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电力投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第404章:电力投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从1979年7月20日至1979年9月20日。 帝国集团及旗下集团为期两个月的国内考察投资期,已经结束。 在粤省各地,申城,燕京的考察团成员,已经坐车或者坐飞机回香江。 可以说,这次深入考察内地的情况,收获还是很大的。 今天,杨铭也要离开省城友谊宾馆,坐车回香江。 杨铭要坐车离开。 锡老等人还有些舍不得。 特意陪着杨铭等人吃早餐后,锡老说道:“杨先生,到时燕京见。” 不出意外。 今年国庆典礼还会邀请杨铭北上燕京。 加上今年是1979年,国庆三十周年,更加盛大。 “锡老,那到时燕京见。” 锡老,沈先生,张秘书等人,还有友谊宾馆的工作人员目送下,杨铭等人上到车上,坐车离开这里,往香江回去。 。。。 当车队一路经过羊城郊区,莞城,鹏城,回到鹏城罗胡口岸。 时间已经来到当天下午的16:45。 这里的边防军向杨铭的车队敬礼,目送杨先生等人过口岸到对面的香江。 香江这边的口岸,白人阿sir已经在等待。 看到杨先生坐着的劳斯莱斯,立刻在前面开路。 在白人阿sir的一路护送和开路下。 回到浅水湾半山别墅,将近19:30。 杨铭的劳斯莱斯刚刚停下来。 杨继荣夫妇,林德钟已经出来迎接。 “Peter。” 杨铭从车上下来,母亲李玉芳已经过来上下打量他。 原以为杨铭这段时间在内地会是很辛苦,但是,看着儿子好像不但没有瘦,反而看起来还胖了一些。 “Peter,真辛苦你了。”杨继荣也过来说道。 “爹地,妈咪,我回省城,还真的不辛苦,除了没有空调外,其他一切和在香江差不多。” 不过,杨铭不辛苦。 那些考察团成员就没有那么好了。 现在国内各方面条件又差,再加上这两个月又是国内最热的时候。 许多白人和华人考察团成员从内地回来,不但瘦了,甚至,被晒黑了不少。 不过,对于那些白人来说,他们最喜欢就是宁愿自己黑一些。 许多白人去地中海,或者海边渡假的时候,最喜欢就是脱掉衣服躺在那晒。 只是现在国内气温36摄氏度,中午和下午的太阳有些毒辣,加上在内地吃得食物可能不合胃口,以至于两个月下来,那些白人和华人,瘦的瘦,黑的黑,但是,对于那些人来说,还真的是一次不错的经历。 杨铭,杨继荣,李玉芳,林秀芝先去吃晚饭后。 吃完晚饭。 杨铭说道:“林秀芝,立刻通知马世民,韦理,李蔡信,鲍富达,韦彼得,夏伯殷,曼尼克斯,西角友宏,唐诗莲等人来开会。” “是,老板。” 。。。 回到香江。 杨铭发现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刚刚,他已经洗完澡,正回到自己的书房,在书房窗口那里看着外面。 晚上22:30。 马世民和韦理等人已经开车过来浅水湾半山别墅。 马世民等人出现在杨铭的书房。 “老板。” 马世民和韦理等人分别向杨铭打招呼。 杨铭点点头,让各自按照自己的座位坐下。 这次杨铭亲自带着五千人的考察团回国内主要三个地方考察市场。 其中,主要是以珠三角为首,另外还有申城和燕京。 两个月下来,这些考察团成员对于国内的各方面,已经是了解得非常清楚了。 “关于那些考察团成员的资料,这段时间陆陆续续都有反馈,你们也都看完了,觉得如何?” 只要前往当地考察,那么对于当地的经商环境等各方面,都有了解。 杨铭已经和他们说了,不但要考察,还会投资。但是,这次进一步深入考察后,才更加有说服力。 马世民等人相互看了一眼。 从那些考察团成员反馈回来的信息,他们感觉国内现在的情况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至少在三十年到五十年之间。 特别是一些核心技术方面,可能相差更远。 从考察团成员普遍反馈。 国内严重缺乏用电。 因为就像珠三角那些城市,包括羊城,现在的鹏城等地,都是严重缺电,一到晚上就没电,白天也没电。 这意味着,没有电,一个地方是根本发展不了的。 因为工厂和工业需要大量用电,缺乏严重的电力,那怎么发展? “老板,现在考察那些地方,都是严重缺电,我认为没有投资价值。”