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直往长京而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本无意成仙第103章 直往长京而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画中仙子吹奏舞毕,全都回了画中,北山道人又叫他的弟子们上来表演。\n\n这些弟子们年纪有大有小,有的看起来比北山道人年纪还大,都是有本事的,放在外面,也能当得上一句高人。有些人会一些纯观赏性或具备一定的观赏性的法术,便被师父拉来助兴。\n\n弟子们也不敢拒绝。\n\n有人吹一口气,雾中满地开花。\n\n有人手一招,酒杯出龙。\n\n有人略一做法,吹灭油灯,顿时在房顶上投下周天星斗。\n\n都是一些小法术,有些伏龙观也有记载,有些则没有,宋游也不管这些道长们被师父叫出来的时候情不情愿,反正他边吃边看,也看得高兴。\n\n饭后弟子们纷纷散去,也撤去了桌上的饭菜,只留了莲蓬和酒,油灯也继续点着,饭堂中只剩宋游、北山道人和三花猫。\n\n昏黄的油灯摇晃着屋光。\n\n北山道人从上主位坐到了宋游旁边来,好与他闲聊,三花猫端正蹲坐一旁,认真听也认真看,眼睛反着烛光,亮晶晶的。\n\n“我敬宋道友一杯。”\n\n“客气客气……”\n\n宋游也举起杯子,他不喜喝酒,于是只小抿一口。\n\n“宋道友何时下山游历的呢?”\n\n“大约两年前。”\n\n“不知下山以来,又见了多少趣事、多少风景呢?不妨讲来听听,说不得道友走过的路,贫道也曾走过,看旧时风景与现在还对不对得上。”\n\n“……”\n\n宋游露出了笑容。\n\n要说下山以来遇见的趣事,那可是太多了,多少风景,多少人,都注定是要铭记一生的,一时好难讲得过来。\n\n不过倒确实有一件事,心中有找人闲谈的想法,却又找不到人。\n\n面前这位北山道人并不简单,见多识广,法力高强,又常年隐居于此,饭酒到了这里,正好说来闲聊。\n\n于是宋游想了想,借着油灯昏暗光泽,转头与北山道人对视,手上则剥着莲子:“在下这一路走来,倒是常常听人说起地府与轮回,这些说法和思想大有深入人心的感觉,却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的。”\n\n北山道人一听,眼神也顿时一凝,微皱眉头。\n\n以他的道行,自然知晓其中牵涉。\n\n世间之所以有神,神之所以为神,不就是人们相信有神吗?\n\n那周雷公原先只是长京总捕,生前也是肉体凡躯,不然怎会被人暗算围杀?可现在他之所以居于高天之上,成为雷公,掌握天雷神罚之力,天下间妖鬼恶人无不怕他,这神职神力从何而来?\n\n当年天宫怎么来的?\n\n赤金大帝怎么来的?\n\n可现在大家都开始相信地府轮回……\n\n北山道人却没有立马回答,而是对宋游闲聊似的问道:“道友才下山两年的话,那也没走几州吧?”\n\n“这才第四州。”\n\n“噢……”\n\n北山道人稍作回想,便知晓他的路线了:“还没去过长京,也没去过北方、东方。”\n\n“正打算去长京。”\n\n“挺好挺好。”\n\n北山道人明显是去过长京的,只笑呵呵的说:“那朝中国师要是知晓伏龙观这一代的传人到了长京来,不知是何表情。”\n\n“道兄去过长京?”\n\n“去过。”\n\n“见过国师?”\n\n“见过……”\n\n北山道人又端杯自饮,笑吟吟说:“那国师出自鹿鸣山,你便知晓了。”\n\n“原来如此。”\n\n宋游早已听说过这位国师的事迹,也听说过他的政绩、本领,早有猜测他是鹿鸣山的传承,现在算是被证实了。\n\n鹿鸣山和青成山、真山一样,是道教几大名山之一。听说鹿鸣山上有个出名的奉天观,观中道长虽没有降妖除魔、兴云布雨的本事,却通读经略史书又知晓算命窥天的本事,也就是很聪明、有学问,又擅长窥知天命未来,会一些杂术,说起来和当年那位天算师祖走的是差不多的路子。