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衍圣公,上面已经决定了,你来做董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二百三十五章、衍圣公,上面已经决定了,你来做董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皇上,皇上,撤吧!逆明的主力冲破了第一阵了!”\n\n乾隆此时的脑袋嗡嗡作响。\n\n两万骑兵啊!\n\n被人家的骡子兵轰得大乱!\n\n还把第一道防线给丢了。\n\n明军趁机一下子压进来两个旅!\n\n再加上原来已经被包围的那个明军步兵旅。\n\n一万五千的兵力抵达了清军第二道防线的面前了。\n\n幸运的是\n\n天色已经黑下来了。\n\n不然明军就可能会直接发动攻击,一万五千明军啊。\n\n满万都不可敌,还多了五千。\n\n第二道防线的八旗如何顶得住?\n\n熟悉的失败气息又回来了。\n\n在前线待了一天了,八十多高龄的乾隆其实已经困得不行了。\n\n但他还是强打精神的揉了揉眼睛,发现在劝说自己退兵的是福康安,他的身边还有额勒登保。\n\n乾隆脸色大变,指着额勒登保问道:“怎么回事?你怎么回来了?难道又要败了?”\n\n额勒登保哭丧着脸跪在地上,说道:“皇上圣明!”\n\n乾隆顿时心情跌倒了谷底。\n\n“皇上,现在撤吧,这一战我们打得算是不错了,再打下去,怕是要把本钱都要填进去.”\n\n福康安也跪了下来。\n\n“而且,再打下去.就算能顶得住,也还是败了!”\n\n“你说什么?”乾隆脸色一冷。\n\n“皇上,现在的骑兵已经冲不动步兵了。”福康安摇头说道。\n\n从额勒登保最里面得到明军拥有大量小火箭的消息之后。\n\n福康安就知道。\n\n从今天开始。\n\n骑兵的作用已经被大大的削弱了。\n\n以后的战争。\n\n比的就是谁的火枪、火箭、火炮的数量更多!\n\n谁的火力更猛。\n\n而在这个方面。\n\n清廷如何能和大明相比?\n\n这大清朝本来人口就少。\n\n采取的还是八旗为本的体制。\n\n真正的核心力量就是这一百来万不到两百万的八旗。\n\n而大明的总人口数量逼近四万万。\n\n再加上现在大明还能通过“宗藩体系”从朝鲜、安南等人口都超过千万的国家调集人力物力。\n\n再加上大明历来重视和日本这个人口也有三千多万的大国的关系,日本几十万武士都眼巴巴的等着得到大明皇帝的征召,而德川幕府为了能送走那些要命的武士也相当配合。\n\n所以。\n\n在人力上。\n\n大清朝几乎是以一两百万八旗,对抗大明以及其下诸藩,再加上一个日本国!\n\n这如何能比。\n\n而且更要命的是。\n\n现在的战争已经不是弓马娴熟就能打的赢的了。\n\n现在的战争围绕着火器为核心,在这等情况下。\n\n大清有如何能相比?\n\n乾隆一阵头昏脑涨,但他明白福康安说的意思。\n\n大清打不下去了。\n\n别说是在战力上大清朝的八旗兵处在极大的弱势。\n\n就算是大清的八旗兵能在战场上和明军一换一换命。\n\n大清能换得起吗?\n\n八旗才多少?\n\n汉人有多少?\n\n乾隆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声音也恢复了平静。\n\n“现在天色已晚,不是交战的时候,传朕的旨意,各旗退回军营,再给猪笼山的明亮传旨,让在猪笼山多设=旗号,广布疑兵,所部主力也退回大营!”\n\n‘皇上圣明!’\n\n福康安等人纷纷跪在地上高呼。\n\n圣是真的圣明。\n\n一番折腾之下,这八旗的力量是大大的提升了。\n\n打不赢大明不是乾隆的锅,而是现在时代变了。\n\n如果现在是一两百年前,就凭借着整合蒙古这一手,乾隆都绝对算得上是大清朝的“圣明之主”了。\n\n但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弓马娴熟就能包打天下,用兵手艺好就能打的赢的时代了。\n\n现在打仗,拼的是人口、生产力,在这方面,大明毫无疑问是占据绝对上风的。\n\n乾隆遗憾的看了看在前线打着火把修筑工事的明军,遗憾的叹了一口气。\n\n他知道。\n\n现在退走其实是安全的。\n\n因为明军的骑兵数量少,他们不太可能在晚上冒险出击派遣骑兵追击。\n\n但是这一退。\n\n那可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n\n就在此时。\n\n一骑北来。\n\n乾隆远远看去,越看越是眼熟。