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姓有倒悬之急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嘉靖,成功修仙第六百三十六章 百姓有倒悬之急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正当朱载坖在徐阶的安慰下,打算重整旗鼓之际,另一边,京城,严府。 此刻,严府大厅内。 只见严世蕃从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一碗冰镇的绿豆汤,哼哧哼哧地喝了起来,桌上还摆放着荔枝、枇杷、西瓜等各式各样的瓜果。 随后,只见严世蕃放下手中的汤匙,出言抱怨道:“父亲,最近这天气可真够热的!” 一旁的严嵩听闻严世蕃此话,也深有同感,点了点头,紧跟着感慨道。 “是啊,今年的天气甚是古怪,幸好咱家的冰窖中,还存储有足够的冰块,不然的话,都不知道这个夏天该怎么熬过去!” 严嵩在说到这里的时候,话锋一转,瞥了严世蕃一眼,转而询问道。 “对了,目前浙江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面对严嵩的询问,严世蕃不敢有丝毫隐瞒,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方才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回父亲,不久前,郑泌昌给孩儿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他提到,眼下浙江当地,桑苗的长势十分喜人,甚至有些地方的桑苗,已经成熟!” “最迟在八月中旬的时候,整个浙江的桑苗,应该就会全部成熟!” 严嵩在听完严世蕃的禀报后,点了点头,呢喃自语道。 “八月中旬吗?看来距离胡宗宪进京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随后,只见严嵩回过神来,看向严世蕃所在的方向,点了点头,应声道。 “嗯,我知道了!” 紧接着,严嵩仿佛像是不放心似的,将目光转向严世蕃,沉声叮嘱道。 “越到这种时候,就越不能够掉以轻心,告诉你的手下郑泌昌、何茂才,最近一段时间,多留几个心眼!” 严世蕃听闻此话,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些许疑惑之色,只见其鼓起勇气,向严嵩确认道。 “父亲,您的意思是,徐阶他们可能会借着这个机会,在背后动手脚?” “哼,不管怎么样,小心点总是好的,难道说,你想看见上次的事情,再次上演吗?” 严嵩闻言,冷哼一声,将目光从严世蕃的身上收回,冷冷道。 “是,父亲,孩儿会注意的!” 严世蕃见此情形,脸上浮现出惶恐不安的神色,恭敬应声道。 在这之后,严嵩的态度也明显缓和了下来,只见其从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剥好的荔枝,继续询问道。 “对了,你那个学生,这次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接下来你打算把他调到哪个位置?” “父亲,实不相瞒,孩儿接下来打算将他调任至闲职!” 严世蕃见严嵩提及了自己的学生高翰文,不假思索地应声道。 “哦,这是为何?” 严嵩在得知严世蕃的决定后,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好奇之色,紧跟着询问道。 严世蕃听闻此话,不假思索地给出了回应。 “高翰文的确颇有才情,但他的才情却完全不足以自保!” 严世蕃在说到这里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停顿了片刻。 “作为他的老师,我对他再了解不过了,高翰文品性高洁、嫉恶如仇、看待问题太过于理想化!” “有一句话说得好,在官场上,要和光同尘,以他的性格,根本就不适合在官场上混!” “要是咱们当初没把他派去浙江任职,而是将他派往别处,以他的性子,恐怕早就死于非命了!” 严嵩在耐心听完严世蕃给出的解释后,颤颤巍巍地从座椅上起身,缓缓道。 “也罢,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就这样办吧!” “父亲,您慢点,多注意脚下!” 严世蕃见严嵩从座椅上起身,连忙上前搀扶。 随后,在严世蕃的搀扶之下,父子二人向着书房所在的方向,缓步行进。 …… 渐渐地,夜深了,但此刻的赵贞吉,却仍旧没有丝毫睡意。 在辗转反侧许久以后,只见赵贞吉从床上坐起,在给自己披上一件衣服后,蹑手蹑脚地离开了房间。 在离开房间以后,赵贞吉便开始独自在院子里踱步,皎洁的月光探出云层,洒落在地,将赵贞吉的影子,映照地十分清晰。 “唉,再过一段时间,我就得离开京城,去往浙江任职了!” “也不知道这次,我能不能够胜任这项差事,将那些豪绅富户隐匿起来的人口、田亩都清查出来!” 赵贞吉如此想着,颇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随后来到一处亭子旁坐下。 赵贞吉也没有预料到,平日里,自己总是巴不得早点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但真正到了要离开的时候,反而却有些舍不得了。 