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诸位,可要开办农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第284章 诸位,可要开办农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但是,诸位想过没有,如果大明的田亩越多,人口越多,朝廷收上去的赋税、丁银、劳役,反而是一日比一日少?\n\n诸位觉得,陛下会察觉不出来?还是燕王殿下会察觉不出来?”\n\n听此,一众士绅直接满脸不安了起来。\n\n郭安轻叹一声,“现在,燕王殿下就已经察觉出来了!\n\n诸位,韩国公是何等人物?现如今,又是何等下场……”\n\n“只要诸位家中有功名者在,诸位家族便可长久不衰。”\n\n“那些投献土地之事,咱也了解过,哪怕就是投献了两千亩良田,甚至是五千亩良田,一年才能给诸位赚多少钱?”\n\n“而投献此种行为对朝廷来说,意味着什么,诸位也应当明白。只要出现一点纰漏,诸位家中的功名者,必然要被陛下惩处,前程尽失不说……”\n\n“诸位都不是短视之人,为了那么点钱财,便要搭上诸位家中那些功名者的前途,甚至是诸位整个家族的未来,真的值得吗?”\n\n黄弼与郑隽等人的神色变了又变。\n\n“郭长史,此事乃是朝廷给功名者的福利。自古以来,所有家族都是这般……”\n\n郭安轻轻一笑,便转移话题,“好了,咱只是发现了此事,担忧诸位走入歧途,忍不住提醒诸位一下,让诸位心中有个数目就行。”\n\n“多谢郭长史还惦记着我等。”\n\n黄弼与郑隽等士绅连忙说道。\n\n郭安连忙笑着说道,“无碍,无碍,同乡之人,就该抱团,如此才可避免被外人欺负!”\n\n一众士绅都松了一口气,脸上缓缓露出笑意。\n\n正该如此,毕竟郭长史也是士绅。\n\n郭安又问道:“诸位,现如今燕王殿下农场已然步入正轨,\n\n诸位可要在各自乡里开办农场?饲养一些鸡鸭豕羊牛?”\n\n“郭长史,我等真的可以开办农场?”\n\n黄弼与郑隽等人眼睛顿时一亮,满脸期待。\n\n他们虽然不知农场的具体账簿,但是仅仅每年观看,燕王宫上上下下,还有燕山卫肉食的提升,他们便能猜测,开办一个农场会有多赚钱。\n\n“自然可以!”\n\n郭安微微点头,“北平府这般大,仅凭燕王府内一众人手,定然覆盖不过来。\n\n而且,农场内的那些鸡鸭豕羊,一大半都要供应燕山卫,或是燕王府上上下下,并不能给北平府一众百姓们售卖。\n\n诸位开办农场之后,农场产出那些肉食,便可卖给北平府的百姓们。\n\n想必,诸位也看到了,依照北平府的发展,不出几年,北平府,尤其是宛平县,一半的百姓都可以三天两头吃肉。\n\n到那之时,诸位必然可以大赚!”\n\n“多谢郭长史!”\n\n黄弼与郑隽等人连忙感谢道。\n\n“无需这般客气。”\n\n郭安轻笑一声,“不过诸位虽是我北平府的各大士绅,家中子弟也是我大明士子中的翘楚,但我燕王府开设农场,也是花了不少心血,投放了不少人力物力,才有今日成果。\n\n诸位想要学我燕王府农场,也需要向燕王府交学费。\n\n每家交两千贯钱,可出一人,或是两人,前往学习如何开办农场。\n\n这些人,可学一年,随后尔等想不想开办农场,又或者是几家联合开办一家农场,那就随尔等之意!”\n\n“这……”\n\n听到两千贯,一些士绅眼中泛起一丝难色。\n\n他们家中虽小有资产,也不能这样败家!\n\n不过,黄弼与郑隽几个士绅直接应道。\n\n“郭长史放心,我等一会便送来钱财!另外,派两个机灵的人前去农场学习!”\n\n好不容易能和燕王府沾上边,莫说是两千贯,哪怕是一万贯,黄弼与郑隽这几个家底丰厚的士绅,都会咬着牙,交钱。\n\n“嗯!”\n\n郭安微微点头,“不去学也不影响开办农场。诸位也应知道,开办农场,便是在嫩草丰盛的地方,圈养一些豕羊,让这些豕群羊群吃好喝好。\n\n只需等其长大长肥之后,再将其宰杀,它们浑身上下可都是宝贝,足够给农场赚很多的钱财!”\n\n黄弼与郑隽等人的脸,瞬间变的僵硬了起来。\n\n黄弼忍不住问道:“郭长史,这农场养豕……”\n\n“有何不对?”\n\n郭安一脸疑惑的问道。\n\n黄弼硬撑出一副笑脸,“多谢郭长史教诲,老朽只是觉得杀豕有些太过残忍了些!”\n\n郭安缓缓摇头,“黄员外太过心善了。豕贪吃,还长的快,长的肥。\n\n等到主人家中没了肉食,又或者想要吃豕了,自然就会将它杀了,不会有人像是黄员外这般心善的!”\n\n黄弼与郑隽等士绅齐刷刷的打了个寒颤,有些士绅不知联想到什么,脸色直接变的苍白了起来。\n\n郭安则是自顾坐在一旁,悠闲的喝着凉茶。\n\n“还请郭长史救我等!”\n\n忽然,一个士绅跪拜在郭安面前,连连叩首。\n\n见状,黄弼与郑隽等士绅也都连忙起身,冲着郭安恭恭敬敬的行礼。\n\n“我等定以郭长史马首是瞻,还请郭长史救救我等。”