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入侵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星火2003第三百七十一章 入侵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史上最大核潜艇下水,为何此前悄无声息?”\n\n“超越台风级,真正的‘海神’!”\n\n“海上天平或因此倾斜?”\n\n“24发巨浪-3?前所未有的超强火力!”\n\n096级核潜艇下水的消息发布之后,正如陈念所预想的那样,舆论的浪潮甚至比一场海啸还要汹涌。\n\n但国外却都噤若寒蝉。\n\n原因很简单。\n\n\n\n他们不知道应该报道些什么。\n\n去吹捧这艘潜艇有多强吗?\n\n那有什么意义?\n\n如果说在之前,这样的反串还能帮助他们从官方手里骗来更多的经费的话,那么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n\n华夏真的走到了那一步。\n\n更何况,还极有可能成为全人类的金主。\n\n在经济环境每况愈下的前提下,所有的资本都指望着核聚变这个超强的预期去透支更多信任。\n\n他们没有别的选择。\n\n税都收到2023年了,你不继续收到2050年,还能有什么办法?\n\n总不能宣告官方破产退位让贤吧?\n\n\n\n当然,退位让贤也只是假象,只要资本的属性不变,掌权的也不过是由这一个家族,变更为另一个家族罢了。\n\n所以,现在各国基本都已经达成了共识。\n\n既然不能保持客观,那还不如干脆不看不问不说。\n\n蒙上眼睛,一切美好的假象就能依然存在。\n\n不过,这样的“蒙眼”,针对的只可能是最普通的那些民众。\n\n在上层,决策者们依然保持着极高的警惕。\n\n办公室里。\n\n鲍勃与他的众多幕僚一起坐在,共同分析着来自前线情报部门的最新报告。\n\n“.从目前我们手头拿到的情报数据来看,这艘潜艇的尺寸至少达到了两百米,排水量在5万吨以上,已经超过了台风级的最高记录。”\n\n“这一点,对方的报道是没有掺杂任何水分的。”\n\n“另外,报道中提到的新型反应堆,很可能指的是钍基熔岩反应堆,华夏对这项技术曾经做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应该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n\n“我们无法确定这两台轮机的具体功率,但保守估计,应该在500兆瓦以上。”\n\n“这也就意味着,这艘潜艇的最大潜航速度一定高于25节。”\n\n“同时,这艘潜艇采用的是综合电推系统,静音性能极佳,具体分贝数暂时无法获得,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远远低于094的120分贝。”\n\n“综合来看,这艘潜艇已经做到了全方面领先这一点无需质疑,也将成为我们接下来讨论的基点。”\n\n“现在,我要问一个问题,请你们想好了再回答。”\n\n“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n\n说完后,鲍勃环视了一眼四周,静静地等待着众人的回答。\n\n实际上,他并没有指望有人能直接说出答案-这显然不可能。\n\n他需要建立的,是一种讨论的氛围,是所有人都去努力思考、努力寻找线索的状态。\n\n而这些专业程度极高的智囊团成员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在他的话音落下仅仅几秒之后,就有人开口说道:\n\n“我们需要首先对他们的技术做拆解,搞清楚他们技术的来源。”\n\n“这艘潜艇设计的前沿技术太多了,浮筏减震、双层抗压船壳、船舶综电、新反应堆、甚至连船体涂层,似乎都与我们以往认知的不同。”\n\n“其中,综电系统、反应堆技术是有迹可循的,前者在刃海级驱逐舰上就已经应用,并且成为舰载电磁炮的重要支撑。”\n\n“而后者则是多年实验的结果。”\n\n“但问题是,其他的技术呢?”\n\n“那些技术就好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完全没有给我们反应的事件。”\n\n“当然,也没有任何情报系统,在这些技术出现之前捕捉到蛛丝马迹。”\n\n说道这里,智囊团成员停顿了片刻。\n\n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又联想到了新的东西。\n\n“.这很奇怪-包括他们的全氮阴离子盐、金属氢技术。”\n\n“这两项技术最为典型,作为相对公开化的科研方向,我们对他们的进展可以说是了如指掌。”