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愧是汉王殿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臣们求着我登基第11章 不愧是汉王殿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御书房里,皇帝正在批阅奏折。这时,暗卫甲走了进来,从怀里拿出一封密折递给了一旁的孙奎。 孙奎收下后,双手捧给了皇帝。 皇帝在伸手接过奏折之前,问暗卫甲道:“哪里的密折?” 暗卫甲恭敬地答道:“岭南汉王殿下的密折。” 一听是小儿子的密折,皇帝立马从孙奎手里“抢”过密折。他边打开,边说道:“这个臭小子终于想起来给朕写密折了。” 看着皇帝这副迫不及待的模样,站在一旁的孙奎拼命地忍笑。自从汉王殿下去了岭南,皇上每天都眼巴巴地等着汉王殿下的奏折,现在终于等到了。 皇帝认真地看完密折后,突然大声地叫了一声:“好!” 他这一声大叫吓了孙奎和暗卫甲一跳。 皇帝神色非常激动,嘴里一直说着:“好好好,真的是太好了!” 孙奎难得看到皇帝这副狂喜的模样,心下疑惑汉王殿下在密折上说了什么,让皇上这么高兴? 皇帝看了一眼孙奎,吩咐道:“孙奎,去把老刘、老贺,还有大司农叫来。” “是,皇上。”孙奎立马退了出去,没一会儿就把何相、刘太师和大司农请来。 暗卫甲早就退了下去。孙奎知道皇帝有要事跟何相他们几个大臣商议,乖乖地退到门口守着。 刘太师他们三个见皇帝一副喝了酒的兴奋模样,猜到应该有什么好事发生。 皇帝看到何相他们来了,迫不及待地向他们炫耀道:“小十,弄出新盐了。” 一听到“新盐”两个字,何相跟刘太师,还有大司农他们的眼睛噌的一下亮了。 大司农急忙问道:“皇上,汉王殿下弄出来的新盐是什么盐?” 何相跟着问道:“汉王殿下做出来的新盐是什么样的?” “汉王殿下是用海水做出来的新盐吗?”刘太师问出了最关键的地方。他知道赵曜在沼泽府,而沼泽府就在海边。海边的人,基本上都吃海盐。 皇帝看到三个心腹大臣一副急切的模样,故意卖起关子来:“你们猜。” 何相:“……” 刘太师:“……” 大司农:“……” 在这一刻,何相他们三人都很想把故意卖关子的皇帝揍一顿。 皇帝见三个大臣都无语地望着他,非常厚脸皮地朝他们笑了笑:“你们求朕,朕就告诉你们。” 何相他们三个人很想立马转身离开,但是他们对汉王殿下做出来的新盐很好奇。汉王殿下做出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他做出来的新盐肯定不会差。 刘太师冷着脸,语气非常不耐烦道:“皇上,您要是不说,臣等就告退了。”他才懒得惯皇帝。如果真的求皇上,皇上只会越来越过分。 皇帝见好就收,不然真的把刘太师气走,那后果就严重了。 “不逗你们了,你们自己看。”皇帝把赵曜写的密折扔给了刘太师。 刘太师接到密折后,连忙打开看。何相跟大司农赶紧凑过来,跟他一起看密折。 等看完密折,他们的神色比皇帝还要震撼。 皇帝对他们的反应很满意,一脸得意地说道:“朕的小儿子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看在臭小子在忙大事的份上,朕就不计较他这么晚才写奏折给他。 “太厉害了,汉王殿下真的太厉害了。”大司农没想到汉王殿下去了岭南,就弄出新的海盐来,而且产量非常可观。最重要的是新盐非常洁白,味道非常好,比他们现在吃的盐还要好。“皇上,汉王殿下有没有寄新盐回京?” 何相神色忽然变得非常严肃:“皇上,臣觉得应该立刻、马上派人去其他海边做新盐。”汉王殿下在密折里详细地写了制做新盐的法子,并且还说了注意的地方。 刘太师赞成何相的话,“皇上,现在派人去海边做新盐,等过完年,就有大量的新盐出现,然后立马投入民间,这样就能稳住盐价,届时齐鲁那边的盐贩子就不能作妖了。”这段时日,齐鲁那边的盐价反反复复,弄得那边的百姓苦不堪言。 “不能等到过完年,再过段时间就要过年了,年前各地都有用盐腌制各种菜的习俗,每年到这个时候,盐贩子都会趁机抬高盐价,然后大赚一笔。”京城因为是在天子脚下,那些盐贩子不敢在年前抬高盐价。当然,平日里他们也不敢随意给京城的盐涨价,不然他们的小命不保。不过,其他地方的盐价就不好说了。 这离过年还有段时间,齐鲁那边的盐贩子就急不可耐地涨价。等到了年底,齐鲁那边的盐贩子只怕还会抬高盐价。 何相认为绝不能让齐鲁那边盐贩子猖狂下去,必须把齐鲁那边的盐价压下去,让百姓们过一个好年。 “皇上,汉王殿下既然已经做出新盐,想必殿下那边有很多新盐,请殿下立马派人把新盐送到齐鲁,然后把齐鲁的盐价压下来。”何相觉得这件事情得赶快做,毕竟沼泽府离齐鲁很远。 刘太师觉得何相的话言之有理,立马附和道:“皇上,您直接派水师去沼泽府装新盐,然后在通过海路,直接送到齐鲁那边。” 