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微斯人,吾谁与归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第一权臣第一百二十七章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苏家坞,山顶。\n\n墓中庭院。\n\n两个老人坐在院子外的花圃中,透过那一线山腹,看着外面的天光流转。\n\n老妇人慢慢悠悠地在一张罗帕上绣着花,轻声开口,“我还是觉得你此番决定太草率了些。”\n\n话说得似乎有些漫不经心,但对这对在这墓中庭院中拉长了时光的老夫妇而言,这样的语速,才是他们如今最习惯的状态。\n\n半躺在躺椅上的苏老相公也没急着回答,轻轻拎起旁边小泥炉上的水壶,慢慢倒进茶壶中。\n\n水汽弥漫在他苍老的面庞,让未来也变得有些模糊起来。\n\n“为何这般说?”\n\n老妇人低着头,看着针脚翻飞,“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而且你远离朝局多年,德妃的心性、实力,你的了解也少了。这位如今还想娶炎炎,那就是要将苏家彻底绑上马车,不该更审慎一些吗?”\n\n苏老相公默默看着茶壶之中,如金镶玉的银针般在茶盏中上下飞舞,缓缓道:“有话直说便是。”\n\n两人几十年夫妻,他当然知道这番话只是抛出来的一个话头。\n\n他已经用几十年浮沉并且最终登顶的宦海生涯证明过自己那卓绝的政治智慧和眼光,自己的夫人绝不会单纯是质疑夏景昀和德妃派系的能力。\n\n老妇人叹了口气,“夫君。”\n\n苏老相公心神暗中一凛。\n\n就如同被父母叫大名往往就意味着事情有些大条了一样,相处几十年,亲个嘴都得恶心半宿的年纪,被这么腻歪地一喊,他就知道,自家夫人要说正事了。\n\n“你还记得,你当初为官时的宏愿吗?”\n\n一句话,就将苏老相公整得沉默了起来。\n\n这人一上了年纪,就怕回忆事情,但也往往喜欢回忆事情。\n\n常常在村口、院中一坐就是半天,缓慢小心地翻阅着自己这辈子的过往。\n\n一生传奇如苏老相公也不例外,被这么一说,目光迷离。\n\n氤氲的茶气升腾,仿佛幻化出了一个丰神如玉的年轻人,登高远眺,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地说着那些致君圣德,经世济民,开太平盛世的豪言壮语。\n\n斗转星移,不知不觉间,数十载光阴过去,那个年轻人已经是须发皆白,垂垂老矣。\n\n过了好一阵,老妇人才缓缓道:“这些年里,你固然心系家族,偶有无奈之事,但为国为民,当得起君王恩重,百官拥戴。一辈子所行,也没有愧对你的初心。可若是旁人不这般想呢?”\n\n苏老相公在最开始就明白了夫人的意思,听了她的解释,也没有说话。\n\n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怎么会没有野心呢,但就看这野心用到了什么地方。\n\n如今天下局势动荡,犹如宫室失火,如若身负大才的他,不愿意去做一个裱糊匠,而是干脆添一把火,直接将这宫室烧塌了,另起灶炉。\n\n只要最后胜出的还是他,从功利的角度而言,苏家确实不亏。\n\n但对于一生勤政为民,努力为大夏朝续命中兴的苏老相公而言,却是一件于他个人十分遗憾的事。\n\n对不起这大半生的殚精竭虑,对不起这大半生的忧国忧民,更对不起这大半生的如履薄冰。\n\n夫人的担忧,不是担忧苏家的安危。\n\n她的心之所系,始终是记忆中那个为国朝之兴衰起落而喜怒哀乐的年轻人,也始终是眼前这个毕生不改其志的老头。\n\n苏家,对她而言,并不那么重要。\n\n苏老相公感受到了这份爱意和温暖,沉默地喝起了茶,思考起了回答。\n\n默默无语间,不知跑到何处去了的黑猫蹿到了身边,用脑袋蹭了蹭苏老相公的小腿。\n\n苏老相公低下头,伸手从它背上解下了一个黑色的小香囊。\n\n香囊中叠着一个封好火漆的信封。\n\n苏老相公检查了一下火漆印信,将其拆开,取出了里面的信纸。\n\n当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小字:夏景昀今日辞别,于长亭赠文大小姐,录之如下。\n\n苏老相公半躺着,移目向下。\n\n对第一段的背景之言并无表示。\n\n看完了第二段,微微一笑,“这夏景昀的才气确实不俗,有老夫当年几分风范了。”\n\n老妇人虽不知信纸上到底写了什么,但也默默瘪了瘪嘴,并不拆穿。\n\n但接下来,苏老相公脸上的表情便缓缓凝固,看着那【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一段,怔怔出神。\n\n他想起了自己官场攀登路上的那些小心翼翼,患得患失,想起了曾经短暂失意时的痛苦和迷茫\n\n去国怀乡,忧谗畏讥。\n\n只有大起大落过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到那种满目萧然,感极而悲。\n\n“融情于景,触动人心啊!”