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金山,好名字啊!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三十三章、金山,好名字啊!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一场来势汹汹的战争虎头蛇尾的结束了。\n\n灰溜溜回到了加尔各答的阿瑟.韦尔斯利成为了这一场战争的背锅者。\n\n他的不列颠驻印陆军总司令的位置被撸了。\n\n而且要被召回伦敦述职。\n\n在加尔各答的港口。\n\n一艘武装商船已经准备好了。\n\n“船上准备了大明帝国的日月旗和他们颁发的通行证,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n\n理查德.韦尔斯利颇有些无奈的说道。\n\n什么时候大英帝国需要这么低声下气啊,连自己的殖民地官员要返回伦敦,都不敢大喇喇的乘坐军舰。\n\n呃。\n\n实际上现在大英帝国在印度洋也没有什么海上的力量。\n\n他们能飘到海上的军舰已经全部被摧毁了。\n\n除了部分取得了大明帝国印度洋通行证的船舰,整个不列颠印度总督府是无法向印度洋派遣任何大船的。\n\n所以他们努力了这么多年,才通过各种方式,从伦敦凑到了三万龙虾兵。\n\n“中国人的军队很可怕,我们必须要让伦敦的那帮家伙知道这一点,如果我们不进行深层次的军事变革,不列颠将会被时代远远的抛在后面。”\n\n阿瑟站在港口内的栈道上,盯着加尔各答港来来往往的船只说道。\n\n“我们也许可以寻求和中国人之间的和解,争取时间。”\n\n“和解?他们愿意吗?”\n\n“事在人为。”阿瑟摊开手说道,“我们只能试一试,我们现在无法在战场上击败他们,幸运的是,他们距离欧洲很远。”\n\n说着,阿瑟看着摆放在面前的几个大箱子。\n\n分别装着大明光复二年式线膛枪、四寸线膛榴弹炮、钢壳迫击炮。同时,还有一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搞来的新式火药。\n\n理查德看着这些武器,说道:‘这些就是中国人击败我们的武器。’\n\n“没错!我们也必须要拥有这些东西才行。”阿瑟说道,“蒸汽机,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这些产业的共同进步,才能大规模的生产这些武器,这些东西引发的军事革命会深刻的影响整个世界。”\n\n“未来的陆军属于火力为王的时代,未来的海军属于钢甲舰的时代!”\n\n“只有拥有这些东西,不列颠才能拥有未来。”\n\n当船只扬帆而去的时候,理查德脑海中萦绕着阿瑟的话语。\n\n不列颠能不能拥有未来,他不太清楚。\n\n但是他很清楚,他的这个印度总督府还能不能拥有未来可就不一定了。\n\n“皇上,印度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争夺恒河航道的战争应该要等到明年年初才能开始了。”\n\n中都,皇帝的北城行宫内。\n\n正在向皇帝汇报工作的是新的左相彭浚。\n\n前任首相罗芳伯已经退了下来,现在是大明工商促进总会的会长,最近在整理教材,要教各地的官员如何发展工商呢。\n\n而如今的右相是顾松,左相是彭浚。\n\n一人是首相,一人算是副相了。\n\n总之,现在大明朝廷还算是一团和气。\n\n虽然上次的中都皇宫新旧学之间的冲突催生了未来大明的两个主要政党的前身。\n\n分别是代表着新学的新知识分子阶级、新资产阶级的振兴党。\n\n以及代表着旧的士大夫地主阶级的君子党。\n\n一个激进党一个保守党。\n\n这个结构倒是挺稳固的。\n\n不过现在无论是振兴党还是君子党,都没能登堂入室,只是在年轻的新学学子和读书人之间传播。\n\n现在在朝廷上占据主流的是以地域划分的粤党和湘党但是这种以地域报团的结构未来迟早是会瓦解的。\n\n因此朱皇帝除了维持一下平衡,就基本上不会对麾下官员各自报团结党有太多的干预。\n\n这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嘛。\n\n互相报团,本来就是人性。\n\n“不列颠的印度总督府派遣使者到了中都求和了他们愿意承认大明诸藩现在占领的地盘,甚至不会再管莫卧儿帝国的死活了。”\n\n“权宜之计而已。”朱皇帝摆摆手说道。\n\n“先不理会印度方面的事情,同时召回杨遇春和落定方,印度方面应该不会大打了。”\n\n诸藩现在都忙着消化地盘,虽然孙士毅很积极要进军恒河,但是其他诸藩对此积极性不大。\n\n朱皇帝也不打算直接强令诸藩听从孙士毅的命令。\n\n这印度诸藩现在能占这么大的地盘已经不错了。\n\n现在摆在朱皇帝面前的是一份航海图。\n\n从上海出发,在东京湾补给,然后北上,搭乘洋流一路飘,飘到被大明派遣的冒险者们命名为“花生屯”的一处天然良港。\n\n返回的话就是南下,在南面靠近北回归线的地方有向西的洋流。\n\n朱皇帝细细看了看花生屯的地图。\n\n“这不是温哥华么”\n\n朱皇帝脸上露出了一阵喜色。\n\n“宝臣,郑义和周继海可以说是立下大功了,把他们两个召来,朕要亲自给他们封爵!!”\n\n这就封爵了?\n\n彭浚一愣,他看了看朱皇帝面前的地图,说道:“皇上,这地方倒是良港颇多,不过也不知道气候怎样?能不能种地。”\n\n“能!当然能!”\n\n朱皇帝肯定说道。\n\n这可是温哥华,气候在北美大陆算是最好的地盘了,是后世加拿大的林业中心,但这地方其实是能开垦出大量的优良的耕地的,只是因为加拿大人口太少,所以这么好的地盘居然用来种树,真是太浪费了。\n\n而且去的话,从上海港出发,抵达温哥华只需要五十天的时间。\n\n一艘大福船载人货三百,假如有一百艘大福船,一百二十天一个来回的话。\n\n那就是一百天送三万人过去!\n\n一年就是六万。\n\n十年就是六十万!\n\n朱皇帝掰着手指头在算数。\n\n十年,六十万\n\n还是有点太少了。\n\n朱皇帝想了想,说道:“这地方最好还是能吸引更多的民间的移民前往,这花生屯的地名不好,不够吸引人。”\n\n“皇上明鉴,这花生屯确实不够大气。”彭浚点头说道。\n\n“那就改名,这个岛就叫金银岛,这个港口就叫做金山港,日后建了市,就叫做金山市!!这个地方可是有大金矿的!对了,让报纸上登,就说去了金山的,都捡到了金子!”\n\n温哥华确实是有大金矿,不过朱皇帝也不知道在哪儿.\n\n“金山.”\n\n彭浚一愣。\n\n“倒是个好名字”\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