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挽天倾!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挽天倾!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代王宫中,此起彼伏的俚语叫骂,哭泣嚎叫之声不绝于耳。\n\n众人红着眼睛一边哭一边骂,其神态之复杂,表情之多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n\n与之前贾姬死的那次不同,这次众人大都是出自真心。\n\n能够站在这里的,自然是对非常了解规矩。\n\n天子驾崩之事,用剧孟传递的话语来说就是,王等人内外勾结,为了扶持胶东王刘彘上位而暗害了天子。\n\n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应该是由胶东王上位。\n\n胶东王与中山王之间的竞争关系,懂的都懂。\n\n而他们这些幕僚,校尉,将军们,击败匈奴王庭,斩杀匈奴左贤王的泼天功劳,却是跟着中山王取得的。\n\n胶东王上位,这些功劳不说打水漂,可至少也是会被秋后算账。\n\n他们可不是开国一代的后人,基本上除了窦婴灌夫等人之外,都是新人为主,能出头全都是依靠于依附中山王。\n\n在这个事关前途与身家性命的关键时刻,这些人天然的会站在李云泽的身边。\n\n与别的无关,完全是利益使然。\n\n跟李云泽同舟共济,能够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与未来,更何况此时这边明显胜算更大。\n\n李云泽身为大将军,总揽天下兵马大权。\n\n不但精锐的北军此时在他的手中,还有规模庞大的长城军团,此时也是奉李云泽的军令行事。\n\n原则上,李云泽还有权调动全天下的郡兵。\n\n秦汉时期的军制,与后世不同。\n\n军士们不认得皇帝是个什么模样,只知道服从上司的命令。\n\n而他们的上司,则是服从校尉将军们的命令。\n\n校尉将军们,现在只认李云泽。\n\n为何秦汉时期每次大将出征,君王都要拜将搞的非常隆重,又是虎符又是圣旨诏书的,就是因为军权交出去了那就是真的交出去了。\n\n残酷的军法震慑之下,大将军说叛变是真的能带着兵马叛变的。\n\n军士们无法分辨也不愿意去分辨谁是谁非,他们被训练成机器,只知道遵从军令。\n\n当年诛灭诸吕的时候,那少帝还是皇帝呢,还不是军将们一声令下,军士们直接乱刀将皇帝给砍死了。\n\n这个时代里,军权就是如此。\n\n宋明时期将尚武之风以及军方打压到了极致,除了利益使然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这等事情的发生。\n\n王翦灭楚的时候不断自污,刘邦讨平叛乱的时候屡屡亲自出征,根源就在于兵权交出去就全都掌控在领兵之人的手中。\n\n此人若是想叛,那就是真的叛了。\n\n很明显,此时王宫内的众人,都想着李云泽能够起兵去长安城,为天子报仇雪恨!\n\n面对着众人期盼的目光,李云泽却是默然不语。\n\n他站在丹阶之上,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拿着周亚夫写给自己的书信,眉头微皱仿佛是在为难什么。\n\n倒也不是为难,而是有些意外。\n\n意外与周亚夫的选择与安排,按理说他被天子刘启穿小鞋,准备在新君上位之前处置掉,应该满腔怒火,毫不犹豫的投入到王程不识叛乱集团的怀中才是。\n\n可.\n\n“报~~~”\n\n随着一声急促的呼唤声响,宫卫来报“有自称张汤使者之人前来送信。”\n\n张汤家中在长安城为吏多年,属于地地道道的地头蛇,躲过第一轮的搜捕之后,迅速安排人手将长安城的消息给送过来。\n\n翻看张汤亲笔书写的信件,上面将这次长安城的事情介绍的比较详细,对比周亚夫的信件,李云泽已然是有了大致的了解。\n\n通过收买等手段,暗中掌控了一批南军宫卫与城戍军,以程不识为首发起兵变。\n\n张汤的信件上,写了一些他打探的消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未央宫尉李广,在这其中扮演了一个让人不解的角色。\n\n一方面是李广不断下达军令,将原本驻守未央宫的兵马调离关键位置,甚至直接下令未央宫宫卫投靠胶东王。\n\n可另外一方面,却是看上去像是王那边核心的李广,却是从未出现过。\n\n张汤推测,李广可能已经被控制。\n\n然后他说,一名掌握兵权的将军被控制,真是难以置信。\n\n换做别人,李云泽也会表示难以置信。\n\n可若是李广的话,以他的性格来说,大意之下被人拿捏住,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儿。\n\n李云泽自己这儿,立马就能想到十余种办法将其拿下掌控。\n\n“王,程不识是核心。”收起信件,李云泽摩挲着下巴“李广有可能是被坑了,周亚夫的态度摇摆?”\n\n“现在的问题是,王一宫中夫人,哪里来的那么多财富收买那么多的人?”\n\n虽说天子卧病在床,可大汉从朝廷到少府,各个部门依旧是在正常运转。\n\n能够瞒得过那么多的耳目,一举将这件事情给办成,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还得拿的出巨额财富来进行各种活动。