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郭安觐见朱元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第396章 郭安觐见朱元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陛下召我?”\n\n郭安不由一惊。\n\n对面的朱高燧则是直接哈哈大笑道:“郭长史,你惨了,一定是你做错了事,皇爷爷要揍你!”\n\n郭安也不恼,因为朱高燧被朱棣当着他的面,揍过好多次。\n\n“三殿下,微臣官低职小,陛下若是惩处我,不会派人来召我,直接下诏便可!”\n\n说着,郭安已经起身。\n\n只是,刚刚想走几步,又想起什么,转身对着朱高燧问道:“三殿下正好无聊,不知可否与微臣一同,前去觐见陛下?”\n\n朱高燧脖子一缩,连连摇头。\n\n“郭长史又想坑害我,我才不上当呢!”\n\n“唉!”\n\n郭安无奈叹息一声,“说不定,我此次前去是大好事呢!既然三殿下不愿,那我一人前去!”\n\n朱高燧仍是满脸坚定的摇头,“我才不上当!”\n\n郭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便连忙跟着那内侍,往外走去。\n\n在殿外。\n\n正站着一个魁梧冷面将军。\n\n见到此人,郭安又不由一惊,连忙见礼:“见过赵统领!”\n\n看到郭安,二虎脸色稍缓温和一些,“陛下宣召郭长史,还请郭长史速速随着本将前往,莫要让陛下等急了!”\n\n“是!”\n\n郭安连忙应道。\n\n随即,二虎便带着郭安,往宫内走去。\n\n一路上,二虎都是疾步匆匆,好像十分着急。\n\n而郭安,对于朱元璋身旁这位十分宠信的内卫统领,也有些忌惮。\n\n因此,谁也没开口说话。\n\n一直进入奉天殿,二虎才对着上方的朱元璋禀报道:“启禀陛下,燕王府长史郭安带到!”\n\n看着上面,那位满头银发,面目苍老,但却时刻给人一股摄人气势的老者,郭安心中一颤,连忙跪下见礼。\n\n“微臣郭安,拜见陛下!”\n\n朱元璋缓缓扭头,好奇的看了郭安一眼,淡声道。\n\n“起来说话!”\n\n“多谢陛下!”\n\n郭安连忙起身,但却不敢去看朱元璋。\n\n他总觉得,朱元璋那双眼眸,能看透他的内心。\n\n朱元璋淡声说道:“郭安,顺德府人,前元郭太史后人,至正二十五年生人!喜好术算、匠造之物,性子疲懒,与那位郭太史极其形似!\n\n锻造钢铁之法、水泥、透明玻璃、冬天种植蔬菜之术、手扔弹、地雷,燃烧弹,火炮……\n\n还有价值千金的辣椒、白糖,良稻,这些燕王府隐藏起来的奇物,都是你所研究发明出来的!”\n\n“陛下慧眼如炬,微臣无所遁形!”\n\n郭安心中一颤,再次连忙恭恭敬敬道。\n\n一旁,朱棣与朱高炽也是心头一惊。\n\n他们自认,这些东西,他们已经隐藏的极其严密了,却是没想到,朱元璋居然知道的这般仔细。\n\n朱元璋则是微微点头,继续对着郭安说道:“你这人虽有些不安分,但仅凭燕王府农场研究出的良稻种子,对咱大明来说,便是泼天大功。\n\n太子想让你担任东宫詹事府少詹事,咱同意。”\n\n郭安再次行礼,“多谢陛下,微臣定当尽心辅佐太子殿下!”\n\n“嗯!”\n\n朱元璋点头,再次问道:“咱听说,你建议太子,想在应天城附近,再次建造出几座工坊、农场?”\n\n“微臣不敢隐瞒陛下,此建议正是微臣所提出来的!”\n\n郭安连忙说道:“不过,是先前有人建议殿下将北平府的工坊与农场都搬迁来京师。\n\n微臣担忧北平府没了那些工坊与农场,北平府的百姓们再次变的贫苦起来。\n\n因此,微臣便建议,太子殿下可在应天城另外再建起几座同样的工坊。\n\n如此,也不用搬迁北平府的工坊了!”\n\n朱元璋一愣,转头看了一眼朱棣,便问道:“咱听说,百姓进去工坊可赚到很多钱财。\n\n如若在京师附近开上工坊,那些百姓都跑去工坊赚钱,而不种植粮食,那又该如何?”\n\n“这……”\n\n郭安眉头微微皱起,思索半晌,才小心翼翼道:“回禀陛下,微臣觉得,陛下可能疏忽了一件事!”\n\n朱棣与朱高炽两人脸色顿时一变。\n\n“郭安,在父皇面前,不可狂妄!”\n\n朱元璋则是瞪了一眼朱棣,然后对着郭安问道:“你说说,咱疏忽了什么?”\n\n郭安道:“回陛下,微臣觉得,我大明那些百姓种植下的粮食,已经足够百姓们所食用了!”\n\n“嗯?”\n\n朱元璋眉头皱起。\n\n朱棣心中一惊,不知一向胆小的郭安,什么时候居然这般大胆。\n\n但是,还是连忙对着朱元璋请罪:“父皇恕罪,郭安第一次觐见父皇,激动失言!”\n\n“你给咱闭嘴!”\n\n朱元璋直接朝着朱棣呵斥一声,便紧紧盯着郭安,问道:“你好好说说,咱倒是想知道,既然大明百姓种植的粮食足够吃食物,为何每到了灾荒之年,总是不够吃,还要饿死成千上万的百姓!”\n\n郭安行礼,恭恭敬敬道:“启禀陛下,那是因为有很多人为了钱财,将粮食囤起来,将粮价往天价一样的抬。”\n\n“囤起来了?”