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处处皆江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本无意成仙第52章 处处皆江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群人围着灶,一手用筷子夹着牛肉吃,一手拿着陈氏夫妇带的馒头啃着。 女子是江湖人,向来放得开,加上自己又出了肉又干了活,没什么顾忌的,此时是既不管礼仪也不顾形象,只大口吃肉。 陈汉一家起先还有些拘束,毕竟只出了馒头,人家先生和女侠本就有恩于自己,现在还得为自己一家做饭,实在过意不去。奈何宋游做饭的手艺实在领先这个时代,美食当前,约束也少了几分。 宋游的手艺还真没话讲。 别说这个时代,就是前世,调料如此多样,食材丰富易得,信息交流又如此方便,全国各地做饭的水平仍旧参差不齐,不乏美食洼地。 大家都不愿承认自己省份做的饭不好,但大多又都认可某些省的人就是更会做饭。 更不要说这个年代了。 宋游甚至花了不少钱买了香料,这年头主要还是富人才会经常用到香料烹饪,平民百姓连盐都得省着用,哪有这么讲究? “嗝~” 女子把汤喝得干净,陈氏夫妇则连忙上前来,主动把锅擦洗了。 “一起走吧?” 女子斜着眼睛瞥着宋游:“本来就认识,现在饭也吃了,又顺路,要是不一起走,等下路上一次次的碰上,难道一次次的打招呼?” “有理。” 宋游便也点头答应下来。 再度上路时,一人成六人。 陈氏夫妇带了儿女回乡见老人,小孩脚力不好,走得要比原先慢得多。 那女子性格也很跳脱。 刚刚相识,短短相处,见着还有几分沉稳,同行走得久了,也许是憋不住了,便露出了顽皮多动的性子来—— 时而跑去与三花猫说话,时而上下打量宋游的马,时而去逗陈家的小孩,时而骑上她的马趴着发呆,时而跳上路边巨石远眺前路,时而独自落到后面抽刀砍草玩,等陈家小孩累了,便抱一個坐到她的马上去,也是个好心人。 从她身上宋游看到了江湖人可爱的一面。 这年头百姓活得苦,女孩早嫁,男孩早早当家,大家都透出一副被生活重担压垮了的成熟,这般性格也许就只在江湖中才找得见了。 还得是这个世界的江湖才行。 下午又遇上了一次山贼。 女子是个讲究有担当的江湖人,行走江湖遇江湖事,自然不能退缩,立马便抢在前头,上前去交涉。 这个过程在宋游看来实在有趣—— 见面先拱手,道声辛苦,放低身段,自报家门,如此才是江湖。 那些贼人也不能任她上前搭话,要动些手脚、言语考教,而在江湖人看来,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规矩,所以并不觉得是冒犯或挑衅。 待你全都一一应付过来了,便说明你确实是同类人,也说明你确实有本事与他们平等对话,这才有商量的可能。 此时时节也特殊。 柳江大会近在眼前,安清与此不足百里,不知多少江湖人汇集过来。 放在往常,即使是名门大派的江湖人,这些山匪贼人也不见得会轻易放走。既然单枪匹马,多少也得留点什么。然而这个时候,名门大派的传人难道有哪个是独自来这里参会的吗?不给足了脸面,不说乌压压涌来一群人讨说法,怕是其他江湖人听了,也要来凑个热闹。 至少今天遇到的这伙山贼是聪明的。 只是女子也不是独自一人。 只听贼首指着后边问:“那群人又是何人?此地油水本就不多,女侠从我等山前经过也就罢了,难道还要带几个人走吗?” “那是我的叔父叔母,侄儿侄女,至于那道人,嘿,清苦得很,你们与他较什么劲?” “当真?” “我西山派来柳江参会,师门长辈与师兄弟都去了安清,要不是有亲人要接,我一个人去那鸟不拉屎的凌波县搞什么?” “西山派在逸州,你叔父叔母怎跑到这里来了。” “都是苦命人,还不是找条活路?”女子看了一眼这群山贼,又拱手叹气道,“就是众位好汉,要不是山下没有活路,又怎会跑到山上去?” 这话真假暂且不论,可真是说到山贼们心里去了。 落草为寇,哪有那么潇洒? 剪道劫财,少不得还得沾点血光,罪孽日深,晚上又岂是那么好睡的?官兵每年一来,每回都要割掉一茬,谁又知晓今年不会轮到自己头上?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还是拱了手。 “女侠还请走好……” “谢字不多提,后会有期!” 女子也与他们拱手,这才又折回来,带众人通行。 宋游缓缓经过,只是若有所思。 女子所言真真假假,依旧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也是透出这年头生活的无奈。而她一言一行,看似照搬江湖礼节,一板一眼,细细想来,无论是起初给予的尊重还是后来无意间透出师门的威慑,或是最后的交心感慨,互相组合起来,才有了这最简单的过关的法子。 若是动武,少不得麻烦与血腥。 怕是输赢也不好说。 “这位女侠。” “嗯?叫我?” “还能有谁?” “嘿!不称足下了?” “你好像更喜欢女侠。” “伱怎么晓得?” “看出来的。” “怎么看出来的?” “表情,语气。” “你这人……” 女子听出这是自己昨晚与他说过的话,便咧嘴笑了,随即问道: “叫我什么事?” “想从女侠口中听听这江湖。” “你听江湖干什么?” “既是游历天下,又怎能错过江湖。” “倒也有道理。”女子点点头,算是认可,又笑道,“不过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完的。” “到安清恐怕得明晚了。” “十文钱。” “哗啦……” 宋游从怀里掏出一小把钱,数出十文。 女子一把接过,这便开说。 宋游则安静听着,自行在脑中整理。 江湖在古书中是个很大的概念,与“有限”这个词相对,意味着所有、无限。 后来的江湖则是佛教传入东土之后,佛门僧人有传道和交流的需求,常在三江两湖之地行走,称之为走江湖。 再到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被放大,逐渐不再属于佛门僧人,而属于全天下。这时的它已经成了一个与“庙堂”、“官府”相对的词,虽不如古书中的江湖大,但也是一个很大的词了。 僧侣道人是江湖,客商背夫也是江湖。 山贼土匪是江湖,城中浑人也是江湖。 民间帮派是江湖,漕盐货运也是江湖。 就连山间隐士都算江湖。 江湖是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各大帮派、打打杀杀只占其中极少的一部分。 要说江湖势力,也是百花齐放。 只是大多并不是像武侠小说一样,全都是练武教武的,好似存在的目的与延续的方式就是教出打杀好手。武艺是帮助吃饭的工具之一,但武艺并不能直接当饭吃,这些势力建立的目的主要还是挣钱,或帮助自己更好的挣钱。 有镖局这类主要靠走镖生活的。 有漕帮盐帮这种起初主要由力工水手走私商人为了保障自身利益自发成立的秘密结社。 有地方帮派,各有挣钱的方法。 有通过信仰建立起来的,如一些不学法术学武术或者一样学一点的道观寺庙,一些打着某些神灵旗号甚至根本就是非法宗教成立的教派。 也有主要以武艺为主,靠招收弟子传授武艺挣钱的武馆山门。 有些王侯将相出于不同目的,也会养些江湖门派,甚至还有些江湖门派从血统上就不正,有着西域人或塞北人的影子。 只是江湖险恶,律法不周,还有妖鬼,要想行走江湖,除了懂规矩,也需要一些武艺来当自己的本钱。 西山派位于逸州,山门距离逸都三百里,在雪山脚下,依托着近几百年来逸州繁荣的经济和文化逐渐壮大,算是江湖上的一大派。据这女子说是江湖上最大的几个势力之一,弟子都以武艺闻名于江湖。 不过行走江湖,如无必要,也很少有人动刀杀人。 能讲道理还是讲道理。 就好比这些山贼,用女子的话来说,天下山贼多是为非作恶之徒,要算起来,不乏死有余辜之人。可人命毕竟大于天,这么大的一个朝廷判人死刑尚且要上报中央,再由天子亲定,把杀人这件事的罪孽分成了许多份,大家平摊,才好心安,寻常谁又愿意轻易害了人命去呢? 而寻常出来跑江湖的,哪个不苦哪个不难,说不得还有家儿老小,一些口角冲突就害了人家性命,那孽可造得不轻。 这算是这年头江湖人中普遍的想法。 宋游一边听一边沉思。 不谈对错好坏,仅是这个时代江湖人普遍的想法理念这一点,便多少也是时代的一角了,已然够他品悟与收获。 次日下午,抵达古渡。 就是宋游之前下船的地方。 陈汉恭恭敬敬对宋游和女子说:“这一路多谢二位恩人相助,此去安清还有几十里山路,走水路不见得更快当,倒是要舒服许多,不如二位恩人便与我们一同走水路上去,在安清渡口下,我们夫妇出点船钱,虽然不多,也算报答。” 女子抬眼瞄了眼宋游: “你怎么选?” “多谢陈公好意,不过在下本就是由水路而来,再往安清去,应走陆路才是。”宋游拱手回道。 “和我想的一样!” 女子笑着对陈汉抱拳:“客气话就别说了,山高路远,江湖再见,就此别过,就是哪天我要是落魄了,路过你家门口,招待一顿就是。” “此情小人永记不忘。” 陈汉说着又对他们施了大礼。 “快走快走……” 女子倒没有拦他行礼,而是坦然受之,只连连摆手,催他快走。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本无意成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本无意成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本无意成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本无意成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