\n\n李云泽还不知道刘武在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知道其为了皇位,几乎倾尽了梁国的国库。\n\n在他看来,与王她们走的近,又能拿的出如此之多财富的,唯有馆陶公主。\n\n“看馆陶公主也不像是个没眼力见的。”李云泽疑惑的地方在于“她会这么傻?”\n\n以正常人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在犯傻。\n\n毕竟就算是掌控了长安城又如何,天下大半兵权都在李云泽的手里握着,人家只要起兵回到长安城,一切魑魅魍魉都将烟消云散。\n\n馆陶公主算是聪明的,自然不会去淌这趟浑水才是。\n\n“难道也是被拿捏住了?”\n\n对于长安城爆发的变故,李云泽有些惊讶,却是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n\n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惊恐畏惧之下,狗急跳墙的举动罢了。\n\n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天子,而是自己才对。\n\n只有干掉了自己,这次事情才能真正的看到成功的希望。\n\n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外面再度传来报声。\n\n“大王,有朝廷使者前来宣读圣旨。”\n\n“哦?”\n\n李云泽的眼皮微抬,面露笑意“来的倒是挺快,让他进来。”\n\n使者一入殿内,就感觉气氛压抑。\n\n众多将军校尉幕僚们,都是恶狠狠的盯着他看,那种眼神就像是在屠夫在挑选下刀牛羊。\n\n站在最上面的李云泽,双手背在身后身形宛如山岳。\n\n目光扫了过来,淡淡的开口说道“什么样的诏书,说吧。”\n\n抬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使者在众多如狼似虎的目光注视下,拿出了诏书读了起来。\n\n略去那些没有意义的废话,这份诏书之中所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免去李云泽的大将军之职,同时赐死!\n\n‘呛啷啷~~~’\n\n一连串的拔剑声,响彻了大殿。\n\n主父偃举剑指着使者,厉声怒吼“尔等贼子,莫不是以为大王是扶苏呼?区区伪诏,也敢来丢人现眼!”\n\n公孙弘等人当即符合,甚至有脾气急的恨不得立刻上前就将这使者给斩于剑下。\n\n他们明面上是使者愤怒,可实际上却是在劝诫李云泽。\n\n你可千万别学扶苏那个沙雕!\n\n虽说日常观察上来看,杀伐果决的大王必然不会做那等蠢事,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呐。\n\n大王若是真的学了扶苏,那他们可就真的是想哭都找不到坟头。\n\n“够了。”\n\n李云泽淡淡的一句话,可算是保住了即将被乱刀斩死的使者。\n\n扫了眼使者手中的诏书,李云泽平静的说了一句“此乃伪诏,不奉!”\n\n他也是有些诧异的,在他看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解除兵权,将自己赶回封国里才是。\n\n之后稳固地位,再想办法慢慢剪除自己的羽翼,然后赐毒酒或者白绫,又或者是发兵来打都行。\n\n现在居然如此激进,上来就玩赐死这一招,莫不是真把自己当成扶苏那等沙雕了?\n\n李云泽的话语一出,四周众人齐齐松了口气。\n\n主父偃的面上,满是如释重负的神色。\n\n大王没有发傻,做出了最为正确的抉择,这一战胜券在握!\n\n“回去告诉王她们。”背着手的李云泽,迈步走下丹阶,来到瑟瑟发抖的使者面前“本王不日将会返回长安城,清扫魑魅魍魉。”\n\n顿了顿,他的目光环顾四周众人,沉声说道。\n\n“挽天倾!”\n\n晋阳城内外,众多军营之中皆是一片雪白。\n\n确认了天子驾崩,军中上下全部挂白,一时之间将晋阳城内各家布铺的白布都给一扫而空。\n\n长城军团大部分返回原驻地,继续守卫长城沿线防备匈奴。\n\n各地前来支援的郡兵,也是领取了赏赐之后,各自回家。\n\n这些军士们都拿到了至少两缗钱,两匹布,外加两头羊作为赏赐。\n\n立下功勋的,除了记录功劳待回到长安城之后封赏之外,还能额外得到牛马等大牲畜。\n\n没办法,这次的缴获实在是太多了。\n\n牛羊马匹各类牲畜的缴获数量,何止数十万之多!\n\n李云泽现在是大将军,带的是军队,不是少府有牧监。\n\n受伤生病的牲畜宰杀吃掉,制作肉铺。\n\n而剩下的那些,他可没有心思去养,所以干脆全都当做赏赐分发给军士们。\n\n牛马这等大牲畜,都是田间好手,哪怕是良家子们也是喜笑颜开的需要。\n\n而羊的话,则是中产以上的人主要的肉食来源,可以说人人都喜欢,不用愁销路。\n\n实际上这些时日里,消息灵通的各地商队,已然是络绎不绝的来到了太原郡收购牲畜。\n\n这一波奖赏发下去,顿时军心士气大振。\n\n随即,李云泽带着数万北军,两万多挑选出来的长城军团,外加增补之后上万中山国的兵马。\n\n称十万正兵,沿途征发民夫随行,号四十万大军以靖难的名义,直奔长安城而来!\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