\n\n“按照此前的测算,他们至少还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形成突破。”\n\n“但事实是,他们所花费的时间,甚至不到一年.”\n\n这话一说出口,在场的众人全部陷入了沉默。\n\n是的,这个问题并不是今天才第一次发现。\n\n实际上,所有关注着华夏技术进展的人,都关注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n\n在很早之前,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认为华夏内部存在一个单独的、专门承担重点领域研发的部门,但这个观点在民发办出现之后便逐渐失去了关注度。\n\n或者应该说,大部分人的关注点被有意引导、转移了。\n\n哪怕此前他们已经获取到了一部分信息,甚至拿到了“星火”这个名字,但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国会仅仅是把星火当做民发办的技术支援部门来看待。\n\n可现在.\n\n情况似乎更为复杂。\n\n所以,这个传说中的部门真的存在,并且不仅仅是存在,还持续地发挥着不可思议的作用?\n\n这个“星火”,它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形势组建起来,又是怎么去运作的?\n\n鲍勃的眉头紧紧皱起,手指不由自主地轻轻敲击着桌子。\n\n思索良久之后,他才开口说道:\n\n“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n\n“在过去,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太过自信,甚至大幅削减了情报系统的预算。”\n\n“我承认,这个错误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与我有关。”\n\n“但还好,现在还不算太晚。”\n\n“我们必须搞清楚那些技术的真正来源。”\n\n“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阻断对方进一步的技术爆炸,延缓他们与我们拉开差距的速度”\n\n“要怎么做?”\n\n人群中有人问道。\n\n鲍勃摇了摇头,回答道:\n\n“我们没有任何可以投机取巧的办法我们需要梳理出这些所有项目的人员清单,然后把所有关系全部汇总,找出他们的重合点。”\n\n“如果这个重合点指向的是某个并不存在的人、某个不存在的机构、或者根本就没有指向、取而代之的是明显的断点的话”\n\n“那还可能意味着,我们真的在跟一个神秘的敌人对抗。”\n\n“而这个敌人,可能比想象的还要更强大.”\n\n另一边。\n\n彭博最近的日子过得可以说是舒服极了。\n\n自从上一次借助刘海拿到金属氢材料的信息之后,他在组织内部的地位简直就是一飞冲天。\n\n甚至可以说,他避免了一场有可能将人类毁灭的战争,变相地拯救了全世界。\n\n哪怕是同行,都不得不对他的机敏、睿智、和大胆惊叹。\n\n而他的上级对他更是嘉许,除了承诺之内的优厚待遇之外,还额外给了他远超他此前职级的特权和便利。\n\n彭博对此极为满意,在工作上也越发尽心。\n\n只不过,他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他现在所达到的,只不过是末日前的最后辉煌。\n\n办公室里,彭博合上了加密电脑,就在刚刚,他用上级给予的奖励在密西西比州购置了一处豪华的房产,打算在做完最后一次任务之后便直接退休,真正开始享受生活。\n\n一旁的助理一边整理着刚刚收到的简报,一边向他解读简报的内容。\n\n“.这一次的任务难度相当高,角楼、五月会联合行动,到目前为止,确认将参与行动的人员已经超过百人。”\n\n“可以说,这是近20年内我们在海外组织的最大规模的联合行动。”\n\n“军情五处、联邦情报局也将配合行动,全程共享。”\n\n“我们的目标是在1个月之内,找到那个神秘机构存在的直接证据,并在两个月之内确定其基本的组织框架和运作方式。”\n\n“如果能接触到关键人员就更好但恐怕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n\n“另外,这次行动的原则相对灵活,绿灯清单已经下发,你可以稍后查看。”\n\n“好。”\n\n彭博简短地回答道。\n\n此时的他还沉浸在即将退休的幻想之中,对助理的话、包括对任务本身都不怎么在意。\n\n规模巨大?参与人员众多?\n\n如果是以前,他可能会因此兴奋不已,毕竟,这类项目一定会是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n\n但现在,他的想法已经改变了。