\n\n是天生的做幕僚、军师的料子。\n\n三朝以来,达官贵人乃至太子、皇帝都最喜欢请教鹿鸣山的道长们,也最喜欢请鹿鸣山的道长做幕僚,不过做到国师的却只有这一位,其余时候朝廷几乎没有设立国师一职,足见他的本事。\n\n又听北山道人说:\n\n“那国师玩弄一些权术人心、推演布置倒有些本事,于国也算有利,颇有惠国惠民的良策。前些年北方大胜、威震四海,也有他的功劳,只是闹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现在北边还是一片乱象,功过贫道评说不了,后人怕也讲不清楚。”\n\n“难道这说法与国师有关?”\n\n“敬道友一杯。”\n\n北山道人笑着举杯点头:“地府轮回一说,早就有了苗头,与多方面都有关系,那时候恐怕那位国师还没有出生,是自然而然诞生的说法。不过如今之所以越传越广,深入人心,里面确实有国师的影子。”\n\n“道兄又是如何知晓呢?”\n\n“呵呵……”\n\n北山道人便不言了。\n\n只是偶遇闲谈,宋游也不追问,只是又道:“难道那位国师想打造出地府与轮回?”\n\n“推波助澜而已。”\n\n“也是厉害。”\n\n天下果然能人无数。\n\n历史也果然精彩纷呈。\n\n宋游不免有些感叹。\n\n只不过现在头顶虽有天宫,可天宫说白了只是神灵们组建而成,有了天条约束、各司其职而已,天宫本身并没有多少别的能力。可地府若只是简简单单由阴神组成一个类似天宫的架子,那也容易,可要牵涉轮回,这便是上天的事情了,这是仅靠生灵愿力所能达成的吗?\n\n与北山道人说,北山道人也不知晓。\n\n“贫道倒不管那国师与朝廷如何推波助澜,又是为了牟取什么神职、利益。”北山道人说,“贫道只是担心,若是这地府轮回真的衍化成形,上苍亲近你伏龙观,倒是不知你伏龙观如何,我等修道人死后,岂不是还要看人脸色?”\n\n“天宫又如何看待这凡间事呢?”\n\n“贫道哪管那些闲事。”\n\n“也是……”\n\n道人多数都是追寻逍遥自在的。\n\n宋游笑了笑,把莲子送到三花猫嘴边,不过三花猫只是嗅了嗅,就把头扭开了,他只好自己吃。\n\n又谈到北方乱世,谈到长京。\n\n谈到传说中凤鸣龙腾之地。\n\n谈到天宫。\n\n门外偶有道人路过,只听见只言片语,便心惊胆战,不敢多听。\n\n直到外头夜渐渐深了。\n\n两人起身拱手。\n\n北山道人对他说道:“道友不如在贫道这里多住几日?”\n\n“多谢好意,与道兄相谈也是十分畅快。”宋游对他说道,“不过天下世事风景还在等着在下,不好多留,明日就走。”\n\n“那便不多留了。”\n\n“多谢道兄款待,在下去休息了。”\n\n“那贫道也不打扰,愿道友今夜好睡,有什么事与弟子们说就是。”\n\n“好……”\n\n宋游便领着三花娘娘回了房间。\n\n洗漱后躺在床上,仍有所想。\n\n别的道人行走天下,留宿道观,遇到投缘的道友,闲聊一晚是常有的事,也是雅趣。不过宋游是假道士,一路走来,访问的道观也并不多,他又害怕别的道人和他谈道教经义,他是不懂的,所以很少去道观与别的道人主动相谈,倒是少有这种体验。\n\n北山道人见多识广,与他相谈倒也有趣。\n\n这样的谈论自然只是闲谈,各抒己见,只做参考,具体如何还得自己亲自去看,不过也算有些收获。\n\n只是他毕竟惊吓到了三花娘娘,宋游自然也不多待了。\n\n一夜安眠。\n\n次日清早,宋游吃过早饭,便已收拾好了行囊。\n\n领马走到院子中,他却不由停下脚步,抬头打量着眼前这棵枯树,露出可惜之色,对身边相送的北山道人说:“道兄山后泉水既有灵气,能让夏季开放的荷花在冬季也接连盛开,可见生机无限,为何不取来将这棵枯死的树救回来呢?”\n\n“道友有所不知。”北山道人对他说道,“这棵树已病入膏肓,那灵泉灵池的水离了池子,灵气很快就会散去,却是救不回来它。”\n\n“原来如此……”\n\n宋游若有所思,既不多问也不多说,只是抬起手来,手中几缕灵气:“承蒙道兄款待,在下感激不尽,便为道兄救回院中古树,以作回报,也好为道兄这浮云观多添一份雅趣。”