\n\n“额……”\n\n郭安淡淡一笑,“诸位莫不是误会了?本官是真心想卖给诸位学农场的技术,让诸位跟着燕王府开办农场,诸位赚钱,好让北平府的百姓们可以吃上肉食而已。”\n\n黄弼道:“郭长史,您就别打哑谜了,我等都明白您的意思。”\n\n郭安愣了下,随即便一脸恍然大悟,“是农场……哦,不对,是投献之事?”\n\n总算不装糊涂了。\n\n黄弼与郑隽一众士绅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道:“郭长史明鉴,我等并非想赚那些钱财。\n\n只是,您也知道,我等士绅之家家大业大,族人更多。\n\n家中好不容易出现一位进士,自然就会有很多族人或是乡亲找上门来了。\n\n而对我等来说,投献只是一件小事。\n\n再加上大家之间都是亲戚,也不好拒绝!”\n\n“此事,本官也理解!”\n\n郭安微微点头,“自古,每一个大家族都是十分抱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外人欺负。\n\n尤其是在乡村之间,大家更是如此。”\n\n黄弼与郑隽等士绅,下意识的直点头。\n\n“但是,要是大肆接受投献后,对大明的赋税会有何影响,诸位也应当明白。\n\n要是哪一天,诸位每一家都是良田万顷,家中存粮堆积如山。\n\n而朝廷,则是连给诸位家中那些功名子弟者,连俸禄都发不出来,诸位可否推测而出,会发生何事?”\n\n一众士绅满脸为难,“可是郭长史,那些前来投献者,不是亲戚,便是乡里……”\n\n郭安淡淡一笑,“诸位可听过,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之言?”\n\n“这……”\n\n黄弼与郑隽等一众士绅都不由一怔。\n\n“诸位,人情越少,越值钱。有时候,适当照顾家中族人与乡里是好事。\n\n但是,若是照顾的多了,便会被人当做理所当然之事。\n\n到了最后,可能不管诸位如何去做,都会变成里外不是人……”\n\n说着,郭安直接起身,“好了,本官言尽于此,诸位自便吧!”\n\n黄弼与郑隽等士绅愣了下,便缓缓起身告辞行礼。\n\n“小人等人告辞!”\n\n……\n\n等到这些士绅走后,朱棣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看着郭安,一脸揶揄之意。\n\n“咱没想到,郭卿居然还会这般唬骗人!”\n\n郭安朝着朱棣行了一礼,认真道:“殿下,微臣从未唬骗过那些士绅。”\n\n朱棣啧笑道,“郭卿言士绅为豕,而我大明为农场,到了最后……”\n\n说着,朱棣突然愣了下来,一脸肃然的盯着郭安。\n\n“郭卿,要是农户投献盛行,我大明赋税与劳役真会出现大问题?”\n\n郭安道:“殿下可知,如今我北平府有多少秀才、举人、进士,又或者是官员之家?”\n\n“二十余家。”\n\n朱棣淡声道。\n\n郭安继续问道:“殿下,若是再过十年之后呢?”\n\n朱棣回道:“那便算六十家!”\n\n郭安微微点头,“殿下,微臣斗胆计算一番,要是一个秀才名下可容纳两千亩的投献田,举人名下容纳一万亩投献田地,进士名下容纳五万亩投献田地,至于那些官吏之家,则视其官职位而定。\n\n如此,随着书院的兴盛,我北平府秀才、举人、进士的不断出现。\n\n去年,我北平府便出现了十个进士,举人更是十数个,至于秀才,功名太小,不用计算。\n\n仅此,只要投献兴盛之风一起,他们便可拿走六十多万亩田地,加上那几家官员之家。\n\n微臣少算一些,七十万亩投献良田。\n\n那么,十年之后,便是两万顷投献良田。\n\n殿下,如今我北平府的良田应该只有六万余顷吧,如此便是少去了三成!”\n\n朱棣的神情直接凝重了起来。\n\n郭安继续算道:“最重要的是,哪怕只有一万顷投献田地,那加在剩余农户头上的赋税、劳役便会多上两成。\n\n这对于那些农户来说,便如天塌一般。\n\n如此,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户,争抢着去投献……”\n\n“如此,那些取得功名,而又不为官者,岂不是成为我大明身上的蛀虫?”\n\n朱棣恨声道,“咱定要上奏皇兄与父皇!”\n\n郭安急忙道:“还请殿下隐去微臣之名!”\n\n朱棣道:“郭卿可是怕得罪天下士绅?”\n\n郭安微微点头,“殿下英明。”\n\n“朝中那些官员们确实难缠。”\n\n朱棣微微点头。\n\n随即,便走了下去。\n\n半个时辰后,一封由朱棣亲自书写的奏章,便直接送往京师应天城。\n\n而那些从燕王宫回去的一众士绅,刚刚回到家中,便连忙让家中管家,支取两千贯钱,并寻来两个心腹,交代了一番之后。\n\n让那两心腹,带着两千贯,送入燕王宫。\n\n……\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