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是个傻子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是个傻子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不是李云泽瞧不起人,实在是自从朱高煦与朱高燧之后,大明的王爷们基本上就成为了废物的代名词。 他从不会担忧这样的对手,真正让他关注的,唯有那些花样百出而毫无底线的文官们。 “盯死了这帮家伙。”李云泽嘱咐眼前的刘勉“他们没什么脑子的,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做保密意识。尤其是在吃酒做乐的时候,更是什么都敢说。让你的人好好听着,记着。了结动态之后再来禀报。” “臣领命。”刘勉恭恭敬敬的行礼。 他心中想的是,太子对这方面的事情倒是挺在行的。 毕竟文官们没有保密意识,几杯马尿下肚什么事情都敢说这个事儿,知道的人真是不多。 “孤这里,自然不可能长久把持锦衣卫。”李云泽习惯性的拉拢外加封官许愿“事情做的好,日后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刘勉大喜过望,连连行礼表态,自己肯定愿为太子效死! 之前赵简王朱高燧掌管锦衣卫的时候,他们这些人都没什么太大的工作干劲。 毕竟若是皇族掌管锦衣卫成了常态,那他们可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现在的话,可算是见着光了。 至于说锦衣卫站在哪边,这还用说吗? 太子这里兵强马壮,天下兵马大权尽入其手。 大头巾那边除了一张嘴和笔杆子之外,还能有什么? 古人说的好‘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谁兵强马壮,锦衣卫就站在谁这边。 挥挥手让刘勉他们出去,李云泽坐在椅子上继续翻看各种情报。 等到看完了,他狠狠的伸了个懒腰。 这次可比明末世界强太多了。 明末那里,一开始的时候除了大义的名分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 就连锦衣卫,也得自己花钱去收买。 军队只能是重建,文官们更是反面教材的典型。 哪里像是现在,兵马银钱什么都有,就只差一个名分了。 李云泽等待的名分,并没有让他等候太久。 春日之后,朱高炽的身体状况就开始每况愈下,甚至出现了坐在龙椅上开朝会,自己却是睡着了的事情。 御医开了温补的方子,还难得主动进言,请陛下多事歇息,莫要操劳过度。 对于向来讲究无过便是功的御医来说,话说到这个份上就已经是非常负责任了。 或许是觉得丢脸,也或许是真的察觉到身体不太好。 朱高炽难得的消停了些许日子。 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可别人却不会这么看。 杨士奇等人查看了药方之后,全都是黯然不语。 饱读诗书的大头巾们,基本上都懂些药理,自然也会看方子。 御医们开的药方一点都不复杂,完全就是续命用的! 文官们是真的急眼了。 这好日子才过了多久啊,各种花费才刚刚开始,口袋都还没满呢,怎么这么好的圣天子就要走了呢? 暗地里延请名医勘验药方,确定没办法之后,文官们很快就采取了行动。 “让太子去巡视应天府?”气色看着好似好些来到朱高炽,疑惑看着眼前的大臣们“用得着他去吗?” “陛下。” 杨溥坦言“想要迁都,自然是需要太子应允。请太子走一趟应天府,也好请他看看江南风光。” 朱棣为了收服北地汉儿之心,不顾诸多反对的迁都来到了顺天府。 可朱高炽却是在文臣们的鼓动下,又想要迁都回到江南去。 毕竟对于文臣们来说,南边才是他们的根基之地。 回到了江南,才能如鱼得水一般肆意妄为。 朱高炽也是同意的,因为北边这儿天气不好,环境也没有江南那么优美。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谁也不知道太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太子若是反对,那这事儿可就难办了。 “好吧。”朱高炽自己也怀念江南风光,桥边美人“朕等会去跟太子说说。” 文官们悄然松了口气。 互相对视了几眼,却是说起了迁都在即,诸皇子出镇封地之事可以暂缓云云。 朱高炽自然也是全都应下。 文官们告辞离开的时候,心中还是非常感慨的。 老天爷不开眼呐,如此一个好皇帝圣天子,为什么却是个短命的! 至于李云泽,他们恨不得李云泽能跟懿文太子朱标视察长安城一样,一去不复返直接病死最好。 当朱高炽来到东宫找李云泽,问他愿不愿意南下去应天府看看的时候,李云泽的神色很是奇异。 具体来说,就像是在纠结要不要当个好人。 “真想迁都回应天府去?” “是。”朱高炽坦言“这边又干又冷,而且还要花费巨大开漕运送粮食来,不如回去算了。” 而李云泽稍微一顿,却又继续追问“文臣多江南人士,不担心回去了他们势大难定?” “你也别对文人抱有偏见。”