何相觉得刘太师这个提议好,赞同道:“皇上,这件事情刻不容缓,请立马派人去沼泽府。” “皇上,何相跟刘太师说的对,齐鲁那边的盐价必须尽快压下去。” 皇帝觉得何相他们的话说的很对,对站在门口的孙奎叫道:“去把颜华荣给朕叫来。” “是,皇上。” 少顷后,颜华荣出现在御书房里。 颜华荣早在几年前就从岭南营调了回来,之后他又被派去蜀地。前两年,他才被调回京城。 “皇上,您找我。” 皇帝也不卖关子,先把赵曜做出新盐一事跟他说了,随后吩咐他在这两天里准备好去沼泽府。 颜华荣按下心中的震惊,领命退了出去。 皇帝之所以派颜华荣去沼泽府,一是因为颜华荣曾在岭南营待过,对那边的事情比较熟悉。二是颜华荣擅长水战,他适合带着船去沼泽府装盐,然后再护送到齐鲁。 颜华荣退下后,没多久宋维康进来了。 皇帝派宋维康先去齐鲁,震慑那些盐贩子。这样等颜华荣带着新盐去齐鲁的时候,那边的盐贩子不敢轻举妄动。 宋维康领命后,就去点兵,准备明日就出发去齐鲁。 等宋维康他们离开后,大司农舔着脸对皇帝说道:“皇上,您下旨让汉王殿下送一些新盐回京吧,然后您赏赐些新盐给臣等尝尝。” 何相没想到大司农的脸皮这么厚,不过他喜欢。 他立马支持大司农:“皇上,臣觉得大司农的这个提议非常好。” 刘太师道:“臣也认为非常好。” 皇帝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指着他们笑骂道:“朕看你们就是馋了。” “皇上,汉王殿下在密折里写新盐的味道非常好,比我们现在吃的所有的盐的都要好,臣等真的好奇新盐的味道。”大司农讨好地对皇帝笑了笑,“皇上,难道您不想尝尝?” “朕知道了,朕会让小十送一些新盐回来,到时候赏赐一些给你们。” 大司农他们听了,满脸喜色,向皇帝感激道:“谢主隆恩。” “不过,小十做出新盐这件事情,得先瞒着,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皇帝收起方才的不正经,神色变得非常严厉,“在其他地方做出新盐之前,这件事情绝不能泄露半点,不然那些人会破坏新盐的制造。” 何相他们明白:“皇上放心,臣等就不会泄露半点。” 对刘太师他们三个,皇帝还是非常信任的。 “皇上,大周有很多海边的州府,您可以派人去做新盐了。” “你们选几个信得过的人,然后给朕看看,到时候朕再派去。”皇帝看向大司农问道,“你觉得小十把新盐的价格定四百钱一石,贵不贵?” 大司农忙说道:“不贵,一点都不贵,汉王殿下心怀天下,关心百姓,才会把新盐的价格定的这么便宜。” “你觉得新盐的价格定位四百钱一石便宜?” “当然便宜,虽然臣还没有见到新盐,也没有尝到新盐,但是臣相信汉王殿下,那么新盐四百钱一石真的不贵。”他们现在吃的盐虽然最低价格是三百钱一石,但是平时都卖四百或者五百钱一石。如果盐价不稳定,有时候能卖到七八百一石。“皇上,臣猜到汉王殿下去了岭南,一定会做出新的东西,然后造福百姓,没想到汉王殿下竟然做出了新盐,汉王殿下真是太让臣惊喜了。”有了汉王殿下做出来的新盐,朝廷又要有一笔收入,而且这笔收入非常巨大。 一想到国库又要增加一笔巨款,大司农心里美滋滋的。汉王殿下真是活菩萨啊,他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何相想到汉王殿下的才能,觉得他去了岭南不可能只做出新盐。 “皇上,汉王殿下是不是还做了其他的东西?”刚才看密折,只顾着看新盐了,忘记看后面的内容。 “老何,被你说中了,小十还做了其他的好东西。” 大司农闻言,急忙问道:“皇上,汉王殿下还做了什么好东西?” 皇帝这次没有再逗大司农他们三个,满脸得意地说道:“小十说他正在做水泥和玻璃,还有比新纸更好的宣纸。” 这三样东西,何相他们闻所未闻。 “皇上,这三样东西是何物?” “小十说水泥可以用来修路、建房子、砌墙。他还说水泥非常坚固,刀枪不入。” 听到“刀枪不入”这个词,刘太师他们三个满脸震骇。 “玻璃是琉璃,但是比琉璃透明好看。” 比琉璃还要好看? 那得多好看啊。 “至于宣纸,他说是世上最好的纸,薄如蝉翼,洁白无瑕。” 大司农听完后,满脸的震惊:“皇上,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何相惊叹道:“不愧是汉王殿下!” 刘太师也惊呼道:“汉王殿下真是惊艳才绝!”(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臣们求着我登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臣们求着我登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臣们求着我登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