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山外山,人外仙(+3)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本无意成仙第69章 山外山,人外仙(+3)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宋游折了几根春天刚长出来的巴茅,还长得不长,细细嫩嫩的,用来随手编了一个空心球,左看右看,不甚满意,反正走着也是无聊,于是又丢掉重新编了两个,这才选出一个心仪的,放进被袋里。\n\n如此悠悠闲闲,摘果折草,其实也并没有耽搁走路,反倒还为走路添了不少乐趣。\n\n恍惚间好像回到了童年时候。\n\n那时无论去哪,无论路有多长,只要走在路上,路旁田间,林里树上,都有数不尽的乐趣。\n\n那时走路从不是为了走路。\n\n渐渐地却是越走越高,上了山顶。\n\n三花猫停下来,扭头眺望远处。\n\n宋游也随之停下。\n\n不知这里又是何地,只知道如此看去,山水皆在脚下,风景好极了。\n\n这里种着好多甘蔗。\n\n山坡之间是平坦规整的土地,被成片的甘蔗林染成了密集的青色,中间又有小路,通往此生也不会去到的地方,大树在路旁安静生长,已不知长了多少年了,视线尽头隐约可见村落和房屋,也不知存在多少年了,一切都清晰,安静和美好。\n\n宋游实在忍不住想,也许几百年前这里的风景就是这样。\n\n也许几百年后也还会是这样。\n\n可此处又是谁的家乡呢?这里又住着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n\n宋游面上自然,心中却冲动不已,想下去细看这片土地的模样,认识这里的人,听听这里的故事,却也知晓山水无限,神仙也看不过来。\n\n世界之大,人生之短,难免遗憾。\n\n可也许遗憾本是常态。\n\n“先生。”\n\n这时一只燕子落了下来,停在马儿头顶,扭头看他:“我们往哪里走?”\n\n“燕安啊……”\n\n宋游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问他:“你飞去过南方过冬么?”\n\n“回先生,我自小便在老祖宗身边长大,无需飞去南方过冬。后来得了道行,开了灵智,又化了形,就更不用去了。”\n\n“这样啊。”\n\n“先生对南方和海外的事情很有兴趣?”燕子用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盯着道人看,总觉得他在听说自己没有去过后,语气有些遗憾,“我自小听老祖宗说过不少关于南方和海外的事,先生若想听,我也可以说给先生听。”\n\n“倒不是这个。”\n\n“那是……”\n\n“我只是觉得飞去南方过冬这件事很不一般。”\n\n“如何不一般?”\n\n“听说你们要飞上万里,最远的要飞数万里,不知要跨过多少山水国度,要见到多少不一样的风景,那段路一定很精彩。”宋游感叹道,“这世上就连神仙也被信仰困在原地,不曾知晓世界的真正模样,甚至大多数人连做梦都梦不到那么广阔的天地,而你们却天生就要南迁,天生就要见识到大多数人一辈子也见识不到的广阔天地,不知们觉得如何,总之很多人是羡慕的。”\n\n燕子听他这么一说,倒真觉得很不一般,于是也跟着有些遗憾起来。\n\n“我没有去过……”\n\n“你随时可以去。”\n\n“外面危险吗?”\n\n“不好说。”\n\n“哦……”\n\n宋游想了想,才道:\n\n“以前我小的时候,也问过我师父,山下是否危险。\n\n“她对我说:这个世界宽有十万多里,每天不知多少人死于横祸,不知多少人不得善终。但也有人待在原地不动,不曾去任何地方、不曾去做任何特别的事情,也中途病死饿死。还有人活到了老,却也浑浑噩噩。