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别急,容我先开一局游戏第五百八十四章 王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降魔棍上金光绽放,浮现出一圈圈经文。\n\n那是曾经他在落霞寺内,那些高僧们每日诵唱的东西。\n\n它一开始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后来明白了那是劝人向善,讲述做人道理的故事。\n\n可它又不是人,这些故事和道理与它有什么关联?\n\n不过落霞寺的僧人没有谁在意这些,他们只是不断的对这根棍子诵经。\n\n棍子听多了,自己都已然倒背如流。\n\n忽然有一天,它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n\n它在想,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不是就是将这些佛经传授出去?\n\n此时的棍子以为自己是一本书。\n\n一本度人向善的书。\n\n然而后来,有一个和尚带它下了山。\n\n这次下山,和尚用它杀了人。\n\n它忽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武器。\n\n是武器,就会杀生。\n\n可它学的佛经又并非如此。\n\n棍子很纠结,不知道杀生是对是错。\n\n于是它逐渐变得漆黑。\n\n这层黑色包裹了它原本的金色。\n\n它在黑暗中不知道渡过了多久的时间。\n\n直到一个人为它清理了那层漆黑的外表,它才得以重见天日。\n\n这时候,它想通了一些事情。\n\n它是器,能做什么不是它能决定的,而是使用它的人决定的。\n\n所以它想要找一个契合它的主人。\n\n那样的话,它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n\n主人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n\n度人向善也好,杀生造孽也罢,降妖除魔也可以。\n\n反正它只是一根棍子,做决定的又不是它。\n\n嗡~!\n\n降魔棍嗡鸣一声,漆黑深邃的颜色将金色侵染,在劝人向善的佛音中夹杂起了各种怨毒的诅咒和死亡时的不甘呐喊。\n\n“好恐怖的业障,阿弥陀佛,器灵已然堕入邪道,还需拿回落霞寺,诵经一甲子,用经文洗去这一身的业障才是。”觉信说道。\n\n与此同时,他的禅杖也随之递出。\n\n那佛影与禅杖相随,化作威能无匹的一击。\n\n面对觉信的指责,降魔棍毫无动容。\n\n它表示关我什么事?\n\n我只是一根棍子!!\n\n别人想怎么用是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n\n林千行抬手将降魔棍击出,棍身上金光与黑气交融,碰撞在了佛影之上。\n\n轰~!\n\n磅礴的威能爆发,湖水凹陷,形成巨型的环状凹坑。\n\n旁边李霜华持剑趁机刺向林千行。\n\n极度的寒意侵袭,林千行忍不住挑眉。\n\n寻常的武道意境,大都是山水或动物,再不然也是水火风雷。\n\n冰雪的武道意境其实并不多见。\n\n至于为何?\n\n因为水结冰的时候,是将热量散发而出。\n\n所以需要吸收物体的能量才能使其降温结冰。\n\n而其余的武道真意,大都是将体内的能量向外释放。\n\n所以这样的武道真意在惯性的思维之下,是很难演化而出的。\n\n或者说,即便演化而出,也只是精神上的一种伪装。\n\n让对方觉得冷,而非真的冷。\n\n但李霜华不同,她真的领悟了这一点。\n\n她的剑,在不断的摄取周遭的热量。\n\n林千行右臂持棍抵住九环禅杖,左手内息鼓动,并做剑指迎向了李霜华的剑。\n\n他这一剑和李霜华的冰寒之剑不同,显得是那般的平平无奇。\n\n但正是这平平无奇的一剑,李霜华却忍不住的在自己那冰冷的面容上露出了惊讶之色。\n\n没有意境的意境?\n\n这也行?\n\n这就好似有人用“没有执念”作为自身的执念一样。\n\n这样的意境,未免太过于离奇。\n\n来不及过多惊呼,剑刃已经与林千行剑指前迸射出的剑芒相撞。\n\n虽然只是内息凝聚的剑芒,但李霜华却感觉自己好似击中了真实的金铁。\n\n寒霜开始沿着剑芒蔓延,她竟是连这剑芒都打算冻住。\n\n然而那剑芒此时却陡然变换形态,将她的剑身彻底包容进去。\n\n没有意境,便包容万有的意境。\n\n李霜华明白对方的意思了。\n\n这是一个极为贪心的武者。\n\n他什么都想要,所以最后便什么都没有得到。\n\n故而有了这没有意境的意境。\n\n好在她还有后手。\n\n此前通过霜华剑吸收的热量,此时一股脑的全部爆发而出,通过剑尖释放,化作一抹极为凝聚的赤红。\n\n嘣~!!\n\n嘭~!\n\n四溅的冰锥以极快的速度划破湖面,向着四面八方迸射而出。\n\n一条条鲜活的鱼儿被冰锥戳穿身体,此时漂浮在水面,远方林千行的湖心庭院更是被摧毁得惨不忍睹,墙壁上密密麻麻全部是冰锥,花坛内的植物死了一地。\n\n宁彩儿身形悬在虚空,随手间击碎一些飞来的冰锥,姿态优雅。\n\n交战中心处,林千行三人呈现三角并立,悬在湖心上空。\n\n觉信双臂颤抖,有些拿捏不住手中的禅杖。\n\n那一棍上传来的力量太过可怖,他禅杖上此时也少了七个环,全部都被林千行敲碎。\n\n而李霜华持剑的手臂则已经全部被冻结。\n\n没有真意,便意味着林千行面对敌人时,敌人用的什么真意,他也可以使用相同的真意。\n\n此番李霜华正是被自己的真意所伤。