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怕他个鸟的旱灾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第335章 怕他个鸟的旱灾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一旁,一众士绅乡老们,也都松了一口气。\n\n好事多磨。\n\n燕王殿下终于同意给他们建造社学了。\n\n他们回去之后,便可在一众乡邻族人面前,抬头挺胸,说话也会硬气很多。\n\n至于盘剥欺压乡邻百姓?\n\n现在根本不会,只有劣绅才会那般做!\n\n日后,他们家中的子弟可都是要去燕王府当差,去高丽、倭国为官,甚至去随着燕王府商队进行商贸的。\n\n只有乡邻抱团,出去之后,才不会受人欺辱,才可安全一些,才可赚到更多的钱财。\n\n社学大致的方向已经定下。\n\n剩下之事,便是由各个知州知县,还有那些士绅乡老们,去各自组合,然后选定社学的地点,统计数量。\n\n不到一个月的时日,便报上了燕王府。\n\n对于北平府下,各个州县的情况,燕王府一众书吏也都很熟悉。\n\n检查无误之后,便开始拨钱,开始修建社学。\n\n不过,这次拨钱,却是只能拨宝钞。\n\n因为,朝堂一众朝臣,还有朱元璋因为百姓重钱轻钞,多行折使,尤其是浙江福建的商贾百姓,更是直接用一百六十文铜钱,就可以兑换一贯宝钞。\n\n让粮食、布匹这些货物的物价,开始直接上涨很多。\n\n谈论了大半年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下诏禁用铜钱!\n\n本来,朝廷造钞,令宝钞与铜钱相兼行使,是为了便民。但是,民心刁诈,以钱钞任意亏折行使,让钞法不行,不能便民。\n\n如此,便禁止铜钱行使,令所有军民商贾的铜钱,都要上交官府,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弃毁的,便要治罪!\n\n禁用铜钱诏令一出,倒是暂时遏制了,宝钞快速贬值的之势。\n\n……\n\n随着天气开始渐渐炎热,北平城逐渐像是一座蒸笼,郭安便窝在家中,一步都不想出去。\n\n只是,郭安不出门,但仍有人会主动上门来找他。\n\n这一日,郭安正在燕王宫,长史司的公房内打着盹着,一个书吏走了进来。\n\n“郭长史,宛平县、大兴县一众士绅乡老们求见!”\n\n“找我?”\n\n郭安迷迷糊糊的抬起头。\n\n他已经有好久,都没与那些宛平县、大兴县的士绅乡老们有什么交道!\n\n“正是!”\n\n那个书吏满脸恭敬道。\n\n“如此,那便将他们都给请进来,再端上一些冰茶。”\n\n“是,郭长史!”\n\n很快,一众士绅乡老里长们,便涌进郭安的公房。\n\n好在,郭安身为长史,所在的公房还比较大,完全够放下这些人。\n\n“小人见过郭长史!”\n\n“见过郭长史……”\n\n哪怕是很久没见面,这些士绅与乡老里长们,再次看到郭安,仍是满脸激动与真诚。\n\n而郭安也是极其容易被感染之人,也是十分的热情。\n\n一番见礼之后,郭安便忍不住问道。\n\n“天气如此炎热,诸位为何这般辛苦赶来王宫寻咱呢?”\n\n“郭长史,小人等人苦啊!”\n\n“是啊,郭长史,小人等人不服啊……”\n\n郭安这一句话,瞬间像是点燃了一个爆炸炉,一众士绅与乡老里长们,顿时一个个的瞪着眼睛,哭诉了起来。\n\n“郭长史,咱宛平县治下的百姓,可比顺义县、密云县、蓟州他们的百姓要多上数千户!”\n\n“是啊,郭长史,咱大兴县也比那几个州县的人口,要多上数千户,凭什么他们就可以建社学,还是五十户就有一个社学,而咱大兴县居然只有五座蒙学!”\n\n“郭长史,咱宛平县很多百姓的孩子,每日都需要走二十多里路,才能去蒙学!”\n\n“郭长史,咱大兴县很多的百姓,也都需要走三十里路,才能去蒙学!”\n\n“郭长史,小人那边便有百姓的孩童,每日需要走五十里地,去上学……”\n\n“郭长史……”\n\n“行了,行了!”\n\n郭安听的头昏脑涨,连忙喊停。\n\n“诸位不就是想要来让燕王府,给宛平县与大兴县,再建造一些社学嘛?”\n\n“郭长史明鉴啊,咱宛平县与大兴县,更需要社学!”\n\n“郭长史……”\n\n“停!”\n\n郭安再次喊停,随后便急忙朝着一旁的一个书吏吩咐道。\n\n“去将朱长史请来!”\n\n“是!”\n\n那书吏连忙跑了出去。\n\n片刻后,朱复缓步走了进来。\n\n“小人见过朱长史!”\n\n“见过朱长史!”\n\n“本官见过诸位乡绅乡老!”\n\n一番很是客套的见礼,随后才缓缓坐下。\n\n不过,这次的公房内,却是安静了许多。\n\n看的一旁的几个书吏满脸惊愕。\n\n他们自是看得出其中的区别,传言果然不虚,这些宛平县与大兴县的士绅与乡老里长们,对于郭长史郭安很是亲近。\n\n郭安开口说道:“朱长史,宛平县与大兴县人口众多,很多愿意上蒙学的百姓孩童也很多。