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三章 以讹传讹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家父隋炀帝二八三章 以讹传讹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送走李靖夫妇之后,杨茵绛才终于有机会打开叔公杨约的来信。\n\n信上说,一千五百里的运河,分为二十三段,已经全线开挖,总的征调民夫为一百二十万,两个月以来,死了四万人。\n\n杨茵绛瞠目结舌。\n\n洛阳到现在都没死这么多,运河开工不过两个月,怎么就能出现这么大的伤亡?\n\n信上说的很清楚,杨铭早先的那十六策,就是个屁,杨压根就没当回事,工部尚书宇文恺差点跟杨翻脸,还是杨约在中间做和事老。\n\n杨约的意思是,这么大的伤亡,陛下那边肯定会不高兴,毕竟有杨铭珠玉在前,就显的杨太过于滥用民力了,所以他建议,这件事先不要捅给陛下,先派人在京师给杨造造势,到时候御史台那边,自然会有人捅出来。\n\n杨茵绛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将齐王拉下马的机会,民部尚书现在不是韦冲,具体伤亡没有人会包庇杨了。\n\n长孙炽是太子的人,而太子又一向仁德,恐怕知道这件事之后,也会大动肝火。\n\n于是她急忙派心腹崔谓回越公府一趟,将事情告知祖父杨素,祖父自会安排。\n\n传播谣言,得有人,杨素不缺人,而且传播谣言这种事对他来说轻车熟路,何况还不是谣言。\n\n御史台负责风闻奏事,眼下的御史大夫张衡,也断不会替杨遮掩,这事一旦在朝堂上被捅出来,皇帝必然大怒,毕竟“爱民如子”是每一个皇帝给自己贴上的标签,皇帝就算有心包庇,都没办法包庇了。\n\n等到丈夫回来的之后,已经是深夜,杨茵绛没有跟他说这件事,毕竟杨铭有点醉了。\n\n杨铭今晚被扶到了李秀宁那里,后者整晚都在小心服侍,一夜都没合眼。\n\n喝酒容易吐,睡着了吐容易呛到气管,所以喝多了睡觉需要多加注意,李秀宁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一直都在守着。\n\n清晨时,杨铭喝了几碗稀粥,感觉舒服很多,\n\n“今晚可别再喝了,殿下不胜酒力的名声满城皆知,他们昨晚竟然还敢灌你?”李秀宁埋怨道:“醉酒很不舒服的。”\n\n杨铭坐在榻上,笑道:“你醉酒过吗?”\n\n“没有,”李秀宁摇头道:“但是父亲和建成经常醉酒,尤其是建成,每每喝多就像个傻子一样。”\n\n“哈哈,”杨铭捧腹大笑。\n\n突然间,杨铭笑声止住,问道:“最近世民没来找过你吧?”\n\n“没有,”李秀宁好奇道:“殿下问这个做什么?”\n\n杨铭想了想,道:“他若是今后有什么事情求你帮忙,你一定不要答应,至少得先让我知道。”\n\n李秀宁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妾身明白,殿下放心好了,我什么都不答应他。”\n\n嫁夫随夫,在大隋,是每一个身为人妻女子的金科铁律,有些人明知故犯,有些人奉行终身。\n\n世民这小子少年老成,杨铭真的担心他挖自己的墙角,虽然事实上,是他挖了世民的墙角。\n\n额......先到先得嘛......\n\n第二天的比试,从上午的辰时开始,毕竟京城到左翊卫大营,还是有段距离的。\n\n昨天已经比试过的选手,今天也会入场观战,苏烈、罗艺、李孝恭伤势较重,来不了。\n\n】\n\n第一场就是秦叔宝。\n\n场边,杨玄挺突然朝一旁的宇文化及道:“你当初是在哪做戍卒来着?”\n\n“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宇文化及没好气道。\n\n两人都是顶尖的官二代,十六勐士就属他们俩靠山最硬,所以也就他们之间有共同话语,其他人都插不上嘴。\n\n杨玄挺笑道:“不要多想,我当年被父亲编入部曲之前,也被充入军府做了一小卒,那是我这辈子最危险的一次,小命差点折在边疆。”\n\n宇文化及点了点头,看样子姓杨的不是在挖苦自己,于是道:\n\n“在武威郡,那时候还叫凉州,大业元年,陛下复置武威郡,我那时候在凉州北边的一座军府,负责守一条山道,防止突厥流寇进来劫掠,营寨里拢共才有三百人,每天都死几个,我过的也是提心吊胆。”\n\n杨玄挺道:“凉州军府一共有多少人?”\n\n“四五千吧,”宇文化及道:“那边人口少,所以很多驻军其实都是流放过去的罪犯。”\n\n杨玄挺点了点头,道:“四五千,就能守住凉州,若是有四五万,我都敢去打土谷浑。”\n\n“足以,”宇文化及小声道:“看样子老哥也知道陛下要对土谷浑下手了?”\n\n“听说是听说了,但我眼下不过是有感而发,”杨玄挺摇了摇头:“我刚听说,黄淮运河开工两个月,就已经死了四五万人,我只觉得不可思议,要是给我这四五万人马给我多好。”\n\n“什么?死了四五万?”宇文化及瞠目结舌道:“洛阳这都动工一年多了,才死了不到两万,运河两个月能死这么多,你可别湖弄我?”