\n\n不,那是比自己寒霜真意更强的真意!!\n\n以一敌二,林千行获胜。\n\n他甚至没有用到自己真正的兵器,褪凡剑此时还在宁彩儿手中拿着呢。\n\n“走吧,这棍子和你们无缘。”林千行摇了摇头道。\n\n“阿弥陀佛.”\n\n觉信还待再劝,林千行却已经一棍敲来。\n\n锵~!\n\n觉信身形倒飞而出,直至岸边后被两位长老搀扶住,三人接连退了十几步才停滞下身形。\n\n“输了就是输了,场面话留着赢了说吧!”林千行不屑的道。\n\n输了还要放狠话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还是不要随便做,尤其是在你硬实力不如对方又没有保命底牌的时候。\n\n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话,心底里面说说激励自己就行了,真要当着敌人说出口,人家不在意还就罢了,要是真记在心底了,你怕是当场就得被人家以绝后患,来个“此子不能留”。\n\n李霜华一抖手臂,上面冻结的冰霜消散,旋即她对林千行抱拳一礼,算是感谢了林千行的留手,然后便就此离去。\n\n岸边的觉信也没有再说什么,直接选择了和两个长老一齐离开。\n\n林千行此等修为,怕是只有那位当世第一人才能与之比拟了。\n\n这样一位高人,也不知道是从何处冒出来的。\n\n果然还是不能太看轻天下人啊。\n\n说到当世第一人,那位当世第一人便已经来到了林千行的身前不远处。\n\n林千行的身形算是魁梧的了。\n\n但在他面前,林千行却好似孩童一般。\n\n盖因此人足足有两米五的身高。\n\n配合他那披散的短发,粗犷的面容,这人好似并非人类,而是某种类人的物种一般。\n\n他正是国以及姜国都公认的至强,刘岳的师傅,有着【开山斧】称号的王振。\n\n此人生来奇异,娘胎里面待了快两年才出来,生下来就几乎要了他娘半条命,直接就是快三十斤的大胖小子。\n\n三天便能走路,半年时间体型已然堪比十岁孩童。\n\n靠一本粗浅的内息诀,十岁便单臂千斤力。\n\n十五岁打遍整个国也找不到几个像样的对手。\n\n后来他就走上了自创武学的道路。\n\n他不仅身体上的禀赋非凡,脑子也好用,悟性夸张至极。\n\n加上耐操能折腾,也不怕把自己玩死,十八岁踏入真境。\n\n随后更是一路开挂,在五十岁的时候踏入了合体境,六十岁达到合体境巅峰,再也没有了敌手。\n\n顺带一提,他开山斧的外号,不是他无敌之前有的。\n\n是无敌之后有的。\n\n有一天他闲来无事,看到自家门外一座足有百米的高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然后便一斧子下去,将它劈成了两半。\n\n然后他就有了开山斧的称号。\n\n这样的人,值得林千行正视。\n\n林千行只可惜自己没有早些遇到他,否则搞不好还能从他身上获取到紫气。\n\n下一刻,林千行将降魔棍掷出,丢给了宁彩儿,伸手虚握,褪凡剑出鞘,直接飞到了他的掌心。\n\n“你不休息一下吗?”王振问道。\n\n“你觉得对付他们能费什么劲儿?”林千行反问道。\n\n“也是。”王振点头,表现得极为赞同。\n\n随后他也将背后背负的那一柄宽刃斧给取了下来。\n\n很少有江湖中人用斧头做兵器的。\n\n太沉,也太不灵活了。\n\n但唯有王振是奇葩。\n\n他嫌弃其它的兵器太脆,干脆去皇宫将那祭祖的祖器拿来当了自己的兵器。\n\n这柄开山斧通体由金属制造,整体长两米三,斧柄长一米五,有成人两个拳头粗细,一般人握都握不住。\n\n剩下的部分就是斧头本身了,其斧刃也足有一米多长。\n\n这玩意儿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就没有谁想着要用它当兵刃。\n\n但这个世界上偏偏出了王振这么个奇葩。\n\n“你徒弟教得不错。”林千行忽然感慨道。\n\n他刚开始以为刘岳把枪当锤子使,现在才想明白,是和他师父学的,可惜他没有用斧头的力气,只能把枪当成了斧头用。\n\n“随便教的,他自己悟性好。”王振说道。\n\n两人交流间,气势已经升腾到了极致。\n\n下一瞬,不约而同的出招了。\n\n宁彩儿瞳孔收缩,刚走出不远的李霜华和觉信回头,就连刘岳也看向了这边的方向。\n\n几人的表情都是一愣,随后便满是震惊。\n\n“好剑。”王振赞叹,说完他又补充道:“你也是一个好的剑客。”\n\n在他的脸颊上,一道血痕显现。\n\n林千行收剑而立,同样赞叹道:“这天下有你这样的武者,真好。”\n\n在他的衣角上此时也多出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缺口,就实力而言,他要更胜一筹。\n\n然而比起这个,那长达千米的深深沟壑和被一分为二的流光湖,与被近乎完全削掉了树尖的那一片森林才更骇人。\n\n这两人的武力值,已经不是天下间其余武者能理解的了。\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别急,容我先开一局游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别急,容我先开一局游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别急,容我先开一局游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别急,容我先开一局游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