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求道广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儒门天下第五十章、求道广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除夕之夜,惯例是要守岁的。 守岁的寓意是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又有对未来的憧憬祝愿,家中必须点上油灯,通霄不灭。 即使是平时守财如奴富人,或惜油如命的贫民人家,今夜也会让家中的烛火,照亮每一个房间。 这是象征把邪瘟病疫赶跑驱走,又称“照虚”。 除夕之间,通宵点灯赶跑穷鬼,来年就顺顺利利了。 即使是来到异世,顾谨言也没有忘记这个习俗,他把书虫斋中上上下下一共点了三盏油烛,通明的灯火照亮著这个小小的书斋,烛火洒下晕黄的灯光,在这一刻,他感觉内心异常的安定与平和。 没有纷争,没有打扰,就是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这里守岁。 过完除夕,便是大年初一,人们到处拜年,没多久,便是小年,小年过后,才是元宵,惯例是吃元宵赏明月,开始名为‘上元节’,后来更改为‘元宵节’。 在现代,元宵一般是过年回家的游子最后出门的时间,但是在古代,元宵节的重要性大大增加,因为这一天,有元宵诗会,可惜这一切,都跟顾谨言没什么关系,他也懒得参加。 虽然经过这一段时间连续的炼字,他懂得的文字已经超过数百,但是仍然不足以轻易的写出大量诗词,而自从《北海送行》之后,他也没有短时间内再写一篇诗词的打算。 一边加紧教导郭兴扬,一边提升自己,积累更多的文字和文气,为即将到来的青萍书院开院做准备。 眨眼,元宵已过,终日,这一天,到了正月十六。 顾谨言,郭兴扬,一大早,便换上一新崭新的衣裳,然后背著书篓,笔筒,水壶,辞别郭父郭平福,朝著北海城北,青萍书院的方向走来。 越是临近北海城北,越能看到大量和他们一样的学子朝这边走来,有人满脸兴奋,显然智珠在握,有人却满脸凝重,显然对于青萍书院的三考有些畏惧,只是碍于家人的期望和周围人的目光,不得不朝这走来。 有人却似游山玩水,毫不在意此行考试的结果,能不能过似乎对他们的人生,没有任何影响。 顾谨言,郭兴扬走在大街上,看什么都新鲜,就在此时,陡然之间,从他们身后,一驾马车横冲直撞而过,激起还未溶化完全的积雪,两人慌忙朝旁边避让,早上刚换的新衣,顿时溅得衣服下摆都是污水点点。 打量一看,马车早已远去,而不止他们,周围其他不少人也因此遭殃,因此大街之上,瞬间骂声四起。 “赶去上坟吗,这么快?” “撞到人怎么办?” 顾谨言抬头凝视著那驾远去的马车,目光落到马车车帘之上,只见那里画著一支鲜红的梅枝,马车四周,围著雪白的轻纱,显得十分神秘。 “算了!” 伸手阻止了郭兴扬即将脱口而出的破口大骂,顾谨言带著郭兴扬到一旁的一个店铺,求掌柜施舍了一点清水,稍微将污点洗了洗,虽然湿了一片,有些怪异,总算干净了。 走一程,风一吹,应该差不多也就能干了。 两人也懒得回家去换,毕竟这是他们为了进青萍书院,好不容易置办的新衣,再换也实在没有更好的更换,然后继续往前。 没多久之后,街道前面渐渐宽阔,不多时,一个巨大的广场出现在他们面前,广场四周,栽满了树木,已是春季,绿意盎然。 广场之后,便是一座占地颇广的书院,青瓦白墙,素雅恬淡,显示著一股宁静之意。 巨大的围墙,围在周围,看不清里面的模样,只能大概看到,里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甚至还从城外的山上引入了活水,形成河流湖泊,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著鳞鳞波光,如同镜子一般。 “这便是青萍书院了!” 有人叹息,接著便是一股崇敬的心理。 北海城本来只有私塾和官办文院,是没有其它书院存在的,毕竟这里只是一座小城,还僻处边疆,随时有受战火波及之苦,文道其实不算太兴盛。 所以有北海文院就足够。 其余幼童,在家中或进私塾启蒙就可,只有取得县考名次,才能进入文院就读,只是无论是家中还是私塾,所教的东西都不算多,更不成体系,跟书院肯定没法比。 而北海文院的进入门槛又太高。 后来,有一位青年书生,自南而来,到这里后就停下了,竟然创办起了这间巨大的书院,专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进入读书,只要你拥有文气,来者不拒,哪怕没有文气,经历三考,显示你有这个天赋,亦可进入。 所以,青萍书院,才是普通读书人的福音。 而那位青年书生,也在北海城所有人心中,建起了巨大的威望,人皆称之为‘裴院首’。 而面前这片巨大的广场,叫“求道广场”,过了求道广场,才是进入青萍书院的大门。 顾谨言,郭兴扬两人,顺著人流,走过求道广场,来到青萍书院门前。 便见书院山门,并不高大,十分普通,看起来就是一扇普通的木门。 但木门之上,悬挂著一方黑色的匾额,匾额之上的“青萍书院”四字,却似龙章秀骨,沉博绝丽,透著一股傲视天下的风采。 四字下方,有方小小的印章,印章之上,是裴武君三个古篆体字。 “裴武君,裴姓……”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顾谨言目光盯著牌匾之上的那几个字,陷入了沉思。 “怎么了?” 郭兴扬看他怔在原地,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走吧!” 两人继续往前,终于跨过这扇木门,然后眼前陡然一亮,仿佛瞬间进入了另一片天地,和外面熙熙攘攘,繁华热闹的北海城完全不同,这里绿荫成片,河流如带,静谧幽深,透著一股读书人才有的静气。 “有文气的,走左边,没有文气在身的,走右边,两边都要考试,但内容并不一样,大家自行按照自身条件,选择方向!” 有人站在门边,大声提醒道。 而顾谨言,郭兴扬往前看去,果然看到前方,有两条大路,各通一边。 左边那条大路前方,有一扇漆黑的石门,而右边那条路的尽头,亦有一扇漆黑的石门。 “走吧!” 顾谨言一拉郭兴扬,两人俱已觉醒了文气,自然是朝左边走去。 而更多人,却只能选择右边那条路。 从这里开始,每个人的人生就截然不同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儒门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儒门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儒门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儒门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