鲍富达说道。 那些反馈回来的考察团资料,他反反复复看了很多次。 在得知羊城这个四五百万的人口城市,居然连生活用电都不够,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公司,甚至工厂到内地投资,那么怎么发展? “你们的意思呢?” “老板,我觉得也是,严重缺电,根本无法进入下一步。”李蔡信说道。 杨铭看向夏伯殷。 夏伯殷现在是香江电灯公司的总经理。 他则是看到这里面有天大的投资价值。 “老板,各位,我认为在里面有天大的投资价值。” “伱说一说。” 杨铭笑道。 “我是针对电力基础这方面的。就从现在香江来说,香江两大电力公司,其中,我们香江电灯公司垄断港岛的电力,一年下来,利润也是逐步稳定上升的。如果在国内投资,像珠三角一带投资电力,这会带来多大的价值。” 上一次,杨铭收购香江电灯公司,第一次和夏伯殷,以及香江电灯公司的高管就提出,香江的电力市场,还是太小,加上还要和嘉道理家族瓜分香江电力市场。 这种情况下,必须走出去。 在这之前,夏伯殷还没有想明白,老板要如何带着香江电灯公司走下去。 这次香江电灯公司派出的考察团前往内地考察,一回来,他们就反馈,国内电力如同活在一百年前一样,甚至,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电力的。 国内大多数农村基本上都是点煤油灯的,这就意味着,对于他们香江电灯公司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投资价值。 现在国内是十亿人口,香江只有五百万人口。 想一想,这里面电力市场到底有多大。 即使不可能在国内全部投资。 但是,像珠三角几个城市投资,那么也会是香江的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 夏伯殷在那兴奋说着的时候,杨铭笑了笑说道:“不错,电力投资是基础,也是收益非常稳定的。现在珠三角大开发,电力需求量非常大,不单单工业用电,还有居民生活用电。” 电力? 马世民,李蔡信等人都有些惊讶。 他们也想到过这些,但是,电力投资需要很大的投入的。 电力收入比较稳定,如果没有国内政策支持,怕是比较难。 “还有,我可以告诉你们。去年,我被邀请回燕京参加国庆典礼的时候,中华电力的嘉道理家族父子,尽管他们没有被邀请去燕京,他们居然自己私自上去,并且得到老先生的接见,足以说明这嘉道理家族两父子的厉害和眼光,现在我们要的就是和他们争抢这次的生意。” 其实。 除了嘉道理父子外。 还有一个胡应相。 历史上,香江还有一家电力公司。 正是胡应相最先在内地投资电力市场,和国内合资成立的亚洲电力公司。 其中,分别在鹏城成立沙头角发电站,分别为沙头角发电站A厂,沙头角发电站B厂,都是火力发电。 这些电力基本上是供应鹏城和粤省用电,直接促进了鹏城和粤省的发展。 除此之外,后来嘉道理家族更是和国内合作,在大亚湾成立核电站。 其中,核电站百分之八十的电力提供给香江,百分之二十电力提供给内地。 如今,胡应相还没有出手,嘉道理家族也还没有出手。 对于杨铭来说,这些都是他们的机会。 毕竟,就电力这方面来说,只要投资,也是如同印钞机一样,根本不可能亏损的。 除此之外,国内大量丰富的水力资源,在杨铭看来,也是可以作为香江电灯公司在国内发展的一部分。 杨铭,夏伯殷提出来的时候,马世民等人是真的有些不敢相信,这俩人居然已经想到这些。 当然,杨铭是有历史作为参照物的。 马世民等人不知道,他们对于国内的投资始终带着怀疑的态度。 这个时候,马世民又说道:“老板,即使香江电灯公司可以投资电力这方面,但是,国内连路都没有,交通运输非常困难,怕是很难发展起来。”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足够的电力,淡水资源,还有交通,确实是非常难发展的。 这也是为什么,全球有深水港的地方,或者交通发达的地方最容易发展起来。 “马世民,你说得不错,路通财通。” 第一章! 求订阅!!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