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三百亩引出的大送礼环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第346章 三百亩引出的大送礼环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咱听闻,水渊先生与你父这几日一直在北平城内四处寻找宅院。\n\n咱府上正好有几处合适的宅院,便赐给你父与水渊先生了!”\n\n朱棣淡声道。\n\n“这四座院子?”\n\n郭安不由瞪大眼睛,“殿下,如此价格昂贵的院落,家父与岳父万万不敢接受!”\n\n两座四进的宅院,两座五进的宅院,在现在的北平城内,都已经被一些大户人家买下,根本不会对外售卖。\n\n至于这四套院落价格,至少在五万两银子以上!\n\n“郭卿不知,随着北平府的繁荣,北平城内的宅院越来越难求,现在很多好的宅院,都在一些人手中,不出手。\n\n如若没有关系,除非水渊先生亲自上门,又或者是郭卿出面,要不然根本买不到合适的宅院!”\n\n朱棣轻笑的看着郭安,丝毫不担忧郭安会拒绝。\n\n而郭安也正如朱棣所想那般,一脸感激。\n\n“微臣代替家父与岳丈,多谢殿下厚爱。只是,这四座宅院价格,便已经到了五万两银子了,微臣实在是难以代替家父与岳丈做决定。\n\n不过,微臣回去之后,便向岳丈与家父说明此事!“\n\n“五万两银子?”\n\n闻言,朱棣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心疼,还有一丝惊叹。\n\n这些院落,都是这些年,燕王妃派人购买的,现在具体有多值钱,他并不知道。\n\n“现在,北平府的宅院价格,已经这般贵了?”\n\n“正是!”\n\n郭安微微点头,“现在随着北平府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想来北平城居住,很多房子都已经满足不了了!”\n\n朱棣不由下意识问道:“郭卿可有好的解决方法?”\n\n说完,朱棣不由啧然一笑,暗自摇着头,北平城就这么大,郭安能有何好的方法?\n\n除非,拆了北平府的城墙,在外面建造房屋。\n\n郭安道:“殿下,您可还记得,在北平城北还有一段废弃的城垣?”\n\n“嗯?”\n\n朱棣一愣,“郭卿之意?……”\n\n郭安道:“殿下,微臣觉得可将那废弃的旧城重新利用起来!”\n\n在明初,大明刚刚攻下元大都之时,由于元大都城北居民稀少,地势空旷,不好防守,防守的时候城上大军没有依托之处。\n\n因此。\n\n徐达攻下元大都之后,便直接在元大都城中心,偏北的地方增建一道土垣,将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还有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和肃清门也给圈在外面,变成现在的北平城北城墙。\n\n到了后来,这些被划分出去的小一半城池,也都日渐废弃。\n\n原先的官署与主宅也都被拆除。\n\n虽然,朱棣将一些蒙古人安置在那里之后,但至今仍是没有北平府的百姓,愿意前去!\n\n其实,也不是不愿前去。\n\n而是,那那些地方都已经被城墙给堵在外面,都成了废墟。\n\n但是,当初元朝能这里建造城池,下面的地基,还有一些沟槽水渠,都是适合建造房屋的。\n\n经过郭安这么一提醒,朱棣也想到了,因此两眼不由锃亮。\n\n随即,想起什么,又有些迟疑的问道:“郭卿,真有人愿买那一片的荒地?”\n\n“殿下,北平城北部环境优美,且北城那片地基是刘家先祖所修建,只要殿下可以在城外修建一条水泥大道,郭家与刘家便可愿前去!”\n\n郭安一脸肯定的说。\n\n朱棣神情一怔,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你让郭家与刘家居住在那里?”\n\n“嗯!”\n\n郭安微微点头!\n\n朱棣直接道:“如此,咱给他们每家,三百亩地契!”\n\n“多谢殿下!”\n\n郭安大喜,连忙接受。\n\n先占上田地再说,要是郭父与岳丈不愿,他府上还有那么多座宅院,也可让郭刘两家居住。\n\n“明日,咱便派人,带你与你父、水渊先生前去选择地址!”\n\n“是,殿下!”\n\n……\n\n郭安回去,将此事告知郭父与刘徽远二人。\n\n一听是北城那片已经荒废的三百亩地契,两人想也不想,便直接答应了。\n\n他们在顺德府,住的都是宽敞宅院,总不能来了北平府,住的却是三四进的宅院。\n\n而且,三四进的宅院,也放不下他们自家人。\n\n而现在,三百亩的地契,可以任由他们的意愿,建造宅院。\n\n可比朱棣给他们的那两座宅院,价格要高上很多。\n\n并且,依照他们的眼光,如果燕王再次在这些院落上建造一批宅院,价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n\n翌日。\n\n朱棣便派上燕王府的几个书吏,还有马和,随着郭安与郭父等人,前去北城外,圈地!