往日的那些场景,就如同幻灯片一样,在赵贞吉的脑海当中,不停闪过。 随后,只见赵贞吉回过神来,看向夜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无声自语道。 “唉,我离开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眼下朝中有消息说,皇贵妃沈氏肚子里的孩子,将在九月份的时候临盆,看来我是赶不上了!” 旋即,只见赵贞吉将内心纷乱的想法尽皆压下,缓缓起身,自顾自地说道。 “也罢,接下来京城内发生的事,也与我赵贞吉无关了!” “在我离开京城之前,找个时间提醒一下海瑞,让他多加注意一下吧!” 赵贞吉说完,便紧跟着起身,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拂而过,令人顿感惬意。 …… 京城,徐阶所居住的宅邸。 徐阶所乘坐的轿子刚刚停稳,一旁等候许久的管家便迎了上来,俯下身体,恭敬道。 “老爷!” 徐阶从轿子里下来以后,见管家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摆了摆手,沉声吩咐道。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有什么话,进去再说!” “是,老爷!” 在二人先后进入用以待客的大厅以后,只见徐阶猛的顿住脚步,转过身来,出言询问道。 “说吧,什么事情?” “老爷,不久前,王廷王大人前来拜访!” 徐阶听闻管家此话,不由得皱了皱眉,追问道。 “他来干什么?” 管家见此情形,不敢有丝毫隐瞒,当即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尽皆说出。 “老爷,实不相瞒,王大人委托小的给您带一句话,说是浙江当地的桑苗,在八月中旬的时候,就将彻底成熟,而他们与织造局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徐阶在从管家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由得精神一振,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之色。 对于徐阶来说,只要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从百姓的手中半价收购生丝,那么他们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也算不辜负,这么久以来的谋画了。 但徐阶并没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喜讯冲昏头脑,只见其在思衬片刻后,出言吩咐道。 “告诉他们一声,暂时先不要轻举妄动,好好调查一下当地的情况,待时机成熟后,再果断出手!” “是,老爷,小的明白!” 管家闻言,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 …… 正如嘉靖早先所预料的那样,由冯岳所率领的大军,在攻破桑木关,并歼灭了前来支援的四万播州兵以后,凭借着火器之利,连战连捷,一路攻下了旺草、正安等地,周边的诸多县城,也尽皆望风而降。 在绥阳县郊外不足十里的地方,由冯岳亲自统帅的五万大军,正严阵以待。 眼前的明军,阵列整齐、罩袍束带、神色肃穆,一股肃杀之气,逐渐弥漫开来。 冯岳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绥阳县,心中越发雀跃。 就在不久前,他收到了川师三路那边传来的消息,由总兵吴广、总兵陈璘、副将曹希彬统帅的四万兵马,已经从南川杀进播州,一路上连战连捷,正向着仁怀杀来! 除了川师三路以外,黔师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由总兵李应祥以及参将谭健,所统帅的三万兵马也已经顺利攻破兴隆,眼下正在大力清剿沿途残余的播州兵。 冯岳的心里十分清楚,只要自己拿下了眼前的绥阳县,那么距离杨烈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到时候,朝廷的大军分别从绥阳、桐梓、仁怀三个方向,向海龙屯杀去。 纵使海龙屯历经数代宣慰使的完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事堡垒,也无济于事,毕竟朝廷此番,为了消灭杨烈,可是出动了整整十三万大军! 冯岳十分有自信,哪怕自己不主动发起进攻,仅凭手上这十几万大军,也能够把杨烈活活困死在海龙屯! 但眼下最令冯岳感到奇怪的便是,从自己的大军,到达绥阳县城郊外起,便没有看见任何的守军。 随后,只见冯岳收敛心神,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的长剑,沉声道。 “传本将军的命令,全军进攻!” 待冯岳的话音落下,很快便是一阵如雨点般密集的鼓点响起,由石邦宪所统帅的一万五千余名士卒,分为左中右三路,向绥阳县发起了进攻。 就在这时,绥阳县的城门被打开,一开始,石邦宪还以为是城内的守军,打算殊死一搏,出城迎战。 