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我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第四十三章 我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状元楼内的气氛,已经是到了火山爆发前的最后一刻! 随着报喜人的脚步声‘噔噔噔’的由下及上,三楼的士子们,牙都要咬碎了! 状元啊,这可是状元,他们之中居然出了一个状元。 虽然人人都在求漫天神佛,求他们保佑等下报喜人喊出的是自己的名字。 可更多的,咬牙切齿的在心中祈求神佛,绝对不能是自己身边的某某某。 若是自己的哪个朋友老乡成了状元,他们的怨念能让状元楼从此之后化为鬼楼。 ‘我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哪怕是自己不中都无所谓了,可千万别是自己同乡朋友中了。 这就是此时状元楼三楼内,绝大部分人的想法。 等到欢天喜地的报喜人,一路高喊着‘贺喜’踏上三楼的时候,还没等他说话,一抬眼就被眼前这宛如修罗炼狱般的场景给慑住了。 那一双双的眼睛,红的宛如厉鬼一般,恶狠狠的盯着他。 鼻息粗重,喘息之间都带着渗人的磨牙声响。 用力咽下口唾沫,双腿发软的报喜人,声音都带着打篮球的歌手们梦寐以求的颤音“贺,贺喜。贺喜华亭陈子龙陈老爷,高中一甲第一名!” 名字一出,无数双眼睛瞬间齐刷刷的看了过去。 绝大部分人,几乎是同时松了口气。 还好不是自己的兄弟。 别人开路虎无所谓,自己兄弟开路虎,那就是兄弟都没得做了。 ‘啪!’ 陈子龙手中的酒杯,跌落在了地上,摔的粉碎。 他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选了他做状元。 一甲前三,必然是要皇帝钦点。 “这,这...” “哈哈哈哈哈~~~”最先反应过来的史可法,当即拍案而起,放声大笑“人中兄,这才是天意!” 一瞬间,之前顾炎武他们所坐的桌子,在状元楼大掌柜的眼里就没那么香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陈子龙与史可法所坐的桌子上。 这可是状元坐过的桌子,以后酒水菜肴的价格,起码要涨二十倍。 想不想沾沾状元郎的福气?肯掏银子就成。 大吉大利,今晚吃饭加只鸡。 迷糊之间,陈子龙已然是被众人簇拥着下了状元楼。 等他来到外面街上的时候,四周全都是围观的百姓,敲锣打鼓的足有半条街。 状元楼这里更是干脆把剩下所有的鞭炮,全都给点了。 噼里啪啦的轰鸣声响之中,烟雾缭绕的笼罩半条街。 入目所见,全是笑脸。 耳中所闻,皆是吉言。 有些浑浑噩噩的陈子龙,猛然间想起了自己在江南服徭役时候,见到的那些为了一日两餐奔波劳苦,最终却是连全家肚子都填不饱的百姓们。 再看看眼前这欢天喜地的一幕,他咧开嘴笑了,笑声越来越大,甚至连轰鸣的鞭炮声响都被盖过。 从宋仁宗赵祯时代起,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只要过了会试就不再被黜落,而是全部中进士。 所以后面的殿试,纯粹就是走过场。 殿试的时候,李云泽看着眼前的陈子龙,顾炎武等人,心中很是有些感慨。 历史上眼前这些人,除了顾炎武抗清失败最终归隐山林之外,其他人全都与鞑虏血战到底,最终殉国。 崇祯朝的几姓家奴很多,可也有眼前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 既然他李云泽来到了这个世界,那绝对不能让悲剧重演! 洪承畴宣读了对此次科举佼佼者们的安排,一甲的三位全部入翰林院,而身为状元的陈子龙,更是成了翰林院修撰。 大明有個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非翰林不得入阁。 也就是说,没在翰林院里养望过的,是没有资格入内阁的。 入了如此清贵的衙门,基本上就等于是走进了未来青云直上的道路。 “万岁。”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陈子龙却是上前行礼“臣,不愿入翰林院。”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先是陡然一静,随之就是躁动喧哗起来。 这陈子龙是标新立异,还是脑子有病? “为何?”一脸轻松的李云泽看了过来“可是嫌低了。” 翰林院修撰乃是从六品,对于新科进士们来说,这就是巅峰了。比全天下所有正七品的知县都要高。 “并非如此。”甩开了史可法的拉拽,陈子龙目光坚定的回应“臣不愿在翰林院养望,臣想去地方上为百姓做事。” 