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最大功臣在这呢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细说红尘第420章 最大功臣在这呢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说是小船,其实这艘船比起西河村常见的村中小船还是要大不少的。\n\n船儿约两丈长,最宽的地方大约六尺,并且船上面还罩着一个棚子,前后还框着木门,算是在船上有一个小船舱。\n\n这船中间有一根桅杆,但因为这会逆风所以没有升帆,前进的动力全靠后方摇橹,但又因为是顺流,所以摇橹行船也算省力。\n\n而船上的人其实也不少,有老有少一共八个人。\n\n舱内的小桌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就捧着一个陶罐,看着里面两朵摇晃中的花苞出神,只是此刻舱内有人却抽泣起来。\n\n“我可怜的囡儿啊,嗬.唉呜呜呜”\n\n小男孩回头看了一眼,那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n\n“娘,奶奶又哭了”\n\n不用小男孩提醒,一旁坐在舱内眯着睡一会的妇人就已经睁开了眼睛,同边上的人一起凑近那边的老妇人。\n\n“妈,您别哭了,三妹泉下有知也会伤心的.”“妈,我们说好了不哭了的”\n\n“嗯嗯,我,我的囡儿啊,囡儿啊,娘还能来看你几回啊.”\n\n妇人本来还应着,但却好似变得更为悲伤,周围的大人只好不停安慰着。\n\n船舱外靠近船尾的那一头,一个头发花白的汉子坐在凳子上,另有一个男子则在摇着橹,听到船舱内的动静,两人也只是叹息一声。\n\n小男孩知道奶奶很悲伤,但显然无法感同身受,没有任何伤心的感觉。\n\n实际上,小男孩是第四次来这边,上一次是两年以前,听说要来这他就会很兴奋,因为能划着船出远门,哪怕是坐在船边看山看水,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也很有趣。\n\n如果每次来的时候不是那么冷的天就更好了,一定会更有意思。\n\n但没办法,听爹娘说,只有这个季节的这一段时间是最合适的,来时借风力,能逆水行舟,归去不顺风,但顺流而下。\n\n这也是三姑姑过世几年之后家里人才知道的,还是一个老船夫告诉他们的,为此那会还没过世的爷爷就买了这艘船。\n\n当然,还是因为路途太远,加上年前事多,很多时候几年才能来一趟,爷爷也就来过两趟呢,第三趟出发前病了就再没起来过。\n\n一会之后,船舱里又安静了下来,小男孩的注意力就又回到了那个陶盆上,陶盆里面的东西可是他的宝贝。\n\n“娘,冬天的荷花呢,是不是很难得?”\n\n小男孩这么一问,那边的妇人便也应付着点了点头。\n\n“确实难得.”\n\n小男孩脸上露出笑容。\n\n“那会远远就看到水面下有东西了,拿了网兜就给弄上来了,我还以为是鱼呢,没想到是荷花,还是淡紫色的呢,一定是宝贝!”\n\n“娘,它们还能开花么?”\n\n妇人摇了摇头。\n\n“还没开就被摘下来了,它们也就再也开不了花了。”\n\n兴许是因为这句话又刺激到了一边的老妇人,后者又开始轻轻抽泣起来。\n\n而小男孩也十分不满意妇人的回答,抱起小陶盆就往后钻,小心爬过床铺和杂物,打开,了后边的小门出了舱,外头虽然有寒风,但也更开阔。\n\n“你怎么出来了?”\n\n外头坐着休息的汉子先问了一句,那个摇橹的男子也看了过来。\n\n“大伯,爹,我就出来看看。”\n\n小男孩可不敢说是因为奶奶老哭,不然可能会被教训的,上一次的时候就是这样。\n\n当然,如今已经过去几年,小男孩又大了几岁,有些事理解一些,但又有新的疑惑,刚刚听到奶奶的意思是来不了几回了,便又问一句。\n\n“爹,大伯,为什么要把三姑的坟挖这么远啊?”\n\n“傻孩子,能近一些谁不想啊,那也得能带回去啊”\n\n当年老三遇害,那尸首在后来奇迹般被人在娥水岸边找到,但已经在江中泡了许久,尸首本就腐坏肿胀,加上路途遥远,怎么可能带回梧州,只能是在元江县埋了。\n\n但这些事长辈没有和孩子说的意思,所以在小男孩这还是一知半解,但他本来对此也不算很感兴趣,便又问了一句自己更关心的问题。\n\n“爹,大伯,你们说它们还能开花么?”\n\n小男孩指着陶盆内的花苞,不过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n\n“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开呢?”\n\n“就能开就能开,折回去的花枝插水里都能开,荷花本来就在水里的就更能开!”\n\n小孩子这么嚷嚷着,两个大人也没有和他一般见识。\n\n\n\n在元江县的西河村,对于水神府荷花失窃的事情,易书元并无什么高见。