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独占新大陆的关键是人口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三十九章、独占新大陆的关键是人口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对于朱皇帝而言。\n\n一种专门用于新大陆和大明本土之间,在太平洋东西两岸穿梭的舰船。\n\n必须要兼顾成本和效率。\n\n成本尽可能要低,效率尽可能要高。\n\n而一些大船厂的设计方案,都显得相对保守。\n\n朱皇帝都不怎么满意。\n\n倒是一帆造船厂的方案,采用了大量的先进的技术,同时也使用了大量的便宜的金属构件,采用相对便宜的木料,让船只的建造成本可以压缩到很低的地步。\n\n“这样一艘船的造价在5000明元左右,船身没有使用贵的木料,而使用的是木、铁皮复合板,造价便宜,而且适合大规模流水线式的生产,如果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的话,这种船型的造价可以压缩在3000明元以下!”\n\n江一帆笑着说道。\n\n3000明元以下?\n\n不少跟着来的文官武将面面相觑。\n\n尤其是已经被任命为金山总督府总督的林鸣鹤上前一步,问道:“这么便宜,安全么?一艘这么大的船,光是木料都不止三千了吧?”\n\n“安全,测试过了,船身坚固程度比一般的大福船、大广船都要好,这木板夹铁皮作为船身材料,咱们大明朝现在冶铁场很多,铁的价格非常便宜,用滚压机压铁皮也很方便,这样一来,就不需要什么珍贵木料,用普通木料就可以了,造船的材料容易获取,可以支持大规模的生产!”\n\n江一帆介绍到。\n\n林鸣鹤点了点头。\n\n这时候另外一边,被预备任命为大明新大陆都司都指挥使的曾阿大也凑了上来,问道:“这船快么?往返一趟需要多久?能载多少人货?”\n\n曾阿大现在肩膀上扛着上校的军衔其实他已经因军功为封侯了,在大明陆军一众侯爷之中,肩膀上还没有扛上将星的可不多。\n\n曾阿大就是其中的“光荣一员”。\n\n原因也很简单,这家伙死活过不了“文化课”这一关。\n\n爵位都已经是侯爷了。\n\n但还是个小上校。\n\n实在是尴尬。\n\n所以他的一些老上级就向朱皇帝推荐,让他带兵去新大陆去新大陆是个苦差事,大家都知道,不过要总镇新大陆,肯定不能派个军衔只有上校的军官。\n\n所以,在前往新大陆之前,曾阿大肯定可以得到破格升迁,成为一名将军。\n\n这样才有资格坐这个大明新大陆都司都指挥使的位置。\n\n带兵远去万万里,一去就是六年按照规定,现在金山总督府的官员,都只能做满六年,然后就必须要轮换。\n\n虽然大明朝现在有许多近代化的制度,能够确保不会出现类似唐代节度这样的军阀。\n\n但像是在新大陆这么远的地方,制度还是要稍微严格一点。\n\n对朱皇帝而言。\n\n这块地盘日后是要分给大明诸皇子的,也就是朱皇帝而儿子们。\n\n他可不想见到自己的儿子日后到了自己的封地,还要受到权臣摆布。\n\n“快!比一般的商船要快!因为船上有蒸汽机作为补充动力,在无风和没有洋流的地带,可以用蒸汽机快速通过,使用这一款船型,走上海、江户、金山这一条线,去程可以缩短为30天,回程可以缩短为40天,虽然需要安排一定的船上空间来装载燃料和推进系统,但节足足节省了将近五十天的时间,在加上建造成本的低廉,这一款船型在未来几十年,都会成为最出色的商船船型!”\n\n江一帆自豪道。\n\n他知道,凭借着这一款出色的商船船型,他的一帆造船厂,必然会成为大明最大的造船公司之一。\n\n“能够装载三万石货物,再加上三百多名乘客。”\n\n“三万石?这可比最大的广船都要大三倍啊!”\n\n“还有三百名乘客呢!”\n\n此言一出,顿时让不少跟随着朱皇帝一起前来考察的官员们倒吸一口凉气。\n\n朱皇帝脸上露出了微笑。\n\n三万石,换算成现代的公制单位,大约是两千吨左右。\n\n在现代算不上什么大船。\n\n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大的载重量了。\n\n“这是新大陆的一号舰,设计就是人货混载的,下层船舱运送货物补给,上层船舱载人,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在上海港接一批运往日本的货物,在日本卸货后利用装运的船费,补充粮食、淡水、农具等货物,再从日本起航前往金山港。”\n\n朱皇帝拍了拍新大陆型一号舰的船身,仰着头说道。\n\n“300人,算上损耗,能顺利抵达的保守估计可以有二百五十人,一艘船,来回七十天,一年送三趟,至少七百五十人。船只使用年限至少10年,也就是说,一艘船十年的时间,能至少送七千五百人上岸!如果有一百艘船,十年的时间就是.七十五万!”\n\n朱皇帝默默的算了算。\n\n七十五万的移民,再加上移民都是青壮年男女,肯定要牵手生娃的。\n\n一百艘船,十年之后大明就能在北美拥有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地盘。\n\n两百艘船,四年之后就是两百万!\n\n只要舍得投入,大明在新大陆的人口数量,就是一道数学题!\n\n十年!\n\n十年的时间。\n\n大明朝必须要在新大陆西海岸,拥有足够多的人口。\n\n这是最终占领新大陆的关键!\n\n足够多的人口,才能支撑足够多的军队在新大陆作战。\n\n否则的话,依靠大明本土的海运支撑一支军队在隔着太平洋和美国、英国、西班牙,甚至.可能还包括法国人在内的欧洲势力作战。\n\n那几乎是必败的。\n\n跨越太平洋的难度,和跨越大西洋的难度。\n\n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n\n哪怕大明朝国力再强。\n\n受制于现在的技术条件。\n\n他们能够直接在北美大陆发挥出来的力量也是极为有限的。\n\n因此。\n\n赢得新大陆的第一步。\n\n就必须要占领一块稳固的据点,并且尽可能的往这个据点塞人!\n\n想到这里。\n\n朱皇帝看向江一帆,问道:“朕打算成立一个新大陆船运公司,向你的船厂下单一百艘船,以三千明元的船价的话,就是三十万明元的造船费用,这还只是首批的造船计划,先期可以给十万定金,另外大明皇家银行可以开放给你的造船厂二十万的低息借款额度,一百艘船,什么时候能造好?”\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