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易先生在家?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细说红尘第413章 易先生在家?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在易书元和易勇安于河口悠然钓鱼的时候,在西河村村民兴奋地讨论县尊来村里的时候,易家宅院内的易家人显然是有些局促不安。\n\n听闻是县尊来访,易家人绝对是受宠若惊,或者说是不是“宠”不清楚,惊的程度是绝对不低的。\n\n这会易家的客厅内,元江县县令和一名年轻人坐在堂中,其他的随行人员则都是站着。\n\n往日里精明的赵氏和侄媳妇李氏也没见过这阵仗,亲自端来了一盘蜜饯,李氏则提着水壶为两人倒茶,一个家丁端着摆满茶盏的茶盘,随着李氏一起挨个献茶。\n\n“呃,大人您请喝茶,这位公子,您也请,还有几位差爷,也请用茶!”\n\n“多谢了,我们不用!”\n\n领头的侍卫客气一句,一点没有接过茶盏的意思,县令和年轻人倒是接了,前者吹吹茶沫子便喝了,也没什么负担,后者则暂时没有喝。\n\n赵氏放下蜜饯,觉得气氛尴尬,心中惴惴不安,脸上挤出笑容。\n\n“县尊大人和这位公子来我们易家所为何事啊?咱易家都是乡下人,有什么事知会一声让我们去衙门不就行了嘛?”\n\n县尊没说话,而是看向了年轻人。\n\n赵氏虽然没见过这阵仗,但一把年纪了,有着乡人妇女特有的精明,察言观色的本事可不差,县尊这一下意识的动作,立刻让她明白这年轻人才是主事人。\n\n“哦,诸位不必心忧,我和县尊大人来此并不是因为易家犯了什么事,而是专程来看看县中良善之户.”\n\n说着,年轻人还望了望易家大院的门外,那边已经挤着很多村中百姓,一个个在那议论纷纷。\n\n若换成往常,这情况应该是将人都轰走,再肃清周边,但今天在这还是尽量要克制一些。\n\n而且百姓们议论的点也都很有意思。\n\n“唉,你们说那真的是县尊大人吗?”“不知道啊,我也没见过呢”\n\n“不会是假的吧?”“不至于吧,谁敢冒充县尊啊,想杀头啊?”\n\n“那他们怎么都不穿差服啊?”“便装出访呗”\n\n“会不会是来易家搜罗钱财的.”\n\n有些村民声音比较大,他自己以为压低了声响,但其实易家客厅那边也能隐约听到的。\n\n“来易家搜罗钱财”这话一出,正喝着茶的元江县令“噗~”地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n\n“哎呀,县尊大人您没事吧!”\n\n“咳咳咳我,没事,咳咳,咳咳咳.”\n\n县令想解释又不太方便,只能一阵猛咳嗽,不过这时候人群里面的声音也变了,因为易保康回来了。\n\n“保康你可回来了。”“县尊大人在你家呢!”\n\n“哎哎,知道了,对了来多久了,为什么来的?”\n\n“才坐下呢,还不知道呢!”\n\n听着邻里的话,心中带着疑惑的易保康扛着农具进了院子。\n\n将锄头往墙角一放,用肩头的布巾抽打一下全身上下,抽地院子那边灰尘四起,然后易保康才走向客厅。\n\n这过程中,赵氏向着年轻人方向努了努嘴,易保康便想着先向着年轻人行礼一礼后再转向县令。\n\n“草民易保康,拜见两位大人!”\n\n行礼的时候,易保康也看到了客厅中央摆着的一个东西,还盖着红布呢。\n\n年轻人看向易保康,微微皱眉暗自心惊,果然是一个非常精神的老人,但再精神年龄一看也知不小了。\n\n“不必多礼。”\n\n易保康直起身子,对着一边的家丁道。\n\n“去,杀鸡宰鸭,准备餐食招待贵客”\n\n“哎哎,不用不用了,我和这位公子坐一会就走,前些年县里一桩大案,兄长办案有功,只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县衙.”\n\n说着县令话语微微一顿才继续道。\n\n“如今整理卷宗,本官觉得既然本人不在,也当赏赐家中,遂送来牌匾,也来问问你们,家中缺些什么?”\n\n“牌匾?”\n\n县令点点头,示意了一下旁人,便有两人过去抬起了摆在堂中的东西,而县令则起身扯下了红布,上面写的是“善举厚德”。\n\n“还不快谢恩!”\n\n“啊?噢,多谢两位大人所赐!”\n\n易保康挠挠头,直接过去从两个侍卫手中把牌匾接了过来,然后递给身旁的家丁。\n\n“摆桌子上去,得空挂起来”\n\n说着,易保康又面向堂中的人,既然是赏赐的,那心里也就放松不少,别看只是一块牌匾,但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n\n“我看几位还是在这吃了再走吧?不然一会兄长回来若是知了定会埋怨的!”\n\n“唉,说了不必,我们”\n\n县令这么说着,一边的年轻人的脸色却微微有变,并且立刻插嘴道。\n\n“县尊大人,既然易老先生一片好意,我们就不要推辞了,就在这吃一顿便饭吧!”\n\n“对对对,这位大人说得是,咱们乡下也没什么好酒好菜,就是一些寻常之物,但待客了一定把最好的拿出来!