这个中种种,还需你自己去看,自己去决定,这一生见过什么、遭遇什么,也都与你自己如何选择息息相关。\n\n“不过她号多行道人,年轻时最爱行走天下,这不过是她的想法,自然如此。你我都该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n\n燕子思索许久,才又忐忑的说:“我一直很想问先生一个问题。”\n\n“尽管问。”\n\n“先生此般行走天下,既没有目的地,那先生又是为了什么呢?”\n\n“你觉得呢?”\n\n“……”\n\n燕子思索许久,才小心的说:“我原以为是惩恶扬善、诛邪除魔。”\n\n“这一路走来,我惩过恶也扬过善,诛过邪也除过魔,却不是特意为了它们而下山。”宋游摇头笑道,“我有时这样做,有时也不这样做。”\n\n“先生不攒功德?”\n\n“不攒功德,只攒心安。”\n\n“先生不为成神?”\n\n“不为成神,也不为成佛。”\n\n“……”\n\n燕子愣了一下,见惯了自家祖宗为了成神费尽心思,如今先生这么轻飘飘的一句“不为成神,也不为成佛”,一下子反倒让他不知该如何回答了。\n\n“那……便是为了成仙?”\n\n“什么是仙?”\n\n“仙是……长生不老?”\n\n“有意长生者,不可长生,无意长生者,长生无意。”\n\n“那便是逍遥自在。”\n\n“成了仙就可以逍遥自在吗?还是逍遥自在了才可成仙?可若已经逍遥自在了,成不成仙又有多少区别?”宋游语气温和。\n\n“……”\n\n燕子一边消化一边思索,底气已不足了:“那先生只是单纯的入世修行么?”\n\n“却也不为入世修行。”\n\n“那是……”\n\n“哪来那么多原因?又哪来那么多目的呢?”\n\n“请先生赐教。”\n\n“哪里谈得上赐教。人生苦短,行走人间,我也只不过是想多看些风景,多见些以往没有见过的东西,多品味一些这世间的乐趣,在这短短的一生里照着自己喜好多填一些趣味进去,好让这一生结束时,回想起来能说一句不亏罢了。”宋游笑了笑,“不过有趣的是,当你什么都不想了,反而有不少意外收获。这种毫无期待的意外所得,反倒最是快乐。”\n\n“……”\n\n燕子陷入沉默和思索。\n\n若他化作人形,想必早已眉头紧皱了。\n\n不为成神,不为成仙,不为修行,只是按自己内心意愿,让这一生有趣一些。\n\n先生所言,好似只是一个凡人,可细细一想,这与仙又有什么分别?\n\n成神也好,成仙也好,成佛也罢,或是入世修行,此般想来,若是刻意追求,纵使与凡世间的功名利禄不同,区别又有多大?\n\n耳边突兀传来声音:\n\n“我们走吧。”\n\n“走……走哪边?”\n\n“下边。”\n\n宋游已然做出了决定:“没遇见便也罢了,既然遇见了,便不错过了。”\n\n正好已是下午,也许下边还能借宿。\n\n于是又沿着小路往下。\n\n没走多远,山下的世界便到了眼前。只见一条山村小路,路旁柏树常青,不知通往哪方,不过小路平整,想来常有人走。\n\n三花猫依旧跑在前面,活泼得很,只在遇见岔路时会停下来看他们。\n\n如此也是为了贪玩\n\n只消跑快一点,她就可以在前面停下来,可以闻闻路边的草,有时也咬几口,或是捉路边的虫子,捉回来分给燕子吃,或是看远处风景。\n\n渐渐地,已近黄昏。\n\n宋游抬头远眺,在远方竹林深处见到有炊烟升起,烟气不少,应该是有一片村落。\n\n也许可以去借宿。\n\n正想着时,前边的三花猫突然停下了脚步,整只猫不动了,仰头直直的盯着前边,转过头来看一眼宋游,又继续看向前边。\n\n宋游不紧不慢的走过去。\n\n顺着她的目光看去\n\n只见路边柏树下独自站着一名小孩儿,是个男孩,七八岁的样子,不哭不闹,却是左顾右盼,茫然中有些木讷。\n\n河畔有风,吹得他缩起脖子。\n\n“是个小人!”\n\n“三花娘娘好眼力。”\n\n“他妈妈呢?”\n\n“不在这边。”