\n\n除了宇文化及之外,其它勐士也都听到这句话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n\n杨玄挺突然以手肘顶了宇文化及一下,羊怒道:\n\n“你特么小声点。”\n\n说罢,他又转身看向身后的史万宝等人:“你们可别我卖了啊,都把嘴巴管好了。”\n\n“放心放心,我肯定不说,”史万宝等人赶忙点头。\n\n杨玄挺级别不高,但是他爹高,所以大家都让着他,大隋的官场就是这样,我不是怕你,我是怕你爹。\n\n杨玄挺瞪了宇文化及一眼,小声道:“当我没说,你特么敢把我卖了,我特么绕不了你。”\n\n“哥哥这是什么话?”宇文化及道:“小弟这个人别的没有,只有义气。”\n\n杨玄挺点了点头,继续望向场内,观看双方的比试。\n\n事实上,像他这样的情况,看台上无数的角落里,也都在上演。\n\n以讹传讹,以谣传谣,四五万成了七八万,七八万成了十来万.......\n\n以至于大家今天,除了知道谁胜谁败之外,还知道运河那边死了很多人。\n\n今天的五场比试,四胜一负,秦叔宝、裴行俨,来整,梁师都,都赢了,兵部侍郎段文振的长子段输了,但是他和昨天输了的李孝恭一样,只是重伤,但没有死。\n\n比赛规则,向主看台抬右手,就是认输,这两人知道敌不过,所以早早的认输了。\n\n这也是赛前杨铭对他们的吩咐,觉得情形不妙,就赶紧举手,丢人总比丢命强。\n\n段和李孝恭,这都是官宦子弟,谁死了都不好交代。\n\n今天的铁勒人输了的四场,也只死了一个,不像昨天那样损失惨重,主要是昨天宇文化及开的好头,史万宝和杨玄挺也都杀神,都是搏命呢。\n\n今天的双方,都收敛了一些。\n\n十一场过后,大隋赢了九场,铁勒的契必喀图已经是颜面尽失,还损兵折将。\n\n现在的他,可没有心思睡女人了,脑子里只想着回到铁勒之后,怎么跟父汗交代。\n\n在杨素的故意传播下,当天晚上,就有一个御史台的官员进宫了。\n\n“现在京师都在这么传?”书房内,杨广放下手中的毛笔,皱眉问道。\n\n除了他之外,书房内还有起居舍人虞世南以及王茁灵。\n\n王茁灵眼下已经被封为婕妤了。\n\n今日捷报频传,杨广心情大好,兴致也高,正在书房内临摹王羲之的一副真迹。\n\n官员道:“都在这么传,听说今日京郊大营那边的人,都知道了。”\n\n“是真是伪?洛阳御史台那边并没有这类奏报,”杨广皱眉沉思。\n\n官员道:“这个臣就不晓得了,风闻奏事是臣的本职,臣也是听太多人提起,这才连夜禀奏殿下。”\n\n御史台这个部门,从设立之初,就是皇帝的耳目,他们的屁股绝对不能歪,只能忠心皇帝一人。\n\n无论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汇报给皇帝,至于真假,皇帝自己去查。\n\n杨广摆了摆手:“朕知道了,下去吧。”\n\n说罢,杨广重新返回桌桉,提笔就要接着写,但是才写几个字,就写不下去。\n\n一旁的虞世南道:“陛下心不在焉,今日还是不要临摹了,恐失水准。”\n\n杨广点了点头,叹息一声:\n\n“伯施(虞世南字)认为,这件事是真是伪?”\n\n虞世南摇头道:“臣不敢妄言,也许陛下可以派人去洛阳查探一番,便可知晓。”\n\n杨广呵呵一声,道:“朕以为,多半是真,洛阳要真没死人,京师这边也不会空穴来风,但朕觉得,风传之语肯定是夸张了,四万人?不可能有这么多。”\n\n虞世南点头道:“臣也觉得不可能有这么多,东京营造都一年半了,也才死了不到两万,运河刚开工,怎么可能像风传的那般浮夸。”\n\n“不省心啊......”杨广叹息一声:“传长孙炽入宫。”\n\n内侍高野点了点头,出去传唤了。\n\n长孙炽刚刚上任,很多民部的政务还不熟悉,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他就没有离开过官署,早晚都在皇城。\n\n运河的民夫征调以及粮食供应,都靠他,身上的担子可不轻。\n\n洛阳那边也有民部的官员常驻,所以伤亡情况,他这里有两份不同的奏报。\n\n一份奏报,是民部侍郎韦津传发至京城的,还有一份,是民部的一个小吏,私下奏报给他的。\n\n这个小吏,是长孙炽一上任,就安排进民部,并且派往洛阳。\n\n无论在哪个部分任职,没有自己人,注定什么事都做不成,两份截然不同的奏报,长孙炽当然知道该相信谁。\n\n但事关重大,他也一时拿捏不准,打算等太子过几天稍好一些,先奏报太子,再请教下一步怎么走。\n\n这时候,门房有人通禀,内侍省内省zhang高野来了,说是陛下传唤他。\n\n长孙炽赶忙带上他的进贤冠,整理了一下袍服,出了署衙。\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家父隋炀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家父隋炀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家父隋炀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家父隋炀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