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棋逢对手了属于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八十六章、棋逢对手了属于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快跟上!准备突击!”\n\n“别冒头!别冒头!!想吃枪子儿啊!”\n\n还在做班长的金标带着他班里的战士奔向了一辆趴窝的沙包车。\n\n钢轴承的车子其实和以前的木头轴承的车子耐用得多。\n\n但被实心炮弹轰中之后,钢轴承也被打爆了,车上挂着十几个沙袋的推车现在根本不可能被推动,如今成为了金标和他的兄弟们的掩体。\n\n如今金标这个班只剩下八个人了。\n\n比起满员的时候少了四个人。\n\n三个人已经阵亡了,还有一人躺在战地医院,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不说据说救回来了也要少一条胳膊。\n\n“这家伙算是好运气!”\n\n金标想道。\n\n战场因伤致残,至少一枚金勋章。\n\n有这枚金勋章,回到家乡至少能在地方议会上当上一届议员。\n\n虽然阵亡的士兵家里面也能得到不少好处。\n\n但是好处再多,自己也花不了不是。\n\n金标一边想着,一边让手头的兵都趴在沙包里面,自己则是悄悄冒头观察。\n\n远处的罗刹鬼也出现了。\n\n前中后三波步兵散兵线出现。\n\n“罗刹鬼倒是聪明。”金标低声嘀咕了一句。\n\n战争果然最能激发人类潜力的事情。\n\n俄罗斯步兵在经过重大伤亡之后也开始形成了波次散兵突击的策略了和一战殊途同归,这都是用人命总结出来的办法。\n\n这些俄罗斯步兵没走几步,还有人停下来以跪姿放枪,嗖嗖嗖的子弹就从沙包上方飞过。\n\n“三百五十步”金标估算着距离。\n\n“都躲好了,先别开火,等待命令!”\n\n他扭头大声对自己的兄弟们说道。\n\n这个距离上。\n\n他们手头的后装枪很难命中对手。\n\n反而对手的前装线膛枪由于密闭性比现在的后装枪好,所以射程要远不少。\n\n当然了。\n\n征西军有一个全部装备前装线膛枪的步兵营。\n\n他们手头的家伙都是非常精良的“狙击枪”。\n\n射程很远,弹道也很稳定。\n\n狙击营的士兵也都是从大明陆军之中抽调出来的精锐老兵。\n\n远距离的敌人,自然由狙击营的人去对付。\n\n不过这么远的距离。\n\n狙击营的老兵也很难命中。\n\n大概是觉得这么远的距离射击根本就是在浪费子弹,俄军的步兵的枪声也逐渐稀稀拉拉起来,大家都蒙着头开始向前推进。\n\n此时此刻。\n\n明军的榴弹炮已经发出了怒吼。\n\n战争之神茶颤抖着火炮向前方形成三波散兵线的俄军步兵线上倾斜。\n\n炮弹在草原上爆炸,在宽阔的散兵线范围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缺口。\n\n不过比起几年前排成密集的横队向前突进挨炮轰的伤亡,这些伤亡还是勉强能忍受的。\n\n在俄军中下级军官的拼命控制下。\n\n俄军还是形成了三道散兵波次,像是蓝色的细浪向前推,很快就让前线的明军士兵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n\n不过金标也不慌张。\n\n他可说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了,趴在掩体后面有什么好怕的?\n\n当年面对面排队枪毙不比这更加让人头皮发麻?\n\n而且现在明军的军纪甚严,守在这里最多可能有两三成的几率会死,死了的话家里人还能拿到不菲的抚恤金,后代子孙还可以得到荫蔽。\n\n但若是逃跑的话。\n\n那就有九成以上的概率会死能跑出明军的控制范围太难了。\n\n而且。\n\n死了也是白死,得到的田地之类的也要全部收回。\n\n直系亲属也不能当兵,当官,甚至连经商都有限制。\n\n孰轻孰重。\n\n金标还是分得清的。\n\n在俄军后方。\n\n几十名俄军的高层军官们脸色都有些惴惴不安。\n\n眼下的战局对俄军大大的不利。\n\n本来他们以为铁丝网加上堑壕的防守万无一失。\n\n但谁能想到。\n\n这些中国人这么有办法!\n\n他们居然用老掉牙的盾车掩护步兵和炮兵推进,现在明军的火炮就依托着大大小小的趴窝的盾车形成的掩体布置起了火炮阵地。\n\n如果有更多的明军火炮的炮火可以直接从空中以高抛弹道的形式落入俄军的战壕之中,那躲在战壕里面的俄军就得挨猛烈的炮击了。\n\n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后来的战壕很快从横平竖直的形式改成了锯齿状,布置大量的避弹壕来躲避炮轰。\n\n所以到了二次大战乃至于现代。\n\n战壕依旧非常重要。\n\n乃至于“土工作业”已经是步兵的最基本的技术了。\n\n不过现在的俄军又不是什么主观能动性爆表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n\n哪怕改进战壕这事其实不需要什么太多的脑洞。\n\n但俄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想到办法。\n\n因此他们也只能冒险派出步兵去驱逐明军的炮兵。\n\n而这样一来,他们构筑的铁丝网和战壕的防御阵地也就失去了一部份的功能了。\n\n“中国人居然能想到这样的办法难道铁丝网加壕沟的无敌防御要被攻破了吗?”\n\n有俄罗斯军官呢喃着说道。\n\n他其实不知道的是。\n\n盾车就是一种土坦克。\n\n后世主流的堑壕战就是被坦克洪流的突击给结束的。\n\n现在明军使用盾车掩护大炮和步兵的办法,其实和后世的步坦协同打闪击战的思路差不多。\n\n而且现在明军没有坦克,俄军的火力也远不如一战时期普遍装备机关枪的各国陆军。\n\n双方都刚好菜了个旗鼓相当。\n\n“见鬼!要是有几门能更好瞄准的炮就好了.”\n\n有俄罗斯军官呢喃着说道。\n\n更好瞄准的炮\n\n不就是直瞄线膛炮么。\n\n有句话怎么说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n\n战争,能把人类的潜能彻底的逼出来的最好办法。\n\n与此同时,俄军的反击也被依托沙包进行防御的明军阻挡住了。就像历史上普奥战争中发生的情况一样,前装枪根本不是后装枪的对手,远射程的优势在战场上非常不易发挥。因为没有多少士兵能在400码外击中卧倒或是躲在掩体后面的敌人。\n\n“看来今天晚上有一场硬仗打了!”\n\n“打就打吧!我们俄罗斯的勇士什么样的硬仗没打过?”\n\n“确实是没什么好怕的!敌人的主攻方向已经确定了!”\n\n穆萨耶夫愣愣的说道.\n\n“这一场决战,关系帝国在亚洲的领土,若胜,帝国依旧是地跨欧亚的大国,若败.我们就只能收回欧洲了,我们在亚洲的领土迟早会被中国人吞并!”\n\n“沙皇陛下!在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