\n\n接下来的一段春光明媚,喜洋洋,则又激起了他那些春风得意的岁月,但人老了,对那些欢快的事情,已经没那么激动了。\n\n“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n\n苏老相公如遭雷击,呆呆地看着这几行墨字,尤其是盯着两句。\n\n【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n\n他的手微微颤抖着,明明是轻飘飘的几页纸,却仿佛有千钧之重!\n\n明明是一句话,十四个字,却仿佛写尽了他毕生的意气和抱负!\n\n因为那是无数忠君爱国,心怀天下之人的呐喊和初心!\n\n“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n\n他喃喃念着,旋即哈哈一笑,“微斯人,吾谁与归!”\n\n\n\n苏家坞,苏元尚的宅子。\n\n一个老头从后院走了出来。\n\n两个妇人连忙围了上去,一个年迈些,一个不过中年,但都是一脸关切。\n\n“老头子/父亲,怎么样?”\n\n刚刚去探望过儿子的老头子摇了摇头,“这孩子,哎!”\n\n一声复杂的长叹,一阵长久的沉默。\n\n像是在惋惜苏元尚曾经那些寒窗苦读的岁月;\n\n像是在感慨他过去那些夙兴夜寐的努力;\n\n又像是在总结这些日子前赴后继、费尽心思的劝说。\n\n他们心头其实是理解苏元尚的,正当盛年,大好前程一朝尽丧,又该如何度过这漫长的人生,换作是他们,他们恐怕更难以接受。\n\n但同时,他们又还抱有着一丝希望。\n\n人生还长,为何不能振作?\n\n官路断绝,难道不做官就没有别的出路了?\n\n至不济,在家躬耕读书,夫妻和美,抚育子女,未来儿孙满堂,也不枉走这一遭啊!\n\n可如今,这一丝希望,也是微乎其微,无异痴人说梦了。\n\n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站在房中默然无语的三人。\n\n府中管事匆匆而来,“老太爷、老夫人、夫人,大小姐来了。”\n\n这几个称呼连在一起,再搭配管事的举止,似乎有些怪异。\n\n但在这些年的苏家坞,却不会引发任何的误会。\n\n因为不加所有额外称呼的大小姐,就只是精准地指代那一位,其余人家的大小姐都已经该叫了长姐儿。\n\n苏夫人面色微白,“不会是来让我们挪地方的吧?”\n\n这算是她这些日子以来除了心忧丈夫以外最大的心病了,压根没去想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胆战心惊地迎了出去。\n\n苏炎炎向着三人微微点头致意,便开口道:“我想见一下元尚叔。”\n\n苏夫人硬着头皮道:“好叫大小姐知晓,我家夫君这些日子颇为消沉,整日纵酒,恐冲撞了大小姐。”\n\n一旁苏元尚的母亲也附和道:“大小姐千金之躯,屈尊前来,只恐元尚他当不起啊!”\n\n苏炎炎淡淡道:“无妨。”\n\n话已至此,众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胆战心惊地领着苏炎炎过去。\n\n既祈祷着苏元尚不要太触怒这位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家主,又幻想着若是苏炎炎能让苏元尚振作起来的奇迹。\n\n跟着众人朝后院走去,苏炎炎的贴身丫鬟看着自家小姐的背影,颇有几分无奈。\n\n听说这人自打族里将其救出来,不思为族中效力,却整日纵酒沉醉,那个夏公子之前来劝了好几次都没用,小姐这又是何苦要来自讨苦吃呢!\n\n这也不该是大小姐操心的事啊!\n\n不提众人的复杂心思,苏炎炎在护卫和苏元尚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后院,便闻到了一股酒气。\n\n随着越走越近,酒气便越发浓郁。\n\n当来到一间屋子前,打开房门,扑鼻的酒气便伴着屋中地龙的暖气扑面而来。\n\n“夫君,大小姐来了!”\n\n苏夫人连忙快步上前,焦急提醒道。\n\n苏元尚斜靠在榻上,看着苏炎炎,竟只是象征性地拱了拱手,身子都没坐直。\n\n“大小姐事务繁忙,若是让我等搬家,派个管事知会一声便可,我等也无力反抗。”\n\n“若是来劝我别的,大小姐可以省点力气,请回吧。”\n\n众人一听,脸都吓白了。\n\n没曾想,苏炎炎竟并未动怒,“我只是来给你看一篇文章的。”\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第一权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第一权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第一权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第一权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