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七章 杨老八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家父隋炀帝六一七章 杨老八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杨铭可以调整五千人以下的布防,超过五千人,他就没有这个权利了。\n\n太子不可能有这个权利,因为皇帝也担心太子太着急,取自己而代之。\n\n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前期励精图治,后期贪图享受,在享受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有人夺走他的享受,那么奸臣就会应时而生,因为皇帝需要奸臣来保障他的权利。\n\n奸臣一般都是孤臣,宇文述眼下就是起这个作用,他是在帮皇帝盯着杨铭,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但是杨广杨铭父子,心里都清楚。\n\n就算再紧急的军情,也得杨广点头,何况这一次东西突厥打起来,不算怎么紧急,毕竟没跟大隋打,但也绝对是大事了。\n\n“陛下在江都,旨意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足够始毕收拾薛延陀了,”卫玄在朝会上这么说,其实是希望杨铭做出行动,赶紧出手干预。\n\n但是杨铭不能,他可以得罪任何人,但不能得罪他爹。\n\n杨广只有两个嫡子没错,但人家庶出好几个呢,在大隋之前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庶出做皇帝的,而之后的唐朝更危险,中前期六个太子就没有一个顺利继位的。\n\n杨铭不敢冒这个险,事关对外军情大事,他不能擅作主张。\n\n你觉得应该劝,人家杨广却未必会这么想。\n\n“事关重大,还是等陛下旨意吧,”杨约是聪明人,主动帮杨铭挡住了。\n\n兵部侍郎斛斯政道:“据报,西突厥射匮的主力,眼下正在往东赶,距离薛延陀部至少一月的路程,可见始毕这次用兵,是早已谋画好的,趁着射匮往西扩张,以三十万的优势兵力,打算一举击垮薛延陀。”\n\n“但是薛延陀未必挡不住,”卫玄沉声道:“射匮的王庭设在三弥山,那里应该也有不少兵马,可以及时支援薛延陀,高昌国与薛延陀唇亡齿寒,也会出兵帮忙,扛一个月应该没问题,等到射匮主力一到,胜败如何,犹未可知啊。”\n\n杨玄感道:“那么变数,就是咱们了,咱们届时出兵帮谁,谁的胜算就大。”\n\n杨约冷哼一声,在旁泼冷水道:“你出兵啊?哪来的兵啊?江都十五万,东都十五万,眼下关中也就不到二十万,但是能征调的,有多少?五万有没有都是个未知数。”\n\n真没有,欠下的军饷还没有发,不好征调,关中是龙兴之地,二十万人你不能都去吧?去一半能行吗?不行,粮草后勤保障不了。\n\n如今的关中,仍是靠着洛阳运来的粮食过日子,而洛阳四大仓,现在没有多少余粮,还债还了一半,杨广巡游江都花了一半,最近听说还要疏浚江都与余杭郡之间的运河,这笔钱明年就得拨。\n\n哪还有钱啊?\n\n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必须要靠数年甚至十余年的积攒,才能发动,修洛阳、修运河、外加一场远征高句丽,把杨坚攒了二十多年的家底,嚯嚯干净了。\n\n所以东西突厥的这场冲突,大隋只能口头干预不能出兵帮忙,一旦败了,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重创,对国家也是重创。\n\n杨玄感没带过兵,杨素教他的时候,也没好好学,所以不懂,但人家杨约非常清楚。\n\n“国库空虚,并无出兵之力,”民部崔仲方道:“还是派使者规劝双方偃旗息鼓,方为上策。”\n\n宇文述摇头道:“其实暂时放任不管,是最好的,两边都是狼子野心,他们互相消耗,于我边境有利,只是西域商路难免受到影响,今年的关税,肯定是没多少了。”\n\n他跟始毕有勾结,自然是要帮着始毕说话,这次冲突是始毕挑起来的,人家肯定不希望大隋出手干预,始毕敢打,肯定是有万全准备的。\n\n“那倒也未必,”卢楚道:“河西走廊的商道,受各国保护,即使有大战,也不会有人打劫商队,我们要赚钱,人家也要赚钱,没钱就去打劫商队,这是竭泽而渔。”\n\n杨约认同道:“一条商路,大家都在赚钱,没人会主动去断了这条财路,我大隋西出货物,西域求之不得,别说打劫了他们甚至都得派兵保护。”\n\n杨铭点了点头,沉声道:“所以眼下,还是静观其变吧,我们对东西突厥的态度,是不能让其中一方坐大,眼下的情形,双方都在试探初期,真正的大战还未开打,谁强谁弱还难以判断。”\n\n“始毕这次用兵,说到底还是不希望薛延陀归附射匮,”卫玄道:“毕竟薛延陀部夹在东西突厥之间,是缓冲带,归附任何一方,都不是对方想要看到的。”\n\n名义上,无论东西突厥还是西域诸国,都是臣服大隋的。