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紫服细腰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将第六百五十一章:紫服细腰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此言一出,整个殿堂中声音顿止,众人皆寻声望去。\n\n特别是此番前来献纳麒麟之瑞的临淄郡守宋虔,那张脸一下变了颜色,因为他看到说话之人赫然是大秦武功侯赵佗,正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n\n诸位公卿的脸色也都各有反应。\n\n子婴、王戊等和赵佗有交情的人面露忧色,不明白赵佗此刻出声是做什么。廷尉李斯眼神微动,有些惊讶的看着赵佗。\n\n在他的印象中,赵佗不是这样不长眼的人啊?\n\n主座之上的始皇帝,反倒神色平淡。\n\n他的目光在赵佗的脸上扫了一圈,又落到那郡守宋虔的身上,笑道:“武功侯既好奇麒麟真容,宋卿可能寻麒麟而至,让朕和诸卿也都见见。”\n\n宋虔咽了口唾沫,说道:“回禀陛下,那麒麟出生不到半日,便能飞驰而走,人所不能追及,转瞬之间就奔入山林,待臣得到消息赶去时,早已没了踪影。臣虽有寻麒麟之心,恐怕力有未逮啊。”\n\n卢生眼珠一转,故作好奇的问道:“宋郡守,吾闻昔日鲁哀公西狩获异兽,其兽麋身,牛尾,一角,孔子辨认后,认为这是麒麟,不知此物可是一样?”\n\n宋虔知道卢生这是解围来了,忙道:“然也,据乡里之人所言,此物正合麋身,牛尾,一角之象,十分少见。又恰逢皇帝封禅,故认为是麒麟降世,以衬圣王之德。”\n\n卢生颔首道:“原来如此,麒麟乃仁兽,其不显于野外,而脱于牛体以显瑞,正是上天为应陛下封禅,所赐下的祥瑞,以昭圣王之德。”\n\n说着,卢生又对着始皇帝说道:“臣闻鲁哀公西狩获麟后,因不识瑞兽,而使麒麟伤重身死。孔子见之,泣曰:麟出而死,吾道穷矣。并作歌云,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n\n“如此来看,麒麟之兽,出世即为显瑞,然其不可获也。若如鲁公所擒者,则国运衰矣。陛下切不可强追此等瑞兽。”\n\n卢生须发皆白,面色丰润,身着宽袍大袖,颇有出尘之气。此刻更是引经据典而谈,浑身上下充满了说服力,让不少人跟着点头。\n\n赵佗盯着卢生,不由暗暗惊诧。\n\n这个海外寻仙派的方士扛把子段位还挺高的,比那个只会炼药的侯生厉害多了。\n\n卢生先以鲁哀公猎获的那头麒麟长相,来回应赵佗想要一睹真容的要求。然后又举出麒麟死,孔子哭,鲁国衰落的历史来应证麒麟的不可追捕和猎获,直接绝了让人去追捕那头麒麟的想法。\n\n你们想去捉麒麟,万一将其弄伤弄死了,难道也想让大秦落到和鲁国一样灭亡的下场吗?\n\n这般条条有理的话术,直接就将赵佗的刁难给挡了回去。\n\n看着卢生那张面带微笑的老脸,赵佗眼中越发冷冽。\n\n这是他和寻仙派方士的第一次交锋,没想到这对手还挺难缠的。\n\n不过赵佗既然决定向这群方士开战,自是不会退缩。\n\n他笑道:“卢公所言,甚为有理。麒麟只可远观而不可猎获,刚才倒是我唐突了。不过麒麟既走,那生它的母牛尚在吧。如此神牛能为我大秦生出祥瑞,万不可轻辱,吾当亲去一观,顺便仔细听听那些见过麒麟的乡里之人有何言语,也好长长见识。”\n\n这武功侯还真要穷究到底!\n\n卢生、韩终、宋虔皆是眼皮直跳。之前诸县都在向皇帝献祥瑞,又是黑雉,又是神龟,皇帝对此皆是笑纳后并赐下封赏,那会儿赵佗没有半点声音反对,怎么到了临淄城,面对麒麟降世的大祥瑞,就开始要作对了。\n\n宋虔的额头上已有汗水冒出。\n\n对于麒麟之事,他自然是做好了准备。\n\n产崽的母牛、见过麒麟的乡人这些证据都有,如果是一般的检验他倒也不惧。\n\n但对方可是武功侯赵佗啊,名声在外,让人岂能不惧?\n\n更别说看赵佗在这里针锋相对的模样,一旦去了定然会死命的寻找任何破绽,事情泄露的概率很大。\n\n就在这时候,主位上的始皇帝发话了。\n\n“武功侯说的不错,牛身产麟兽,实乃祥瑞,麒麟既走,则母牛不可辱,当让人好好照料才是。”\n\n宋虔大喜。\n\n始皇帝这话,相当于是直接定了此事的性质,哪怕是武功侯也不可能随意推翻。\n\n果然那个劝说他搞祥瑞的石生说得对,以祥瑞来迎合皇帝封禅之事,有万利而无害,哪怕皇帝就算猜到此事有假,也不可能将其否定。\n\n若是否定,那岂不是成了整天下最大的笑话,反而还会将其定性坐实,以衬自己的圣德。\n\n宋虔忙行礼应下,说回去后就让人好好照顾那头母牛。\n\n始皇帝颔首后,说道:“朕累了,尔等先出去吧。”\n\n“唯。”众臣领命。\n\n始皇帝又道:“武功侯留下,朕有话想和你说。”\n\n“唯。”赵佗平静的应下。