请喝茶,你们愣着干嘛,快去张罗一下,别别忘了把暖盆也弄出来.”\n\n易保康自己在客厅作陪,吩咐家里其他人去准备餐食。\n\n“对对,你在这陪着客人,我们去准备”\n\n赵氏给李氏使了个眼色,二人便一起出去了,贵客上门,自然要好好张罗。\n\n年轻人正是此番前来月州的一位皇子,因其人聪慧懂事,也算是自小就受大庸皇帝喜爱。\n\n本以为来此只是了解一下情况,但刚刚易保康的话让皇子心头猛得一跳,但他也算沉得住气,等易保康吩咐完了才继续问道。\n\n“老先生请坐,你刚刚似乎说令兄一会就会回来?”\n\n易保康提起茶壶给县令续上了茶水,见年轻人茶满,这才给自己倒上一杯。\n\n“是啊,和我儿子一起送两孩子去县城码头了,哦,划船去的,不然你们在路上还能碰上呢,傍晚前肯定是会回来的。”\n\n说完这句话,易保康才喝干了自己杯盏中的茶水,冬日里茶凉得快,这会温度正合适。\n\n“易先生真的在这?”\n\n“这,这还能有假?”\n\n易保康不由挠了挠头,虽然是送牌匾是因为兄长,但说白了易家也都还是升斗小民,不至于如此激动吧?\n\n皇子脸上露出笑容,看了一眼元江县令,笑着说道。\n\n“那我可得等易先生回来!”\n\n“公子说得是!”\n\n其实元江县令之前就在老教头灵堂那见过易书元了,只是现在县衙的吏员他至多也是个脸熟,名字不可能叫全,更别说易书元这号曾经的县吏了,当然是不认识也不在意。\n\n\n\n临近傍晚,西河河口,易书元和易勇安可是钓了不少鱼,把后者给高兴得不行。\n\n“不钓了不钓了,收竿回家吧。”\n\n易书元这么说着,易勇安还恋恋不舍。\n\n“别啊大伯,再钓一会,难得今天上鱼,可得把握住咯!”\n\n“别不知足,鱼篓子都装不下了!而且回去晚了,晚饭还吃不吃?”\n\n易勇安本来想说,晚饭大可不吃,但毕竟是和长辈在一块,又想到了爹娘和妻子,只得作罢了。\n\n“那好吧,下次再来!哎哎哎大伯,您怎么把鱼往河里倒啊?”\n\n“留几条自己吃就行了,太多也吃不了啊!”\n\n易勇安是几步跨出就到了易书元身边,拦住了往河中放鱼的大伯。\n\n“别啊,吃不了咱晒干啊,就算自己不吃,乡里乡亲的送一些啊!”\n\n“你是怕别人不知道自己钓了很多鱼吧?随你吧!”\n\n“嘿嘿嘿”\n\n易勇安笑笑,提着将浸没在河面的封盖大竹篓子提起来放船上,哗啦啦的水声和里面的“啪嗒”声从未如此悦耳,随后才解开缆绳回到船另一头。\n\n“大伯坐稳,咱回家!”\n\n小船缓缓驶向河心,易勇安一边划船前进,一边高声唱歌,心情快乐又悠闲.\n\n船的另一头,易书元打开折扇轻轻扇风,视线的余光也瞥向河面,轻声问了一句。\n\n“你们是如何知晓我在这的?”\n\n易书元和易勇安能钓起来这么多鱼,当然不是因为水平高,而是水下有水族将鱼赶过来的,总会有那么一些鱼想不开嗦一口食饵的。\n\n声音传入水下,自有水族回话。\n\n“回仙长,乃是水神大人上了天宫,应该是从那了解仙长所持天仙令之方位,而他暂时又不方便回来,方才令我等前来碰碰运气!”\n\n易书元微微点头,蟹将军上天了啊。\n\n“那么蟹将军有什么事么?”\n\n水下游动的是一条黑鱼一条青鱼和一条鲟鱼,为首的黑鱼立刻回答。\n\n“水神大人说,卓仙姑所织仙绫日夜泛出灵光,以至于有一阵子在渔桑村天际映出彩霞,虽其后收敛,但也为天界所察觉,水神大人此番上天还被问到了,似乎天界有意寻找此仙光来源,水神大人便派我等前来问问仙长意见!”\n\n哟,没多少年不见,对卓晴的称呼都是“卓仙姑”了?\n\n易书元笑笑,随口回答一句。\n\n“这事问卓晴就好了,当然,我的建议是,天仙令可以收,其他事不理会就是了。”\n\n大黑鱼顿了一会还是回答一句。\n\n“这个,已经问过了,卓仙姑说没兴趣,水神大人便派我们来问问仙长您”\n\n“没兴趣那便罢了,难道.”\n\n易书元话音至此也回过味来,看来是这仙绫之光比较重要咯?\n\n“此事再议吧,等蟹将军下界了再说!”\n\n“是”\n\n易书元话都这么说了,水下的水族哪敢有什么非议啊。\n\n而这会,易勇安的歌声正起劲呢。\n\n小船划着划着就已经到了西河村边,只要见到河边有人,易勇安便会吆喝,顺便展示一下鱼获。\n\n“唉,李伯,今天我可上不少鱼呢,等会给您送一条”\n\n“老方瞧见没,都是大鱼,等会来我家取啊”\n\n“哎呦,还真不小呢?别等会了,你船靠岸了我就拿!”\n\n“那是!哈哈哈哈哈.”\n\n易书元则在船的另一头笑而不语。\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细说红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细说红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细说红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细说红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