\n\n或者说,在易书元看来,这甚至未必算得上是失窃,毕竟过往行船也不少,被船桨打掉的可能性都是有的,顺流被冲走了也未必找得到,所谓奇花异草,有时候也是很脆弱的。\n\n正在江珠儿说话的时候,易书元忽然心有所感转身看向了一个方向,说话的江珠儿也止住了话音。\n\n“先生您怎么了,是察觉到那荷花的位置了?”\n\n灰勉这么问一句吗,易书元却摇了摇头,又望了江珠儿一眼。\n\n“倒也不是,江道友若是不信也可跟来看看。”\n\n“没没没没,小神怎敢不信”\n\n不过易书元话音落下便是一步踏出,脚下气息流转,已经驾驭起了一阵清风。\n\n江珠儿嘴上说着“不敢”,却见灰勉在易书元肩头勾手,把手中的山楂收入袖内,随后便也一步踏入风中。\n\n下一刻,两人一貂随风而起,一道飞向易书元心中的一个方向。\n\n清风绕过村落道路,顺着易书元心中感觉而动,一直飞到娥水岸边,位于元江县下游方向的一个位置。\n\n这里人为地栽着很多树,也有很多坟包,一条小路穿过树林小道和诸多坟包,一直蜿蜒到了一处土丘的脚下。\n\n易书元所御之风就是在林间小路上散去的,他和江珠儿也重新脚踏实地,后者随着前者的脚步继续向前,也到了那一处土丘边。\n\n在那里,一个小女孩正愣愣地站在一处坟墓前出神。\n\n似乎是因为听到了脚步声,亦或是心有所感,小女孩转过身看清了来者,原本有些迷茫的眼神瞬间清晰起来,聚焦到了易书元身上,不论是眼神和表情都显出几分激动。\n\n“易先生!”\n\n清脆而惊喜的声音传来,也让易书元脸上露出笑容,灰勉更是同样发出惊喜的声音。\n\n“小琳!”\n\n那个站在墓前的小女孩,正是杜小琳,她见到易书元就高兴地跑了几步到了后者跟前,一如当初那样直接抱住易书元,显得十分亲昵。\n\n当然,当年只能抱大腿,现在能抱着易书元的腰部了。\n\n“易先生,灰前辈,石生呢?”\n\n易书元揉了揉杜小琳的头。\n\n“石生在自己家呢,我是没想到你会来此处.你不是应该在太阴宫么?”\n\n说着,易书元看向刚刚杜小琳所站立发呆的位置,那座坟前的墓碑上写着爱女何欣之墓。\n\n在易书元面前,杜小琳没有任何拘谨,也显得很放松。\n\n“师父希望我能觉醒本源记忆,她说胎中之迷虽然难破,但我太阴宫也有多种解法,让我寻夙世因果觉性觉悟,我一边找一边算,就先找到了这里”\n\n因为有江珠儿这个杜小琳不认识的外人在,她也没说得太明白,但她知道易先生和灰前辈听得懂。\n\n易书元咧了咧嘴,师唯这话可真是说得简单,太阴仙子早已本源大损,杜小琳找回记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或许师唯的目的已经不是让杜小琳找回那一段记忆,而是这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吧。\n\n这么想着,易书元又看向了墓碑和墓前的位置。\n\n那里有一些烧纸的痕迹,也有烧化了的蜡烛,很显然不久之前才有人来祭祀过,只是念头一动,易书元便大致明白了来者是谁。\n\n落在后方几步的江珠儿这会也走上前来,她好奇地看着杜小琳,随后也被墓碑吸引了注意力。\n\n“原来是她的墓啊!”\n\n“你知道?”\n\n易书元肩头的灰勉这么说一句,江珠儿点头回应。\n\n“当然知道,当年她被害死后推入娥水,怨念不可谓不大,但冤魂之中自有灵光,水神娘娘说她不一般,后来还是我们娥江水族暗中帮忙,才有她之后走魂上岸伸冤的事。”\n\n能一般么,那可是太阴仙子!\n\n易书元回想当初,那会的他才入道,甚至还没有怎么正经修仙,道行可谓是十分低微。\n\n而杜小琳听到江珠儿的话,赶紧上前一步向她行礼。\n\n“原来这位姐姐当初也有相助之恩,请受杜小琳一拜!”\n\n杜小琳看着年纪不大,此刻行礼是一丝不苟。\n\n“小妹妹不必多礼,我们也没帮太多忙的,真正替你伸冤的是元江县衙门,你要谢也要谢当初的县令林修,谢那时的那位仗义村民,对了,那人听说还挨了很多板子呢,叫什么来着”\n\n“杜方!”\n\n易书元一开口直接道破当初那村人的姓名,也让杜小琳再次露出惊喜表情。\n\n“易先生您算到了?太好了!”\n\n灰勉乐了,趴到易书元耳边低语。\n\n“什么算到啊,最大的功臣在这,小琳她还不知道呢!”\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细说红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细说红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细说红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细说红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