\n\n“那就是走丢了!”\n\n“可能。”\n\n宋游眺望远方炊烟处,即使竹林遮挡,还是看见了村舍的一角。\n\n这小孩儿想来是从那边来的。\n\n“这倒是正好。”\n\n“什么正好?”\n\n“今晚借宿好办了。”\n\n“是哦!”\n\n三花猫转头惊讶的看了宋游一眼,立刻醒悟过来,随即碎步小跑,蹦蹦跳跳,朝那小孩儿跑去。\n\n小孩儿依旧神情恍惚,左顾右盼,茫然无措,直到三花猫到了他近前,他才仿佛被猫所吸引,开始目不转睛的盯着三花猫。\n\n不过仍旧没有什么动作。\n\n宋游也迈步走了过来。\n\n“小娃娃。”\n\n“嗯?”\n\n小孩儿仰头看他,神情木讷。\n\n宋游带上微笑,努力使自己看起来温和一些,声音也放缓了:“你从哪里来的?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了?”\n\n小孩儿又环顾四周,伸出手想指,但手指晃了半圈,也分不清方向。\n\n“你叫什么?”\n\n“小牛儿……”\n\n“怎么跑到这里来的?”\n\n“不晓得……”\n\n“你家住哪里?”\n\n“家里……”\n\n小孩儿呆傻的盯着他。\n\n有风吹来,他穿得单薄,不由得缩起了脖子,还打了个寒颤。\n\n宋游便站了过去,为他挡住了风。\n\n小孩儿立马好了很多。\n\n忽然地,宋游又偏过头,好像从这风中听见了一些声音。\n\n似乎有人在呼唤这小孩儿。\n\n“小牛儿。”\n\n“嗯?”\n\n“你听见有人在喊你吗?”\n\n“好像有……”\n\n小孩儿点头,木讷回答。\n\n“在哪边?”\n\n“不晓得……”\n\n小孩儿愣愣的盯着他。\n\n“……”\n\n宋游只好转头看向三花猫:“三花娘娘呢?听见什么了吗?”\n\n“听见什么了。”\n\n“是什么?”\n\n“有人在唱歌。”\n\n“唱歌?”\n\n“对的!奇怪的说话声音!”\n\n“是在那边吗?”\n\n宋游指了指炊烟升起的方向。\n\n“好像是。”\n\n“好。”\n\n于是宋游蹲了下来,淡淡的看向这名小孩儿,向他伸出手:\n\n“走吧,带你回家。”\n\n小孩儿看看他,又看看猫。\n\n犹豫纠结,似乎觉得这人的亲和力还不错,终究选择了相信,于是伸手与他牵着,又跟着他,沿着小路往前走。\n\n一路不见人来找。\n\n反倒声音越发清楚了。\n\n其实不是唱歌,只是声调悠扬,每喊一声都拖着长长的尾音,和平常说话喊人略有不同,细细一听,还有一种玄妙朴实的韵味。虽然和逸都小院那位女鬼唱歌的声音不同,但是三花猫分辨不出什么是唱歌,只记得宋游的话,听来奇怪,就说是唱歌。\n\n“小牛儿……”\n\n这声音隔着河仍能听得清楚。\n\n“小牛儿……\n\n“小牛儿……”\n\n……\n\n“回家来咯……\n\n“回来吃饭咯……\n\n“回来睡瞌睡咯……\n\n“快答应……\n\n“快回来……\n\n“莫让家人再担心……”\n\n一群老少男女在屋子周围大喊着。\n\n有的站在屋顶,有的站在屋后山上,有人站在屋前的田埂上,声音都拖得很长,汇成一片。\n\n其中有个蓄着长须的老先生,手中捧着一碗浑浊的水,每喊一句,就要从碗中沾水,洒在天上。还有个中年妇人,声音里带着哭腔,便又给这朴实古老的喊法里添了一抹浓郁的感情味道。\n\n忽然的,众人都看向了前方。\n\n只见一名穿着道袍的年轻人沿着小路走来,身前一只三花猫,碎步慢跑,身后一匹枣红马,不用缰绳,却也老实的跟着他。\n\n天上还有只燕子在飞。\n\n这位道人本身已够奇妙了,可还不止于此,更奇妙的是,他的右手略微往旁边扬起,好像在牵着一个看不见的不高的人。\n\n等道人走到众人面前时,刚刚还响成一片的喊唱声已基本停下了,只觉眼前的画面过于玄乎,一时不知所措,也不敢吭声,因此一下子就从刚刚的喧闹变成了现在的寂静无声。