这话一出,又得罪了茫茫然一大片人。 翰林院养望这种事情大家伙都知道,可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的,他陈子龙绝对是第一个。 有些话,是不能明面上讲出来的。 李云泽对此不以为意“想好了?” “是。” “陕西那边大旱,贼寇四起。你去那边做知县如何。” “臣谢万岁。” “到任之后,要如何为当地百姓做事?” 很明显,陈子龙有这方面的准备“万岁,臣当整顿田亩,收揽流民行屯田。天光大旱之下,当挖井开池以求蓄水。统筹物资,确保百姓们能吃得上饭。清理诉讼,以大明律治。” 越说越来劲,陈子龙深吸口气“若是有贼寇来犯,当速报总督来救,紧闭城门发动百姓守城,与贼寇血战到底。” “看来你的确是有所准备。”李云泽起身,踱步来到了陈子龙的面前“要记住一件事,贼寇奸诈,常扮百姓混入城内,突然发难夺取城门。” 他转头看向王承恩“安排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暗中保护他。他破了那么多的规则,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他的小命。再告知孙传庭,看好了,别让人阴了他。” 皇帝如此看重,真是让奉天殿内的众人艳羡不已。 一旁的夏允彝也是心神大动,有意随陈子龙行事,不入翰林院而是直接下地方。 可转念一想,若是自己这个时候提出来,岂不是成了拾人牙慧,没由来的被人给看轻。 三十出头的夏允彝想的多,可十八岁的顾炎武却是慷慨激昂的站了出来“万岁!臣也不去翰林院,臣愿随人中兄同往陕西。” 这话换做是夏允彝来说,肯定会有人说他附人骥尾。 可顾炎武说,就算有人这么想,也不好直接说出来。 毕竟十八岁,年轻气盛,正当其时! 一甲只有三个人,状元和榜眼都表态了,身为探花郎的夏允彝,此刻反倒是别无选择。 这种情况下,难道他还能自己去翰林院不成。 “万岁,臣也不去翰林院,愿去陕西。” 不远处的翰林学士苦笑不已,往日里清贵的翰林院,现在居然谁都看不上了,这都叫什么事儿。 “不入翰林,不得入阁的事情,朕是知道的。”李云泽颔首,伸手指着奉天殿内的众人“从今以后,这条规矩要改。” “朕这里不要什么养望,只要能做实事的人。从今往后,不历州府,不得着绯。” 明朝官服使用什么颜色,也是有讲究的。 四品以上着绯袍,五品到七品穿青袍,八品九品不入流的,统统都是穿绿袍。 李云泽的意思很明白,没有地方上工作过的经验,别想做到四品以上。 至于翰林院清贵养望什么的,那可真是去你的吧。 一群只知空谈的书生,有个屁用。 时光匆匆而过,时间已是崇祯二年八月。 八月流火,赶上小冰河期的大旱时节,那真的是热到不行。 哪怕是性格坚定的李云泽,也是不得不把每日里策马射箭的时间,都给推到了酉时。 骑完马,射完箭。一身大汗的去洗个澡再吃饭,在这个时代里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享受。 夜幕降临,宫门落锁 不出意外的话,来意外了。 御书房外传来的喧哗声响,站在角落里蹭空调的王承恩,急忙跑了出去。 “皇爷~~~” 不过片刻的功夫,王承恩一手举着金牌,一手举着一封插着羽毛的羽檄信跑进来“三边总督四百里加急军报!” 在宫门落锁的情况下,能送进皇宫里的东西唯有军报。 什么叫做军国大事,这就是。 接过信件检查了下火漆泥印,确定无误之后,李云泽伸手指着御书房的门“关门,冷气都跑出去了。” 的确是孙传庭的信件,而且还是一封报喜信。 孙传庭抵达陕西之后,并没有一上来就急吼吼的去清剿流寇。 他很清楚的知道,不解决大旱之下的民生问题,流寇们是剿不完的。 所以他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招揽流民屯田,积蓄物资训练士卒事,任由流寇肆虐。 因为此事,弹劾孙传庭的奏章数不胜数。 现在夏收之后,孙传庭终于是动手了。 流寇都是不事生产的,他们的工作是劫掠。 夏收之后,各地缺粮的流寇们聚集起来准备干票大的,集中力量突袭了三水县。 他们视孙传庭为缩头乌龟,压根就想过孙传庭其实是扮猪吃老虎。 众贼围攻三水的时候,之前一直不动大军的孙传庭突然就动了。 大军突袭之下,流寇们当场被打崩在了县城之外。 紫金梁,混天王,王二,高迎祥,王大梁等诸多贼首被阵斩,众贼首领王嘉胤逃亡之时被生擒。其余张献忠等贼首没于阵中下落不明。 此战斩俘贼寇近五万之众,所谓三十六营主力,近乎一战尽没。 “打得好,不愧是孙传庭。” 起身走到地图旁边,李云泽的目光落在了东北角上“内患暂时压住了,这个时间窗口可不能浪费。” 他握紧拳头,直接砸在了沈阳城的位置上。 “一战定胜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