但当他看见从绥阳县城内走出来的那些人后,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因为从绥阳县城走出来的,并不是城内的守军,而是一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百姓。 此刻,他们的神色木然,纵使看见远处径直向自己冲来的明军,也不闪不避。 除此之外,城墙之上,也没有出现任何的守军,当明军来到距离绥阳县城不足五里的地方时,也没有遭到任何攻击! 石邦宪见此情形,连忙拔出腰间的长剑,声嘶力竭地呼喊道。 “停止进攻!传本将军的命令,停止进攻!” 很快,石邦宪的命令,便经由周遭的那些将官们,逐一传达了下去。 紧接着,那些明军,也听到了象征着鸣金收兵的锣声,尽管那些士卒对于这道命令有所疑惑,但他们还是勒住了身下战马的缰绳,停止了进攻的步伐。 由石邦宪所率领的前军,突然停止进攻,这一异常情况,自然瞒不过此刻,正坐镇中军进行指挥的冯岳,只见其看向一旁的下属,沉声吩咐道。 “把望远镜给本官!” “是,巡抚大人!” 随后,只见冯岳从一旁的下属手中接过单筒望远镜,开始观察起了远处的情况。 很快,冯岳也理解了石邦宪为何会命令大军停止进攻,因为眼前那些从绥阳县城里出来的,并不是绥阳县城的守军,而是一个个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百姓。 而此刻,这些衣衫褴褛,神色木然的百姓,正齐刷刷地跪伏于绥阳县城门附近的道路两旁,而且从绥阳县城里走出来的百姓,越来越多。 事到如今,冯岳哪能看不出来,眼前的绥阳县城,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剩下的只有这些手无寸铁,衣衫褴褛的百姓。 随后,只见冯岳叹了一口气,将手上的单筒望远镜,交还给一旁的下属,出言吩咐道。 “唉,跟本官过去看看情况吧!” “是,巡抚大人!” 此刻,早先那些冲在最前面的明军士卒,也早已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此刻,他们也明白了早先为什么会响起鸣金收兵的锣声,纷纷低下头,默然不语。 只见石邦宪在诸多士卒的层层保卫之下,从身下骑着的枣红色战马上下来,道路两侧的百姓见此情形,眼中满是畏惧之色。 就在这时,只见一道怯生生的声音响起:“娘,他们就是那些坏蛋们说的朝廷的军队吗,他们会不会抢走我们的粮食?” “娘,我好饿啊!” 石邦宪闻言,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个大约七八岁左右,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小孩,从怀抱着他的母亲怀里挣脱,如此询问道。 他的母亲在听到自家孩子说出的话后,顿时大惊失色,连忙用手捂住了那个孩子的嘴。 随后,只见那位母亲,慌不迭地在地上磕头:“大人,他还小不懂事,求求您饶他一命吧!” 一旁的那些百姓见此情形,也不住地在地上磕头,替那个孩子求情:“是啊,大人,他年纪还小,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饶他一命吧!” 石邦宪闻言,喉咙动了动,他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发现,自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那些百姓见石邦宪长久未曾给出回应,还以为是惹恼了他,更加卖力地在地上磕头,以乞求他的原谅。 随后,只见石邦宪回过神来,脸上满是愧疚之色,在环视一圈后,沉声道。 “大家尽管放心,我等是朝廷派来平叛的大军,是来保护大家的!” 石邦宪的话,明显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那些老百姓,看向他的目光中,仍旧满是戒备与恐惧。 就在这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又再次响起:“娘,我好饿啊!” 而发出声音的,正是先前那位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小孩。 他的母亲,见此情形,连忙将孩子揽入怀中,抚摸着他的头,轻言安慰道。 “乖,睡会儿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可是娘,我饿得睡不着!” 那位小孩说完以后,便眼巴巴地看着他的母亲,那位母亲见此情形,不住地抹着眼泪。 石邦宪见此情形,给了旁边的下属一个眼色,而后者很快会意,不多时,便拿来了一些干粮。 随后,只见石邦宪蹲下身体,将手中的干粮,拿到了那个孩子的面前,轻声道。 “吃吧!” 那个小孩并未立刻从石邦宪的手中接过干粮,而是看向自己的母亲,似乎是在征求意见。 那位母亲见此情形,轻轻抚摸着他的头,缓缓道。 “拿着吧!” 那个小孩在得到他母亲的允许后,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只见其小心翼翼地从石邦宪的手中接过干粮。 随后,只见他将干粮,掰成了两半,然后将其中一半,递给了他的母亲。 “娘,你也吃!” 那位母亲听闻此话,摇了摇头,缓缓道。 “你自己吃吧,娘不饿!” 就在这时,冯岳在亲卫的护送下,来到了绥阳县城的城门附近,他看着眼前这幅场景,脸上满是羞愧之色。 