\n\n这不是一等侍卫,原八旗蒙古的都统德楞泰么?\n\n他不是负责紫禁城把门么?\n\n怎么跑这里来了。\n\n难道紫禁城出什么事了?\n\n“皇上!皇上!!”\n\n“出大事了!汉人反了!!”\n\n德楞泰大呼小叫,还没到乾隆面前就翻身跳下了战马,踉踉跄跄的连滚带爬到了乾隆身边。\n\n乾隆眉头一皱。\n\n汉人当然反了。\n\n对面的朱皇帝可不就是头号汉人大反贼么。\n\n“怎么回事?”乾隆问道。\n\n“是孔庆融!孔庆融反了!”\n\n乾隆闻言大惊。\n\n衍圣公孔庆融?1\n\n他反什么?\n\n这孔府怎么也能出反贼?\n\n这怎么可能?!\n\n“孔庆融在北京城内散布谣言,说说.”\n\n“说什么?”\n\n“说皇上您被逆明打死了,留下了立十七阿哥继位,孔庆融、董诰为顾命大臣的遗命,挟持了十七阿哥控制了北京外城,现在正攻打内城内城的十五阿哥.”\n\n“老十五怎么了?”\n\n乾隆一皱眉。\n\n“十五阿哥听信了流言,先十七阿哥一步登基了孔庆融那边也很快立了十七阿哥为帝!”\n\n乾隆闻言顿时脑袋嗡的一声。\n\n这下可好。\n\n大清朝有三个皇帝了!\n\n乾隆连续深呼吸,双眸瞪着德楞泰:“朕这好好的,京城是怎么相信朕死了的?”\n\n“我们也不信啊,但是那些汉人都这么说”\n\n“他们说你们就信?”\n\n“皇上,京城内的汉人数量可不下百万.而且还有不少是原直隶、山东的团练兵,手里头都是有家伙事的,而且最近京城极其缺粮,本来就发生了不少抢粮事件了.”\n\n德楞泰趴在地上说道。\n\n乾隆揉了揉太阳穴,看着同样目瞪口呆的福康安和额勒登保。\n\n“撤兵,回京!”\n\n“皇上,京城出大事了!”\n\n此时此刻。\n\n大明天子的指挥所已经进驻了一座村寨内。\n\n而此时。\n\n朱道桦也得到了从京城传来的消息。\n\n“好啊!这下子大清朝一下有了三个皇帝了!”\n\n朱道桦看到了锦衣卫传来的消息的时候不由得大笑了起来。\n\n在福康安席卷大量的难民进入京城的时候。\n\n锦衣卫就在其中掺杂了不少的砂子。\n\n随着在保定府的战事正酣,京城内缺粮导致了不少抢劫事件,治安空前混乱的时刻。\n\n锦衣卫在京城内散布谣言,并且通过衍圣公孔庆融,控制了山东团练军营,并以此为本建立了“圣公军”,挟持了乾隆的第十七子立威皇帝。\n\n“这衍圣公孔府在山东人这里号召力还是挺大的,而且还能废立皇帝了,可真的是不太容易啊。”\n\n朱道桦放下手中的情报说道。\n\n堂堂衍圣公居然做了董卓之事。\n\n这可真的是让人朱皇帝不太放心虽然是朱皇帝的锦衣卫挟着衍圣公干的。\n\n“皇上,清鞑皇帝估计也得到消息了,他极有可能在今晚就退走!”军师陶必铨说道。\n\n朱道桦点了点头。\n\n“他恐怕会第一时间向京城方向运动,现在清鞑那边=京城有两个皇帝,在外面还有领着八旗的一个老皇帝,这一下子出现了三个皇帝,可有得忙活的了。”\n\n陶必铨笑道。\n\n“是啊,真没想到衍圣公竟是如此枭雄人物!”\n\n一旁的王大用感慨道。\n\n这不行啊!\n\n我一个好好的衍圣公!\n\n怎么就成了董卓了?!\n\n此时此刻。\n\n在四九城内已经是一片混乱,事实上在几天前,大量真真假假的消息就在城内流传,人心很是混乱。\n\n山东团练兵的八旗军官大多都被锦衣卫杀了,有些机灵点的见势不妙提前逃跑。\n\n而掌握了山东绿营之后。\n\n以王鼎甲和锦衣卫千户方珂为首的大明在京势力趁机抢夺了一处八旗在京城的存粮仓库由于大清在做撤离关内的准备,所以事实上京城内是有粮的,只是不流通到市场上而已。\n\n有粮在手之后,圣公军就开始大规模扩军了。\n\n三万山东团练为基础,一下子就从在京的汉人之中招募了七八万人。\n\n十一万大军一下就拉了起来。\n\n锦衣卫还在八大胡同挟持了一名乾隆的儿子。\n\n就是十七阿哥爱新觉罗永。\n\n“圣公,您下令吧!”\n\n王鼎甲来到孔庆融身边道。\n\n“下令?下什么令?”孔庆融现在别提有多后悔了。\n\n自己好好的一个衍圣公,居然参与了这废立之事!\n\n虽然说主导的是王鼎甲和那个方珂。\n\n但他们可是打着自己的旗号办事的!\n\n在外界看来。\n\n那就是衍圣公孔庆融拥立了十七阿哥永为帝!\n\n这真的是掉进黄河都洗不清了.\n\n好好的衍圣公。\n\n现在成董卓了!\n\n以后还能在大明朝好好做衍圣公吗?\n\n我是好人啊!\n\n我不是董卓!\n\n孔庆融哭丧着脸想道。\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