琅霄峰都笼罩在了其中,远远地看去时,甚至更像是这道光柱,将“摇摇欲坠”的琅霄山,和其下的灵浮岛,一同黏连在了一起。\n\n但这光柱的显照,似乎只是变化的发端。\n\n很快,楚维阳便能能能够感觉到,有疯狂的牵引力量自那光柱之中的琅霄山中传出,霎时间,是那原本愈见得孱弱的天河,忽然间复又变得甚为汹涌起来,紧接着,这种汹涌的灌涌,复又教那天河以更为迅速的速度孱弱下来,陡然如溪流,最后只眨眼间,便只剩了一泓水光飞驰而去。\n\n霎时间,反而是剧烈的震动自玉印之中传出,几乎要教楚维阳无法将之把握,倘若是早先时运数之力的灌涌,尚且还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话,那么在最后一道龙脉力量被汲取去之后,真正变得完整的镇运宝器,在这一刻展露出其于运数之道的峥嵘来!\n\n自始至终,那运数之力都不是楚维阳的凡胎肉眼所能够观瞧到的,但已经有凛冽的狂风,不断的席卷着楚维阳的乾坤法袍,紧接着,则是沛然的灵光自玉印上显照,仔细看去时,那篆刻在玉印四壁上的浮雕,那代表着阴相的六条龙雕之中,已然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龙雕上面,成为了那沛然灵光显照的源头。\n\n仔细看去时,楚维阳甚至会觉得,在那偶然的灵光兜转之间,那龙雕像是真个活了过来一样,冥冥之中分明外象切实的展露在那里,可却又教楚维阳一眼看去时,顿觉有须弥幻境洞开,紧接着,是紫金色的虚幻明光交缠,于其中化作了蛟龙之相的大略轮廓,继而从朦胧雾霭之中若隐若现。\n\n楚维阳明白,这是运数之力的有形之显照,若非是有着镇运宝器来,只是想要看到这一道蛟龙之相的大略,楚维阳恐怕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n\n“运数累积,道途漫漫……”\n\n这般感慨着,楚维阳遂一扬手,便见得掌中玉印化作灵光顿起,复又消失在了顶上三尺之处。\n\n做罢这些时,楚维阳身形回返,蹈空步虚之间,复又将杏黄幡旗擎举在了手中。\n\n此时间,那缠裹在琅霄山周围的灵光光柱,在龙脉化作的最后一泓水光没入其中,教琅霄山彻底完整圆融的显照于世的时候,忽地,那灵光随即溃散开来。\n\n剧烈的轰鸣声之中,是前所未有嘹亮的真龙吟啸声,恍若是早先与现在一十五道龙吟声相交叠一样。\n\n而也在这煌煌道音的震动与牵引之中,霎时间,那灵光像是化作了倾泻的汪洋,自灵浮岛的中央天元处,便要朝着四面八方蔓延而去。\n\n所经之地,不仅仅是草木土石被囊括在了其中,连带着,楚维阳牵引来的道场风水堪舆之力,还有那些已经被数之不尽的幽寰篆纹反复熔炼锤锻的宝材,也尽都有着被囊括于其中的趋势。\n\n因而,也正是趁着这一机会,最后一道堪称繁浩的幽寰篆纹被楚维阳抖动着幡旗,尽数刷落在那同样浩如烟海的宝材之灵光中。\n\n惊鸿一瞥之间,楚维阳只能勉强看到了篆纹与宝材之间的相接触,下一刹,灵光化作的汪洋奔涌而至,将眼前的一切尽数淹没在其中。\n\n远远地看去时,楚维阳的整个道场,都尽数笼罩在了灵光化作的袅娜烟尘与雾霭之中。\n\n浑似是仙家盛景一样。\n\n如是,复经得了良久的时间过去,当第一道轻柔的海风自环带之外吹拂而来的时候,就像是盖在甚么瑰丽画卷上的遮布一样,笼罩着灵浮岛的那烟尘雾霭的一角,遂被海风轻轻地吹拂起来。\n\n是粗狂之中愈见自然之美的草木土石,是无有道周之形却有道周之质的地脉交织。\n\n这一切的一切,是楚维阳那浑厚底蕴的一部分,尽善尽美的展露在了眼中。\n\n不多时,当最后一缕袅娜的烟尘雾霭散去时,灵浮岛的中央天元处,巍峨山岳拔地而起!\n\n此时间,只隐约还能够看出原本海岛孤峰的模样,但更多的,则是琅霄山的圆融意蕴,是阴爻六、阳爻九的完整与圆融!\n\n而在高山顶上,那昔日里曾经见证了楚维阳接连定胜的玉石法坛原本应该在的地方,被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恢宏古拙,更为平坦开阔,更为玄奇缥缈的五色土法坛!\n\n而在朝着琅霄山的半山腰处看去时,原本孤峰古修洞府所在之处,曾经以山岩堵塞之地,则是一座道宫镶嵌在琅霄峰中,内里之大,不可估量猜度,只庄严华丽的道宫前半段门扉窗棂一类,显现在那温润如玉的山岩外。\n\n道宫坐北朝南而立,这里正是整座琅霄峰上,诸龙脉交汇之地,阴阳枢机相谐之处!\n\n那洞开的门扉两旁,以玉板雕刻篆纹,沁润朱砂灵墨,显出两行对联。\n\n上联曰:钟敲月上,馨息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n\n下联曰: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n\n门扉上方,正中央处,复又高悬玉匾额,其上同书就古篆四字灵浮道场。\n\n匾额角落之中,是无声息用印,落“琅霄山主”四字。\n\n半悬空中,楚维阳几乎是满目感慨的看着灵浮岛琅霄山的盛景,一面收起杏黄幡旗,一面捏起一枚玉简,倏忽间打落法印,化作灵光,直往火鳞岛的方向飞遁去。\n\n紧接着,道人似是罕有的展露出些许的急不可耐之神色,遂踏着碧蓝灵光,只一步,便落在了那道宫门前,继而大步疾行,往内里走去!\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御煞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御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御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御煞》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