\n\n说完一摆手,灵气飞向古树。\n\n常人见不到古树的变化,只是修道之人却能感觉到,里边生气已然复活。\n\n“道友好手笔,谢过了。”\n\n“该我谢谢道兄。”\n\n北山道人一直送他到道观门口。\n\n“对了,昨晚与道友聊得尽兴,越聊越远,倒是忘了那近在眼前的平州云顶山之事。”北山道人突然想起,便在门口问宋游,“道友既是从平州来,可曾去过云顶山?”\n\n“自然去了。”\n\n宋游却不好不答。\n\n北山道人又问:“也是去寻仙的么?”\n\n“正是。”\n\n“哈哈,贫道只道阴阳山伏龙观修士有如仙人,却不料伏龙观的仙人也在寻仙。”北山道人笑了,“道友可找到了?”\n\n“在下在山上见到古人留下的石刻,又在大山灵韵中窥得古人一面,知他隐匿山间,品性高洁,便也觉得此行不虚。”宋游如实答道。\n\n“那便不是最近传闻中那位崔知县遇到的‘仙人’了。”\n\n“自然不是。”\n\n“想必道友也曾听说过崔知县遇仙的传闻,道友就没想过再去云顶山上寻找一次?谈个究竟?”\n\n“没有。”\n\n“哦?这是为何?”\n\n北山道人一愣,倒是不解了。\n\n“不好说。”\n\n“不好说?”\n\n北山道人皱起了眉,陷入了思索。\n\n“贫道昨日本是想去云顶山上走一趟,寻访那崔知县遇到的‘仙人’,不管是真仙人,还是妖邪耽搁凡人寿命,都要去找一找,只是消息传来贫道耳中已用了很久了,此时再去,却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得见,正好,刚一出门,便遇上道友。”北山道人如此说着,瞄向宋游,“既然道友是从云顶山上下来,那以道友所见,贫道此行可还能找见那‘仙人’?”\n\n“恐怕找不到了。”宋游如实说道,“不过云顶山风景奇美,石刻沧桑,去一趟也无妨。”\n\n“好……”\n\n北山道人点头微笑。\n\n“在下……”\n\n“哦!道友慢走!”\n\n“告辞。”\n\n宋游转身一步,便跨出了道观。\n\n再回首仰头一看,不知何时,门口头顶上的牌匾上已写上了字。\n\n写的“浮云观”三个字。\n\n两旁的门联也已经换了:\n\n心似浮云常自在;\n\n意如流水任西东。\n\n“……”\n\n想来这才是这间道观山门平日里展现出来的模样,而自己昨日见的,则是它以前的样子。这浮云观,也该是个古老的传承。\n\n古时人道昌盛,长生易求,常有厉害的修士。不过后来天道衍化,人道长生难求,反而神道兴起,天下间厉害的修士和传承就很少了,伏龙观属于其中的例外,里边有不少玄秘。\n\n“走吧。”\n\n一人一猫一马走下山门,不再留恋回首,只是这时,猫儿脖颈上已多了根小红绳,穿着一个木质的小吊坠,这让她看起来多了几分乖巧。\n\n身后道观的大门也缓缓关闭。\n\n一名道人在门后连连咋舌。\n\n……\n\n一路过了竞州,穿过昂州。\n\n晨雾起时便走,暮霭来时才休。\n\n溪山作伴,云月为俦。\n\n从深秋走到冬日。\n\n竞州昂州的冬日比逸州栩州更冷,到后来便是彻底没法露宿荒野了,只得借宿茅店或车马店,才能有个遮风的地方,条件经常简陋得很。\n\n又从冬日走到初春。\n\n中途歇歇玩玩,往长京而去。\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本无意成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本无意成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本无意成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本无意成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