\n\n北城外那片地方,虽然已经将近成为废墟,但周边的环境确实不错,甚至有些地方稍一改造,就是一个天然的湖泊,或是花园。\n\n查看了一圈下来,郭父与刘徽远更是满心满意。\n\n等到两人都各自圈完三百亩地之后,郭安并没停止,竟然又圈出三百亩的地。\n\n看的马和与那几个书吏不由满脸难色,“郭长史,燕王殿下只允许每家三百亩地契,现在多出三百亩地,如此大的地,我等想忽视,都没法忽视啊!”\n\n“谁让你们忽视的?”\n\n“啊?”\n\n“咱要尔等记下这三百亩地,咱要向燕王殿下买下!”\n\n郭安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一愣。\n\n不过,郭父与刘徽远两人,则是下意识的点着头,忍不住看向别处。\n\n而马和与那几个书吏,则是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忍不住提醒道:“郭长史,这里的地价可不便宜!”\n\n郭安直接道:“尔等不用多说,咱买得起!”\n\n“是,殿下!”\n\n马和与那几个书吏,便都没多劝。\n\n对此,朱棣更是没有多劝。\n\n这片旧址,这么多年下来,一直没有人购买,放着也是放着。\n\n而且,他知道,郭安手中是有多有钱。\n\n而郭安,也很是利索的交了钱财,拿到地契。\n\n同时,开始向燕王府的水泥工坊,北平府的一些砖窑,下了大量的订单。\n\n在北平府内,没有人敢忽视郭安的订单。\n\n等到快到了年节之时,他们终于知道了,郭安为何给他们下那么多青砖的订单。\n\n黄家,黄弼坐在正堂的火炉旁一边取暖,一边喝着茶。\n\n他的三子一脸喜色的从门外走了进来。\n\n“父亲,孩儿已经打探清楚了,郭长史的父亲与岳丈水渊先生两家,都要从顺德府搬来北平府。\n\n燕王殿下将原先城北的那片废墟,赐给了这两家。\n\n甚至于,郭长史竟然也在那片废墟上,也从燕王殿下手中,买下三百亩的荒地!\n\n郭长史向我等这些家族购买青砖,便是要在那荒地上建造宅院!”\n\n“城北那块被废弃的城垣?”\n\n“正是!”\n\n“郭长史怎么会想起在那片荒废的城垣上建造宅院?”\n\n“父亲,我听说郭长史的父亲与水渊先生曾经在北平城内寻过院落,只是北平城内并无合适的院落。\n\n于是,燕王殿下便在那片地方,每家赐予了三百亩荒地,至于郭长史,则是自己买了三百亩!”\n\n“他们三家便是九百亩!”\n\n“父亲,如今北平城的人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高。现在,郭家与刘家都搬来北平府,日后那片旧的城垣,会不会重新繁华起来?”\n\n“你的意思是……”\n\n“父亲,郭长史素来被称为生财童子,不论是让我等这些士绅建造砖窑,还是去修缮张家湾码头;\n\n又或者,去建造书院,甚至是书院周边的那一群宅院,现在都是十分值钱……”\n\n“老三,速速去托你在燕王府为书吏的同窗,我黄家也要购买北城那片田地!”\n\n“是,父亲!……父亲,如今马上便是年节,按照燕王府的惯例,这几日燕王府不处理任何政务,都在发放福利……”\n\n“那便给你那几个同窗都送去一些年礼!”\n\n“是,父亲!”\n\n……\n\n同样,在郑家,周家……\n\n这些宛平县、大兴县的士绅,也都听闻了郭安要在北平城北边那片废弃城垣建造宅院之事。\n\n这些士绅们,一个个满脸激动。\n\n纷纷派出家中管事或是子弟,甚至是自个亲自出面,给燕王府的一众官吏,送年礼。\n\n刚开始,燕王府下的一众官吏,还可以客气几句,收下那些关系好的同窗,或是同乡的年礼。\n\n但是,到了最后,凡是北平城内州县的那些有名望的士绅,或是商贾,都来给他们送礼。\n\n甚至,这些礼还越来越重,花样也越来越多,他们反应再迟钝,也意识到了不对劲。\n\n于是,思索了半晌后,这些官吏还是连忙寻上朱棣。\n\n听完之后,朱棣神情直接凝重了起来。\n\n“尔等之意,今年北平府内那些士绅与商贾们,都突然给尔等大量送礼?”\n\n“殿下英明!”\n\n朱棣好奇问道:“送了多少?”\n\n一个书吏讪讪道:“启禀殿下,微臣这三日,便已经收了大约一千两的物件与钱财。”\n\n“一千两?”\n\n朱棣两眼顿时圆瞪,下意识的看向别的书吏。\n\n“殿下,微臣收了有一千二百两的礼物!”\n\n“微臣是九百两……”\n\n“微臣一千五百两……”\n\n“入他娘的!”\n\n朱棣不由大怒。\n\n一众官吏一颤,连忙满脸惶恐的请罪道:“殿下恕罪,微臣等人也是被蒙骗了。\n\n刚开始,给微臣等人送礼之人,都是一些同窗好友,又或者是一些同乡之人。\n\n也都是正常的年节礼物……\n\n但是,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士绅与商贾,都能给微臣送礼!\n\n那些礼物也是千奇百怪,一些礼物里面藏着宝钞,甚至一些糕点馅里面,竟然是银子……”\n\n“微臣等人意识到了不对劲,便连忙前来向殿下禀报。并且,将那些礼物也都带来了!”\n\n……\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