\n\n诸位士绅乡老们,也都想请求我燕王府给他们宛平县、大兴县建造一些社学,不知朱长史觉得可否?”\n\n“这……”\n\n朱复一怔,有些犹豫,“郭长史,不知此事上,可否请示了殿下?”\n\n不等郭安说话,门外便传进来一道声音。\n\n“咱自是同意!”\n\n“殿下?”\n\n郭安与朱复等人往门外一看,顿时脸色一惊,连忙起身见礼。\n\n“参见殿下!”\n\n“小人参见燕王殿下!”\n\n“诸位都起来吧!”\n\n对于宛平县与大兴县的这些士绅乡老里长们,朱棣也是比北平府其余州县的那些士绅乡老们,要亲近很多。\n\n坐下之后,朱棣便一脸温和道:“为了社学,诸位不顾酷暑,赶来咱王府,咱自是同意。”\n\n“多谢燕王殿下!”\n\n“殿下慈悲!”\n\n一众士绅乡老里长们,顿时满脸大喜。\n\n其实,现如今很多士绅都完全可以出钱修建社学。\n\n但是,社学的夫子难寻!\n\n有了朱棣同意,一切都很好了。\n\n而正好,对于那些社学的夫子来说,也是朱棣所需要的后备官吏。\n\n双方双赢。\n\n朱棣与郭安等人,也都很久没和这些宛平县、大兴县的士绅乡老里长们交谈了。\n\n正好,这次难得聚集了这么的士绅乡老里长们,燕王府也没什么大事需要他们处理。\n\n因此,朱棣与郭安便与这些士绅乡老们唠了起来。\n\n“王老啊,今年你们里的百姓们,都种上咱燕王府农场研制出的良稻了吧!”\n\n王世来一脸喜色的回道:“哈哈哈,郭长史放心,咱们里一百多户,每一亩的田地上,都种上了良稻。\n\n这些良稻的杆杆可比以前那些稻谷的杆杆要粗,一看就是可以长出大的稻穗的良稻!”\n\n一旁的王守石,忍不住瞪了一眼王世来,郭长史明明是在问他,这不要脸的王世来竟然这般奸诈,抢先回话。\n\n不过,王守石也不是轻易认输之人。\n\n“郭长史,咱们里的辣椒长势也不错,大家伙都种上了辣椒,每家都是四亩。\n\n今年,咱们里的百姓们,又能靠着辣椒多赚些钱了!”\n\n“那便好!”\n\n郭安十分满意的笑着,继续说道:“不过,诸位也要有个心理准备,辣椒只是稀罕物件,并不是长久之计。\n\n等到再过今年之后,辣椒在整个大明种植开,利润也就会缓缓降低!”\n\n一个里长眼睛直接瞪起,“郭长史放心,咱宛平县大兴县的百姓们,心里都透亮着呢,辣椒可是我们的摇钱树,绝对不会有人敢将辣椒籽传出去!”\n\n“正是,辣椒是我等的命根子,绝对没人会将辣椒籽传出去!”\n\n一众士绅乡老们,再次说道。\n\n“嗯!”\n\n郭安微微点头,也不愿多说。\n\n辣椒籽,都是他从别人手中要来的,怎么可能守得住?\n\n而且,宛平县大兴县这么多人种植,能守这么几年,已经算是奇迹了。\n\n“今年天气一直炎热,有些异常,诸位都注意些,家中的粮食多积攒一些。\n\n稻田中,也要及时浇水!”\n\n“多谢郭长史关心,这几年多亏了燕王殿下,咱这些乡里的田地,凡是靠近河流的,都已经引来了沟渠,我等平日都会去浇些水。\n\n只是,今年河流中的水流也比往年少了许多!”\n\n说这个,一众乡老里长们,便是在感激的同时,脸上顿时满脸担忧。\n\n宁大广颤颤巍巍的朝着朱棣与郭安拱了拱手:“燕王殿下,郭长史,老汉算过,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了。\n\n要是再不下雨,便是要大旱了!”\n\n“大旱?”\n\n这话一出,郭安与朱棣都不由一惊。\n\n至于其余的一众士绅与乡老里长们,脸色则更是凄苦了不少,还有着深深的无奈,这种情况,他们也都已经有所察觉了。\n\n“殿下,郭长史,这几十年,咱北平府的灾害便没有断过,水灾、旱灾、雹灾、风灾、地震、蝗灾、瘟疫,让咱北平府百姓苦不堪言。”\n\n“自从殿下与郭长史来了北平,咱北平府的灾害,才稍微少一些。\n\n按照时间,咱北平府也该来灾害了!”\n\n“你这老货莫要胡说,燕王殿下与郭长史都是咱北平府的福星,这么多年了,都好好的,今年怎么就会出现灾害?”\n\n“前年,不是出现了水灾?”\n\n“……”\n\n一众士绅乡老里长们,都不由沉默下来。\n\n郭安微微一笑,大声说道:“诸位放心,我北平府的粮食已经丰收了三四年,北平府粮食充足,哪怕是来了大旱,也害不了百姓的性命。\n\n只要我北平府百姓们都还健在,那便无惧任何灾害。”\n\n“郭卿所言极是!”\n\n朱棣大笑一声,道:“入他娘的大旱,咱北平府的百姓们家中都有存粮,怕他个鸟。\n\n而且,各个沟渠都修到田地旁,还能将所有稻谷都给旱死?\n\n说不定,过上几天,便下了大雨了呢!”\n\n“殿下所言极是!”\n\n“殿下吉言……”\n\n一众士绅乡老们,都再次打起精神,不过眼中还满是担忧!\n\n……\n\n单身的伙伴们,节日快乐呀!\n\n没有对象,诸位不得给点月票弥补弥补一下啊!\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