\n\n宋游对着他们稍一点头,随即低头看了眼右手边牵着的小孩儿,小声笑着说:\n\n“快回去吧。”\n\n说完便放开了右手。\n\n妇人回味过来,哪里顾得上惊叹此情此景的玄乎,只抹了把脸上的泪,转身便往屋里跑去。\n\n里头很快就传来喊声:\n\n“醒了醒了!”\n\n一堆人全都往屋里跑去。\n\n有个男人只看了一眼,便又跑出来,再次来到宋游面前,躬身拱手不停:\n\n“多谢先生多谢先生……”\n\n“在下只是游经此地,偶然见到令郎魂魄站在路边,魂不守舍,顺便听见诸位的喊声,便顺着声音将之带了回来。”宋游顿了一下,又看了眼旁边那位端着水碗不知所措的老先生,“你只该感谢老先生,多亏老先生的办法,令郎才没有走远。”\n\n“都谢谢,都谢谢……”\n\n男子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连忙伸手:“两位先生请到屋里来坐!”\n\n“老先生请。”\n\n“你请你请……”\n\n“晚辈怎敢。”\n\n“那我先走……”\n\n老先生这才端着碗往屋中走。\n\n宋游也跟着走进去。\n\n只是村中茅屋,简陋但也清爽,中间的一间便是堂屋,老旧的八仙桌,粗碗装茶,桌和碗怕是都有不少年生了。\n\n有一碗茶是老先生的,男子连忙又去拿碗,给宋游也倒了一碗。\n\n喝了一口,瞄见桌上几人都在看他,却不知如何开口,宋游便知晓这些位大抵都是乡间朴实人,没那么多口才,于是放下碗,拱手说道:\n\n“在下姓宋名游,逸州灵泉县一山人,云游天下,途径此地,也算与令郎有缘,便顺带来讨口茶喝。”\n\n“谢谢先生,我们都急死了。”\n\n“不急不急,有老先生在,说不定多叫几声,也就回来了。”\n\n这话只是说说。\n\n其实这个土方法只对魂魄离散但并未走远、就在家门附近的人有用,这小孩儿的魂魄已然走出了一里多地,这么喊是喊不回来的。不过这类民间先生通常多有经验,有另外的法子也说不准。\n\n总之自己只是过来借宿,讨顿饭吃,有时随口而出的话也有千金重,不好砸了人家的招牌。\n\n“先生要去哪里?”\n\n“平州。”\n\n“平州哪里?”\n\n“想去云顶山看看。”\n\n“云顶山……”\n\n男人有些窘迫,并未听过。\n\n但他也立马说道:“去平州地界,恐怕还要走将近二百里路,骑马跑得快也要一天时间,用脚走少说也要两天。先生于小人有大恩,小人这里没有可以招待先生的东西,便厚着脸皮请先生留下来吃顿晚饭,暂住一晚。”\n\n“恭敬不如从命。”\n\n能有个落脚处,能吃顿热腾腾的正经饭,总归是要比风餐露宿好些。\n\n里屋有人喂小牛儿喝了点水,吃了点肉粥,小牛儿渐渐缓过神来,虽然虚弱,却也算是恢复了清醒,能讲话了。\n\n大人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出来,问他去哪里了,他也说不出来,只说隐约记得自己站在一条小路边,周边雾蒙蒙,什么也看不清楚,后来有一只猫带着一名道士来到自己面前,和自己说话,然后带着他沿着一条路走,就到了家门口。\n\n众人一时皆惊奇不已。\n\n感谢各位的投票和打赏,4800字大章送上!\n\n感激不尽!\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本无意成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本无意成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本无意成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本无意成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