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三章 初步试探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家父隋炀帝五零三章 初步试探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辽东城,是非常难打的,除去其周边十六座山城外,其大城也是固若鸡汤。\n\n城池的东南西北四面,全部设置有瓮城,像是一个乌龟头一样,从城墙上伸了出来。\n\n四座瓮城,全部是由青石垒筑起来的,一看就是临时建造的,青石这玩意,确实硬,但是垒的太高,它会塌。\n\n所以四座瓮城,墙高十米,石头中间的缝隙灌注有石灰和粘土,一旦下雨,这些粘合剂就会被冲刷掉,日子一久,它就得塌。\n\n但做为临时性的防御壁垒,看上去又仿佛是坚不可摧,这玩意是投石车和弩炮的绝缘体,根本打不动。\n\n但你不打还不行,如果你绕过瓮城去打城墙,人家瓮城里的弓箭手,两翼齐射,攻城队伍的损失将会非常惨重。\n\n外围还有壕沟和护城河,属于相当难打的坚城了。\n\n所以打这种城池,先得打瓮城,打完瓮城,还得从两边的城墙登城,从瓮城进不去,因为瓮城与城墙之间只有一道门,进去多少,人家里面的人宰你多少。\n\n为什么叫瓮城,瓮中之鳖呗,这玩意不能进去,进去很危险。\n\n说的直白一点,打辽东,就是人命堆,没有第二个办法,因为杨广给你定好了时间,否则的话,还可以围城,切断水源,等到城内粮草耗尽,自然也就好打了。\n\n吐万绪的攻城部队,六万人,在距离辽东城外的西南,正西,西北三个方向,安营扎寨,频繁派出旗官往城下叫阵,诱使敌军出城。\n\n虽然大家都知道,人家不会出城,但还是要试一试的,世间之事,不都有个万一吗?\n\n等到营寨立起,已经是三天后了。\n\n吐万绪令屈突通领本部四千人,亚将钱世雄步弓手三千人,亚将刘金叉令排手三千人,押官陈雄领攻城器械,共计一万人,列成阵型,做为初次试探。\n\n这一次试探的主要目的,是探查敌军城墙防御部署,再者,就是填壕沟和护城河。\n\n因为大隋这一次征讨高句丽,带了几件重家伙,攻城云梯。\n\n云梯有六个车轮,高十二米,两侧设置有Z形副梯,顶部还有一对辘轳,用以操纵飞云梯,飞云梯的作用,就是完善云梯的高度,如果云梯比城墙高,那么转动辘轳将飞云梯落下,这是从上往下跳进城墙,如果云梯没有城墙高,那么飞云梯就正好补上了这段距离,士卒只需再爬一小段,就能登上城墙。\n\n辽东城的城墙,高十五米,也就是说,卫士们登上云梯之后,再经飞云梯爬三米,就能登上城墙了。\n\n但是云梯必须贴合城墙,所以你得把壕沟和护城河给填了。\n\n壕沟浅,可以用木板搭设,但是护城河宽且深,木板扛不住云梯的重量,你得用石头去填。\n\n随着鼓吹队的战鼓敲响,屈突通总领的一万试探部队,分作八个方阵,朝着辽东城缓缓行进。\n\n列阵在前的,自然是排手,中间为弓矢队,后面跟着十二架攻城车,三十多架弩炮。\n\n攻城车前方,八个人抬着三米高的大排,也就是大盾,是由一根根粗木以绳索捆绑在一起,一旦攻城车就位,八名卫士会将大排以长短不一的六根木棍顶起,做为攻城武器的防御盾。\n\n投石之前,他们需要往前八米,给投石车让开视角,随后便需要撤回四五米左右的距离,以防敌方巨石砸中投石车。\n\n各方阵中间,有传令旗官不停的游走于军阵之中,负责发号施令。\n\n待到距离再近一些,已经接近敌军远程武器射程,屈突通下令两翼的四个军阵脱离中军,避开瓮城,往两侧城墙方向移动。\n\n随着远处城墙内的鼓声响起,瓮城高台上的弩炮和投石车,率先朝着屈突通两翼军阵投射,因为攻城武器都在两翼。\n\n而高句丽的弓箭手,则是需要静等隋军进入射程,才能射击。\n\n投石砸在地上,声势惊人,与弩机发射时的机括声响,组成了一种奇妙的声音,一种催命之音。\n\n被头石砸中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一滩肉泥,被重弩击中,则是甲碎人亡。\n\n即使是精炼钢铸成的盾牌,也扛不住重弩的巨大冲击力,因为排手的盾牌,为携带方便,重量和厚度都有限,何况吐万绪这支部队,没有装配精炼兵械。\n\n而隋军这边,各阵押官不断的高声嘶喊着,督促麾下卫士保持阵型,就算投石和弩箭落下,你也不能躲。\n\n因为你一躲,就会连带周围的人也跟着躲,容易引起羊群效应,也就是从众心理。\n\n这就是为什么屈突通的屁股后面,还有两千人的督战队,没有收兵的锣声响起,谁敢往后跑,格杀勿论。\n\n因为你一跑,就会有人跟着你跑,大军立时就乱了。\n\n不过投石车和重弩有一个天然短板,那就是距离太近,就打不了了。\n\n所以屈突通的中军,迅速往瓮城靠拢,只要靠近,你那些弓箭,对我的杀伤终究有限。