石邦宪见冯岳到来,当即转过身来,向其恭敬行礼道。 “末将参见巡抚大人!” 冯岳闻言,微不可查地应了一声,就在这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身着褴褛长衫的老者,颤颤巍巍地从地上站了起来,鼓起勇气,向冯岳询问道。 “您……您就是巡抚大人吗?” “是的,老人家,本官就是湖广巡抚冯岳!” 冯岳听闻此话,旋即看向那名老者,点了点头,应声道。 那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得知冯岳的身份后,当即‘扑通’一声跪伏于地,泣声道。 “请巡抚大人,救我等性命!” 在那名老者跪下后,现场的诸多百姓,也齐刷刷地跪伏于地,异口同声道。 “请巡抚大人,救我等性命!” 冯岳见此情形,连忙上前,将那名白发苍苍的老者从地上扶起,出言询问道。 “老人家,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能否给本官说说?” 那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被冯岳从地上扶起以后,颇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开始讲述其事情的来龙去脉。 “大……大人,事情是这样的……” 在那名老者的叙述之下,冯岳总算是对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绥阳县令袁志在得知明军攻破桑木关,歼灭四万播州兵,并一路拿下旺草、正安等地后,便深感畏惧,于是便放纵手下的士卒,开始肆意劫掠城中的老百姓。 百姓手中,原本就所剩无几的财富,很快便被榨取得一干二净,随后,绥阳县令袁志,又以支援城内的守军作为理由,将那些百姓手中的粮食,也强行征收了过去,连最起码的口粮都没有剩下。 凡是有胆敢违抗命令,不交粮食者,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就地格杀! 在做完这些后,在几天前的一个深夜,绥阳县令袁志,便带着城内的守军,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绥阳县城。 冯岳还从那名老者的口中了解到,绥阳县令袁志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则是因为,他所在的袁家,是播州杨氏麾下的七个异姓小土司之一。 播州宣慰使杨烈,下辖黄平、草塘两个安抚使司,以及真播、白泥、余庆、重安、容山等六个长官司,除此之外,田、张、袁、卢、谭、罗、吴等七姓小土司也在他的管辖之下。 数百年以来,播州杨氏,在播州一地,都是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纵使剩下的那七家异姓小土司心有不满,也不得不听从播州杨氏的调遣。 毕竟,谁拳头大,谁就掌握了真理! 在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只见冯岳唤来下属,出言询问道。 “目前大军的粮草还足够吗?” 那名下属闻言,在思衬许久后,方才给出了回应。 “禀巡抚大人,不久前,大军在攻破桑木关的时候就缴获了不少的辎重粮草,在这之后,咱们又从前来支援的那四万播州兵手中,获得了不少粮食!” “因此,目前大军的粮草供应,十分充足!” 冯岳在听完那名下属的禀报后,沉声吩咐道。 “从中拿出一部分粮食,用以赈济百姓!” “是,巡抚大人!” 那名下属听闻冯岳此话,拱了拱手,沉声应道。 那些百姓,见冯岳愿意从朝廷大军的粮食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以赈济他们,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青天大老爷!” 在人群中,不知道是谁率先喊出了这么一句话,紧接着现场的所有百姓,尽皆跪伏于地,声音此起彼伏。 “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 此时,在那些百姓们的脸上,满是感激涕零的神色。 随后,只见冯岳一手按剑,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绥阳县城,出言吩咐道。 “传本将军的命令,大军进城!” “是,巡抚大人!” 一旁的石邦宪,以及诸多将官见冯岳已经下达了命令,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 随后,明军便在绥阳县百姓的阵阵欢呼声中,进入了绥阳县城。(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嘉靖,成功修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嘉靖,成功修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嘉靖,成功修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嘉靖,成功修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