\n\n历史上,杨坚圣人可汗的称号,杨广同志并没有成功继承,但是这一世,因为灭了吐谷浑和高句丽,始毕又以卑微姿态入江都朝见,所以眼下各国,肯定承认杨广圣人可汗的地位。\n\n等于杨广是天下之主,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n\n杨铭看向卢楚,问道:“始毕在江都,陛下面前,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内史省的起居注,送来了没有?”\n\n卢楚摇了摇头:“起居注一直是省内起居舍人保管,在虞世南手里,并没有送来京师备档。”\n\n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记注之职,其来矣。\n\n大隋负责编撰起居注的,只有虞世南,这玩意不能外传,只有太子能看,因为起居注其中一项作用就叫“示后王”,杨铭做为后继之君,不想看都得看,因为他得学习,但是看完之后,不能外传。\n\n历史上,皇帝起居注流传下来的非常少,就算流传下来,那也是可以让你看到的部分。\n\n不让你看到的,叫真相。\n\n所以历史,从来都是蒙着一层面纱的。\n\n杨约道:“殿下是觉得,始毕南下江都,其实已经有所暗示了?”\n\n杨约道:“殿下是觉得,始毕南下江都,其实已经有所暗示了?”\n\n“有这个可能,”杨铭点头道:“江都那边,也许陛下早已洞若观火,始毕此番卑微,出人预料,很有可能就是讨好我们,避免我们出手干预,又或者说干预,也是帮他。”\n\n宇文述赶忙道:“东突厥与我们关系,确实更近一些,也更听话一些,射匮至今,并没有朝见我陛下,反而贡品年年递减,可知西突厥并不可靠。”\n\n“外族皆不可靠,许公还是要理清楚的,”杨约笑道。\n\n宇文述哈哈一笑,道:“一时口误,你就别挑我刺了。”\n\n这两人年轻时候,关系很铁的。\n\n杨玄感道:“应勒令安西都督杨玄挺,广派斥候监视边境,高昌国有我和亲公主,我们有保护之责。”\n\n“兵部发文吧,让樊子盖和杨玄挺都盯紧一点,”杨铭缓缓起身,突然又想到什么,重新坐下道:“我欲夺情恭仁,诸位怎么看?”\n\n宇文述赞同道:“杨恭仁身居殿内省、谒者台两部主官,符合夺情。”\n\n杨纶皱眉道:“这个还是要看恭仁自己的意思,眼下国无大事,还不到舍孝尽忠的份上,弘农距离京师不远,若有大事托付,再夺情不迟。”\n\n“臣也以为这样合适,”杨约赞同道。\n\n杨铭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吧。”\n\n洛阳那边,赵国公独孤纂进京了。\n\n他为什么要来呢?人家闺女快生了,独孤凤儿是年前双身的,眼下已经临近九月,生产在即。\n\n独孤家自打独孤伽罗之后,终于再一次可以诞下杨家的血脉了,独孤纂很当回事,朝廷这边也挺当回事迎接人家。\n\n毕竟是国公,独孤家主,还是外戚,东都尹,又很少进京,所以礼部会非常隆重的迎接人家。\n\n本来一盘散沙的独孤家,因为独孤凤儿关系,眼下正在往一起靠拢,加上独孤纂确实有手段,还有钱,不断的拉拢其它几房,眼下家主的位置,坐的算是比较稳当了。\n\n但是还有弊端,他是稳了,但他死了咋办?\n\n所以这一次,他是带着长子独孤寅来的,现任洛阳县令,就是原先那个洛阳。\n\n独孤凤儿的寝殿当中,陈淑仪正在扶着凤儿走路,临产前多走路,是为了好生,女人生孩子最怕不好生。\n\n有人撒泡尿一使劲,甚至放个屁,孩子就出来了,有人使出吃奶的劲,都生不出来。\n\n独孤纂和长子,也在这里。\n\n“根生今年多大了?”杨铭问道。\n\n根生,就是独孤寅的小名,没办法,小时候太穷了,小名起的多少敷衍了点。\n\n独孤寅答道:“回殿下,今年三十九了。”\n\n“那不小了,”杨铭点了点头:“想去哪?”\n\n都是自己人,完全可以直白点。\n\n独孤纂赶忙道:“根生原来是河南县令,现今是洛阳县令,他是臣的长子,臣还是希望他能进三省历练一下。”\n\n他们这场对话,就好比穷亲戚进城,走后门求安排来了。\n\n虽然人家这个亲戚可不穷。\n\n杨铭笑了笑,正要答话,突然间,背后的陈淑仪一声尖叫,众人赶忙转头。\n\n只见独孤凤儿捂着肚子,脸上的汗像是刚洗过脸一样,哗哗的流,表情惊恐道:\n\n“我要生了,快叫产婆。”\n\n杨铭等人大惊,赶忙就往外走,一直等在外面的带下医和产婆迅速进殿。\n\n不到五分钟,孩子的哭声就传出来了。\n\n“龙子龙孙。”\n\n独孤纂父子闻言,赶忙跪拜,杨铭内心叹息:又特么是儿子。\n\n.\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家父隋炀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家父隋炀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家父隋炀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家父隋炀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