\n\n但是两翼的大军,还得生生的扛着,因为填护城河,不是人抱着石头去填,而是投石车瞄准了,往河里投石,这是最有效率的。\n\n三道壕沟之前,卫士们开始铺设木板,而后方的投石车也已经进入有效距离,开始转动辘轳,装填投石,重弩则是负责射击城墙,给下方的铺路部队提供火力掩护。\n\n辽东城这样的防御,注定了不会有骑兵出城驱赶隋军,因为你挖了三圈壕沟,这玩意人都过不去,别说过马了。\n\n而可以为辽东城提供支援的,就是它附近的十六座山城,这些山城眼下,已经跟隋军干上了。\n\n“报!”\n\n一名背插旗子的令官从远方驰来,进入吐万绪的中军大帐:\n\n“韦总管一路颇为艰难,五女山城已经有贼兵绕向辽东,约三千具装甲骑,已经逼近我大军东南侧翼。”\n\n吐万绪挑了挑眉,看向阿史那大奈,道:“着令你部东南驻军退敌。”\n\n“末将领命,”阿史那大奈随即传令麾下将官,速报东南方向的阿史那思部结阵御敌。\n\n吐万绪算准了,五女山方向肯定要出问题,因为那边的山城,是敌军辽东防御的主力所在,因其地势原因,如果不是三倍兵力,是围不住的。\n\n所以他早早将阿史那大奈同族的阿史那思炮灰队,布防在大军东南方向。\n\n但是接下来的一封军报,吐万绪坐不住了,布防在北面的宇文化及部二万八千人,被燕州城和石台城的敌军冲破了防线,眼下已经朝着他大军北翼冲击而来。\n\n“近三万的大军,让不足八千的贼兵杀穿了?”吐万绪勃然大怒,拍案道:“速令宇文整军南下,与我北面侧翼夹击敌军,若有差池,军法从事。”\n\n他这是动了真火,五女山周边,山城有八个,韦云起两万人去堵,只漏过来三千人,你特么近三万人去堵一万人,漏过来八千。\n\n你个王八蛋。\n\n吐万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紧急调拨自己麾下主力纥豆陵部,率本部五千人,往北驰援。\n\n身为心腹的亚将洪景皱眉道:“让屈突通部先回来吧,两翼的袭兵解决不了,我中军不稳,眼下不宜损耗。”\n\n屈突通带着的一万人,已经死了一千多人了,再这么下去,会死更多,攻城部队这样的阵亡比例,其实是正常的,只要不死十分之四,就没事。\n\n但眼下两个方向有敌军袭来,吐万绪肯定不能再让屈突通去试探了,万一辽东城里的敌军知晓情况,杀出城来,屈突通得玩完。\n\n而身在三佛寨的李靖,也收到了北有敌袭的军情,攻城的事情,本来跟他已经没关系了,但是李靖清楚,如果吐万绪的中军受扰,辽东城的形势就复杂了。\n\n于是他令薛祚亲领六千精锐步卒,往北去了。\n\n燕州城部、石台子部,加上隋军的纥豆陵部、薛祚部、黄世郎部,五军的混战,在辽东以北、武厉逻城以南的沼泽地干上了。\n\n武厉逻城又叫新城,是高句丽最北仅次于辽东城、扶余城的第三大城,位于高尔山上,周边是辽泽,道路泥泞,遍布芦溏。\n\n这里整整有二十七座山城,总兵力三万。\n\n李靖也是顾虑到,宇文化及方向,一旦吸引到武厉逻的敌军南下,会拖延吐万绪打辽东的时间。\n\n正常来说,只要宇文化及布好防线,别说是燕州和石台子,就是武厉逻城大军南下,也能挡上一挡。\n\n谁知道会是这样?\n\n你爹也是我大隋威名赫赫的大将了,你怎么这么不堪?\n\n这里的军情,自然是要禀报给皇帝的,谁禀报最合适呢?自然是慰抚使宇文静礼。\n\n“化及防线崩溃,致使敌军南下,李靖不得已,令薛祚领军御敌,否则吐万绪主力为敌所扰,不得攻城”\n\n一封这样的奏报,被紧急送往后方。\n\n杨广将这封军报撕的粉碎,一脚踢翻了面前的长几,大骂道:\n\n“废物!”\n\n杨约和裴矩对视一眼,也开始跟着各种数落化及的不是。\n\n“传朕旨意,缮国公李景,接替宇文化及,为盖马道行军总管,待到击退敌军,重新构筑防线。”\n\n众臣顿时愣住了,杨约也有点懵。\n\n我骂化及,是希望你秋后算账,可不是希望是临战换将啊,这不合适吧?\n\n杨广就是这样,你千万别让他知道你败了,否则人家就要亲自指挥了。\n\n于是缮国公李景被叫来了,杨广亲自指点他部署防线。\n\n李景头都大了,我一把岁数了,跟着你是来是旅游的,怎么还得上前线啊?\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家父隋炀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家父隋炀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家父隋炀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家父隋炀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