\n\n诸位公卿皆往外走去,他们在离去前,大多偷偷看向赵佗,暗暗摇头。\n\n武功侯平日里也是个机灵人物,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犯错误呢?\n\n卢生、韩终两位方士在离去前,也都向着赵佗微笑示意。\n\n那般骄傲的模样,就算是不懂事的孩童也能感受得到。\n\n片刻后,屋中公卿尽数离去,除了侍候在殿角的宦者外,只剩下始皇帝和武功侯赵佗两人。\n\n始皇帝看着面前神色平静的赵佗,摇头道:“你以为朕不知道吗?”\n\n赵佗说道:“陛下知道,但很喜欢。”\n\n始皇帝笑了:“为什么不喜欢呢?且此事不一定为假,朕乃天子,以无上功绩告命于天,上天赐我祥瑞,亦是应当。”赵佗默然。\n\n是啊,皇帝自然要喜欢这种事情了。封禅之后,马上就出现这些代表圣王的祥瑞,正是来表现上天对皇帝功绩和德行的认可。\n\n不管真相如何,皇帝都只想它是真的。\n\n赵佗说道:“臣知道祥瑞之事有益处所在,但臣担心一件事。”\n\n“你担心何事?”始皇帝好奇开口。\n\n“臣闻昔日齐桓公好穿紫服,则一国齐人皆效仿君王,只喜紫衣。然紫衣甚为贵重,五匹素色布帛也换不了一匹紫布。齐人尽好紫色,国中奢靡之风日盛,非国家之福。”\n\n赵佗沉声开口,采用这年代纵横之士讲故事,善用比喻的方式来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意见。\n\n“臣又闻楚灵王好男子细腰,则其朝中诸位公卿之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君王宠信,餐食不敢多吃,每日只吃一顿饭,以此节制自己的腰身。他们每日起床,都要屏住呼吸,将腰带束紧后,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之臣尽是黧黑之色。”\n\n讲到这里,赵佗已经是图穷匕见,直言道:“臣见齐桓公好紫服,则一国奢靡。楚灵王好细腰,则满朝黧黑,国政衰弱。今日陛下喜好祥瑞之风,臣担心整个大秦诸郡秦吏,见到献祥瑞而能得赏赐,便将纷纷效仿,以愉陛下之心啊,”\n\n接下来的后果赵佗没说,但他知道始皇帝很清楚。\n\n始皇帝面无表情的盯着赵佗。\n\n赵佗微微低首,以示对上位者的尊敬,但他的神色很平静,目光与始皇帝相对。\n\n这是他自泰山封禅时的对答后,进行的一次劝阻。\n\n祥瑞不停出现,满朝公卿尽是谄媚,如果他不站出来劝阻,待到齐地祥瑞的事情传出去后,恐怕大秦上下,都将是祥瑞满地。\n\n只是,皇帝会听吗?\n\n殿中气氛一片压抑。\n\n那些侍立在角落的宦者们,一个个额头冒汗。\n\n武功侯可是将皇帝比作是好紫服的齐桓公,好细腰的楚灵王啊。\n\n这种话,恐怕廷尉李斯都不敢说吧。君侯如此大胆,皇帝会惩罚他吗?最终,始皇帝只是摇了摇头,说道:“朕知道了,你出去吧。”\n\n赵佗心中一叹。拱手道:“唯。”\n\n他沉默的转身,眼中有些悲哀。这样也不行吗。\n\n不过就在赵佗转身,正要离去的时候,始皇帝的声音从后方而来。\n\n“祥瑞之兆,将止于麒麟。”\n\n赵佗脚步一顿,脸上有笑意绽放,眼睛也明亮了不少。\n\n皇帝,并非是真正的油盐不进。这还是听劝的啊。\n\n他转身,对着始皇帝行礼道:“陛下圣明。”\n\n始皇帝微微摇头。\n\n齐桓公好紫服的故事在韩非之书中就有记载。\n\n上行下效嘛。\n\n作为熟读法家著作的君主,始皇帝心里自然是清楚的很,在赵佗开口的时候,他就明晰了继续放任祥瑞之事蔓延下去,会对国家造成的危害。\n\n但清楚归清楚,如果换成是其他人进谏,他这个天下最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或许会听,但不会是这个态度。\n\n之前的祥瑞,关乎封禅之后的上天瑞兆,他不会去否认。\n\n但之后,他将听赵佗的劝说,遏制这种行为。\n\n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恭敬向自己行礼的模样。\n\n始皇帝眼中闪过一抹笑意。这是自己的女婿啊。\n\n虽然说的话有些扫兴,但对整个国家确实有利。\n\n“赵佗宁愿触怒于朕,也要进谏,其爱朕与大秦之心,从未有缺啊。”\n\n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秦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秦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秦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