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两年,终于功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第320章 两年,终于功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从存心殿出来之后,朱复一脸茫然,还有一丝无奈。\n\n燕王府,燕王殿下竟然开始抛却儒学,重视工匠那种低贱的奇淫巧匠之物。\n\n但是,儒学才是天下大治之根基啊!\n\n“奸臣当道啊!”\n\n朱复长叹一声,但又无可奈何,这里是燕王府,并不是朝堂上。\n\n随后,便疾步匆匆的往长史司走去。\n\n虽然愤恨郭安,但一想到长史司那么多的事务需要他处理,朱复便又急又忧。\n\n很快,便陷入一片政务之中,顾不上愤恨了。\n\n……\n\n京师。\n\n奉天殿内。\n\n看完燕王府上书的奏章,朱元璋神色没有丝毫变化,直接在上面批复一个字。\n\n杀!\n\n反倒是一旁的朱允则是满脸好奇,“皇爷爷,阿鲁帖木儿与乃儿不花此二人,皆为北元降将,还被皇爷爷封为四叔的燕山中护卫指挥同知,为何还要谋反阿哥?”\n\n“喂不熟的狼崽子而已!”\n\n老朱冷哼一声,“乃儿不花就投降过咱大明,当时咱还封他为官山卫指挥。\n\n结果,没几年这几鞑子就反叛,逃回漠北去了。\n\n所以,允,这些北元降我大明的鞑子,一个都不可信任。指不定哪一天,他们便叛逃了!”\n\n“允明白!”\n\n朱允恭恭敬敬的点了点头。\n\n朱元璋缓缓点了点头,随后便说道:“你放心,咱将抵御胡虏的大任交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日后你也不用担忧那些反复无常的鞑子!”\n\n朱允目光一闪,小心翼翼的问道:“皇爷爷,那些胡虏有诸位抵御。可若万一诸王不安宁,那朝廷该派何人去抵御啊?”\n\n朱元璋懵了一下,不过并没生气,反而心中升起一股好奇。\n\n“那不知如果诸王不服朝堂,你有何解决之法?”\n\n朱允直接回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n\n要是有诸王不服朝堂,先用德服他们,再用礼制服他们,如果还是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封地,要还是不行,就更换他们封地。\n\n最后还是不行,就出兵讨伐。\n\n这一套说辞,既有仁德,也有武勇,还有亲情夹在其中,朱元璋不由十分高兴。\n\n“甚好,咱老朱家幼虎长大了!”\n\n“全赖皇爷爷教导有方!”\n\n看到朱元璋对他的话没有什么反感,朱允也就放心了,忍不住嘴角露出一丝浅笑。\n\n“不过,四叔的倭国有了那一众武将与官员的补充,想必很快就可以在倭国站住腿脚。\n\n每年在倭国的收入,还要超过高丽。\n\n倒时,剩余诸位王叔看到这些,应该会再也忍不住,也会派遣兵将,前去攻伐别的藩国!\n\n到那之时,诸王应该也不会起来什么异心!”\n\n朱元璋轻轻一笑,淡声说道:“你这小子可是担忧王弼、张温他们几个,会对咱心怀怨恨,日后彻底攻下倭国后,会对咱大明不利?”\n\n“皇爷爷英明,孙儿这点小心思都瞒不过皇爷爷!”\n\n朱允满脸讪笑的说道。\n\n“哼!”\n\n朱元璋故作恼怒的轻哼一声,道:“你这猢狲,咱虽老了,但可不会糊涂。\n\n至于王弼、张温他们五个,除了孙恪之外,剩余四个都是跟着咱起兵渡江的老兄弟,为了给你拔刺,咱不得不牵连一些老将。\n\n这几个,只是打心眼看不起咱,觉得咱还是个放牛娃。\n\n但他们对咱大明有功,能给他们留些性命,就留下一些吧。\n\n而且,他们都已经年老了,在大明或许还能折腾点动静,但是去了倭国。