\n\n朱棣与朱高炽心中一惊。\n\n至于朱元璋,则是脸色一寒,“你的意思,是有奸商将粮食藏起来,不给那些百姓们售卖。”\n\n“陛下英明!”\n\n郭安微微点头,道:“还请陛下恕臣斗胆猜测,每当一个州府遭遇灾荒之时,一定有很多商贾,都在往那个州府,运送很多的粮食。\n\n同时,朝廷也在给那些州府,下发很多的赈灾粮。”\n\n“正是!”\n\n朱元璋微微点头。\n\n郭安道:“但是,有时候,运送的粮食明显已经够那些州府百姓一个月吃食了,但那些州府内仍是十分短缺粮食。\n\n甚至,仅仅朝廷下放的赈灾粮,都足够那些州府内的百姓吃食一两个月。\n\n而那些州府内,仍是有百姓购不起粮食,卖房卖田,最后甚至卖儿卖女!”\n\n朱元璋不由想起什么,一脸阴冷。\n\n“郭卿之意,是有奸商故意囤着粮食不卖,等到那些百姓没办法之时,好用区区几斤粮食,将那些百姓们身上的油水都给榨干?”\n\n“陛下英明!”\n\n郭安奉承一句,又说道:“不过,还请陛下明鉴,仅仅只是一些商贾,还控制不了一州一府的粮食。”\n\n不用郭安明言,朱元璋直接冷声道:“肯定还有当地大族与官吏参与其中!”\n\n郭安道:“陛下英明!”\n\n而一旁,朱棣与朱高炽两人,也都是满脸忿怒。\n\n朱元璋沉声道:“咱一直清查田地,谨防那些士绅大族盘剥百姓,并严查那些官吏贪污腐败,没想到,那些贪官污吏与劣绅仍是这般丧心病狂!\n\n怪不得,现如今大明各大,还有那么多人想要造反呢!”\n\n“老四,日后要是哪里出现灾荒,你不仅要及时拨下赈灾粮,还要暗中派人去查看,严防当地的世家大族与官吏勾结起来,压榨盘剥百姓。\n\n如若发现此贼子,不管是何人,都应将其千刀万剐!”\n\n朱棣一脸肃然道:“儿臣定当遵命!”\n\n朱元璋再次看向郭安,眼中神情温和了不少。\n\n“你能说出此事,便足以证明,你与郭太史一般,心系百姓,定当可以当一名好官!”\n\n郭安连忙说道:“多谢陛下夸赞,微臣也以为,只有让天下百姓都过的好了,微臣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n\n“哦?”\n\n朱元璋眼中又满是好奇,“咱还是第一次听说,天下百姓过的好了,当官的才能过的好!\n\n你给咱仔细讲讲……”\n\n“微臣遵旨!”\n\n郭安连忙应道。\n\n这下,朱棣学乖了,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不再多言。\n\n一向精明的郭安,敢在他爹面前,说这么多话,自然是不怕引起他爹的恼怒。\n\n“陛下,微臣以为,为官者,当堂堂正正,公明正大,使得君王信任,治下治民信任。”\n\n朱元璋微微点头。\n\n郭安又道:“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n\n朱元璋眉头瞬间皱起,而朱棣与朱高炽两人,则是眼角直抽搐。\n\n这才是他们认识的郭安。\n\n不过,郭安并不察觉,他这话有多俗,仍是一本正经的说着。\n\n“微臣认为,一个王朝想要繁荣,就是需要有钱。\n\n而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粮食才是钱。\n\n让百姓手中有着足够的粮食,让他们哪怕遇到大旱灾,田地之中颗粒无收,他们家中粮食,足够他们渡过大旱之年,让他们不担忧挨饿一顿。\n\n如此,便足以证明这个王朝底蕴厚实。\n\n而对于官吏士绅来说,粮食是钱财,银子也是钱财。\n\n让他们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赚到足够的钱财,而不是去盘剥百姓,才可赚到钱财。\n\n如此,士绅官吏才不会整日盯着他们治下那些贫苦有百姓们。\n\n这个王朝,便不会发生大乱。\n\n哪怕是有何处发生大乱,朝堂一声令下,天下百姓皆响应朝堂。\n\n如此,这个王朝无忧矣!”\n\n“……”\n\n朱棣与朱高炽两人,下意识张大嘴巴,满脸呆滞。\n\n而朱元璋,在听完之后,也是愣了一会,才呵呵嗤笑道:“郭卿好美的幻想,只是此种大同王朝,上千年来,不知有多少先贤努力过,哪怕是盛唐,都没有实现!”\n\n这会,朱元璋心中,已经将郭安规划为,一个天真,充满美好幻想的匠师!\n\n郭安不以为意,淡淡一笑,朝着朱元璋微微拱手行礼。\n\n“陛下,微臣觉得北平府,现如今已经有些大同趋势!”\n\n“……”\n\n整个大殿内,顿时一静。\n\n朱棣与朱高炽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发现对方已经瞪大眼睛,满脸震撼之色。\n\n朱元璋也想起什么,急忙扭头看向朱棣。\n\n“老四,郭卿所言可是真的?”\n\n朱棣连忙回道:“还请父皇恕罪,儿臣也才想起,北平府不知何时,已经开始有了大同之趋势!”\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