\n\n他不需要更多的成绩,只要老老实实地熬过最后的时间,迎接自己的就是无比美好的生活。\n\n\n\n当然,出于自己的专业性、以及对上级的尊重,他还是要参与到项目中去的。\n\n哪怕是划水,划得也得像个样子。\n\n于是,他从助理手里接过了文档,首先翻到了绿灯清单那一页。\n\n所谓的绿灯清单,指的就是任务过程中能够是用的各类装备、各种策略的清单,清单的作用是为了避免任务过程中的冗余指挥,当然也是为了保证任务整体边界可控。\n\n这很好理解,不可能为了抢夺一只hellokitty就在市中心大开杀戒,也不可能核武器都顶到脑门上了,还遵守那一套所谓的人道主义原则而不愿意用刑。\n\n彭博虽然很少参与在战区的那种高烈度的对抗,但他对这一套也并不陌生。\n\n而当他浏览完清单的全部内容之后,他却不由得有些发懵。\n\n“.这是什么遵纪守法的跨国公司之间的商战吗?不对,哪怕是商战都比这更脏吧”\n\n听到他略带讽刺意味的调侃,一旁的助理无奈地点了点头,回答道:\n\n“是的,这次的清单很矛盾。”\n\n“一方面,它可以调动的装备、人员、策略的层级很高,几乎是所有行动的天花板。”\n\n“但另一方面,它又干净得出奇,几乎限制了所有有可能造成麻烦的策略。”\n\n“这也许可以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谨慎吧.上级想要答案,但他们不想因为这个答案而导致更难以解决的问题。”\n\n“明白。”\n\n彭博微微点头,继续说道:\n\n“也不难理解其实简单来讲,就是不能使用一切有可能搞出人命的策略,对吧?”\n\n“没错。”\n\n助理点了点头,赞同地回答道。\n\n“我本来也不是那种热衷于使用暴力的人”\n\n彭博略有些得意地说道。\n\n随后,他继续翻看简报,上面的内容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可当整份报告看完的时候,他却突然皱起了眉头。\n\n一个神秘的组织,突如其来的技术进步.\n\n这个世界所接触到的,华夏最早的一次跨越式技术进步,是在什么时候?\n\nJ-22吧?\n\n对这架战斗机,彭博可以说是印象深刻。\n\n毕竟,那时候的他还在做着塞纳斯的项目,日子过得轻松又悠闲。\n\n但没多久之后,J-22横空出世,随之而来的还有对塞纳斯体系的全面打击,自己也算是真真切切地尝到了挫败的滋味。\n\n那架飞机是怎么造出来的?\n\n这是彭博一直都想不明白的问题。\n\n601厂的技术实力,有那么强吗?\n\n不可能的\n\n它们必然是接受了某种技术援助,而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找出技术援助的来源。\n\n与上级的思路不同,彭博并不打算采用所谓的“大数据分析法”。\n\n在他看来,数据都是假的,也是可以精心设计的。\n\n人,只有人才是绝对不可控的东西。\n\n不管规则多么严密,策略多么高明,但人总会犯错。\n\n只要找到那一点点错误,就能找到突破口。\n\n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从“人”这个问题上入手吧。\n\n彭博靠倒在椅子上,脑子里不断闪过那些七年前的回忆。\n\n他试图去将“603所”这个关键词,尽可能地扩展开来,找到它与其他要素的联系。\n\n这样的思维更接近于直觉,而就是靠着这种直觉,彭博仅仅用了几分钟,就筛选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点。\n\n西工大。\n\n是的,这所大学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尤其是航天器专业的发展速度,似乎有些太快了。\n\n很有可能,它与601所、与J-22项目存在某种联系。\n\n也就是说,它与那个神秘的部门也存在联系。\n\n彭博立刻兴奋起来。\n\n这就是一个突破口。\n\n相比起那些高度保密的研究机构,一所大学,显然会有更多的破绽\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星火2003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星火2003》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星火2003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星火2003》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