\n\n有倭人牵制,他们便根本没机会对咱大明起心思。\n\n哪怕是他们起了什么歪心思,咱在世一日,便能镇住他们一日。\n\n等到咱去世之后,他们一个个虽然还死不掉,但也都穿不动盔甲,拿不起钢刀了。\n\n要是他们还有异心,也不用过多担忧,从倭国远渡来到大明,便可要了他们的性命,不足为虑矣!\n\n而且,还有你四叔在呢……”\n\n“你大可放心,秦王、晋王、燕王……你这些王叔咱都了解,这些混账东西虽然没有一个安分的。\n\n但是,他们再怎么有野心,也不敢违抗咱的旨意。\n\n咱已经定了你这一脉,他们便不敢兴兵。\n\n最多起兵,去攻打海外藩国。\n\n只是,他们还要防备北元那些鞑子,哪怕是攻打海外藩国,也出不来多少兵力……”\n\n“他们不敢不服朝堂的……”\n\n“孙儿明白了!”\n\n朱允连忙说道:“皇爷爷乃是大明皇帝,万寿无疆……”\n\n“好了,好了,生老病死,咱这一大把年纪了,早已看破了……”\n\n……\n\n朱元璋能从一介小小放牛娃当上大明皇帝,运气、勇武、谋策这三者缺一不可。\n\n尤其是谋策,为了给朱允拔掉蓝玉一党势力,动用了半年时日,来回调动大明朝大半的兵将,让蓝玉一党不敢有任何过激举动,只能静静等死。\n\n可以说,朱元璋的谋策,已经让整个大明所有人,虽然可以看破一些。\n\n但是,却无法可解。\n\n将所有人,都变成他的棋子,任由他随意拨动。\n\n只是,他终究没有千里眼,看不到高丽与倭国的情况。\n\n也不知,最像他的四子朱棣,这些年在工匠狂人郭安的辅佐下,在北平府都干了些什么,都藏起来了多少东西。\n\n要不然,恐怕会直接派遣大军,将郭安召到京师,死死看在他的眼皮子底下。\n\n而这会。\n\n在北平府,燕王府的火器工坊内。\n\n一间宽大的房屋内,随着一阵咕噜咕噜的热水沸腾声响起。\n\n随后,一件灰黑色的齿轮便在铁链的带动下,开始转了起来,然后又带动一侧的三片叶扇。\n\n轰隆轰隆!\n\n“郭卿,竟然真的动了!”\n\n一侧,看着这么一幕,朱棣两眼圆瞪,满脸惊憾。\n\n而在一旁,朱亮、丘福几个老将,也都是满脸圆瞪。\n\n至于郭安,则是下意识的往门口走去。\n\n等到郭安走到门口,随着那三片叶扇的快速转动,整个厂房内,已经灰尘满天飞。\n\n而朱棣与朱亮等人,震惊之下长大的准备还没合拢,便正好吃了一嘴的灰尘。\n\n忍不住的朱棣与朱亮等人,扭头一看,发现郭安已经退出了房间,也不由快步走了出去。\n\n“呸,呸……”\n\n出了房门,朱棣与朱亮等人,便忍不住一个劲的往外吐着口水。\n\n同时,也不由满脸埋怨的看向郭安。\n\n郭安好像并没看到这么一幕,而是一脸感慨道:“殿下,陶逸平与杨廷这两小子,耗费数千两银子,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将蒸汽发动机给造出来了!”\n\n果然,朱棣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了过来,“郭卿,此种巨大的神物可用作何物之上?”\n\n“大船!”\n\n郭安回道。\n\n“大船?”\n\n朱棣一愣,若有所思,“大船安装上此物……”\n\n郭安直接说道:“殿下,大船安装上此物,便宛若安装上几个快速转动的轮子,在海中的速度,至少可加快一倍!”\n\n“咱相信!”\n\n朱棣重重点了点头,“如此,还需郭卿安排些匠人,将这些蒸汽发动机安装在大船上,咱要好好体验一番!”\n\n郭安道:“殿下,我北平府并无造船厂,只能前去高丽安装!”\n\n“可!”\n\n朱棣直接点头应道。\n\n……\n\n离谱,下一章给封了,就很无语,,唉\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