朱高炽连连摆手“他们也是为国为民,有他们帮忙,朕这儿整日里也能松快许多。” “嘿。” 李云泽微微蹙眉“陛下可知先帝为何要迁都来此?他难道不知道这里气候不好又缺粮食吗?他难道不知道江南温柔乡最是醉人的吗?” 一提到朱棣,朱高炽这儿就有些不自然。 他张口结舌,一时难对。 最终憋出来一句“老爷子就喜欢打仗,为了方便打仗居然把都城迁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 话说到这里,李云泽已经不想再说下去了。 朱棣从小就在军伍之中长大,深知民间疾苦。 而朱高炽却是在燕王府长大,过的是锦衣富贵的日子。 环境造就的性格,这没办法改变。 朱棣和朱元璋一样,知道文臣们的秉性,所以一直强力压制不给他们反弹伸手的机会。 可朱高煦却觉得文官可用,能够分担自己的工作,让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 至于由此带来的后果,他不是不知道,而是觉得伸手拿点也能接受。 李云泽知道这些,所以什么天子守国门的话也就懒得再说出来。 没意义,也没什么用处。 “我知道了。”李云泽缓缓点头“我去应天府。” “啊?答应了?”朱高炽都有些不敢置信,李云泽居然这么轻易就同意了? “嗯。”李云泽微笑以对“答应了。” 起身的时候,李云泽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陛下,还望保重龙体。” 文官们的打算,李云泽这儿早就知道了。 无外乎是先把他给远远的支出去,之后等到皇帝大行,立刻保扶某位王爷上位,先把大义的名分拿下来。 至于勋贵,当然是各种赏赐加爵来拉拢分化。 他们以己度人,觉得只要好处给到位了,勋贵们肯定会倒戈站在他们这边。 到了那个时候,一张让李云泽去守祖陵的圣旨就能安排了这位好圣孙。 最后的最后,还可以安排江湖强人行那‘三尺之内,人尽敌国’之事。 古往今来,文臣们搞事情基本上都是这么个套路。 不像是武勋,直接操刀子就干那么简单明了。 朱高煦不知道自己的一番问答,已经是让李云泽彻底失望。 在其离开京师南下去往顺天府之后,喝汤吃药了一段时日,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然逐渐好转起来的朱高炽,安耐不住自己的蜜蜂心,又开始服用仙丹找美人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七,刚刚结束捉迷藏游戏的朱高炽,突然陷入昏迷之中。 御医紧急用药,却是毫无作用。 不得已之下只能是行险,用金针刺穴,外加百年人参吊命强行抢救清醒。 恢复神智的朱高炽,第一句话就是‘速速诏太子回京。’ 虽说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朱高炽的确是没想过易太子。 只是,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已然是由不得他了。 出于对皇明再出一位朱元璋朱棣这种帝王的担心,文臣们决心自己来办事。 历史上他们愿意扶持宣宗,是因为朱瞻基较为听话,虽然依旧支持郑和下西洋,可却是扔掉了安南。 而且对文官们多有信任,一如朱高炽。 现在的话,李云泽之前的种种表现,一如朱棣朱元璋一般,双方根本没有和解的可能。 文臣们最终下定决心,要废太子换人! “你们要造反不成?!” 强行拖了两天之后,不愿意派人去给应天府送信的文臣们,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张皇后。 他们是想要废太子,换个符合自己心意的上位,而不是真的要造反自己来。 所以面对张皇后的时候,只能是用秘密武器。 “娘。”一个身穿蟒袍的年轻人快步走入钦安殿内,向着张皇后跪下哀哭“我也是你的儿子啊,帮帮我。” 满脸不可思议的张皇后,愣愣的看着脚下的年轻人“瞻墉,怎么会是你?” “娘。”朱瞻墉没喊母后,而是用了更亲近的称呼。 他膝行几步,抱住了张皇后的腿“诸位大臣都不愿兄长继位,愿保扶我上位。求您帮帮我~~~” “你是个傻子啊。” 张皇后也是随之落泪“你兄长他是一如你太爷爷,爷爷一般的枭雄豪杰,岂会如此轻易就被拿捏。等他回来了,你是要倒霉的。” “来不及的。”已经被迷了眼的朱瞻墉,此时心中只有那把椅子“文臣们都支持儿子,武勋那边也都收了银子。最重要的是,他在应天府啊。等他回来的时候,什么都晚了。” 落泪不止的张皇后,只是摇头。 若是那么轻易就被安排,那太子岂不是辜负了先帝的一番安排。 猛然间,内殿传来了太监们的哭泣与尖叫“陛下!陛下驾崩了~~~” 当顺天府内响起了沉闷钟声的时候,城外军营中军大帐内,诸多披挂整齐的武勋们,齐齐看向了坐在椅子上的李云泽。 “你们收的银子就当是辛苦费。” 李云泽面色如常,声音和缓“瞻墉许诺的晋爵,孤也全都认可。” 说到这里,他握着永乐剑站起身来。 “现在,随孤入城!” 笔趣鸽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